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环己亚硝脲     
本品与卡氮芥(BONU)同属亚硝基脲类抗癌药物,其作用机制类似一般烷化剂、但与一般烷化剂无交叉耐药性。据上海、武汉、杭州、南京等地临床试用,采用单次口服130毫克/米~2/6星期的给  相似文献   

2.
作者采用HPLC 法研究了4例口服环己亚硝脲(130mg/m~2)的血浆药代动力学。利用反相HPLC 法不仅能对血中微量药物精确定量,且能将CCNU 母体与其代谢物分离。CCNU 口服后,原药在血浆中完全消失,仅检测到两种单羟基化的代谢物反、顺-4-羟基-CCNU。两种代谢物的相对比为6∶4,口服后2~4h达到峰值,总量约为0.8~0.9μg/ml,每例病人血浆中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脑瘤消胶囊对环己亚硝脲(CCNU)所致S180肉瘤小鼠骨髓造血功能与肝肾功能损害的预防治疗作用。方法在建立S180肉瘤小鼠模型的基础上,设荷瘤空白对照组(以生理盐水灌胃)、环己亚硝脲组(以40mg/kg的CCNU灌胃)及CCNU+小剂量NLX组、CCNU+中剂量NLX组、CCNU+大剂量NLX组5%平消胶囊混悬液和40mg/kg的CCNU灌胃);检测外周血象与肝肾功能、骨髓粒细胞、红细胞数,测定脾脏指教和(分别以2.5%、5%、10%的脑瘤消胶囊混悬液和40mg/kg的CCNU灌胃)和平消胶囊+CCNU组(以胸腺指数。结果脑瘤消胶囊在500、1000、2000mg/kg剂量并联合CCNU时,与CCNU单用组比较,可对抗环己亚硝脲引起的荷瘤S180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和网织红细胞减少(P〈0.01),可使荷瘤S180小鼠骨髓柱细胞比值上升和骨髓红细胞比值回落(P〈0.01),可减轻CCNU引起的小鼠肝功能损害(P〈0.05),对肾功能无明显影响(P〉0.05);可升高荷瘤S180小鼠胸腺和脾脏指数(P〈0.01)。结论脑瘤消胶囊可对抗细胞毒药物环己亚硝脲所引起的骨髓遣血功能和肝功能损害及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抗癌新药嘧啶亚硝脲新合成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抗癌新药嘧啶亚硝脲的新合成方法,合成中避免使用毒性高的氯乙基异氰酸酯,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5.
苯丙氨酸亚硝脲(74001)以不同剂量腹腔给药对S37、S180、W256、L615及B16等多种移植瘤的疗效与等毒剂量的CCNU相当。但其急性毒性及骨髓抑制作用均较后者为弱。  相似文献   

6.
环己甲酸为抗孕392和治疗血吸虫病新药吡喹酮(Praziquantel)等药物的中间体,国内未有生产。环己甲酸的制备方法多达廿余种,其中以格氏试剂法、苯甲酸催化氢化法、环己烯一氧化碳加成法和以环己酮为原料的方法为优。收率几乎接近定量的氢化法和环己烯加成法虽很引人注意,却分别需要在200和700个大气压下进行,目前国内药厂尚无此条件。以环己酮为原料的几个方法需要特殊试剂,操作较繁,但仍值得探索。我们采用格氏试剂法,将环己醇  相似文献   

7.
8.
亚硝脲是一类重要的抗肿瘤药物,具有广谱的抗癌活性,临床研究已证实对多种恶性肿瘤有效。但是,由于其延迟性、蓄积性的血液毒性作用,使其临床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目前,人们已对亚硝脲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进行了广泛研究,合成了一系列活性较高、毒性较低的新抗肿瘤药物。下面就亚硝脲类抗肿瘤药物的研究情况简介如下: 一、历史回顾自1956年美国最先对亚硝脲化合物1-甲基-3-硝基-1-亚硝基胍研究以来,人们已开发了一系列活性显著的亚硝脲类抗肿瘤药物,这包括六十年代中期进入临床使用的卡莫司汀(Carmustine,BCNU)和链脲霉素,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16个以氨基酸为载体的亚硝脲类化合物。初步药理试验表明,其中苯甘氨酸酯氯乙亚硝脲(Ⅱ)和苯丙氨酸酯氯乙亚硝脲(Ⅱ_7),在剂量为27mg/kg 时对肉瘤 S37的抑制率分别为79.7和79.8%。剂量为63mg/kg 时,对大鼠 Walker 256癌肉瘤的抑制率,Ⅱ_5为98.5,Ⅱ_7为99%。Ⅱ_5和Ⅱ_7对小鼠 S37的化疗指数分别为7.66和10.33。  相似文献   

10.
在临床试验了两代的亚硝脲类化合物:第一代为BNCU、CCNU 和MeCCNU,对何杰金氏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结肠直肠癌和脑瘤有抑制作用;第二代为糖甙亚硝脲,如吡葡亚硝脲(Chlorozotocin,CZT 或DCNU)、呋核亚硝脲(RFCNU)和吡核亚硝脲(RP-CNU),对未经治疗的黑色素瘤、某些血液肿瘤、结肠直肠癌以及来源不明的转移瘤均有活性;其血液系统毒性较第一代亚硝脲低,这可能与它们对L1210白血病的量-效曲线有关。第二代亚硝脲类对L1210白血病的  相似文献   

11.
恶性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严重疾患,常规的手术与放射治疗多数难以根治,化学药物治疗已成为综合疗法中的重要一环。经颈动脉给药是一个增加脑内药物浓度,减少全身药物分布与浓度的手段。我们1990-04~1995-04对11例经病理组织学确认的恶性胶质瘤患者,采用选择性颈内动脉插管灌注呼陡亚硝源(ACNU)化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男7例,女4例,年龄25~69岁,平均年龄43岁。病例选择:①肿瘤部分切除,并经CT扫描证实肿瘤残余或术后肿瘤复发者.③肿瘤位于颈内动脉供血区域.③全部病人经手术治疗及确切的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嘧啶亚硝脲(ACNU)对脑胶质瘤术后残余组织治疗效果,分析有利预后的因素。方法选取唐山市人民医院150例确诊为脑胶质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ACNU于脑胶质瘤术后两周进行化疗,1次/d,2~3mg/kg。对照组患者在施行常规性开颅肿瘤切除之后,采用单纯的放射性化疗。对比两组的生存率和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经数据统计后分析得出患者术后第一年、第三年、第五年的生存率分别是:83.31%,64.15%,31.23%,相对对照组而言,化疗组预后在术后一年时并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患者术后3到5年存活率则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化疗方法与病理分级是影响脑胶质瘤预后的重要因素,AVNU辅助化疗可以提高患者生存率,抑制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13.
脑胶质瘤手术疗效欠佳 ,化学治疗成为主要的选择。从 1 994年到现在 ,我们通过颈动脉灌注ACNU(嘧啶亚硝脲 )治疗复发性脑胶质瘤 2 6例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6例病人均经手术治疗并有确切的病理诊断 ,肿瘤切除后经CT扫描证实有肿瘤残余或术后复发。其中男 1 7例 ,女 9例 ,年龄 2 8~ 66岁 ,平均 48岁。病理分类 :多形胶质母细胞瘤 8例 ,星形细胞 1 8例 ,均Ⅱ~Ⅲ级。1 2 方法 患者于颈动脉灌注前 5d ,口服强的松 5mg ,每日 3次 ,灌注当天静脉滴注甘露醇 2 50ml,1h后作患侧颈总动脉穿刺。成功后 …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脑胶质瘤术后嘧啶亚硝脲(ACNU)化疗的疗效,并对影响其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86例手术切除后经病理证实为脑胶质瘤患者,术后随机分为化疗组(47例)和非化疗组(39例).化疗组于术后2周内开始实施ACNU化疗,数据经随访获得.结果:化疗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7.2%,63.8%,36.2%,与非化疗组比较,两组的1年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 (P>0.05),而3~5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脑胶质细胞瘤病理分级和术后化疗为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术后给予ACNU化疗,可明显抑制肿瘤生长,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5.
氯化高锡催化合成乙酸环己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高效率合成乙酸环己酯。方法以乙酸与环己醇为原料,氯化高锡为催化剂合成乙酸环己酯。结果在优化反应条件下,酯的收率最高达94.6%。最佳反应条件是:醇酸摩尔比是0.7:1,催化剂用量为乙酸质量的5%,反应时间是1.5小时。结论实验表明催化剂催化性能好,具有稳定性高,反应条件温和,后处理简单,无环境污染,能重复使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亲脂性氯乙基亚硝脲类4种化合物的气相层析定量法。包括从血浆中用乙醚提取上述化合物。为在无水甲醇中,用碱性催化剂,将原药改变成邻甲基氨基甲酸酯,然后用气相层析分离。用氮敏感检测器或质谱多离子检测器检定。各种方法的最低检出量是每ml血浆100ng。在制备衍生物时,保持本类药物的特性基因,所以亦适用于有生物活性的代谢物测定。试剂:用于转化氯乙基亚硝脲为邻甲基氨基甲酸酯衍生物的试剂,为0.2M的三甲基苯胺氢氧化物无  相似文献   

17.
β-蒎烯经氧化、酸催化开环后重排得到二氢对位枯茗酸,再经氢化、表异构化合成反-4-异丙基环己甲酸,总收率29%.  相似文献   

18.
制备了10个新的以DL-丙氮酸和L-谷氨酸的取代酰胺为载体的亚硝基脲。部分DL-丙氨酸衍生物对小鼠Ehrlich腹水癌和(或)淋巴细胞白血病P388有较高的抗癌活性,L-谷氨酸衍生物对小鼠Ehrlich腹水癌无对抗活性。  相似文献   

19.
20.
新药阿司匹林镁脲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合成对心血管疾病有治疗作用的新药阿司匹林镁脲。方法 以阿司匹林、碱式碳酸镁、尿素为原料合成了卡巴匹林镁。用正交试验法,对阿司匹林镁脲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研究。结果 总收率可达70%,纯度≥99.9%。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吸收光谱(IR)、核磁共振谱(^1H-NMR,^13C-NMR)等确证了阿司匹林镁脲的结构。结论 该合成工艺简单,产品质量好且成本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