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南京市八卦洲江滩综合治理控制血吸虫病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南京市八卦洲江滩采取围垦种植、兴林抑螺、挖池养殖等综合治理措施,同时对边角滩等复杂小环境则采用药物喷洒灭螺,有效控制了血吸虫病疫情.  相似文献   

2.
目的 目的 评价南京市栖霞区江滩地区血吸虫病综合治理效果。 方法 方法 收集2004-2013年南京市栖霞区血吸虫病疫情及综合治理资料, 分析实施血吸虫病综合治理10年来的疫情变化, 评估江滩地区血吸虫病综合治理效果。 结果 结果南京市栖霞区通过实施10年的综合治理, 居民血吸虫感染率逐渐下降, 2007年后未检出血吸虫感染阳性病人; 家畜血吸虫感染率逐渐下降, 到2006年沿江地区所有耕牛全部被淘汰。2013年江滩地区钉螺面积和活螺密度分别较2004年下降42.25%和82.56%, 自2009年起未再查出感染性钉螺。2010年全区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 结论 结论 综合治理是栖霞区江滩地区快速实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目的 掌握南京市浦口区晚期血吸虫病 (晚血) 现状, 为实施科学救治提供依据。方法 方法 对全区在册和新增疑 似晚血病人, 按照国家标准逐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医学检查。结果 结果 2013年浦口区有晚血病人55例。其中巨脾型51 例, 占92.73%; 腹水型4例, 占7.27%。临床治愈53例, 占96.36%; 病情稳定1例, 占1.82%; 尚需治疗1例, 占1.82 %。年 龄最小49岁, 最大86岁。男性32例, 占58.18%; 女性23例, 占41.82%。结论 结论 2013年浦口区晚血病人病情复杂, 应定期 组织调查和救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 目的 评价江滩型流行区实施血防中长期规划控制血吸虫病的效果, 探讨进一步巩固血防成果的对策, 为江滩 地区阻断和消除血吸虫病提供有效路径。 方法 方法 采用前瞻性现场研究方法, 选取江滩型血吸虫病流行区镇江市丹徒 区, 根据其血吸虫病流行程度, 实施渐进式的 “重点村→重点环境→重点水域” 血防综合治理。连续开展居民病情、 家畜 病情和环境螺情调查, 并收集防治措施实施情况。分析比较实施中长期规划前后病情和螺情控制效果, 并绘制居民感染 率、 家畜感染率和钉螺感染率的变化图。 结果 结果 2005-2014年丹徒区共实施河道混凝土硬化护坡16.84 km, 修建沉螺池 9个, 改建涵闸10座, 建设家畜圈养畜舍3.85 hm2 , 开展家畜查治2.95万头次, 淘汰耕牛170头, 养鱼灭螺4 930 hm2 , 整理 与涝渍改良土地1 560.00 hm2 , 建设抑螺防病林376.00 hm2 , 开展钉螺调查19 364.80 hm2 , 药物灭螺4 694.60 hm2 , 查、 治病 20.79万人次, 建造三格式无害化厕所6.91万座, 发放血防宣传材料28.22万份, 防护用品1.97万人份, 树立血防警示标志 958个, 张贴或悬挂血防宣传标语5 425条。血防中长期规划项目实施后居民感染率、 牛感染率和钉螺感染率呈逐年下 降态势, 分别由2005年的0.08%、 1.28%和0.13%下降为0; 钉螺面积和感染螺面积由2005年的284.34 hm2 和55.10 hm2 下 降到73.60 hm2 和0, 分别下降了74.12%和100%。2005-2014年羊的感染率呈波动状态, 2005年粪检阳性率为1.13%, 2007-2008年为0, 2009-2012年回升到0.25%~0.95%, 2013-2014年为0。2005-2010年牛的存栏数逐年减少, 2011年后 小幅增加, 总体平稳; 2006年后羊的存栏数逐年增加, 到2010年达最高峰, 2011年起呈下降趋势, 与当地羊的血吸虫感染 率波动基本一致。 结论 结论 江滩地区采取持续、 渐进式的 “重点村→重点环境→重点水域” 血防综合治理是控制血吸虫病 的有效路径, 但这类地区疫情极易反复, 要进一步巩固血防成果, 必须加强防控羊和滩地野生动物等传染源对血吸虫病 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实施血吸虫病综合治理措施控制湖沼地区血吸虫病流行的效果。方法 通过调整农业结构,结合水利建设,实施兴林抑螺,改造钉螺孳生环境及居民生活环境,加大人畜查治病、扩大化疗力度,阻断传染源等方法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结果措施实施后钉螺面积、活螺密度、钉螺感染率分别下降了65. 03%、86. 56%和57. 93%。居民粪检阳性率下降了94. 34%,晚期血吸虫病人下降了56. 25%,项目实施期间无急性血吸虫感染发生。病牛感染率下降了85. 68%。结论实施血吸虫病综合治理,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改变了农民生活环境,疫情得到明显控制,适宜在血吸虫病流行疫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仪征市江滩综合治理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仪征市地处长江北岸,沿江6个乡(镇)为血吸虫病流行区,历史有螺面积1 680.39万m^2,流行区总人口11.80万余人,历史查出血吸虫病患者21 209人.经过多年的积极防治,于1974年基本消灭血吸虫病.但1980年后,由于长江大水,灭螺工程大都被冲毁,江滩有螺面积不断增加,至1993年已达170多万m^2,急性感染时有发生,血吸虫病疫情回升,如继续采取以灭螺为主的防治对策,将会直接影响长江的蓄洪、防洪和生态平衡.因此,为了寻找适合现阶段江滩地区防治血吸虫病的对策和措施,控制血吸虫病的流行,从1993年起,按分类指导原则,因地制宜,先后对4个有螺江滩实施了综合治理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江宁区2003--2012年江滩地区血吸虫病综合治理的效果。方法收集2003—2012年江宁区沿江流行区血吸虫病疫情资料及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情况资料.分析比较血防综合治理前后血吸虫病病情、螺情变化情况。结果江宁区沿江江滩地区通过近10年的综合治理,居民的血吸虫感染率逐渐下降,2003年为0.97%,2006年后未再发现粪检阳性患者;家畜感染率也逐渐下降,2003年为0.60%(4/671),到2007年沿江地区的所有耕牛被淘汰;2003年钉螺面积为1084ha(1ha=10000m2),钉螺密度为1.54只,0.1m2:阳性螺面积279ha,2012年钉螺面积和钉螺密度分别为475ha和0.01只/0.1m2,较2003年分别下降了52.94%和99.35%.2009年起未再发现感染性钉螺。结论通过血吸虫病综合治理,江宁区沿江江滩地区血吸虫病疫情已处于较低流行水平,但仍需加强监测,巩固防治成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掌握南京市浦口区血吸虫病流行现状和防治效果。方法收集浦口区2004-2011年血吸虫病疫情以及防治措施资料,分析血吸虫病病情、螺情变化趋势。结果2011年全区钉螺面积383.11 hm2,阳性钉螺面积为0,有螺条块数15个,均较2004年有较大幅度下降。2004-2011年人群血清学阳性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结论浦口区血吸虫病疫情呈低度流行态势,防治措施有效。  相似文献   

9.
10.
江滩综合开发控制沿江血吸虫病流行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报道了在丹徒县长江洲滩开展深翻毁芦、林农间作、多种经营、灭螺防病的综合开发方法和效果.3年观察结果,林、农间作区,活螺框出现率及活螺平均密度,由实验前的92.0%和15.80只/0.11m~2,降至1.5%和0.02只/0.11m~2;土层内钉螺死亡率为77.3%,明显高于对照区的9.9%.汛期间作区有螺株出现率3次分别为17.0%、6.0%和0,明显低于芦滩对照区的98.0%、55.0%和20.0%.附近村庄连续2年未发生血吸虫病急性感染和新感染病人.通过江滩综合开发,初步建成了一个农、林、副、渔基地.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在湖沼型地区的防治效果。方法2006~2008年,分年度在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秋浦河流域,长江、九华河流域,以及升金湖流域实施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在以上流域的40个流行村中随机抽取13个流行村,观察综合防治策略实施前后病情和螺情变化,评价综合防治策略效果。结果2008年秋浦河流域人群平均血吸虫感染率、感染性钉螺密度和钉螺感染率较综合防治策略实施前的2005年分别下降了68.60%、96.00%和96.00%;长江、九华河流域人群平均血吸虫感染率、感染性钉螺密度和钉螺感染率较综合防治策略实施前的2006年分别下降了51.55%、71.15%和68.97%;升金湖流域人群血吸虫平均感染率、感染性钉螺密度和钉螺感染率较综合防治策略实施前的2007年分别下降了49.58%、73.58%和51.78%。综合防治策略实施后,以上流域急性血吸虫病病例明显减少。结论在湖沼型地区实施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能有效控制血吸虫病疫情。  相似文献   

12.
2003~2007年南京市浦口区疟疾监测发现本地疟疾病人10例,流动人口病例21例。监测结果表明,要进一步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疟疾监测力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目的 评价武汉市蔡甸区血吸虫病综合防治项目的实施及效果。 方法 方法 收集蔡甸区血吸虫病综合防治项目 执行情况资料, 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结果 蔡甸区钉螺环境数、 钉螺面积由2003年的213处和223.47 hm2 分别降至2013 年的59处和51.20 hm2 , 分别下降了72.30%和77.09%; 人群血吸虫病感染率从2006年的1.58%下降至2013年的0.24%, 下降幅度为84.81%; 耕牛粪检阳性率从2006年的2.19%下降至2013年的0。 结论 结论 综合防治措施可以有效控制血吸虫 病传播。  相似文献   

14.
镇江市丹徒区实施血吸虫病综合治理项目以来,人群血吸虫感染率从2005年的0.083%下降至2010年的0;2007年后未发现急性血吸虫感染病例、未查出病畜;感染螺面积和感染螺平均密度逐年下降,至2010年未查出感染性钉螺。2010年全区达到了传播控制标准,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通江河道水利血防工程结合药物灭螺控制钉螺效果。方法选择南京市浦口区朱家山河、七里河和高旺河为研究对象,采用资料回顾和现场调查方法,评估通江河道水利血防工程结合药物灭螺控制钉螺效果。结果通江河道实施水位控制、砼护坡水利血防工程及药物灭螺后,工程段钉螺即消除,内陆灌区未发生钉螺扩散,河口外江滩虽然仍保持有钉螺孳生,但钉螺密度大幅下降至1.0只/0.1 m~2以下。结论通江河道水位控制、砼护坡结合药物灭螺综合措施可稳定有效地控制和消除钉螺孳生,阻止钉螺向内陆扩散。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君山区以全面淘汰牛、羊为重点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措施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和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收集2006-2016年君山区试点村淘汰牛、羊,查治病、查灭螺等资料,分析血吸虫病疫情变化趋势。结果 2006-2012年试点区居民血吸虫感染率从3.44%下降至0.59%,降幅82.85%,下降趋势有统计学意义(F=14.501,P=0.013);2009-2013年居民血吸虫感染率在1%左右波动;2013年全面淘汰牛、羊后,居民血吸虫感染率从2012年底的0.59%下降至0,下降趋势有统计学意义(F=14.148,P=0.033)。2006-2012年活螺平均密度呈逐年下降趋势,从0.883 3只/0.1 m~2下降至0.308 8只/0.1 m~2,降幅为62.55%,趋势有统计学意义(F=76.250,P=0.005)。结论全面牛、羊淘汰为重点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措施控制血吸虫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