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骨关节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9例骨关节损伤患者进行X线片及螺旋CT扫描,并采用VR、SSD、MPR等方法进行图像重建分析。结果 X线平片检查时共检出有明确骨折者41例,可疑2例,6例显示阴性;经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及多平面重建后,49例均得以确诊,四肢关节创伤18例,脊柱骨折16例,颌面部骨折8例,骨盆骨折7例。结论骨关节损伤患者行X线平片检查容易漏诊,而螺旋CT三维重建则能将漏诊或可疑病例清晰显示出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骨关节创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38例骨关节创伤患者螺旋CT扫描及重建图像资料,全部病例均接受X线、CT检查及三维重建(多平面重建MPR、容积积分法VR及表面遮盖SSD)技术,采用平滑及超高算法获得高质量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经MPR、VR及SSD三维重建后均发现骨折,并能立体、准确地显示骨折线的长短、走向累及关节面和骨折断端的形态以及游离小骨片的大小空间位置及骨折的关系。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骨关节创伤诊断和治疗中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10排螺旋CT(10-MSCT)对外伤骨折的诊断价值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 对23例骨关节创伤病例X线平片检查后,应用10-MSCT扫描,在工作站上运用多平面重建(MPR)、三维重建(3D)等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并对其进行诊断和分析.结果 5例X线平片显示局部骨皮质模糊或骨结构不清的病例,多排螺旋CT扫描后确诊骨折;2例X线平片诊断骨折可疑病例,MSCT扫描后排除骨折;4例X线平片未见明显骨折的病例,多排螺旋CT扫描后运用MPR、3D图像后处理技术后诊断为骨折;12例X线平片诊断为粉碎性骨折的病例,多排螺旋CT扫描后运用MPR、3D技术能从多方向显示各个骨折线的形态、方向、走形,撕脱、游离骨片的形态、大小以及骨折的移位、成角.结论 10-MSCT结合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可提高外伤骨折诊断的准确性,多排螺旋CT重建能清楚显示传统X线摄片所不能直接显示的骨折,对于术前的骨折分类、治疗方案的制定和手术路径的选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螺旋CT三维重建在骨折诊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使用SIEMENSSOMATOMAR .SP螺旋CT扫描机对 30例患者的损伤部位进行容积扫描 ,所得原始数据传送到工作站做三维重建后处理 ,显示立体图像 ,并与X线平片及CT平扫相比较。结果 :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逼真地显示骨折情况 ,与临床实际相符 ,明显优于X线平片及CT平扫。结论 :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能清楚显示骨折细节情况 ,有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减少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骨关节创伤中的诊断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踝关节及足部骨折的X线平片、CT二维及三维重建图像患者的完整影像学资料,观察三者显示骨折情况.结果 多平面重建(MPR)图像清晰地显示骨折的部位、细微结构、关节间隙碎骨片情况;容积再现(VR)可直观地显示骨折线的走行,但对关节腔内游离骨片显示困难.结论 64排螺旋CT二维、三维重建技术能精确显示骨关节骨折细节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陈红桃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9):625-62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胸部创伤患者进行X线平片和螺旋CT容积扫描,原始轴位图像传输至工作站进行MPR、MIP和SSD重建,分析比较各种技术图像在显示骨折数目、骨折线、碎骨片移位和空间关系等方面的优势。结果30例共51根肋骨骨折,X线平片显示39根,3根不能确认,9根未显示;轴位CT结合三维重建显示全部肋骨骨折。结论螺旋CT结合三维重建可清晰显示各种类型和不同部位的肋骨骨折,是X线平片检查的有力补充,尤其是临床高度怀疑肋骨骨折而平片未能发现时,进行螺旋CT扫描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7.
赵旭 《中外医疗》2013,(32):183-184
目的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临床应用于骨关节创伤领域。方法采用收集120例骨关节创伤病人的螺旋CT扫描和重建图像资料,并通过平滑和超高算法得到高清晰的图像的方法,进一步回顾和分析。结果经MPR和VR以及SSD的三维重建后发现全部患者均有骨折症状,并可以立体和准确展现患者的病情。结论证明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于骨关节外伤来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应用潜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重建技术在骨关节创伤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46例外伤所致骨折的患者,临床有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全部行X线平片检查后行16层CT扫描,并应用MPR、MIP、SSD、VR重建技术观察.结果 应用MSCT重建技术后显示X线平片为发现的椎体隐匿性骨折及附件骨折9处,3例骨盆复杂骨折,X线平片显示均不全面,2例颞骨骨折X线平片未见显示.肋骨骨折及肩胛骨骨折1例显示不全面.结论 NSCT重建技术的应用在骨关节创伤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骨关节创伤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骨关节创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0例骨关节创伤患者行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后,在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MPR)、三维重建(包括SSD法和VRT法),分析各种方法对骨折的显示,并与平片对照。结果X线平片对骨折的检出率为70.8%,MSCT横断位、MPR、SSD、VRT图像对骨折的检出率分别为98%、98%、90%和99%。MSCT横断位可发现细小骨折。但缺乏立体信息,三雏重建图像(SSD、vRT)能良好的显示骨折部位骨结构的空间关系,SSD立体感最强,MPR显示骨折线走行和移位程度更有优势且能兼顾软组织的改变。结论多层螺旋CT横断位结合MPR、VRT、SSD可提高骨关节创伤的诊断准确性,简化思维过程,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孙涛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6):1558-1559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使用SIEMENS SOMATOM AR.SP螺旋CT扫描机对30例患者的损伤部位进行容积扫描,所得原始数据传送到工作站做三维重建后处理,显示立体图像,并与X线平片及CT平扫相比较.结果: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逼真地显示骨折情况,与临床实际相符,明显优于X线平片及CT平扫.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能清楚显示骨折细节情况,有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减少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11.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26,自引:13,他引:13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在颌面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8例颌面骨折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层厚1mm或2mm,在此基础上进行骨密度三维重建和多平面重建,用不同的旋转轴观察不同角度骨折的三维病变图像,对获取的图像进行分析并与X线平片对照。结果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再现了颌面骨折的病理解剖全貌,38例均能清晰直观地显示颌面骨折的部位、骨折线走向及骨折移位的方向和程度。据此分别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治疗方案,其中33例行切开复位坚强内固定,5例采用保守疗法,治疗后咬合功能及面部外形均恢复正常。结论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有助于理解颌面骨折的三维立体形态和复杂的病理解剖关系,为拟定治疗方案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复杂性骨折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SSD、MPR、VRT)在复杂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2例复杂性骨折经16层螺旋CT检查并将三维重建的影像资料与X线检查及CT轴位(2DCT/SCT)扫描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2例患者中,SSD、MPR及VRT检查共发现了121处骨折,检出率为100%,X线发现89处骨折,检出率为74.4%.2DCT发现112处,检出率为92.5%.在复杂性骨折特别是跨关节的多骨的粉碎性骨折中,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能对骨折、脱位的形态及其与周围的关系进行立体、多角度、多方位的观察,充分显示出骨折的细微结构及移位情况,以及关节脱位的方向.结论 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复杂性骨折的显示、诊断及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薄层CT在鼻部外伤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斌  陈晶  王巍  弓素青  张毅力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0):1656-1657
目的:对比X线平片与薄层CT扫描对鼻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1例鼻部外伤患者的薄层CT检查与鼻骨侧位X线平片对鼻骨骨折的诊断率。结果:131例鼻部外伤患者鼻骨侧位X线平片诊断鼻骨骨折48例(36.6%),可疑骨折22例(16.8%),未见骨折61例(46.6%);薄层CT检查显示:鼻骨骨折83例(63.4%),可疑骨折3例(2.3%),未见骨折45例(34.3%)。薄层CT诊断鼻骨骨折与X线平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与X线平片相比,薄层CT可更清晰地显示鼻骨骨折错位的程度及对鼻部邻近结构如鼻中隔、筛骨、上颌骨损伤的显示则更为优越,临床疑有鼻面部骨折者应首选薄层CT检查。  相似文献   

14.
螺旋CT三维成像对颌面部骨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螺旋 CT三维成像对于颌面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2 5例颌面部外伤患者进行螺旋 CT薄层扫描和三维重建成像。结果 螺旋 CT三维成像能够立体地显示骨折的位置、形态、范围和类型。结论螺旋 CT三维成像对于显示颌面部骨折的空间关系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成像在颧骨、颧弓骨折中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6例颌面部外伤疑有颧骨、颧弓骨折患者进行螺旋CT薄层扫描和三维重建成像,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螺旋CT三维成像能够立体地显示骨折的部位、形态、骨折块移位特点和类型等空间信息。结论 螺旋CT三维成像对于颧骨、颧弓骨折具有重要临床诊断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螺旋CT三维成像在骨关节外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成像在骨关节外伤中的应用。方法:93例外伤骨折患者,均摄X线平片及螺旋CT扫描,在工作站行骨三维重组。结果:颌骨体、颏部骨折X线平片、常规CT和三维成像均清晰显示。三维成像准确显示全部髁状突骨折、颞颌关节脱位,而X线仅显示1例髁状突骨折、1例颞颌关节脱位。肩关节盂及肩胛骨骨折,平片较难显示,常规CT和三维成像均能准确显示。脊柱骨折38例。X线平片能显示骨折的存在,对椎管内的碎骨片或小关节等骨折显示不清。三维成像能立体观察椎体前中后柱及附件骨折,椎管狭窄程度。X线平片对髋臼骨折显示不清,常规CT和三维成像均能显示。结论:X线平片及常规CT仍是判断骨折的可靠手段。三维成像能直观、清楚地显示病变的立体形态及空间关系。  相似文献   

17.
杨力 《实用医技杂志》2002,9(2):100-101
通过分析髋臼骨折 CT及三维重建表现 ,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2 5例髋臼骨折均摄 X线平片及 CT横断扫描 ,其中15例采用 MPR(多平面重建 )技术作三维重建。分析 2 5例髋臼骨折的横断及三维重建 CT表现 ,根据 L etournel分型将其分类 ,重点探讨三维重建的应用价值。结果发现 :2 5例髋臼骨折中 ,1简单骨折 10例 ,其中前壁骨折 3例 ,前柱骨折 2例 ,后壁骨折 3例 ,后柱骨折 1例 ,横行骨折 1例 ,X线平片仅显示 8例骨折 ;2复杂骨折 15例 ,其中双柱骨折 4例 ,T型骨折 3例 ,后柱伴后壁骨折 4例 ,前柱伴后半横行骨折 2例 ,横行伴后壁骨折 2例。CT横断扫描共显示关节腔内骨折碎片 18块 ,X线平片仅显示关节腔内骨折碎片 12块 ,并清楚显示软组织损伤情况。三维重建图像多角度显示骨折及移位情况。结论 :髋臼骨折 CT扫描能准确对骨折分型 ,三维重建可弥补横断影像的不足 ,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建(MPR)和三维重建(3D)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6月至2005年9月诊治的84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影像学资料.84例患者轴位CT扫描后行MPR和3D成像,并与X线平片对照分析.结果 84例胫骨平台骨折中,胫骨外侧平台骨折36例,内侧平台骨折2例,平台中线前、后边缘骨折12例,单纯髁间隆突骨折7例,全平台粉碎性骨折27例.X线平片漏诊4例,CT更正X线分型9例.MPR可显示骨折内部的情况和平台塌陷的程度.3D成像可清晰显示胫骨平台骨折线的立体走行方向、关节面碎裂及平台塌陷的范围.结论 MPR和3D有助于胫骨平台骨折的分型,可准确测量劈裂和塌陷程度,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9.
螺旋CT三维成像对颌面部骨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成像对于颌央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不对25例颌面部外伤患者进行螺旋CT薄层扫描和三维重建成像。结果 螺旋CT三维成像能够立体地显示骨折的位置、形态、范围和类型。结论 螺旋CT三维成像对于显示颌面部骨折的空间关系。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多种后处理技术对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本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就诊的疑似肋骨骨折75例胸部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X线平片、多层螺旋CT轴位、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等后处理技术检查,比较不同影像学方法对肋骨骨折、骨折数量检出情况。结果临床、影像学检查及复查确诊肋骨骨折165处,CT轴位、CT后处理技术对肋骨骨折例数检出率分别为96.00%、98.67%,较X线平片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后处理技术对肋骨骨折数量检出率为99.39%,较X线平片、CT轴位的71.52%、78.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漏诊情况:X线平片漏诊41处,其中以肋软骨附近漏诊最多,占58.54%;CT轴位漏诊24处,其中肋软骨附近、腋段肋骨漏诊各5处;CT后处理技术未漏诊,可疑骨折数1处。结论 64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肋骨骨折、骨折数量检出率高,漏诊率低,能有效弥补X线平片、CT轴位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