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电子胆道镜下激光碎石治疗手术后难取性胆道残留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2007年2月-2009年2月电子胆道镜下激光碎石治疗难取性肝内、外残留结石22例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情况和效果。结果取石成功率95.5%(21/22),其中一次性取石成功率86.4%(19/22),经二次成功取石2例,1例患者因肝内多部位胆管结石且部分结石位于Ⅱ级以上胆管、胆管成角大胆道镜未能进入而无法完成碎石、取石治疗。未发生胆道出血、窦道穿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胆道镜下激光碎石治疗手术后难取性胆道残留结石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
胆道镜下液电碎石术治疗难治性胆管残留结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管结石历来以外科手术为主,但效果并非十分理想.很多复杂的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术后残留率高达30%~96%,手术越做越大,效果仍不满意。由于镜技术的发展,胆道治疗内镜术已达到了一个临床能够接受的成熟水平,而胆道镜下液电碎石术则进一步提高了镜下碎石的效果和结石取净率。  相似文献   

3.
胆道镜下液电碎石在术后残留胆管结石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胆道术后肝内外胆管残留结石的处理至今仍是胆道外科的难题之一,常需多次手术,作肝部分切除和胆肠吻合,但结石残留仍不可避免。胆道镜下液电碎石(electrohydranlic lithotripsy,EHL)为此提供了一种方便有效、安全性好的方法。我院自1999年1月-2003年2月间,经胆道镜下行EHL治疗肝内外胆管残留结石29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液电碎石在肝内胆管难取性结石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对肝内胆管难取性结石实施液电碎石的方法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总结24例肝内胆管难取性结石的液电碎石治疗资料。液电碎石方法是:3例术中经肝外胆管,18例术后经T管窦道及3例经胆肠吻合皮下预置空肠盲袢途径,置入电视监视胆道镜至结石处,再经胆道镜送入液电碎石电极直抵结石实施碎石。结果碎石成功率100%,全部病例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液电碎石治疗肝内胆管难取性结石是简便、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张勇  刘双  周敬强 《山东医药》2013,53(15):47-48
目的 探讨胆道镜检查漏诊胆管残余结石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后的肝内外胆管残余结石患者126例,其中107例用胆道镜取净肝内胆管残余结石,但仍有19例漏诊肝内胆管残余结石,对其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19例漏诊肝内胆管残余结石的患者中,13例存在肝内胆管狭窄(其中4例合并胆管的汇流异常),开口呈针孔状;6例结石所在胆管与其汇入的胆管呈锐角;上述因素导致胆道镜检查过程中难以发现胆管开口,无法取净.经肝胆CT检查胆管残余结石被发现,根据肝胆CT显示的残余结石部位,再次行胆道镜检查和(或)结合术中胆道镜超选造影,成功发现残余结石,经胆管扩张、液电碎石及取石等措施将残余结石取净.结论 胆管开口狭窄、结石所在胆管与其汇入的胆管呈锐角是胆道镜检查漏诊肝内胆管残余结石的主要原因.肝胆CT检查结合胆道镜超选造影可以提高胆管残余结石的检出率;经胆管扩张、液电碎石及取石等措施可将残余结石取净.  相似文献   

6.
胆道术后残余结石是肝胆外科治疗中的难题,肝外胆管结石一般可使用术中胆道镜取净,而部分肝内胆管结石和因患者身体状况等原因不能在术中取净的肝外胆管结石,术后胆道镜成为较理想的治疗手段.现将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117例胆道术后残余结石患者的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术中胆道镜联合液电碎石治疗难治性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策略和临床价值。方法11例难治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术中经直视及胆道镜下对患者肝实质、肝内胆管及结石状况进行探查、评估。对拟保留肝叶内的胆管结石采用胆道镜下液电碎石、取石,一次无法取净的患者,二期经窦道胆道镜下液电碎石、取石。结果所有11例患者经术中或二期碎石,均取净结石,治疗成功率100%。手术顺利,术后无手术并发症。本组随访10例,失访1例,随访时间1~3年。3例停用熊去氧胆酸片1~2年后复发肝内胆管小结石,其余7例患者随访期间未见复发。结论术中胆道镜联合液电碎石在有效保证难治性肝内胆管结石治疗成功的同时,最大程度的保护了肝组织,降低了治疗难度及手术风险,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手术辅以胆道镜取石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内胆管结石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是目前胆道外科的难点之一,因其肝内胆管解剖及病理改变复杂,术后残石率高,并发症多,故其临床疗效多不理想。2003年2月-2007年10月,我院对52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用手术辅以胆道镜取石治疗,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术中应用经皮胆镜诊治肝内胆管结石梅方雄高焱明李荣梁志鹏王和鑫肝内胆管结石往往数量多、分布广,且常合并胆管狭窄,手术取石较为困难。1991年9月至1996年9月,我院在术中应用经皮胆镜对肝内胆管结石进行诊断和治疗共103例,取得较好效果,现小结如下。一...  相似文献   

10.
术后胆道镜取石常见的困难及其处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胆道术后患者残留结石,在临床上十分常见。本院自 1998年 12月至 1999年 10月间,发现胆道术后残留结石患者 104例(术后经 T管造影提示有胆道残留结石可疑),用胆道镜取石。现就取石常见的困难及其处理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 104例中,男 58例,女 46例;年龄 12~ 74岁,在 20~ 50岁之间的有 88例( 85%)。本组病例术前诊断为胆管结石,手术方式全部为胆总管探查+ T管引流,术后经 T管造影报告有胆管残留结石,其中肝内胆管结石 75例,肝外胆管结石 14例,肝内、外胆管结石 15例。取石情况:一次取净 35例,两次和两次以上…  相似文献   

11.
经皮胆管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 探讨经皮胆管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疗效和结石复发的防治。方法 43例经皮经肝胆管引流和窦道扩张后,经皮经肝胆管镜(PTCS)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22例术后T管留置>3周者,行术后胆管镜(POCS)治疗。该65例中肝内胆管结石(IHS)40例(I型12例,IE型28例),胆总管结石(CBI)结石)25例。结果 43例PTCS扩张窦道直径平均19.1 F,建立窦道时间平均17.1d。65例中11例直接取石,54例行液电碎石(EHL)后取石,其中25例配合乳头括约肌切开。40例IHS至结石清除每例治疗次数平均5.2次,25例CBD结石平均1.9次。37例(56.9%)有胆管或胆肠吻合口狭窄,用探条或气囊扩张,3例留置金属支架,结石清除率98.5%(64/65)。11例合并胆道感染,1例IHS伴胆汁性肝硬化合并肾功能不全死亡。 平均随访30.8个月,结石复发率7.1%。结论 经皮胆管镜和EHL是治疗胆系结石安全、有效的办法;胆管或胆肠吻合口狭窄长度<0.5 cm者,器械扩张效果良好;治疗狭窄可提高结石清除率,降低结石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
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116例,行肝管切开取石49例,肝右叶部分切除15例,肝左叶切除3例,左肝外侧段切除32例,肝管切开取石及胆囊切除15例,术中用胆道镜取石77例.术后结石残留率19.8%.认为对肝内外胆管结石应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在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胆道造瘘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的疗效,并对影响术后结石复发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2014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06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其中57例接受经皮穿刺胆道造瘘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另49例接受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术后随访2年,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结石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 胆道造瘘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治疗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分别为(5.2±1.7) d、(7321.5±528.3) 元、(20.4±4.8) mL和(62.5±14.8) min,显著短于或少于腔镜治疗组【分别为(8.7±2.2) d、(10426.4±1032.5) 元、(25.7±5.1) mL和(71.7±15.3) min,P<0.05】;胆道造瘘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治疗患者结石完全清除率为84.2%,显著高于腔镜治疗组(67.3%,P<0.05);胆道造瘘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治疗患者结石复发率为1.8%,显著低于对照组(20.4%,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结石数目、结石直径和手术方式为影响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术后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 采用经皮穿刺胆道造瘘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经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4.
纤维胆道镜治疗胆管结石(附56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院使用导光纤维胆道镜(以下简称纤胆镜)治疗562例胆管结石。其中,术中胆道镜检取石68例,术后胆道镜检取石494例。538例结石取净,取净率95.7%。为便于术后纤胆镜检及取石,用T管由切口引出腹腔,其长臂与总胆管和切口保持垂直;对泥沙样结石和胆管腔内大量絮状物的病人,采用肝素生理盐水T管滴入;对肝内胆管的嵌顿性结石,先采用活检钳在结石上打洞或开沟,再用生理盐水或双氧水加压冲洗,或使用等离子体冲  相似文献   

15.
胆道残留大结石的处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 T管胆道造影片测量胆道残留结石的直径在 T管窦道直径的 2倍以上时,胆道镜的取石篮往往不能将结石套住,或虽能套住,但仍难以取出,强行拉出取石篮时,会造成取石篮嵌顿、窦道撕裂等并发症。对胆道残留的大结石,应先行碎石治疗,再经胆道镜取出。自 1990年 1月至今,我院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和碎石篮机械碎石,结合胆道镜取石等方法治疗胆道残留大结石 98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本组 98例中男 52例,女 46例;年龄 32~ 83岁。术后 T管造影示胆道残留结石的直径均在窦道直径的 2倍以上。   2.方…  相似文献   

16.
胆道镜经T管窦道取石是治疗肝内外胆管残余结石的微创而又有效的方法。肝胆管结石大多不能在手术中一次取净,术后残余结石率高达96%。术后4~6周可行纤维胆道镜经T管窦道取石,经B超、CT检查证实无残余结石后才能拔除T管。我院1999—01/2001—06共取石127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肝叶切除治疗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年来对52例肝内胆管结石行肝叶切除联合其它术式的治疗效果.结果 右半肝切除术2例,右后叶切除术2例,非规则性右肝部分切除术9例,左半肝切除术13例,左外叶切除术26例.术后残石发生7例,经胆道镜取净5例.结论 肝叶切除治疗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是目前较理想的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据报道 ,肝内胆管结石的术后残石率高达47.8% ,再手术率高达 2 3% [1] 。在治疗上困难较大。1 988年 1 0月~ 2 0 0 0年 1 0月 ,我院采用肝切除及纤维胆道镜 (下称纤胆镜 )技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 1 95例 ,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85例 ,女 1 1 0例 ;年龄 2 1~83岁 ,平均 47.8岁。 1 95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中 ,合并胆囊结石 9例 ,胆总管结石 80例 ,胆囊、胆总管结石 1 5例 ,胆管腺癌 8例 ,肝硬化 2 3例。 1 95例术前均作 B超检查 ,CT检查 46例 ;术中胆道造影 33例 ,纤胆镜检查、取石 1 95例 ;术后有 T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胆道术后残余结石应用纤维胆道镜取石并配合中药胆胰和胃冲剂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27例胆道术后残余结石及其胆管狭窄应用纤维胆道镜取石及服用我院研制的中药胆胰和胃冲剂治疗与预防结石复发,观察其效果。结果结石取净率97.64%(124/127),3例因T管脱落或拒绝治疗,未能取净。胆管狭窄经纤维胆道镜扩张,都可以达到取石和解除狭窄的目的。经1~2年的随访,治愈病例无结石复发。结论纤维胆道镜经T管窦道处理术后残石,绝大多数可以解除胆管狭窄,取净结石,服用中药胆胰和胃冲剂可利胆排石,调整胆道内环境,逆转成石胆汁,有预防胆石复发的功效。  相似文献   

20.
残石净配合纤胆镜治疗术后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中药残石净对术后肝内胆管结石的排石效应.方法肝内胆管结石患者420例,经外科胆总管切开取石,留置T型引流管,通过T型窦道插入纤胆镜进入胆总管及肝内胆管取石,7d手术1次.取石前口服残石净(主要由金钱草,海金砂,郁金,茵陈,柴胡,大黄等10味中药组成)3瓶(每瓶500mL).其中男126例,女294例;年龄15岁~69岁,其间40岁~55岁最多;手术1次考265例,2次者103例,3次以上者52例;左肝管结石80例,右肝管结石190例,胆总管结石100例,左右肝管结石30例,左右肝管胆总管结石20例纤胆镜下见胆道有脓性分泌物260例,占61.9%.结果经纤胆镜及胆道T管造影检查结石取净,临床症状体征全部消失,随访1a未见复发而痊愈者340例,占80.95%;经纤胆镇及胆道T管造影检查末梢胆管仍残留结石,临床症状体征消失,随访6mo未复发显效者50例,占11.91%;无效30例,占7.14%.总有效率为92.87%.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排净率较对照组超过了30.95%,总有效率超过31.51%,经统计学处理P<0.01,有明显差异.结论残石净对肝内胆管结石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