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三种过敏性皮肤病与患者血清中食物小耐受特异性IgG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16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血清中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结果316例患者血清中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阳性率占96.5%,其中以鸡蛋最高(49.1%),其次为虾、牛奶、螃蟹和鳕鱼。结论食物特异性IgG的检测,为过敏性皮肤病的传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过敏性皮肤病与食物不耐受血清特异性IgG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三种过敏性皮肤病与患者血清中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16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血清中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结果 316例患者血清中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阳性率占96.5%,其中以鸡蛋最高(49.1%),其次为虾、牛奶、螃蟹和鳕鱼.结论 食物特异性IgG的检测,为过敏性皮肤病的传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血清中14种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相关疾病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596例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半定量检测血清中14种食物特异性IgG水平。结果患者组食物不耐受阳性率和14种食物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浓度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4组症状组平均阳性率以蛋清/蛋黄最高(50.2%),其次为蟹(36.7%)、虾(31.4%)、牛奶(23.0%);平均IgG浓度也以蛋清/蛋黄最高(205.4U/ml),其次为牛奶(196.9U/ml)、西红柿(121.3U/ml)、猪肉(116.8U/ml)。结论患者体内产生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提示患者症状与食物不耐受有关。及时明确不耐受食物,对临床相关疾病的诊治和预防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张玲  王茜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21):2381-2382
目的探讨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的检测与过敏性疾病(慢性腹泻、湿疹及过敏性哮喘)的关系,为疾病的防治提供有效的参考指标。方法采用ELISA检测132例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中14种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结果 132例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中14种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结果阳性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大豆(39.4%)、西红柿(36.4%)、虾(30.3%)、蟹(28.8%)、牛奶(28.0%)、蛋清∕蛋黄(26.5%)、牛肉(23.5%)、鸡肉(17.4%)、鳕鱼(13.6%)、蘑菇(7.6%)、猪肉(5.3%)、玉米(3.0%)、大米(1.5%)及小麦(1.5%)。结论食物不耐受是某些过敏性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的检测可以作为临床筛查过敏原的一个有效检查手段,并且可以据此指导患者的饮食。  相似文献   

5.
140例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检测14种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初步分析食物不耐受与临床疾病的关系并为临床提供诊治疾病的实验室依据。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140例患者血清中14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结果在日常食用的14种食物中,不耐受率为7.5%(猪肉)~89.9%(鸡蛋),其不耐受率从高到低的顺序为(男性):鸡蛋、牛奶、螃蟹、虾、大豆、小麦、鸡肉、西红柿、玉米、蘑菇、牛肉、猪肉、鳕鱼、大米;女性为:鸡蛋、牛奶、螃蟹、大豆、鳕鱼、鸡肉、虾、玉米、西红柿、牛肉、小麦、大米、蘑菇、猪肉。其中男性情况较为严重,在螃蟹、鸡蛋、牛奶、鳕鱼4种食物中高于女性。其他食物不耐受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人群普遍存在食物不耐受,不同性别有所不同,根据实验结果调整患者饮食结构,患者的症状多可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食物不耐受情况。方法采用ELISA,检测比较该地区58例HSP患儿以及23名正常儿童血清中14种食物特异性IgG (sIgG)水平,并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患儿的不耐受阳性率及不耐受食物的分布差异。结果58例患儿食物 sIgG 阳性率为84.5%,高于对照组的13.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SP患儿不耐受的食物前4位依次为:鸡蛋/蛋白蛋黄(70.7%)、牛奶(53.4%)、鳕鱼(19.0%)、螃蟹(10.3%);其中1种食物sIgG阳性18例(31.0%),2种或2种以上食物sIgG阳性31例(53.4%)。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低龄儿童(<7岁)及高龄儿童(≥7岁)]食物sIgG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儿童的螃蟹IgG阳性率较低龄儿童高(P<0.01)。结论HSP患儿食物不耐受情况较正常儿童明显。该组HSP患儿对鸡蛋/蛋白蛋黄、牛奶、鳕鱼、螃蟹不耐受情况较为明显,可作为地区参考,高龄儿童对螃蟹的不耐受情况较低龄儿童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食物不耐受与小儿过敏性鼻炎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以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3 000例过敏性鼻炎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半定量检测方法对其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G(IgG)浓度进行检测。结果 3 000例过敏性鼻炎患儿中出现食物不耐受2 281例,阳性率为76.03%,其中对鸡蛋过敏患儿750例,占32.88%,阳性率最高;其次为鳗鱼不耐受者257例,占11.27%。结论食物特异性抗体多为IgG类抗体,其浓度变化表明患者症状可能与食物不耐受有关,对临床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食物不耐受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血清中14种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与临床疾病的关系,为临床提供诊治相关疾病的依据.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110例临床常见慢性疾病患者及30例健康人血清中食物特异性IgG水平.结果 人群中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升高均有1~8种不等,总阳性率为100%,顺序为:牛奶>小麦>螃蟹>鸡蛋>虾米>鳕鱼>大豆>牛肉>猪肉>大米>鸡肉>玉米>蘑菇>番茄.根据试验结果调整所有患者的饮食,患者症状多可以明显改善.结论 测定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并尽早将阳性食物从患者食谱中去除,在临床疾病诊治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过敏性紫癜患儿食物不耐受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食物不耐受血清特异性IgG水平对其病因诊断及饮食治疗的意义。方法用食物不耐受IgG体外检测试剂盒检测3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和20例健康对照儿童的血清特异性IgG水平。结果实验组30例过敏性紫癜患者的血清总IgG阳性率为76.67%,其中对1种食物不耐受为3例,对2种以上食物不耐受者为20例。健康对照组20例血清总IgG阳性率为25%,对1种食物不耐受为2例,对2种以上食物不耐受者为3例,常见的引起不耐受的食物依次为牛奶、虾、鸡蛋清和鸡蛋黄、蟹、大豆、鳕鱼、大米、小麦、猪肉、牛肉等,实验组饮食上经避免不耐受食物及抗过敏治疗疗程缩短,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血清特异性IgG水平检测对过敏性紫癜的病因诊断有参考意义,对患儿饮食治疗及营养状态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分析儿童血清中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水平与临床症状的关系,了解佛山地区儿童食物不耐受情况。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322例患者血清中14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结果:322例患儿中,皮肤系统症状患者食物不耐受阳性率为85.5%(59例/69例);消化系统症状患者阳性率为857%(126例/147例);呼吸系统症状患者阳性率为92.9%(39例/42例);其他症状患者阳性率73.4%(47例/64例)。14种食物中以牛奶阳性率最高,为68.4%,其余依次为蛋黄/蛋清53.11%,鳕鱼18.94%,大豆9.94%,西红柿6.83%,大米6.52%,蟹和牛肉均为3.73%,小麦3.11%,猪肉2.99%,玉米2.17%,虾1.86%,鸡肉1.55%,蘑菇0.93%。结论:儿重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等疾病可能与食物不耐受有关,并且食物不耐受多以牛奶和鸡蛋为主。根据实验结果对患儿过敏性疾病的诊断、预防及指导饮食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荨麻疹与患者血清中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结果 343例患者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阳性率为88%,其中鸡蛋最高(59.8%),其次为螃蟹、虾、鳕鱼。影响因素主要为标本的处理。结论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的检测安全、稳定,为慢性荨麻疹的传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慢性荨麻疹与患者血清中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结果343例患者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阳性率为88%,其中鸡蛋最高(59.8%),其次为螃蟹、虾、鳕鱼.影响因素主要为标本的处理.结论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的检测安全、稳定,为慢性荨麻疹的传统诊断和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食物不耐受与过敏性紫癜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检测63例过敏性紫癜患者血清中14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结果 63例过敏性紫癜患者中有44例检测到1~12种食物特异性IgG阳性升高,总阳性率为69.8%(44/63);特异性IgG阳性率在10%以上的主要致敏食物有5种,阳性率由高至低分别为牛奶(34.9%),鸡蛋(30.2%),小麦(23.8%),螃蟹(11.1%),大豆(11.1%);食物特异性IgG浓度分级结果表明,多数食物以引起轻度不耐受(即IgG浓度为+1级)的病例为主;患者食物不耐受检出阳性率以及14种食物IgG阳性率在不同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食物不耐受阳性患者中,对1~2种食物不耐受者所占比例较多(分别为45.4%和36.4%).结论 过敏性紫癜患者食物不耐受发生率较高,食物不耐受与过敏性紫癜具有密切相关性.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对过敏性紫癜防治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体检人群食物不耐受血清特异性IgG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初步分析体检者食物不耐受情况,为疾病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03例住院体检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浓度并加以比较。结果在日常食用的14种食物中,不耐受率从0%~47.6%,特异性抗体浓度升高排列在前几位的分别是虾(47.6%)、鸡蛋(30.1%)、蟹(27.2%)。食物不耐受程度:患慢性病者较健康者重,老年组较中青年组,女性较男性严重。结论人群存在食物不耐受现象,食物过敏原特异性抗体测定有助于食物引起过敏性疾病的早期预防和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清中14种食物不耐受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与临床疾病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法检测2010年373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14种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结果 患者检测出特异性IgG抗体阳性为337例,阳性率为90.35%,其中以鸡蛋、牛奶阳性率为最高,分别占24.3%和20.8%,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测定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对找出和发现引起疾病的发病原因,在临床疾病诊断和避免食入不耐受食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食物不耐受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食物不耐受在肠易激综合征(IBS)的发病与体液免疫的关系。方法对腹泻型IBS患者50例,便秘型IBS患者33例和健康对照组25例,采集外周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方法,半定量测定血清中14种食物抗原的特异性IgG抗体。结果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患者阳性率:腹泻型IBS 66.00%(33/50例),便秘型IBS 51.52%(17/33例),均高于对照组16.00%(4/25例)(P〈0.05);腹泻型IBS和便秘型IBS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IBS患者中多种食物IgG抗体阳性者占54.00%。结论食物介导的体液免疫反应异常即食物不耐受在IBS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40例口腔溃疡患者血清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中14种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与口腔溃疡的关系,寻求该病食物相关因素诊疗依据。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40例口腔溃疡患者血清中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结果40例患者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升高1~8种不等,总阳性率为100.0%,2种以上升高者为80.0%。食物特异性IgG抗体升高依次为小麦(47.5%)、牛奶(42.5%)、鳕鱼(40.0%)、牛肉(30.0%)、猪肉(22.5%)、鸡肉(15.0%)、虾米(12.5%)、鸡蛋(12.5%)、蘑菇(5.0%)、番茄(5.0%)、大米(5.0%)、大豆(5.0%)、螃蟹(5.0%)、玉米(2.5%)。根据试验结果调整所有患者的饮食,患者症状在1月内明显改善者占45.0%,症状有所改善者占47.5%,无效者占7.5%,总有效率为92.5%。结论测定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对口腔溃疡的诊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口腔黏膜病患者对14种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进行检测,为口腔黏膜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重要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两组1 223例口腔黏膜病患者进行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水平检测。结果1 023例口腔黏膜病患者组中出现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总阳性率为78.3%,对照组出现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总阳性率总阳性率为5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种类型口腔黏膜病患者出现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依次为炎性肉芽肿(84.21%)、白斑(79.22%)、扁平苔藓(79.02%)、溃疡(77.03%)、腺性唇炎(67.05%)。患者组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中鸡蛋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为最高。结论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的检测对口腔黏膜病早期的发生、治疗和延缓疾病进程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侯丽英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2):1708-1711
目的探讨天津地区儿童常见食物不耐受情况,为临床诊断儿童过敏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10 126例儿童血清中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分析常见食物不耐受阳性率与性别、年龄、季节之间的关系。结果10 126例患儿中有9 332例血清食物特异性IgG抗体阳性,阳性率为92.2%。阳性率较高的前3位依次是鸡蛋(74.2%)、牛奶(68.1%)和小麦(55.0%)。其中仅对1种食物不耐受患儿为1 260例(12.4%),对2种食物不耐受患儿为1 537例(15.2%),对2种以上食物不耐受患儿例数呈下降趋势。不同年龄段患儿血清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总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种食物不耐受阳性率在4个年龄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间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总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童对牛奶和蘑菇不耐受阳性率略高于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季节患儿血清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总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鸡蛋、牛奶和小麦是天津地区导致儿童食物不耐受的主要过敏原。血清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对儿童食物不耐受的预防和诊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