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玲  郭晟  谢冬倩  王菁洁  郝宇 《武警医学》2006,17(5):338-340
 目的了解高度近视患者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干眼症状及相关指标的变化.方法84例(168只眼)高度近视患者行LASIK手术,分别观察术前、术后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干眼症状,包括干涩感、异物感等,并行角膜荧光素染色,记录泪液分泌量(Schirmer Ⅰ试验)和泪膜破裂时间(BUT),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1周至2个月干眼症状明显加重(P<0.01),直至3个月角膜荧光素染色仍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术后1周至3个月泪液分泌量较术前明显减少(P<0.01),术后1周至2个月BUT较术前明显缩短(P<0.01).而术后1周有56眼(33.33%)达到干眼症诊断标准,术后1个月为61眼(40.39%),术后6个月恢复正常.结论高度近视LASIK术后发生干眼症为常见并发症,临床上应采取相应预防和治疗措施,以降低干眼症发生率,减少其危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对不同戴镜情况的近视患者调节聚散功能的影响,为术后双眼视功能的评估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双眼近视及近视散光的患者84例168只眼,男性40例,女性44例;年龄(26±6)岁。按等效球镜度分为低度近视组、中度近视组和高度近视组。根据术前戴镜情况各组分为持续戴镜组、间断戴镜组和未戴镜组。随诊3个月,比较不同屈光度组,不同戴镜组的术前裸眼、术前戴镜、术后10 d和术后3个月的AC/A值的变化。选取年龄性别均与实验组匹配的屈光正常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各组术前裸眼的AC/A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低、中度近视组中,持续戴镜组术前戴镜及术后AC/A值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P〉0.05);间断戴镜组、未戴镜组术前戴镜及术后10 d AC/A值大于正常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AC/A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高度近视组中,持续戴镜组术前戴镜及术后AC/A值均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P〉0.05),但间断戴镜组和未戴镜组未完全恢复正常。结论近视患者不坚持配戴合适的眼镜会出现调节聚散关系失衡。LASIK术后调节聚散功能渐趋正常,特别是对于间断戴镜组、未戴镜组的近视患者,有利于调节聚散功能的协调、眼位的平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海拔高度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干眼症的发生差异。方法:随机抽取西宁地区(海拔2 260m)和环湖地区(海拔3 196m)各200眼分为A组和B组,术前排除干眼症,行LASIK手术。术后1天、10天、1个月随访,记录泪液分泌实验和泪膜破裂时间。结果:术后1天两组泪液分泌实验(SchrimerⅠ实验)和泪膜破裂时间(BUT)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0天和术后1个月两组SchrimerⅠ实验和BUT均有明显差异(P〈0.05)B组术后10天和1个月分别有52眼(26%)和74眼(37%)有干眼症症状和表现。A组患者术后10天和1个月分别有14眼(7%)和28眼(14%)符合干眼症的诊断。结论:不同海拔高度泪膜稳定性不同,海拔越高泪膜稳定性越差,LASIK术后干眼症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表浅真菌性角膜溃疡行病灶切除联合冷凝及羊膜覆盖手术,术后辅助应用治疗性角膜接触镜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5月—2013年1月在我院确诊的表浅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93例(93眼),均采用角膜病灶切除联合冷凝及羊膜覆盖术,术后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1)戴镜组(48眼),给予配戴角膜接触镜;(2)对照组(45眼),不配戴角膜接触镜。戴镜时间1~3个月。角膜接触镜每21 d更换1次。术后随访时间2~6个月。结果戴镜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戴镜组角膜溃疡治愈时间为(16±2)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3)d(P<0.01)。结论表浅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术后连续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可以改善临床症状,促进角膜溃疡愈合,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透气性硬性角膜接触镜(RGPCL)矫正LASIK手术后角膜后表面膨隆屈光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LASIK手术后角膜后表面膨隆患者12例24只眼,配戴RGPCL。随访24个月观察患者视力、角膜曲率、角膜后表面DIFF值、配适状况、舒适度及并发症。结果患者配戴RGPCL后,矫正视力明显提高,矫正视力≥1.0以上12只眼(50.0%),矫正视力0.4~0.9 12只眼(50.0%)。配戴RGPCL 24个月后的矫正视力与初始戴RGPCL矫正视力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与配戴RGPCL前比较,戴RGPCL 2年后角膜后表面DIFF值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配戴RGPCL前后角膜厚度变化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所有患者配适良好,均无明显合并症发生。结论 RGPCL能够改善LASIK手术后角膜后表面曲率,是目前矫正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膨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Sirius角膜地形图仪在儿童干眼症泪膜稳定性及角膜厚度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衡水市人民医院自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110例干眼症患儿为干眼症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90例健康儿童为健康组。记录并比较两组首次泪膜破裂时间(NIF-BUT)、平均泪膜破裂时间(NIAvg-BUT)、角膜厚度及睑板腺丢失率。结果 干眼症组NIF-BUT、NIAvg-BUT均低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组、干眼症组角膜中央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眼症组上、下睑板腺丢失率均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irius角膜地形图仪检查能有效反映干眼症患儿的泪膜破裂时间及睑板腺功能不良情况,具有客观、无创特点且可重复操作等优点,是评估儿童干眼症的有效检查方式。  相似文献   

7.
胡颖 《航空航天医药》2007,18(4):204-206
目的:研究LASIK术后早期泪膜及眼表变化对屈光回退的影响。方法:47例(92眼)近视患者行LASIK术,观察术前,术后1天,1周,2周,1月,3月,患者的干眼症状,测量泪液分泌量(Schirmer Ⅰ),泪膜破裂时间(BUT),眼表荧光素染色(Fl),眼表规则指数(SRI),不对称指数(SAI),残留屈光度。分组:是否出现屈光度回退分为屈光回退组和无屈光回退组,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LASIK术后1-3月18%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屈光回退,与术前泪液分泌量减少、术后3月F1增加、术后2周、1月、3月的SRI的增加及术后1周SAI的增加密切相关(P<0.05)。结论:LASIK术后泪膜及眼表的变化与术后屈光回退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李洁  卢红  邢丽娜 《武警医学》2017,28(10):1012-1015
 目的 通过Meta分析评价长期连续配戴硅水凝胶与水凝胶软性亲水接触镜所导致的角膜基质浸润的发生率,从临床角度评价两者的生物相容性。方法 遵照纳入排除标准检索PubMed和CNKI数据库获取相关文献并筛选文献后,进行资料提取和合格研究质量评价再使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4项前瞻性比较研究。基于该4项研究的结果表明,连续配戴硅水凝胶软性镜所致角膜基质浸润的风险相比连续配戴水凝胶软性镜所致角膜基质浸润降低了77%(OR=0.23,95%CI=0.14~0.36)。长期连续配戴硅水凝胶软性亲水接触镜导致角膜基质浸润的发生率为0.3%,长期连续配戴水凝胶软性亲水接触镜导致角膜角膜基质浸润的发生率为1.4%。结论 虽然长期连续配戴硅水凝胶与配戴水凝胶软性镜相比较,前者导致角膜基质浸润的风险低,但是仍需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软性镜,并注意加强随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术后佩戴软性角膜接触镜(SCL)对角膜上皮修复及眼部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单侧原发性翼状胬肉46例46眼,胬肉侵入角膜在2~5 mm范围内,均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术后将病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戴镜组)23例术后次日佩戴软性角膜接触镜,并给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眼液+氧氟沙星滴眼液点眼,4次/d,晚8:00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涂眼;B组(点药组)23例术后次日每日给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氧氟沙星滴眼液点眼,4次/d,晚8:00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涂眼,至角膜上皮完全愈合。对两组患者的角膜上皮修复情况进行观察,比较角膜上皮完全愈合的时间,同时对两组患者术后眼部舒适度进行比较评分。结果角膜上皮平均愈合时间A组为(3.5±1.2)d,B组为(5.7±3.0)d,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患者术后眼舒适度评分于第1天、第4天有统计学差异(P<0.01),第7天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翼状胬肉术后佩戴软性角膜接触镜后能加快角膜上皮愈合,明显改善患者眼舒适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近视眼LASIK术后发生外伤性角膜瓣移位后经角膜瓣复位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7例发生外伤性角膜瓣移位的战士行角膜瓣复位术,在手术显微镜下去除角膜瓣及瓣下基质床上增生的上皮组织,使角膜瓣展平,配戴软性亲水角膜接触镜,包扎术眼。于术后1d、3d、1周、1、3、6个月随访。结果 1周后8例角膜瓣平整透明,4例角膜仍有轻度皱褶印痕,于术后6个月角膜恢复平整,无上皮植入,视力恢复至0.8~1.2。5例术前存在角膜瓣下上皮植入者,其中1例术后1个月再次行角膜瓣复位术,刮除层间植入上皮,病情稳定;另4例给予激素眼液非手术治疗,植入上皮趋于静止,无发展趋势。该5例术后6个月复查视力达0.6。结论外伤后角膜瓣皱褶出现时间越久越明显,越难以复原。及时正确地治疗,可以避免严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