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目的]探讨输液器药液过滤器内潴留微气泡的解决方法。[方法]A组使用一次性输液器(带7号头皮针)30副,B组使用同型号高位过滤器的输液器30副,两组均使用250mL袋装输液用生理盐水。A、B两组以相同手法常规输液前排气,测定排气时间及药液过滤器中潴留气泡含量。[结果]A、B两组平均排气时间相同,均为9.3s。过滤器中均含有约0.2mL的气泡,A组气泡弹击后经头皮针排出,B组气泡弹击后进入茂菲氏滴管后消散。[结论]使用高位过滤器输液器杜绝了微气泡进入人体造成的心理恐慌和可能的生理危害,以及由此引发的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2.
静脉输液是重要的给药途径及救治措施,临床应用十分普遍。在输液器管道中残留的或后续产生的气泡若进入静脉血管,会形成气体栓塞,造成严重的人体伤害。进入21世纪,发达国家已普遍采用可滤除输液管道中气体的(滤膜孔径5.0μm)精密滤气过滤器,将其装入输液器,构成精密输液器,近年 相似文献
3.
使用过滤器前后药液微粒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用药在临床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临床输液准备操作时,由于插管、排气、切割安瓿、配伍加药、针头穿刺胶塞、空气污染等均可引起微粒污染。目前静脉输液时使用有终端过滤器的一次性输液器,能可靠地滤过10/μm以上的微粒,而静脉推注药物时,由于溶化过程及头皮针上均无过滤器,溶解后药液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艾翔曾报道,针头每刺入玻璃胶塞1次,就 相似文献
4.
输液器的调速器远离过滤器对提高静脉穿刺回血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针对输液器上调速器远离过滤器对静脉穿刺时回血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 将100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静脉穿刺时采用了移动调速器远离过滤器,对照组采用了调速器紧靠过滤器进行穿刺,每组50例。结果 实验组静脉穿刺时回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移动调速器远离过滤器,可提高静脉穿刺时的回血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应用精密药液过滤器预防甘露醇静脉滴注所致静脉炎的有效性.方法 将112例需静脉输注甘露醇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使用普通的输液器输液.观察组加用伏尔特精密药液过滤器输液.依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所规定的静脉炎判断标准,观察两组静脉炎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 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9.11%,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64.29%.说明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37.66,P<0.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静脉炎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精密药液过滤器能有效降低静脉滴注甘露醇致静脉炎的发生率,减轻静脉炎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6.
麦纪严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4):40-42
目的观察精细药液过滤器对预防血栓通注射液引起输液疼痛、静脉炎和其它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将采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200例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精细药液过滤器和普通输液器输注血栓通注射液,对比发生输液疼痛、静脉炎及其它不良反应的发生比例及程度。结果采用精细药液过滤器输注血栓通注射液,使输液疼痛、静脉炎及其它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程度明显降低。结论使用精细药液过滤器输注血栓通注射液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应用精密药液过滤器预防甘露醇静脉滴注所致静脉炎的有效性.方法 将112例需静脉输注甘露醇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使用普通的输液器输液.观察组加用伏尔特精密药液过滤器输液.依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所规定的静脉炎判断标准,观察两组静脉炎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 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9.11%,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64.29%.说明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37.66,P<0.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静脉炎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精密药液过滤器能有效降低静脉滴注甘露醇致静脉炎的发生率,减轻静脉炎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应用精密药液过滤器预防甘露醇静脉滴注所致静脉炎的有效性.方法 将112例需静脉输注甘露醇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使用普通的输液器输液.观察组加用伏尔特精密药液过滤器输液.依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所规定的静脉炎判断标准,观察两组静脉炎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 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9.11%,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64.29%.说明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37.66,P<0.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静脉炎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精密药液过滤器能有效降低静脉滴注甘露醇致静脉炎的发生率,减轻静脉炎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应用精密药液过滤器预防甘露醇静脉滴注所致静脉炎的有效性.方法 将112例需静脉输注甘露醇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使用普通的输液器输液.观察组加用伏尔特精密药液过滤器输液.依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所规定的静脉炎判断标准,观察两组静脉炎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 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9.11%,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64.29%.说明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37.66,P<0.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静脉炎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精密药液过滤器能有效降低静脉滴注甘露醇致静脉炎的发生率,减轻静脉炎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应用精密药液过滤器预防甘露醇静脉滴注所致静脉炎的有效性.方法 将112例需静脉输注甘露醇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使用普通的输液器输液.观察组加用伏尔特精密药液过滤器输液.依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所规定的静脉炎判断标准,观察两组静脉炎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 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9.11%,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64.29%.说明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37.66,P<0.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静脉炎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精密药液过滤器能有效降低静脉滴注甘露醇致静脉炎的发生率,减轻静脉炎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1.
输液器是临床进行治疗时必不可少的工具.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常规排气后过滤器内仍有空气存在,输液结束时液体瓶中有液体残留,护理人员经实践将原有输液器进行改进,使用时避免了药物浪费和过滤器内空气进入体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比观察自动排气分装输液器与普通分装输液器的临床使用效果 ,探讨自动排气分装输液器的优越性。[方法 ]将 2 80例输液病例随机分为 2组 ,实验组 14 0例 ,使用自动排气分装输液器 ,对照组 14 0例 ,使用普通分装输液器 ,分别观察输液前一次排气成功率、排气时间、液体损失量 ;输液过程中进空气后自动排气率、排气时间、液体损失量。[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输液前一次排气成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输液前平均排气时间、平均液体损失量、输液过程中进空气后自动排气成功率和平均液体损失量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 <0 .0 1) ;输液过程中进空气后平均排气时间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自动排气分装输液器明显优于普通分装输液器 ,临床可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14.
影响输液安全的因素涉及药品质量、置管方式、输液器具材质和质量、输液环境等多个环节.其中一次性输液器对输液安全的影响有近期的和远期的,近期影响一般发生在输液过程中和输液完成后短时间内,如输液器热原超标引起的发热反应,输入大量微粒刺激血管引起的静脉炎、输液器材质吸附药液导致的药物剂量不足等;远期危害包括输液器材质溶解释放的毒性物质对人体的伤害,微粒造成的静脉血栓、肉芽肿形成、肿瘤形成和肿瘤样反应,输液器中残留环氧乙烷(EO)超标的毒性反应等.远期危害是一个长期的累积过程,发生缓慢,有些不可逆转,更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一次性输液器瓶塞穿刺针插入液体软包装袋胶塞的位置,防止静脉输液过程中顺管流液的发生.方法 从住院的老年患者需要进行静脉输液的492例中随机抽取400例,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00例应用一次性输液器瓶塞穿刺针插入液体软包装袋胶塞的中心位置,并与对照组应用一次性输液器瓶塞穿刺针插入液体软包装袋胶塞加入药物的位置做对照,观察2组漏液情况.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漏液情况,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漏液率比较,实验组漏液率为0,而对照组漏液率为20%.结论 一次性输液器瓶塞穿刺针插入液体软包装袋胶塞的中心位置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易行,避免药物的丢失,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一次性输液器瓶塞穿刺针插入液体软包装袋胶塞的位置,防止静脉输液过程中顺管流液的发生。方法从住院的老年患者需要进行静脉输液的492例中随机抽取400例,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00例应用一次性输液器瓶塞穿刺针插入液体软包装袋胶塞的中心位置,并与对照组应用一次性输液器瓶塞穿刺针插入液体软包装袋胶塞加入药物的位置做对照,观察2组漏液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漏液情况,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漏液率比较,实验组漏液率为0,而对照组漏液率为20%。结论一次性输液器瓶塞穿刺针插入液体软包装袋胶塞的中心位置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易行,避免药物的丢失,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7.
18.
留置导尿引起尿路感染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留置导尿引起尿路感染的常见原因及对策,提示临床护理人员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加强无菌观念,缩短留置尿管时间,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留置导尿引起尿路感染的常见原因及对策。提示临床护理人员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加强无菌念,缩短留置尿管时间。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