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了解血清前白蛋白(PA)在肝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对240例已经确诊的肝病患者的血清PA进行检测,比较血清PA在各型肝病组和健康对照组问的差异。结果:PA在肝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依次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癌〉重型肝炎〉肝硬化,在急性肝炎与慢性肝炎、急性肝炎与肝硬化、急件肝炎与肝癌、急性肝炎与重型肝炎、肝硬化与慢性肝炎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血清前白蛋白检测是反映肝脏功能的一项敏感指标,在肝病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秀全 《西南军医》2009,11(6):1099-1100
慢性肝炎多因病毒性肝炎失治或误治,反复发作,逐步演变而成。其临床特点是症状比较复杂,病程长,疗效慢。少数慢肝病人可发展成肝硬化,临床上慢性肝炎与早期肝硬化的症状有时兼而有之。“肝病实脾”是中医防病治病的一个重要治则,近年被运用于慢性肝炎的治疗,证明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研究血清Ⅲ型原胶原(PCⅢ)含量与肝纤维化的关系,对肝炎患者血清PCⅢ含量与肝炎组织学变化进行对比分析.方法:用RIA法测定616例急、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的血清PCⅢ含量,其中102例同时做肝活检,按照Knodell肝组织炎症活动性指数标准记分.结果:急、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血清PCⅢ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差异有显著性(P<o.05~0.01).其升高的血清PCⅢ含量与肝细胞坏死范围及门管区炎症程度无相关性(r=0.494,P>0.05),而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0.668,P<0.01).结论:血清PCⅢ测定是判断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时肝纤维化程度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4.
慢性肝病患者的长寿经韩绍安慢性肝炎、肝硬化等慢性肝病病程绵长,病情又容易复发,其中一部分甚至预后不良,影响寿命。但是,实践证明,如能正确对待,认真做好自我保健,多数病人可以显著改善预后,其中一些人甚至可以享有高寿。总结多数肝病寿星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血清检测指标层粘连蛋白( L N) 、透明质酸( H A) 及Ⅳ型胶原( Ⅳ- C) 的临床意义及其与肝纤维化分期间的关系。方法:对152 例各型肝病患者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轻度、中度、重度及肝硬化与正常对照血清 L N、 H A 及Ⅳ- C 进行了测定,其中108 例行肝脏穿刺,肝组织石蜡切片,常规 H E、网纤维及弹力纤维染色,肝纤维化病理诊断分五期( S0 - S4) ,统计三者血清值。结果:慢性肝炎中、重度及肝硬化三者血清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5) ,且呈现递增趋势,各病理组织学纤维化分期与血清指标成显著正相关(r= 0 .983 , P< 0 .01 ;r= 0 .980 , P< 0 .01 ;r= 0 .990 , P< 0 .01) 。结论:纤维化血清学指标有较好的临床诊断价值,血清学诊断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程度的具体数据范围可以确定,并可估计相对应病理组织学分期。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 我是一位慢性肝炎患者,目前正处于恢复期,但不知在此期是静养好还是运动锻炼好。请予答复为谢!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提高对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从64例证实的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中,取出病程超过1月才确诊的2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延迟确诊的原因除与无明确异物吸入史,接诊医师对临床及X线表现的认识及警惕不足有关外,检查方法是否得当亦有关系。结论:有明确异物吸入史,加上认真、细致的胸透或/及对呼、吸相胸片间接征象的观察,一般诊断并不难,但对那些有一定的呼吸道梗阻症状或肺内出现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而又无明确异物吸入史的患者要提高警惕,进行支气管体层摄影对诊断与鉴别诊断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慢性肝炎血清检测指标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及Ⅳ型胶原(Ⅳ-C)的临床意义及其与肝纤维化分期间的关系。方法:对152例名型肝病患者急性肝炎,中度、重度及肝硬化与正常对照血清LN、HA及Ⅳ-C进行了测定,其中18例行肝脏穿刺,肝组织石蜡切片,常规HE、网纤维及弹力纤维染色,肝纤维化病理诊断分五期(S0-S4),统计三者血清值。结果:慢性肝炎中,重度肝硬化三者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及 IV 型胶原(IV-C)水平与肝纤维化及肝癌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65例慢性病毒性肝炎、108例肝炎后肝硬化及5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 清HA、LN及IV-C水平。结果:肝癌、肝硬化及慢性肝炎 患者的血清三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者,肝硬化患者的上述指标还明显高于慢性肝炎者,其 敏感性(84.9%)及准确性(79.8%)以HA最高,而特异性(96.9%)则以三项指标联检最佳。此 外,伴肝外转移的血清LN及IV-C含量还显著高于无肝外转移者。结论:血清三项指标基本与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的发展过程相一致,可作为反映肝纤维 化程度及监测肝癌浸润转移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及 IV 型胶原(IV-C)水平与肝纤维化及肝癌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65例慢性病毒性肝炎、108例肝炎后肝硬化及5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 清HA、LN及IV-C水平。结果:肝癌、肝硬化及慢性肝炎 患者的血清三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者,肝硬化患者的上述指标还明显高于慢性肝炎者,其 敏感性(84.9%)及准确性(79.8%)以HA最高,而特异性(96.9%)则以三项指标联检最佳。此 外,伴肝外转移的血清LN及IV-C含量还显著高于无肝外转移者。结论:血清三项指标基本与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的发展过程相一致,可作为反映肝纤维 化程度及监测肝癌浸润转移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1.
西藏是我国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特别是乙型病毒性肝炎,不仅人群感染率高,传染性极强,并且易转变为慢性肝炎,还可演变为肝硬化甚至肝癌。对乙肝病毒如何及时诊断和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检测乙肝病毒前S1蛋白(PreS1)用于对乙肝的诊断治疗,提高临床医生对患者病情状态和预后的正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359例HBsAg阳性患者同时做PmS1、乙肝两对半和丙氨酸转氨酶的检测情况进行了相关分析,并探讨PmS1的临床价值。[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世界肝炎患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以乙型肝炎(hepatitis B virvs,HBV)为多,据2006年国家卫生局统计,9.75%的1~59岁普通人群携带乙肝病毒[1]。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是疾病自然病程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发现,对肝纤维化的有效治疗可以保护肝功能,甚至使纤维化逆转[2],从而有效防控病程的发展,降低患者发生肝硬化肝癌的风险。评价肝纤维化的金标准为肝组织学穿刺活检,但具有创伤性小、取材少、病理评价受主观因素影响等不足。笔者就无创技术评估肝纤维化程度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龚守军  李光明 《武警医学》1999,10(12):709-709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建议Ⅲ型胶原前肽(PⅢP)检测并结合病理判断慢性肝炎纤维化程度[1]。本组病例检测血清PⅢP探讨对该方案中慢性肝炎分型诊断的价值,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观察组179例,男151例,女28例,年龄365±56岁,病程35±16a,均为本院住院患者。根据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按该方案诊断标准[1]临床诊断慢性肝炎,其中轻型72例,中型61例,重型46例。病原学分型:乙型176例,丙型3例。对照组96例,男89例,女7例,年龄297±32岁,病程151±26d。临床诊断:急性黄疸型76例,急性无黄疸型20例。病原学分型:甲型68例,乙型10例,戊…  相似文献   

14.
大多数肝硬化、肝癌患者发现时就已经进入晚期,预后不佳,其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随着医学影像学诊断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MRI技术被用于肝硬化、肝癌的诊断,弥散加权成像、灌注加权成像、肝细胞特异性造影剂增强成像等多种新的成像技术可以从分子水平、细胞功能等多个方面提供更为丰富的诊断信息,进一步提高了肝硬化、肝癌的诊断准确率。对提高肝硬化、肝癌诊断的准确率及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慢性肝病患者进行肝脏实时组织弹性成像(RTE)检查以及透明质酸、层黏连蛋白、IV型胶原蛋白的检测,探讨联合检测对诊断肝纤维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9例慢性肝炎患者、27例肝硬化患者、25例健康体检者被纳入研究,行RTE检查和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肝纤维化指标。结果:RTE评为阳性者36例,评为阴性者20例,RTE诊断肝纤维化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6.30%(26/27)、65.52%(19/29)和80.36%(45/56);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慢性肝炎组和肝硬化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层黏连蛋白、IV型胶原)明显增高(P<0.01)。随着病变进展,肝硬化组透明质酸和IV型胶原含量较慢性肝炎组进一步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E为诊断肝纤维化提供了新的手段,是一项具有发展前景的新的无创性诊断方法,联合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层黏连蛋白、IV型胶原)对慢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并可预示病变进展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及Ⅳ型胶原(Ⅳ-C)水平与肝纤维化及肝癌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65例慢性病毒性肝炎、108例肝炎后肝硬化及5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HA、LN及Ⅳ-C。结果:肝癌、肝硬化及慢性肝炎患者的血清三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者,肝硬化患者的上述指标还明显高于慢性肝炎者,其敏感性(84.9%)及准确性(79.8%)以HA最高,而特异性(96.9%),则以三项指标联检最佳。此外,伴肝外转移的血清L及Ⅳ-C含量还显著高于无肝外转移者。结论:血清三项指标基本与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的发展过程相一致,可作为反映肝纤维化程度及监测肝癌浸润转移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7.
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在多数人身上都有所表现。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和所从事的职业不同,逆反心理的具体表现也各不相同。就青年官兵的逆反心理来说,可以归结为以下3类:对抗型这些同志“自我意识”较强,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和组织能力,但不能够正确地自我认定、自我判断和自我评价,对自己的能力、品质估计过高,在接受干部、骨干管理时,不情愿或不服从,逐渐产生逆反心理,有的甚至公开“叫板”,致使官兵关系出现紧张。由于这些同志经常与人唱“对台戏”,有的干部、骨干就把他们看成是难管理、不听话的“刺头兵”。在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测量肝血流灌注量对早期诊断肝硬化、判断肝硬化程度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以确诊的30例肝硬化患者为观察组,8例肝脏健康者为对照组,用99mTc体内标记法标记红细胞,以SPECT做动态扫描获取图像数据,比较两个组的Tmax、T1/2、K值和HPQ。结果:90%(27/30例)观察对象的HPQ较对照组的减少地非常显著(P<0.01);其余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0%(3/30例)观察对象有门脉高压症,HPQ和K值高于对照组。结论:肝血流灌注量可以作为肝硬化早期诊断的一个指标;HPQ和K值降低与肝功能损伤程度相关,门脉高压症除外;了解门脉高压症时的肝血液动力学数据对合理选用降压药物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83例占同期肝内胆管结石患者16.2%(83/511),术后均通过病理检查确诊。其中男性40例、女性43例,年龄30~78岁,平均52岁,平均病程12年。通过临床表现,影像学B超、CT检查或术前PTC检查诊断肝内胆管结石及胆汁性肝硬化。术前常规作肝功能、血生化、血常规、出凝血时间检查,食道稀钡透视(或口服泛影葡胺)检查,部分患者行胃镜检查。术后通过病理检查确诊为胆汁性肝硬化。  相似文献   

20.
肝炎是由于肝炎病毒、细菌毒素或各种化学物质引起的肝细胞弥漫性炎症。分为传染性肝炎和非传染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传染性疾病,许多人患了传染性肝炎后非常恐惧、焦虑、绝望。特别是乙型病毒性慢性肝炎病人,由于一般病程较长,易迁延复发,有肝硬化、癌变的危险。而且肝病易受心理情绪的影响。不良的心态及心情影响疾病的治疗、护理、转归。因此,心理护理在治疗肝病过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