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中医分型与性激素变化的关系。方法:120名LDH患者,分为瘀血型、风寒型、湿热型及肾虚型四组,对照组为健康人80例,均于禁服各种药物后7天,并空腹12小时,抽血检验T、E2值,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LDH中医分型风寒型、湿热型及肾虚型与对照组比较T下降(P<0.05),而E2值男性上升(P<0.05),女性下降(P<0.05),以上中医分型三组组间比较T、E2值无差异(P>0.05)。结论:LDH中医分型中风寒型、湿热型及肾虚型三型T、E2值变化,可作为LDH此三型诊断治疗依据,并指导预防及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CT影像学改变与中医证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7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医辨证分为血瘀证、寒湿证、湿热证和肝肾亏虚证,进行腰椎CT扫描,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血瘀型患者腰椎间盘突出部位以后侧型为主,寒湿型和湿热型以中央型和后侧型为主,肝肾亏虚型以后侧型为主;椎间盘突出数量、椎间盘变性程度和腰椎椎体、附件变化以肝肾亏虚型患者最重,寒湿型、湿热型次之,血瘀型患者最轻。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CT影像学改变与中医证型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借助CT检查结果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辨证分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4.
本文探讨中医特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辨证分型及治疗原则,临床多采用中药汤药、熏蒸疗法、针灸针刀、推拿及牵引等方法治疗,总结中医特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现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的中医辨证分型与磁共振成像(MRI)参数的对应关系,提高LIDP中医临床辨证分型的准确性。方法:分别对190例LIDP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和MRI检查,简单对应分析二者的关联性。结果:(1)中医证型与腰椎间盘退变程度的对应关系:气滞血瘀证的点集合最靠近MRI诊断为无椎间盘退变的点集合,风寒湿滞证和湿热痰滞证的点集合与轻度退变的点集合最近,肝肾亏虚证的点集合与重度退变的点集合最近,χ2=88.053,P=0.000。(2)中医证型与腰椎间盘突出部位的对应关系:气滞血瘀证的点集合最靠近外侧型突出的点集合,风寒湿滞的点集合最靠近偏旁型突出的点集合,肝肾亏虚证的点集合最靠近中央型突出的点集合,湿热痰滞证的点集合未显示出与突出部位类型的明显对应关系,χ2=17.056,P=0.009。(3)中医证型与腰椎间盘突出程度的对应关系:气滞血瘀证的点集合投影最接近脱出型的点集合;风寒湿滞证、湿热痰证点集合与突出型点集合的投影位置接近,肝肾亏虚证的点集合最靠近膨凸型的点集合,χ2=15.954,P=0.014。结论:LIDP中医证候分型与MRI影像学参数有一定的对应关系,MRI显示的椎间盘无退变、外侧型脱出多倾向于气滞血瘀证,椎间盘轻度退变、偏旁型突出多见风寒湿滞证或湿热痰滞证,椎间盘重度退变、中央型膨凸者偏重肝肾亏虚证,MRI显示的影像参数可作为LIDP中医辨证施治的量化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医局部辨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6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医局部辨证施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方法:将319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63例按照炎症的证候以为热证为主症,据证辨为兼瘀、兼湿热、兼瘀湿、兼血虚、兼肾虚血瘀等证施治;对照组156例以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甲钴氨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39.9%、总有效率为95.1%,对照组治愈率为7.7%、总有效率为70.5%,2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医局部辨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9.
10.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将我院12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进行分组治疗,治疗组根据具体病理分型采用手法治疗;对照组应用中药、针灸、微创、封闭等非手术治疗。治疗后随访术后1周和术后3个月,观察其近、远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8.0%,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辨证施护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多发病。现代医学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理在于纤维环松驰、变性、向后膨出或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相应的神经根,造成局部充血水肿的炎症性改变。占腰痛病例的1/5[1]。属中医痹证范畴,系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1995-04~1999-06,我们运用中医辨证施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3例,收到满意效果,护理体会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53例住院患者,均经X线腰椎平片及CT、核磁共振扫描确诊,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2]。其中男41例,女12例;年龄25~57岁,… 相似文献
1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纤维环破裂后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造成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或外伤所致纤维环破裂,髓核从破裂处脱出,压迫腰椎神经,而出现腰腿放射性疼痛[1]。中医学认为其发生有多种病因,与肾虚、外伤劳损、 相似文献
13.
辨证分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4例小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痹证范畴,一般俗称腰腿痛。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采用辨证分型内服中药的方法治疗44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小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4例中,男24例,女20例;年龄最大者51岁,最小者21岁,其中21~35岁者19例,36~51岁者25例;病程最长者12年,最短者3天。不能耐受外治手法者29例,能耐受外治法但效果不佳者15例。全部病例均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4.
15.
古今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发病年龄多为20~40岁之间的青壮年。本病以腰腿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中医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积累了比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本文拟就古今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其相关病症的情况进行考察和比较,借以把握中医药治疗本病的基本规律,指导对本病的治疗。1现代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考察笔者查阅了近12年关于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报道58篇,其中设定基本方,在此基础上随症状加减化裁者37篇;辨证论治者16篇;另有按现代医学分期,区分急性期、缓解期和康复期用药者5篇。其中单纯用中药治疗的有14篇;… 相似文献
16.
杨克菊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2,33(5):78
中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机是肝肾亏虚,气滞血瘀,风寒湿邪侵犯经络,筋脉失养,风寒湿邪流注经络后,经络困阻,气血凝滞,不通则痛。腰痛和一侧下肢放射痛是该病的主要症状。本病多见于青壮年,其中80%以上分布于20~40岁之间,占门诊腰痛患者的10%~15%,占骨科因腰腿痛住院的25%~40%。腰椎间盘突出症目前的治疗主要是外科手术及保守治疗,本科以保守治疗为主,充分发挥中医护理优势,对本院外科2008年5月~2011年12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77例,运用中医护理方法进行辨证施护,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677例,其中男426例,女241例;年龄20~60岁,平均46岁 相似文献
17.
归雪芳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12):98-99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祖国医学"腰痛"范畴,肝肾亏虚为本,寒湿痰瘀为标,药物治疗固然重要,积极有效护理亦不可替代。采用中医整体调理优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辨证分型,确立护理原则,从对症、情感、饮食等方面实施个性化辨证护理,调整饮食偏性,燮理阴阳,调畅情志,取得患者信任,增强其战胜疾病信心,保证临床治疗措施实施,从而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并且延伸至院外生活指导。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患者辨证为4证,寒湿证服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湿热证服用四妙丸加减;肾虚证服用右归饮或左归饮加减;瘀血证服用身痛逐瘀汤加减。然后再进行骨盆持续牵引、能量脱水、功能锻炼等综合治疗。效果:治愈32例,显效10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达93.7%。结论:综合疗法可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和探讨以辨证分型为特色的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以240例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辨证治疗组和活血安痛酒对照组,各120例。治疗组依据中医辨证治疗原则,制备不同证型中药离子渗透液,通过采用分型辨证方法应用于临床理疗治疗中,并与活血安痛酒组对照,观察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及其用药安全性;结果:两种方法均可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症状、体征,中药制剂有较好的应用舒适度及安全性,辨证治疗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辨证分型的中医定向透药治疗能显著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具有较好的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