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假丝酵母的感染情况,分析其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为真菌感染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临床假丝酵母感染患儿标本77例,进行菌株的分离、鉴定。并从患儿年龄、基础疾病及标本来源、检出病原菌种类、菌株药物敏感性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真菌感染患儿的平均年龄为6岁。标本主要来源于咽拭子,白假丝酵母的分离率最高(63.6%),其次为光滑假丝酵母、热带假丝酵母、克柔假丝酵母和其他假丝酵母。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表明,假丝酵母对两性霉素B(AmB)、5-氟胞嘧啶(5-FC)的敏感性较高。其中,白假丝酵母对AmB、5-FC、氟康唑(FCZ)及伊曲康唑(ICZ)的敏感率依次为100.0%、91.9%、83.7%、69.4%;对ICZ、FCZ、5-FC的耐药率依次为4.1%、2.0%、2.0%。结论:儿童真菌感染以白假丝酵母最多见,分离菌株对FCZ和ICZ的耐药性较高,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并根据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进行治疗和预防。  相似文献   

2.
吸毒人群口腔假丝酵母药物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吸毒人群口腔假丝酵母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治疗假丝酵母病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采用美国临床标准化实验委员会推荐的微量稀释法测定75株假丝酵母对4种常用抗真菌药物两性霉素B(Amb)、5-氟胞嘧啶(5-FC)、氟康唑(FCZ)和酮康唑(KETO)的药物敏感性.结果 75株吸毒人群口腔假丝酵母对Amb、5-FC、FCZ和KETO的耐药率分别为0、4%、8%和13.3%;对FCZ和KETO的交叉耐药率为8%;非白色假丝酵母对FCZ的耐药率为23.5%,对KETO的耐药率为43.2%,高于白色假丝酵母的3.45%和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假丝酵母对5-FC和Amb的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吸毒人群口腔假丝酵母对Amb和5-FC的敏感性高于对FCZ和KETO;口腔假丝酵母对FCZ、KETO和5-FC有天然耐药株和对唑类药物的天然交叉耐药株,且非白色假丝酵母对FCZ和KETO的耐药率及交叉耐药率高于白色假丝酵母.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平湖地区3家医院感染侵袭性真菌的菌种分布及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方法 收集本地区2019年1月—2021年12月临床分离的侵袭性酵母样真菌,对所有菌株均采用质谱鉴定,统一采用比色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临床分离念珠菌共94株,其中白念珠菌占37.23%(35/94)。2019年—2021年白念珠菌的分离率均排在第一位,分离率分别为31.03%、31.25%、48.48%,呈逐年上升趋势(χ2趋势=6.663,P=0.016)。老年患者热带念珠菌对氟康唑和伏立康唑的耐药率均为60.00%,非老年患者均为33.33%。检出的14株热带念珠菌中,6株热带念珠菌对唑类药物耐药,并对氟康唑和伏立康唑呈现交叉耐药;未发现4种常见致病念珠菌对棘白菌素和两性霉素B耐药菌株。结论 本地区临床白念珠菌的分离率逐年升高,流行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特征;热带念珠菌对唑类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并且有上升趋势,值得临床在治疗过程中关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及其基因表达.方法:对VVC患者的白带标本,培养分离真菌,利用API Candida试剂鉴定菌种,采用琼脂弥散法对检出的菌株进行体外药敏试验,以PCR扩增法检测CDR1、CDR2的基因表达.结果:分离出120株念珠菌,白念珠菌83株(占69.2%);光滑念珠菌23株(占19.2%);白念珠菌对氟康唑、咪康唑、克霉唑、伊曲康唑和制霉菌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2%(1/83)、8.4%(7/83)、1.2%(1/83)、4.8%(4/83)和0.0%(0/83);光滑念珠菌23株,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26.1%(6/23)和8.7%(2/23).念珠菌CDR1、CDR2阳性表达率分别62.5%(75/120)和60.8%(73/120).结论:白念珠菌是VVC的主要念珠菌.体外药敏试验显示念珠菌对制霉菌素均不耐药.耐药基因CDR1、CDR2在多种念珠菌中均有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两性霉素B(AMB)联合阿奇霉素(AZI)及其他常用抗真菌药对临床分离的30株烟曲霉体外抗菌活性,以指导临床治疗侵袭性曲霉病合理用药。方法药敏试验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制定的M38 A方案。结果抗真菌药体外抗菌活性依次为伏立康唑(VRC)0.29μg/mL,卡泊芬净(CBF)0.45μg/mL,伊曲康唑(ICZ)0.52μg/mL,AMB 0.55μg/mL。烟曲霉对特比萘芬(TBF)、5-氟胞嘧啶(5 FC)、氟康唑(FCZ)、AZI均显示耐药。联合用药有协同作用的为:AMB+ICZ(96.67%)、AMB+VRC(90.00%)、AMB+CBF(83.33%)、AMB+5-FC(50.00%)。结论单独用药时,AMB、ICZ、VRC、CBF有很强的抗烟曲霉作用,烟曲霉对FCZ耐药,AZI无对抗烟曲霉作用;联合用药时,AMB与ICZ、VRC、CBF、5 FC有协同抗菌作用。对于侵袭性曲霉病,可选择AMB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孕妇女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菌株及药物敏感性、耐药性情况,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79例早孕妇女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临床标本进行真菌培养,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ID-32C酵母菌鉴定试条鉴定菌株;真菌药敏试验测试条ATB FUNGUS2(货:14201/14203)进行药物敏感性、耐药性检测。结果:早孕妇女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菌株分布依次为白念珠菌70.89%(56/79)、光滑念珠菌17.72%(14/79)、热带念珠菌5.06%(4/79)、近平滑念珠菌2.53%(2/79)、克柔念珠菌1.27%(1/79)、清酒念珠菌1.27%(1/79)及无名念珠菌1.27%(1/79)。体外药物敏感性、耐药性试验显示,79株念珠菌对8种药物的敏感性依次为:二性霉素B(AmB)100%(79/79)、酮康唑(KFT)97.47%(77/79)、制霉菌素(NYS)97.47%(77/79)、5-氟胞嘧啶(5-FC)92.41%(73/79)、伊曲康唑(IT)87.34%(69/79)、益康唑(ECO)77.22%(61/79)、咪康唑(MIC)73.42%(58/79)和氟康唑(FL)43.04%(34/79)。耐药性依次为:氟康唑(FL)46.84%(37/79)、益康唑(ECO)13.92%(11/79)、咪康唑(MIC)11.39%(9/79)、伊曲康唑(IT)6.33%(5/79)、5-氟胞嘧啶(5-FC)2.53%(2/79)、制霉菌素(NYS)2.53%(2/79)和酮康唑(KFT)1.27%(1/79)。结论:早孕妇女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菌株分布优势菌为白念珠菌,非白念珠菌感染有上升趋势。白念珠菌对5-FC、NYS、KET、MIC、ECO、IT、FL 7种抗真菌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对FL耐药率最高51.79%(29/56)。临床治疗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药敏试验,结合真菌的病原检测及药敏试验结果科学选择用药。  相似文献   

7.
周辉  夏忠弟 《实用预防医学》2004,11(6):1162-1163
目的 为了解生殖道白念珠菌对五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及是否存在交叉耐药性,了解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使临床医师能选择敏感的药物控制白念珠菌感染。方法 采用NCCLS M27-A推荐方法检测80株临床分离的生殖道白念珠菌对五种抗真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80)。结果 80株临床分离生殖道白念珠菌对五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率分别从41.3%至87.5%不等,而耐药率从0%至26.2%不等。且10株同时对氟康唑、咪康唑耐药,2株同时对氟康唑、酮康唑耐药,有1株同时对咪康唑、酮康唑耐药。结论 发现白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最敏感,而对唑类药物耐药率较高,且唑类药物之间存在交叉耐药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两性霉素B(AMB)联合阿奇霉素(AZI)及其他常用抗真菌药对临床分离的30株烟曲霉体外抗菌活性,以指导临床治疗侵袭性曲霉病合理用药。方法药敏试验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制定的M38 A方案。结果抗真菌药体外抗菌活性依次为伏立康唑(VRC)0.29 μg/mL,卡泊芬净(CBF)0.45 μg/mL,伊曲康唑(ICZ)0.52 μg/mL,AMB 0.55 μg/mL。烟曲霉对特比萘芬(TBF)、5 氟胞嘧啶(5 FC)、氟康唑(FCZ)、AZI均显示耐药。联合用药有协同作用的为:AMB+ICZ(96.67%)、AMB+VRC(90.00%)、AMB+CBF(83.33%)、AMB+5 FC(50.00%)。结论单独用药时,AMB、ICZ、VRC、CBF有很强的抗烟曲霉作用,烟曲霉对FCZ耐药,AZI无对抗烟曲霉作用;联合用药时,AMB与ICZ、VRC、CBF、5 FC有协同抗菌作用。对于侵袭性曲霉病,可选择AMB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9.
白色念珠菌耐药株CYP51基因突变热点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耐唑类药物白色念珠菌CYP51基因突变发生热点. 方法从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患者分离出白色念珠菌,采用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公布的酵母菌液基稀释法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参考方案(M-27方案)进行体外药敏试验,分离出氟康唑(FLC)及伊曲康唑(ITC)的耐药株;根据PCR-SSCP分析结果确定CYP51突变热点是1 364~1 774 bp之间,随机选择12株耐FCZ(MIC≥64 μg/ml)及ICZ (MIC≥16 μg/ml)的白色念珠菌用D1~D2、E1~E2 2对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将其产物测序,并与NCBI网站提供的白色念珠菌参考株进行比对、分析. 结果 12株耐FLC、ITC的白色念珠菌,扩增CYP51基因片段长度包括突变热点在内的667对碱基,即从1 108~1 774 bp;在12株菌当中,共发现13个位点38个碱基突变,突变频率最高的位点是第1 587位中腺嘌呤(A)被鸟嘌呤(G)取代;37个碱基突变没有引起氨基酸的改变,为无意义突变,只有1 609位的鸟嘌呤(G)被腺嘌呤(A)所取代,导致第488位的缬氨酸被异亮氨酸取代(V488I). 结论 CYP51基因突变是白色念珠菌对唑类抗真菌药物耐药机制之一;CYP51基因突变热点在1 364~1 774 bp之间,但92.3%的碱基突变是无意突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在校大学生口腔念珠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选取云南省某高校在校学生1179名,采集其口腔咽拭子,分离疑似念株菌84株.采用微量液基稀释法,测定念珠菌对氟康唑、酮康唑、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等4种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以最低抑菌浓度(MIC值)进行判定.结果 84株念珠菌对上述4种药物敏感性的几何均数分别为3.175,0.070,0.272和0.43 mg/L;耐药率分别为8.3%,9.5%,7.1%和8.3%;非白色念珠菌对酮康唑和两性霉素B的耐药率均高于白色念珠菌(P<0.05);有3株念株菌对2种或2种以上药物同时耐药.结论 在校大学生口腔念珠菌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耐药株和交叉耐药现象,尤其是非白色念珠菌.  相似文献   

11.
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念珠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对重症监护病房(ICU)院内念珠菌感染送检标本分离出的念珠菌,进行细菌分布及药敏结果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ICU 2002年1月~2004年12月,181株念珠菌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CU院内念珠菌感染老年患者居多;感染部位以泌尿道为主;基础疾病则为脑血管疾病的感染率最高;并与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患者的机体免疫力有关;分离出的181株念珠菌中以热带念珠菌为多见,其次是白色念珠菌;药敏结果敏感率由高到低分别为:两性霉素B 96.1%、制霉菌素96.1%、5-氟胞嘧啶90.6%、酮康唑81.2%、咪康唑76.2%、益康唑75.1%、伊曲康唑75.0%、氟康唑64.9%.结论高龄、严重 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大量广谱抗菌药物的使用是ICU念珠菌感染的易感因素;ICU念珠菌感染以热带念珠菌最为多见,药物敏感性以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5-氟胞嘧啶为高;对送检标本及时进行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抗真菌药,减少多重耐药和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光滑念珠菌药物敏感性及多位点序列分析(MLST)和微卫星多态性分析的分型特点,以指导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我国医院侵袭性真菌监测网(CHIF-NET)2011-2012年中11所医院光滑念珠菌177株,采用显色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9种药物的敏感性;对40株光滑念珠菌采用MLST和微卫星多态性分析技术进行基因分型,比较两种基因分型方法的结果和分辨力。结果 177株光滑念珠菌对氟康唑的耐药率为14.7%,无棘白菌素类药物耐药菌株;选取40株菌经MLST分型得到7个序列型,其中ST7型最多,占80.0%;经微卫星多态性分析方法分为11个型别,其中A型最多,占45.0%。结论我国光滑念珠菌氟康唑耐药率与其他地区相近,棘白菌素类耐药率低于其他地区;微卫星多态性分析方法简便、快速,分辨能力高于MLST。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扬州市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的菌种构成,分析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采集性病门诊80例RVVC患者和80例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CY酵母菌显色培养;对80例RVVC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发病危险因素。结果RVVC组检出白念珠菌32株(40.0%),光滑念珠菌20株(25.0%),热带念珠菌11株(13.8%),克柔念珠10株(12.5%),近平滑念珠菌7株(8.8%),与VVC组相比非白念珠菌占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VVC发病危险因素分析,是否长期使用抗生素、念珠菌病原学分型、性伴是否患念珠菌龟头炎、糖耐量是否异常、抗真菌药物使用是否不当、精神状况等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扬州地区引起RVVC主要致病菌仍为白念珠菌,但非白念珠菌的比例远高于VVC,以光滑念珠菌为主;长期使用抗生素、念珠菌进行病原学分型、性伴患念珠菌龟头炎、糖耐量异常、抗真菌药物使用不当、精神状况差等是RVVC病情反复发作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临床常见念珠菌对5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   总被引:21,自引:6,他引:21  
目的检测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酮康唑、氟胞嘧啶和氟康唑的敏感性. 方法应用Etest法对 173株念珠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 结果 93株白色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酮康唑、氟胞嘧啶和氟康唑的耐药率依次为1.1%、10.8%、5.4%、2.2%和5.4%;31株光滑念珠菌对上述5种抗真菌药的耐药率依次为6.5%、54.8%、22.5%、3.2%和16.2%;24株热带念珠菌对上述5种抗真菌药的耐药率依次为12.5%、12.5%、4.2%、4.2%和4.2%;12 株克柔念珠菌对上述5种抗真菌药的耐药率依次为16.7%、33.3%、8.3%、16.7%和33.3%;4株近平滑念珠菌对上述5种抗真菌药的耐药率依次为0、25.0%、0、0和25.0%. 结论念珠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率,非白色念珠菌较白色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念珠菌引起血流感染的地位及其耐药性。方法采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及法国梅里埃公司的API20C板条做念珠菌的鉴定;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ATBFUNGUS3板条做念珠菌的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在念珠菌引起导管源性血流感染中,白念珠菌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等。白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对氟康唑、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的敏感性为100%,光滑念珠菌对氟康唑为浓度依赖性敏感,克柔念珠菌对氟康唑天然耐药。结论各种念珠菌的耐药谱不同,临床一定要鉴定到种。  相似文献   

16.
常见念珠菌属的临床分布及对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目的研究念珠菌属的临床分布及其对6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对264株念珠菌属的临床分布进行分析,同时研究264株念珠菌属对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氟康唑、咪康唑、克霉唑、酮康唑的敏感性。结果264株念珠菌属中,以白色念珠菌最常见占62.5%,其次为热带念珠菌占20.8%、光滑念珠菌占12.5%、近平滑念珠菌占1.9%、其他念珠菌占2.3%;念珠菌属感染的主要部位为肺、泌尿道、消化道;药物敏感试验显示:念珠菌属对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氟康唑敏感性最高,对唑类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应加强对念珠菌属的鉴定及药物敏感性的检测,以指导临床抗感染治疗合理选择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自身免疫病(AD)患者真菌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及耐药状况,为真菌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应用ATB Expression自动细菌鉴定系统对临床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进行鉴定,药敏试验应用ATB FUNGUS药敏试条上机测试.结果428例AD患者并发真菌感染36例,感染率为8.4%.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53.5%)、泌尿道(20.9%)、肠道(11.6%)等.共分离出43株真菌,其中白念珠菌28株(65.1%),光滑念珠菌5株(11.6%),热带念珠菌3株(7.0%),近平滑念珠菌2株(4.7%),曲霉菌2株(4.7%),其他真菌3株(7.0%).药敏结果显示:白念珠菌对酮康唑、咪康唑及益康唑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35.7%、46.4%及32.1%,而对氟康唑、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及氟胞嘧啶的耐药率则较低,分别为0、14.3%、14.3%及7.1%,其他真菌的耐药性与白念珠菌相似.结论AD患者并发真菌感染以白念珠菌为主.应尽早在药敏试验结果指导下进行抗真菌治疗并加强综合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临床标本中酵母菌的菌种分布及其对5种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帮助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 方法 采用显色培养基和VITEK 32的YST鉴定卡对2009-2010年海口市人民医院临床送检的标本进行分离鉴定,并用ATB FUNGUS 3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检测及耐药分析. 结果 1312株酵母菌中,其中白色念珠菌最多为825株(62.9%),其次为热带念珠菌206株(15.7%)和光滑念珠菌198株(15.1%).体外药敏检测结果显示氟康唑、伏立康唑对白色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的敏感率达90%以上;伊曲康唑对白色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敏感率大于80%;两性霉素B对各念珠菌的敏感率都大于95%. 结论 1312株酵母菌中白色念珠菌的比例最高,其次为热带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体外药敏检测结果显示氟康唑、伏立康唑和两性霉素B的敏感率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皮肤病、性病门诊就诊者念珠菌感染状况及其对抗真菌药物敏感性,为该菌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用VITEK32细菌鉴定仪对念珠菌进行鉴定,用MTT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从85份临床标本分离到43株念珠菌,阳性分离率为50.6%。其中白念珠菌30株(69.8%)、近平滑念珠菌6株(14.0%)、光滑念珠菌4株(9.3%)、季也蒙念珠菌2株(4.7%)、丛生丝孢酵母菌1株(2.3%)。MTT法测定念珠菌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总敏感率分别为93.0%和67.4%,与常规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P〉0.05)。[结论]白念珠菌仍是最常见的致病念珠菌。念珠菌对氪康唑的总敏感率略高于伊曲康唑,对氟康唑耐药的菌株往往对伊曲康唑也耐药。  相似文献   

20.
曹岩  沙春蕊  卢晟晔  丁丽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7):2382-2385
目的:检测阴道分泌物(白带)中白假丝酵母菌对人体的致病性,探讨其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采用沙堡葡萄糖琼脂平板法对阴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的218株白假丝酵母菌进行蛋白酶活力测定。然后用Rosco纸片扩散法检测218株白假丝酵母菌对伊曲康唑、氟胞嘧啶、二性霉素B、酮康唑、氟康唑、制霉菌素、益康唑、咪康唑等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218株白假丝酵母菌全部检出蛋白酶,其中蛋白酶活力高的为177株,占81.20%;活力中等的为32株,占14.68%;活力低的为9株,占4.13%。患者组蛋白酶阳性菌株的检出率及其蛋白酶的活力均显著高于携带者组(P<0.01)。白假丝酵母菌对制霉菌素、二性霉素B和氟胞嘧啶的敏感率均较高,分别为95.00%、89.00%和84.50%;其次为酮康唑和伊曲康唑,其敏感率分别为30.70%和11.90%;益康唑、咪康唑和氟康唑的敏感率较低,分别为7.30%、5.00%和1.80%。结论:蛋白酶是白假丝酵母菌的重要毒力因子,蛋白酶活力可直接反映人体感染毒力强弱和致病程度的客观指标。白假丝酵母菌对抗真菌药物易产生耐药性。因此开展对白假丝酵母菌的鉴定及药物敏感性检测,为指导临床抗感染治疗和合理选择药物,有效控制和减少真菌感染而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