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Zhou W  Liu Z  Xu S  Hao P  Xu F  Sun A  Lu Z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2,30(1):25-28
目的研究破骨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ANKL)及其伪受体骨保护因子(OPG)在非负荷期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和骨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时间分布特点。方法选用6只1~2岁龄的雄性Beagle犬建立种植义齿动物模型,分别观测种植体植入后3、7、15、30、60、90 d种植体周围的骨改建情况。取种植体周围软组织进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取犬下颌骨进行大体标本观察拍摄X线片;取种植体周围骨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RANKL和OPG随时间的表达变化及分布特点。结果骨改建的最活跃期为种植体植入后的第7天,种植体周围软组织中的RANKL和OPG mRNA及骨组织中的RANKL和OPG均随种植体植入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第7天达高峰,而后均逐渐降低。RANKL和OPG在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及骨组织中的表达变化规律一致。结论OPG和RANKL能在种植体周围软组织中表达,且变化规律与种植体周围骨组织改建过程一致。种植体周围组织可以通过OPG/RANKL系统参与破骨细胞的形成,调节骨质吸收,影响骨组织代谢微环境。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破骨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 kappa B ligand,RANKL)及其伪受体骨保护因子(osteoprotegerin,OPG)的mRNA在非负荷期种植体周围骨改建中的表达变化及时间分布特点。方法选用6只1~2岁龄的雄性Beagle犬建立种植义齿动物模型,观测种植体植入后3、7、15、30、60、90 d,种植体周围的骨改建情况。拍摄X线片,取种植体周围骨组织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RANKL和OPG mRNA随时间的表达变化及分布特点,取犬下颌骨进行大体标本观察。结果各时间段种植体与骨组织间均无明显间隙,种植体周骨密度随时间延长而增加,种植体周骨质无明显吸收。动物处死后,取下颌骨标本检查种植体动度,发现种植体无明显动度,金属杆叩击音清脆。骨改建的最活跃期为种植体植入后的第7天,种植体周围RANKL和OPG mRNA均随种植体植入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第7天达高峰,而后均逐渐降低。结论种植体周RANKL和OPG mRNA表达的变化规律与骨改建过程一致,RANKL和OPG可能与骨改建过程中破骨细胞的分化、形成和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动态观察种植体植入后非负荷期不同时间种植体周围核因子κB受体激活蛋白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RANKL)与护骨因子的表达规律.方法 建立Beagle犬牙种植动物模型,分别观测种植体植入后第3、7、15、30、60和90天种植体周围的骨改建情况.取种植体周围组织进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对硬组织切片进行形态学观察及定量组织学分析.结果 骨改建的最活跃期为种植体植入后的第7天,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及骨组织中的两种因子水平均随植入时间增加,第7天达高峰(护骨因子/RANKL mRNA 2.15±0.01),而后均逐渐降低.结论 RANKL与护骨因子在种植体周围组织中均有表达,其变化规律与骨组织改建过程一致;非负荷期种植体周围骨改建的活跃期大约在种植体植入后第7天.  相似文献   

4.
大鼠正畸压力侧牙槽骨改建中RANKL和OPG mRNA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破骨细胞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eceptor activator nuclear factor kappa B ligand,RANKL)及其伪受体骨保护因子(osteoprotegerin,OPG)的mRNA在大鼠正畸牙移动压力侧牙槽骨改建中的表达变化及时问分布特点。方法选用80只6周龄SD雄性大鼠建立正畸牙移动模型,分别在加力后2d、5d、7d、10d和14d各处死16只大鼠。HE染色观察大鼠牙周组织的形态学变化;TRAP染色计数压力侧牙槽骨组织中的破骨细胞数量;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RANKL和OPGmRNA的表达变化及时问分布特点。结果骨改建的最活跃期为正畸加力后的第7d,压力侧牙槽骨组织中的TRAP染色阳性破骨细胞计数随加力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第7d达到高峰,而后逐渐降低。压力侧牙槽骨组织中的RANKL和OPGmRNA表达水平均随加力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第7d达到高峰,而后均逐渐降低。结论RANKL和OPG mRNA表达的变化规律不仅与骨改建过程一致,而且也与TRAP染色阳性破骨细胞数量的变化规律一致。RANKL和OPG与正畸牙移动骨改建过程中破骨细胞的分化、形成和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观察破骨细胞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nuclear factor kappa B ligand,RANKL)和骨保护因子(osteoprotegerin,OPG)在不同骨移植材料拔牙位点保存时骨构建过程中表达变化,探讨破骨细胞对不同骨移植材料植入拔牙窝内在引导骨再生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6只12月龄雄性beagle犬,微创拔除上下颌双侧第一侧切牙,将4个位点随机做不同处理,A组填人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B组填入骨诱导活性材料(osteoinduction active material,OAM),C组填入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coralline hydroxyapatite,CHA),D组空置(对照).6只犬随机分别于术后4周和12周各处死3只,制作牙槽骨标本.免疫组化检测24个拔牙位点保存制作的犬牙槽骨标本中RANKL与OPG的表达变化.结果 术后4周骨组织中OPG的表达A组高于B组、C组和D组(P<0.05),RANKL的表达D组高于C组、B组和A组(P<0.05).术后12周骨组织中OPG的表达D组高于C组、B组和A组(P<0.05),RANKL的表达C组高于B组、A组和D组(P<0.05).结论 骨移植材料在骨改建过程中通过促进成骨细胞分化成熟而刺激OPG表达升高,抑制破骨细胞.提示骨移植材料通过调控RANKL和OPG在拔牙窝新骨形成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核转录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核转录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骨保护蛋白(OPG)系统是近年发现的调节骨吸收的关键信号通路.RANKL与RANK结合在正常骨构建与骨改建中调节破骨细胞生成、活化和存留,在多种病理状况下增加骨吸收.OPG与RANK竞争性地结合RANKL,以防止骨组织的过度吸收.笔者分别就RANKL、RANK和OPG及其在骨构建与骨改建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大鼠正畸牙移动压力侧cathepsinK、RANKL和OPG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及时间分布特点。方法选用80只6周龄SD雄性大鼠建立正畸牙移动模型,分别在加力后2d、5d、7d、10d和14d各处死16只大鼠。HE染色观察牙周组织的形态学变化。TRAP染色计数压力侧牙槽骨中的破骨细胞数量。免疫组化方法定位及相对定量检测cathepsinK、RANKL和OPG蛋白表达变化及时间分布特点。Real—timePCR检测cathepsinK、RANKL和OPGmRNA表达变化及时间分布特点。结果骨改建的最活跃期为正畸加力后的第7d。压力侧牙槽骨中的TRAP染色阳性破骨细胞计数随加力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第7d达到高峰,而后逐渐降低。压力侧牙槽骨中的cathepsinK、RANKL和OPG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随加力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第7d达到高峰,而后均逐渐降低。结论cathepsinK、RANKL和OPG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规律不仅与骨改建过程一致,而且也与TRAP染色阳性破骨细胞数量的变化规律一致。cathepsinK、RANKL和OPG与正畸牙移动骨改建过程中破骨细胞的分化、形成和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动态观察种植体植入后不同时间段周围牙槽骨破骨细胞的数目、活性的表达变化规律.方法:选用6只成年雄性Beagle犬作为实验动物,随机选择双侧下颌第二前磨牙及第四前磨牙共计24个牙位,分别以12个牙位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检侧种植体植入后3、7、15、30、60和90 d种植体周围牙槽骨破骨细胞的活性变化.取犬下颌骨进行大体标本观察,拍摄X线片,取种植体周围骨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破骨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并进行定量组织学分析,对照组拔牙窝的检测方法相同.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破骨细胞的表达活性在种植体植入后第7天达到高峰,而后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实验组破骨细胞的活性表达显著活跃于对照组.结论:破骨细胞性骨吸收最为活跃的时间在种植体植入后的第7天左右.  相似文献   

9.
大鼠正畸牙移动压力侧牙槽骨中cathK、RANKL和OPG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大鼠正畸牙移动压力侧cathK、RANKL和OPG蛋白表达变化及时间分布特点。方法选用80只6周龄SD雄性大鼠建立正畸牙移动模型,分别在加力后2d、5d、7d、10d和14d各处死16只大鼠。HE染色观察大鼠牙周组织的形态学变化;TRAP染色计数压力侧牙槽骨组织中的破骨细胞数量;免疫组化方法定位及相对定量检测压力侧牙槽骨中cathK、RANKL和OPG蛋白表达变化及时间分布特点。结果压力侧牙槽骨组织中的TRAP染色阳性破骨细胞计数随加力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第7d达到高峰,此后逐渐降低;压力侧牙槽骨组织中的cathK、RANKL和OPG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随加力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第7d达到高峰,以后均逐渐降低。结论cathK、RANKL和OPG蛋白表达的变化规律与骨改建过程一致,与正畸牙移动骨改建过程中破骨细胞的分化、形成和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人牙周膜细胞OPG与RANKL在mRNA水平的表达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重组人白介素-1α(rhIL-1α)对体外培养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s)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ANKL)和骨保护素(OPG)表达的影响来探讨牙槽骨改建的调节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rhIL-1α(0、5、10、20μg/L)作用于体外培养HPDLFs,于24 h后收集细胞,利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RANKLmRNA和OPG mRNA的表达。结果:rhIL-1α同时上调HPDLFs表达RANKL mRNA和OPG mRNA,但RANKL/OPG的比值增加,这种调节作用在10μg/L的作用浓度时最明显。结论:rhIL-1α可在体外影响HP-DLFs表达RANKL mRNA和OPG mRNA,调节RANKL/OPG比值,与牙槽骨改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牙移动后牙槽裂隙两侧破骨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和骨保护素(OPG)的表达和作用.方法:选用4只4月龄雄性Beagle犬建立牙槽裂模型,正畸牵引裂隙两侧牙齿向裂隙区移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裂隙两侧牙槽骨中RANKL和OPG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正畸牵引16~20周后,牙槽裂间隙缩小以至关闭,原裂隙处有新骨生成.裂隙两侧牙槽骨中RANKL和OPG mRNA表达增加.结论:牙槽裂两侧牙齿受正畸牵引后,RANKL与OPG参与骨重建,裂隙处骨改建活跃.此方法为修复牙槽裂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17β-雌二醇对人根尖牙乳头干细胞(stem cells from apical papilla,SCAPs)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for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酶消化法分离培养SCAPs,将SCAPs分别于对照组(普通培养基+10μmol/L无水乙醇)和含0.1μmol/L17β-雌二醇的培养基培养3d和7d后,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RANKL、OPG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17β-雌二醇刺激3d和7d组,OPGmRNA和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升高(P<0.01),RANKL mRNA和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降低(P<0.01)。结论:17β-雌二醇可能通过调节RANKL/OPG系统,参与调节SCAPs成牙/骨及破牙/骨活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观察中药黄芩的有效成份黄芩苷对人牙周膜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hPDLCs)增殖、矿化成骨等功能活性的影响,研究黄芩对人牙周膜细胞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组织贴块联合胶原酶消化的方法,体外分离、培养、纯化和鉴定hPDLCs后,通过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酶联免疫吸附、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等方法,检测不同浓度的黄芩苷(10、1.0、0.1、0.01mg/L)对hPDLCs增殖、矿化成骨、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mRNA表达等方面的影响。结果:0.1mg/L的黄芩苷对于增加人牙周膜细胞的增殖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和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作用最强;适宜浓度的黄芩苷可以降低RANKL/OPGmRNA比值。结论:黄芩苷能促进hPDLCs的增殖和成骨作用,该作用可能与RANKL/OPG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螺旋扩弓器进行下颌正中联合横向牵张成骨,扩展下颌间隙,并探讨在机械张力作用下新骨组织中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破骨细胞分化因子(Receptor or Activator of NF-KB Ligand,RANKL)表达规律.方法:建立兔下颌骨正中联合牵张成骨模型,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牵张后1d、牵张后4d、固定后1w,固定后4w、固定后12w的牵张区新生骨组织中骨保护素(OPG)、破骨细胞分化因子(RANKL)不同时期的分布和表达.结果:下颌正中联合牵张成骨除一只外,其余实验动物均成功,牵张平均量为4mm,牵张成骨1d和牵张成骨4dOPG的阳性细胞数百分比逐渐增加,固定1w到12w组织中阳性细胞数百分比逐渐减少,RANKL阳性细胞数的百分比仅在牙缝关闭后与对照组有差异,其余各时间点均无明显差异.结论:下颌正中联合横向牵张成骨是扩展下颌间隙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机械牵张力能够促进OPG表达,OPG可能在牵张成骨的早期起一定的抑制破骨并促进调节新骨形成作用,RANKL则与骨改建有关,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破骨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和骨保护素(OPG)在根尖周囊肿及根尖周肉芽肿中的表达水平,探讨RANKL和OPG在不同根尖周疾病周围骨质破坏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根尖周囊肿组织20例为囊肿组,根尖周肉芽肿组织20例为肉芽肿组,正常牙的牙周膜组织20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RANKL和OPG在根尖周囊肿、根尖周肉芽肿和正常牙周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结果在囊肿组、肉芽肿组、对照组中,RANKL的表达分别为75.00±7.54、68.40±6.74和29.40±2.46,OPG的表达分别为38.10±7.09、47.65±13.85和58.60±5.88,3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囊肿组中RANKL与OPG呈负相关关系(r=-0.56,P=0.01),肉芽肿组和对照组中RANKL和OPG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RANKL与OPG参与了根尖周病变引起的骨吸收过程。在根尖周病变中,RANKL和OPG的表达失调,RANKL增加而OPG减少,骨吸收活跃,导致溶骨性病变。根尖周囊肿的骨吸收活动较根尖周肉芽肿更活跃。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观察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activatorfornuclearfactor-κB ligand,RANKL)、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在大鼠根尖周炎发展各阶段表达的变化与根尖周病损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一侧下颌第一磨牙为实验组,对侧下颌第一磨牙作为对照组;术后1、3、7、14、21d处死动物,拍摄颌骨x线片,计算根尖周骨破坏面积;组织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根尖周组织中RANKL、OPG的表达。结果:根尖周骨破坏面积自术后3d开始显著增大,21d达到峰值,呈时间依赖关系;RANKL的表达量在3d组明显增高,7d组表达量到达峰值,14d组开始下降;OPG的表达量在1d组即出现有显著性上升,3d组表达趋于平缓,21d组达峰值。RANKL、OPG的变化与根尖周病变发展的变化趋势有着显著相关性。结论:RANKL/OPG系统在根尖周炎炎症性骨质破坏机制中起重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