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低颅压综合征的MRI诊断价值及鉴别要点.方法 将我院35例低颅压综合征(IH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MRI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本组35例IHS患者MRI均表现为弥漫性硬脑膜增厚,17例呈现脑下垂征象,15例伴有硬膜下积液;3例伴有硬膜下血肿.结论 MRI在IHS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价值较大,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MRI及临床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告3例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Primany intracraial hypote nsion,PIH)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及临床表现特点,提出其诊断要点及检查注意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患者的MRI及临床表现特征.结果:颅脑MRI示2例硬脑膜弥散性强化;1例小脑扁桃体下移位,桥前池、枕大池变窄.2例脊髓MRI示:多序列多方位上蛛网膜下腔均变窄,境界不清,分别位于T5~T7、T8~T9节段,表现为硬膜外条状、弧形脑积液信号影.腰穿结果提示:3例病人脑脊液压力均低于60 mmH2O.结论:体位性头痛是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患者最典型的临床表现,硬脑膜弥散性强化是最常见的MRI表现,颅脑MRI增强扫描与常规脊髓MRI检查相结合有助于本病的诊断及病因的查找.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spontaneous intracranial hypotension,SIH)的MRI征象,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临床证实的SIH的MRI表现。结果:本组14例SIH患者MRI表现包括:平扫未见明显异常者2例(14.29%);硬膜下积液7例(50.00%);硬膜下血肿2例(14.29%);脑下垂8例(57.14%);垂体增大4例(28.57%);静脉窦扩张5例(35.71%);硬脑膜弥漫性增厚强化14例(100.00%)。结论:SIH的MRI征象中,硬脑膜弥漫增厚强化的阳性率最高,对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MRI提示弥漫性硬脑膜强化的常见病因,以利于临床诊断.方法:对38例MRI增强扫描示弥漫性硬脑膜强化患者的病史、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8例MRI增强扫描示弥漫性硬脑膜强化患者中脑膜癌病(MC) 16例,其中原发性肺癌8例、乳腺癌5例、子宫内膜癌1例、卵巢癌1例、前列腺癌1例,16例脑膜癌病中有10例可见局部硬脑膜结节性强化;低颅压综合征(IHS) 12例,所有患者中均有特征性的体位性头痛,12例患者CSF压力均<60mmH2O,MRI表现包括弥漫性、均匀性硬脑膜强化12例;脑下垂5例;肥厚性硬脑膜炎(HP) 10例,其中炎症性8例,不明原因特发性2例.结论:MRI是显示弥漫性硬脑膜强化最有效、最准确的检查方法.结合硬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MRI表现,将有利于分析硬脑膜异常强化的意义,提高临床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自发性低颅压的磁共振成像(MRI)影像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临床证实的10例自发性低颅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影像资料。结果本组10例患者均具有特征性的体位性头痛。MR检查表现为弥漫性硬脑膜强化10例,硬膜下积液(或积血)6例,脑下垂5例,垂体增大4例。结论头颅MR增强扫描具有特征性表现,增强扫描显示硬脑膜弥漫强化对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SIH)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及影像资料。结果:10例患者体位性头痛的发生率为100%,可伴有头晕、恶心、呕吐、耳鸣、复视、颈抵抗、行走不稳;腰穿脑脊液(CSF)压力均低于70 mmH2O,50%患者蛋白升高,40%白细胞升高,20%红细胞升高。影像学检查可见硬脑膜增厚、弥漫性强化、硬膜下积液和硬膜下血肿等表现。经补液治疗后均痊愈。结论:体位性头痛是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特征性改变,腰椎穿刺及头颅MR I检查具有诊断价值;本病误诊率较高,经治疗后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本组3例均进行MRI检查和腰穿脑脊液检查。结果 MRI表现为硬脑膜广泛增厚、强化的"铠甲征",脑组织下移的"下垂脑"。结论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具有特征性MRI表现,鉴别诊断包括脑膜炎、脑膜癌病和高颅压综合征。  相似文献   

8.
回顾性分析17例临床诊断明确的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SIH)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资料。直立性头痛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11例伴有恶心、呕吐,1例耳鸣,2例颈项强直。腰椎穿刺结果提示全部患者脑脊液压力均低于8 kPa,10例蛋白质增高,7例白细胞计数升高,7例红细胞计数升高。全部患者均行颅脑磁共振检查,硬脑膜弥漫性强化是最常见的脑MRI表现,脊髓MRI可见硬膜外静脉丛充血扩张。提示直立性头痛和MRI的特征性表现是SIH诊断的关键,硬脑膜弥漫性强化是最常见的早期影像学表现,随疾病发展渐渐出现脑下垂和硬膜下水瘤。  相似文献   

9.
回顾性分析17例临床诊断明确的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SIH)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资料.直立性头痛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11例伴有恶心、呕吐,1例耳鸣,2例颈项强直.腰椎穿刺结果提示全部患者脑脊液压力均低于8 kPa,10例蛋白质增高,7例白细胞计数升高,7例红细胞计数升高.全部患者均行颅脑磁共振检查,硬脑膜弥漫性强化是最常见的脑MRI表现,脊髓MRI可见硬膜外静脉丛充血扩张.提示直立性头痛和MRI的特征性表现是SIH诊断的关键,硬脑膜弥漫性强化是最常见的早期影像学表现,随疾病发展渐渐出现脑下垂和硬膜下水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RI在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低颅压综合征患者20例,采用随机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诊断的方式是采用MRI扫描成像仪)及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放射影像学诊断),每组患者各10例,观察两组中患者确认脑部疾病的准确率以及MRI扫描仪的成像情况。结果观察组中通过MRI扫描可看出患者的脑脊液压力的测量结果与影像学表现例如硬脑膜强化、硬膜下积液、静脉窦扩张、脑结构下垂等的表现,而对照组中通过放射诊断以上状态均无清晰显示,故观察组成像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通过MRI扫描仪观察低颅压综合征脑部微小变化的概率为100.00%,而对照组中通过放射诊断观察低颅压综合征脑部微小变化的概率为70.0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诊断在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患者诊断中可以给临床医生提供更好的影像学依据,具有更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不同病变的脑膜异常强化MRI表现,探讨脑膜异常强化模式的形态与病因间的关系。方法对资料完整、MRI增强扫描显示脑膜异常强化的2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患者中脑膜癌病11例(其中软脑膜强化模式9例,包括结节样强化4例、线样强化4例、结节样和线样强化并存的混合型强化1例,全脑膜强化模式、混合型强化2例);感染性脑膜炎9例(其中细菌性脑膜炎5例,包括软脑膜强化模式、线样强化4例,全脑膜强化模式、线样强化1例,并伴有硬膜下脓肿、颅骨骨髓炎,结核性脑膜炎3例,均为软脑膜强化模式,2例为线样强化,1例为结节样强化并伴有脑内多发结核结节,病毒性脑膜炎1例,为软脑膜强化模式、局限性线样强化);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2例(硬脑膜强化模式、为弥漫均匀的线样强化);慢性硬膜下血肿4例和慢性硬膜下血肿伴硬膜下积液1例(硬脑膜强化模式、线样强化)。结论不同病变所致脑膜异常强化,其强化模式及形态具有一定的特点,MRI能为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2.
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东  毕国荣  李双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6):1504-1506
目的 分析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SIH)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临床诊断明确的SIH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资料.结果 12例患者均有直立性头痛,11例伴有恶心、呕吐,7例头晕,1例耳鸣,1例复视,1例反复癫痫大发作,1例颈项强直.腰椎穿刺结果提示12例患者脑脊液压力均低于60 mm H2O,10例蛋白质增高,2例白细胞计数升高,2例红细胞计数升高.6例行颅脑CT平扫,1例见脑室变窄、硬膜下积液.12例患者均行颅脑MRI检查,6例示硬脑膜弥漫性强化,1例小脑幕强化、上矢状窦扩张,1例硬膜下积液,2例脑下垂,2例垂体增大,2例脑池变窄.结论 直立性头痛是SIH最典型的临床症状,硬脑膜弥漫性强化是最常见的影像学表现,脑脊液容量减低是SIH临床及影像学的病理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发性低颅内压综合征(SIH)的临床表现、脑脊液、影像学的改变,诊治及预后,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20例自发性低颅内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患者均有体位性头痛,卧位时缓解或消失,腰穿压力均<0.588 kPa(60 mm H2O),其中8例呈血性CSF,蛋白增高。6例白细胞升高。17例行头CT检查正常,1例硬膜下积液,1例硬膜下血肿,1例脑室变小。MRI检查7例显示弥漫性硬脑膜增厚强化。结论 SIH患者以体位性头痛为主要症状,脑脊液压力<60 mm H2O。治疗以补充生理盐水为主,疗效不佳时可给予激素及鞘内注入生理盐水。一般预后良好。认识自发性低颅内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脑脊液、影像学的改变至关重要。注意与颅内高压、蛛网膜下腔出血,原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等鉴别。  相似文献   

14.
A 56-year-old woman presented with severe orthostatic headache in association with nausea and vomiting. Lumbar puncture for the patient revealed significantly low cerebrospinal fluid pressure (CSF) and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intracranial hypotension syndrome was made. An initial gadolinium-enhanced brai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disclosed diffuse meningeal enhancement as well as brain sagging. No definite CSF leakage was found using radionuclide cisternography. Her headaches abated with proper usage of analgesics, strict bed rest, and intravenous hydration. Follow-up neuroimaging studies showed partially resolved meningeal enhancement 2 months after treatment and complete resolution 6 months after treatment. The temporal changes found on MRI suggest that the pachymeningeal enhancement is reversible in patients with spontaneous intracranial hypotension. Moreover, proliferation of meninges is likely to be responsible for this type of delayed resolution phenomenon.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广泛硬脑膜强化的相关疾病,对临床诊断和鉴别此类疾病提供帮助。方法对MRI增强扫描显示广泛硬脑膜强化的11例患者病史、MRI表现及相关检查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6例为自发性低颅压(SIH)、3例为特发性硬脑膜炎(IHCP)、1例为继发性硬脑膜炎(SHCP)、1例为多发性骨髓瘤合并浆细胞白血病(MM合并PCL)。结论MRI表现较有特征,增强扫描显示硬脑膜弥漫强化结合临床资料对此类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临床特征、脑脊液和影像学改变。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3年3月—2016年3月接诊的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患者2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易发年龄为30~45岁,主要临床症状为体位性头痛、头晕、呕吐、耳鸣,部分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体征,腰穿脑脊液压力﹤70 mmH2O,8例患者红细胞增多,9例患者脑脊液蛋白升高,经影像学检查可见患者硬膜强化、增厚,硬膜下可见积液及血肿,局部组织移位,基底池狭窄,给予患者补液及对症治疗,治疗效果显著。结论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主要临床特点为体位性头痛、腰穿脑脊液压力低,患者影像学可见硬膜强化、增厚,硬膜下可见积液及血肿,局部组织移位,基底池狭窄等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