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微量喂养对早产儿血清胃泌素(gastrin,GAS)水平的影响及其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2例早产儿分为观察组(有喂养不耐受)22例与对照组(无喂养不耐受)20例,观察组患儿予微量喂养;对照组患儿行常规喂养。两组患儿分别在生后24h内及7日龄后行血清胃泌素水平的测定,观察两组患儿治疗1周后临床状况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入院时的血清胃泌素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减低,治疗7d后两组血清胃泌素水平无显著差异;观察组在达全量肠内营养时间、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P〈0.01),而在住院期间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高峰值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一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吸入性肺炎等严重的喂养并发症。结论早产儿血清GAS水平与胃肠功能紊乱的发生关系密切,微量喂养可促进早产儿胃肠道发育成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并评价早产儿血清胃泌素浓度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新生儿科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收治86例早产儿,以43例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为观察组,以相同例数即43例无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患儿在出生后24h内与7d后的血清胃泌素浓度,比较分析两组患儿治疗7d后的临床症状改善状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在出生后24h内的血清胃泌素浓度与当日奶量均降低,差异显著(P<0.05);治疗7d后两组患儿的血清胃泌素浓度与当日奶量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及达全量肠内营养时间明显延长,差异显著(P<0.05或P<0.01);两组患儿住院期间血清总胆红素浓度高峰值及血清前白蛋白浓度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全部患儿未见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及吸入性肺炎等重症喂养并发症病例.结论:早产儿血清胃泌素浓度能够反映出胃肠功能紊乱状况,采取微量喂养有利于早产儿胃肠道发育成熟.  相似文献   

3.
王丽娟 《基层医学论坛》2013,(19):2453-2455
目的探讨早期微量喂养对减少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新生儿科2009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将2011年4月前收治的早产儿作为对照组,2011年4月后收治的早产儿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于生后常规禁食24 h,24 h出现肠呜音或排胎便后常规喂早产儿配方奶,观察组于生后3 h~24 h开始早期微量喂养。观察2组患儿喂养不耐受发生比例、达全量肠内营养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拔胃管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及达全量肠内营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拔胃管时间和住院时间亦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微量喂养能促进早产儿胃肠成熟,缩短恢复出生体重和达全量肠内营养的时间,减少喂养不耐受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医学》2017,(7):629-630
目的分析Ghrelin与配方奶粉喂养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的相关性。方法将在佛山市顺德区妇幼保健院院产科出生的85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按照是否发生喂养不耐受分为两组,记录两组患儿体重恢复时间和全量肠内营养恢复时间。结果 FT组患儿喂养前的Ghrelin检测值显著高于F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T组患儿体重恢复时间和全量肠内营养恢复时间优于F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血浆中Ghrelin水平可以反映其经配方奶粉喂养后耐受情况的发生、发展,加强对该指标的监测有利于早产儿的喂养和体重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适合早产极低体重儿的喂养方式以及早期持续间歇微量喂养对极低体重儿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在NICU住院的48例早产极低体重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采用出生后24小时内开始持续间歇微量喂养,每天的奶量用微量输液泵持续间断注入;对照组采用常规胃管喂养法,两组喂养时间均直至患儿有吸吮和吞咽能力、能经口喂养后停止鼻饲。观察两组患儿对喂养的耐受情况及胎便排出时间,观察两组患儿血清胃泌素动态变化。结果:治疗组喂养耐受及胎便36小时内排除例数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血清胃泌素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间歇持续微量喂养是VLBWI简便而有效的的辅助喂养方法,能促进早产极低体重儿肠蠕动及胃肠激素的分泌,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成熟。  相似文献   

6.
早产儿早期微量喂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蔡桂花  王怀英  张淑珠 《广东医学》2004,25(11):1319-1320
目的 寻求一种较为适合早产儿的喂养方式 ,以改善早产儿喂养的不耐受性。方法 将胎龄≤ 34周 ,体重≤ 15 0 0g的早产儿分为 3组 ,在统一保暖、静脉营养基础上 ,在生后 72h前 ,微量喂养组予早期微量喂养 ,对照组Ⅰ暂时不喂养 ,对照组Ⅱ按常规喂养方式喂养 ;72h后 3组均予常规喂养方式喂养。观察 3组患者大便、喂养与体重增加情况及喂养中出现的问题。结果 微量喂养组拔胃管及到达全量肠内喂养时间明显缩短 ,在生后 1个月时有较理想的体重增加 ,而且微量喂养组较对照组Ⅱ出现喂养不耐受现象减少。结论 早期微量喂养能改善喂养不耐受现象 ,缩短到达全量肠内喂养时间 ,对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微量喂养与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给予早期微量喂养与非营养性吸吮;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喂养。结果两组患儿均未发生1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吸入性肺炎等严重的喂养并发症。治疗组在达全量肠内营养时间、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而前清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微量喂养与非营养性吸吮可促进早产儿胃肠道发育成熟,减少可能发生的喂养问题,并且可减轻胆红素水平,改善患儿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非营养性吸吮加微量喂养对极低体重儿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在常规治疗相同的前提下治疗组患儿采用早期非营养性吸吮加微量喂养,一周后逐渐增加奶量.观察两组患儿对喂养的耐受情况及胎便排出时问.同时观察两组患儿血清胃泌素动态变化.结果:治疗组喂养耐受及胎便24小时内排出例数均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血清胃泌素水平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非营养性吸吮加微量喂养能促进极低体重儿肠蠕动及胃肠激素的分泌,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成熟.  相似文献   

9.
穆春 《吉林医学》2013,34(18):3553-3554
目的:观察早期微量肠内喂养联合静脉营养在早产儿营养支持中的疗效。随着围产医学及新生儿急救技术的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也在不断的升高,喂养方式的选择对于早产儿的存活及生存的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选择合适的喂养方式,能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方法:选择54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与对照组27例。治疗组采取早期微量肠内喂养联合静脉营养,即生后24 h给予静脉营养,并同时经口胃管微量喂养,于3~7 d给予非营养性吸吮辅助刺激排便。对照组于生后24 h给予静脉营养,并于3~5 d给予经口胃管喂养。密切监测体重及实验室指标,对体重增长、喂养不耐受、静脉营养持续时间、黄疸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体重增长较对照组迅速,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低,黄疸消退时间、静脉营养持续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结论:早期微量肠内喂养联合静脉营养利于早产儿尽早达到全肠道内营养及生长发育增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影响早产儿喂养的各种因素,造成喂养不耐受的相关原因,探讨开展早期微量胃肠喂养问题,为解决早产儿特别是极低体重儿喂养问题提供依据。方法以2010年8月—2011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共163例,排除了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吸入性肺炎,NRDS,呼吸衰竭、畸形等疾患。随机分为二组,早期微量胃肠喂养83例为观察组,常规喂养80例为对照组,二组患儿均符合早产儿诊断标准,二组患儿胎龄,出生体重及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结果观察组喂养不耐受的发生例数较对照组少,各分项比较均P<0.01;二组在治疗10d内体重恢复到出生体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达到足量胃肠喂养时间、静脉营养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早期微量胃肠喂养有助于降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缩短足量胃肠喂养时间、静脉营养时间,减少住院天数,提高基层医院的喂养成功率,增强患者的整体营养健康状况,改善生长和预后,是一种安全有效,易于掌握的适宜喂养方式,对提高基层医院早产儿救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早产儿的早期微量喂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早期微量喂养对早产儿的影响。方法 70例早产儿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2组早产儿出生后均用微量输液泵经外周静脉匀速输入配置的营养液,观察组于早产儿出生后24 h内采用配方奶粉经口或鼻饲喂养,对照组于早产儿出生后48 h开始采用配方奶粉喂养。观察2组早产儿喂养耐受情况、恢复至出生体质量的时间以及出生后3 d胆汁酸及胆红素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喂养不耐受、坏死性小肠炎、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每日体质量增长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胆汁酸和胆红素均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营养支持疗法辅以早期肠内微量喂养可改善早产儿喂养的耐受性,缩短恢复至出生体质量的时间,促进肠蠕动,减少肠肝循环,减轻血清胆红素水平,有利于出生低体质量婴儿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微量喂养对极低体重儿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治疗组患儿采用早期微量喂养,即乳量〈20ml(kg/日),1周后逐渐增加奶量,观察两组患儿对喂养的耐受情况及胎便排出时间,同时观察两组患儿血清胃泌素动态变化。结果:①治疗组喂养耐受及胎便36小时内排出例数均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治疗组血清胃泌素水平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微量喂养能促进极低体重儿肠蠕动及胃肠激素的分泌,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成熟。  相似文献   

13.
马荷仙 《甘肃医药》2014,(8):601-603
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早期胃肠发育的影响观察。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胎龄在29~34周早产儿,选无窒息史,出生后无明显并发症,需鼻胃管喂养儿;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36例(男21例,女15例)为常规喂养组(对照组);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43例(男25例,女18例)早期综合喂养组(干预组)。观察两组患儿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达全量肠内营养时间、住院天数。结果:干预组45例,对照组36例,干预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2.2%比45.6%),干预组达经口全量肠内营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干预组住院时间亦短于对照组。结论:早产儿早期非营养性吸吮能促进早产儿胃肠动力成熟,减少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缩短达经口全量肠内营养的时间,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家属出院后继续喂养的积极性和成功率,减少患儿家属医疗费用负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肠内补充谷氨酰胺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预防作用及对血浆胃动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01~2013—12间康华医院新生儿科收治极低出生体重儿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干预组(n=20)和对照组(n=20),两组患儿入院后均按照早产儿管理指南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在生后24h内口服或鼻饲谷氨酰胺0.1/kg.次,Q8H,连续28天。观察两组患儿喂养不耐受症状,记录每日体重增长值,记录恢复出生体重所需日龄及达到全肠内营养所需时间。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开奶前,开奶后7d、14d两组患儿血胃动素水平,行组间对照分析。结果:干预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较对照组低(25.0%vs.55.0%),达全胃肠喂养及恢复出生时体重时间短[(18.7±2.8)d VS.(21.7±2.7)d,(12.1±1.3)dvs.(15.3±1.2)d],干预组生后7d,14d血浆胃动素平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肠内补充谷氨酰胺可能促进极低出生体重儿血浆胃动素分泌,从而有效减少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胃肠喂养联合部分静脉营养在早产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早产儿胃肠喂养联合部分静脉营养的应用效果。方法:4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在胃肠喂养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部分静脉营养,对照组静脉滴注5%~10%葡萄糖注射液和电解质,对两组进行有关指标监测。结果:应用静脉营养前后早产儿血生化、血糖与输注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生体重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体重增长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早产儿生后早期可耐受少量部分静脉营养,同时配合经口微量喂养,对早产儿血生化、血糖无影响,能缩短住院天数和促进体重增长。  相似文献   

16.
吕品 《医学综述》2015,21(1):155-157
目的探讨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治疗窒息后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黄梅县人民医院儿科于2013年2~8月收治的90例窒息后新生儿喂养不耐受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非营养性吸吮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各45例。非营养性吸吮治疗组给予非营养性吸吮治疗,联合治疗组应用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及全量肠内营养时间,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7 d后血清总胆红素及白蛋白改善水平,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联合治疗组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及全量肠内营养时间显著短于非营养性吸吮治疗组[(9.7±1.5)d比(12.1±1.7)d、(9.9±0.9)d比(11.6±1.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治疗组治疗后7 d血清总胆红素显著低于非营养性吸吮治疗组[(98±6)μmol/L比(121±5)μmol/L,P<0.01],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非营养性吸吮治疗组[(41.2±0.7)μmol/L比(38.6±1.1)μmol/L,P<0.05];两组喂养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治疗可显著提高窒息后新生儿喂养不耐受患儿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谷氨酰胺(Gln)辅助肠内、外营养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I)相关细胞因子及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新生儿科出生的VLBWI共60例,依据营养方案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肠内、外营养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Gln辅助干预.分别测定两组患儿干预前后血浆胃动素(MOT)、血清胃泌素(GAS)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记录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所需时间及达到全胃肠道喂养时间,测量体质量,并计算28 d平均日增长情况.结果 试验组干预后MOT、GAS、IL-10、TGF-β水平高于对照组,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0.001);试验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达全肠道喂养时间、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01),平均日体质量增长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Gln辅助肠内、外营养可有效调节VLBWI胃肠激素水平,改善喂养不耐受,缩短达全肠道喂养时间.  相似文献   

18.
朱丽丽 《现代医学》2023,(10):1470-1473
目的:探讨母乳在预防极低出生体重(VLBW)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以及相关健康问题的有效性。方法:纳入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VLBW早产儿142例,依据是否具备母乳喂养条件将患儿分为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7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取早产儿配方奶微量喂养的方式进行鼻饲,将10~20 ml·kg-1·d-1的奶量均匀分成6~8次,如能耐受则逐渐加量,大约在5~7 d内增加至20 ml·kg-1·d-1。观察组则采用纯母乳微量喂养方式。为避免出现母乳不足的情况,在喂养前指导患儿母亲收集母乳。除此之外,其余处理与对照组方案保持一致。结果:两组患儿的胎龄、性别、母亲年龄以及分娩方式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表明,对照组NEC、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完全肠内营养时间、住院时间均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早产儿配方奶,母乳预防早产儿NEC具有更好的效果,VLBW早产儿的喂养不耐受、完全肠内营养时间、NEC发病率及住院时间等情况均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5):54-57
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散与非营养性吸吮联合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及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患者74例,分为观察组(n=37)和对照组(n=37)。对照组患儿均予以非营养性吸吮,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布拉氏酵母菌散0.125 g/次,1次/d,鼻饲或奶瓶给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恢复情况及治疗效果,并比较治疗2周后生长发育(体重、头围和身长)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早产儿症状消失时间、胎粪排出时间、达全量胃肠内营养时间和恢复到出生体质量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早产儿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佳(χ~2=4.16,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早产儿的体重和身长等生长发育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头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患儿在非营养性吸吮基础上加用布拉氏酵母菌散的治疗效果较好,能缩短喂养不耐受症状时间,能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5):67-70
目的探讨早期间歇持续微量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肠道喂养不耐受及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6月在该院妇产科出生的早产儿76例。采用抛银币法将纳入的76例早产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早产儿生后早期间歇持续微量喂养(12~24 h内)。观察组早产儿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非营养吸吮治疗,两组的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早产儿肠道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胎粪排空日龄及达完全肠道喂养时间,并比较早产儿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2周时体重和头围增长幅度等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早产儿肠道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胎粪排空日龄和达完全肠道喂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儿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周时体重和头围增长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间歇持续微量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用于早产儿可减少肠道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能促进胃肠功能成熟,缩短达完全肠道喂养时间;并能促进体重和头围的增长,促进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