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美国每年约有一百万人因慢性心力衰竭而入院,多数与充血性心力衰竭恶化有关。利尿剂是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主要治疗手段,可导致电解质紊乱和肾功能恶化。与利尿剂不同,血管加压素拮抗剂tolvaptan在减少心力衰竭患者血容量的同时对电解质和肾功能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刘宇鹏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38):2694-2694
1970年,美国的Swan和Ganz首先将肺动脉导管(Pulmonary—Artery Catheter,PAC)技术应用于临床,此后肺动脉导管也常被称为Swan—Ganz导管或漂浮导管,并在临床迅速推广。直到1987年,Core等对心肌梗塞患者进行的一项回顾性分析发现使用PAC组患者死亡率远高于非PAC组,从此引发PAC使用的争议,此后国外进行了一系列相关的随机对照研究,均未提示患者可以从PAC使用中受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一项关于应用肺动脉导管和中心静脉置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指导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l)患者治疗的大型随机对照研究(N Engl J Med,2006,354:2213-2224)。  相似文献   

3.
卡维地洛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其抗氧自由基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卡维地洛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其抗氧自由基的作用。方法 选取 6 5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 (34例 )和对照组 (31例 ) ,试验组给予常规药物 (强心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加卡维地洛治疗 ,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加美托洛尔治疗 ,共 12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心脏超声检查评价心功能并测定血浆丙二醛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心功能及血浆丙二醛水平无显著性差异。治疗 12周后两组患者心功能较治疗前均有改善 (P <0 0 5 ) ;试验组血浆丙二醛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 <0 0 5 ) ,而对照组血浆丙二醛水平无明显改变。结论 卡维地洛不仅可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状况 ,还具有明显的抗氧化特性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其作用越来越受到广大学者重视,β-受体阻滞剂作为治疗心血管药物,在治疗心绞痛、心肌梗死、高血压、心律失常等方面已成为基础性治疗剂,而关于β-受体阻滞剂能否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一直是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仙人强心片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家兔的作用机理。方法:42只家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地高辛组(C组),仙人强心片小剂量组(D组),仙人强心片大剂量组(E组)。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造成家兔CHF模型,应用仙人强心片及对照药治疗后观察各组动物血浆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结果: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血浆MDA含量上升,SOD活性下降,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而仙人强心片能明显改善上述改变且优于对照组。结论:MDA与SOD是参与心衰发病的重要因素,而仙人强心片的作用机理与降低MDA含量提高SOD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6.
室性心律失常(VA)是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常见的表现之一。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可以加重、恶化血流动力学改变.并可能导致心源性猝死,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为了探索CHF并发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机制,本文对250例CHF患者回顾性总结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与充血性心力衰竭关系。方法:用放免法对4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了IL-6和TNF-α水平测定。结果:患者治疗前血清lL-6和TNF-α水平均高于其血清正常参考值,且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患者血清IL-6和TNF-α水平逐渐升高;患者治疗后心功能指标LVEF值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而血清IL-6和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结论:IL-6和TNF-α的血清水平降低与心功能改善有关,细胞因子网络在心衰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不考虑射血分数,根据地高辛的血清浓度(SDC)确定地高辛对于心力衰竭(H F)住院率以及全因死亡率的影响。方法和结果:此项针对随机对照地高辛研究组(DIG)试验(n=7788)的综合性事后分析主要研究了5548例患者:1687例患者服用地高辛,并于1个月时随机抽查其SDC;另外3861例患者服用安慰剂,1个月时均存活。总体上,在中位期为40个月的随访期间,33%的患者死亡,31%因H F而入院。与安慰剂组相比,SDC在0.5~0.9μg/L的患者具有较低的死亡率犤29%vs安慰剂组33%;校正后风险比(AH R)0.77,95%CI0.67~0.89犦、全因住院率(64%vs安慰剂组67%;AH …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清电解质浓度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采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技术同步观测71例患。结果:室性心律失常总发生率为88.7%,其中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32例,发生率为45%。结论:钾与室性心律失常呈显负相关,血清K^ 浓度是影响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比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相关性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患者及COPD无PH患者在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CPET)中气体交换及运动耐量的差异,探索CPET在COPD相关性PH无创评估中的作用。方法:94例稳定期COPD患者根据右心导管平均肺动脉压分为COPD?nonPH组、COPD?PH组、COPD?严重PH组,分别进行常规肺功能及CPET检查。结果:相较于COPD?nonPH,在发生PH后一氧化碳弥散量明显下降[(46.5 ± 21.8)% vs. (64.6 ± 34.0)%,P < 0.05]。COPD?PH组峰值功率、峰值摄氧量占预计值百分比、峰值公斤摄氧量、峰值氧脉搏及摄氧效率斜率均低于COPD?nonPH组,且随PH严重程度进一步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OPD?PH组通气效率最低点高于COPD?nonPH组,且随PH严重程度明显升高(49.0 ± 24.6 vs. 38.6 ± 11.4 vs. 35.6 ± 9.6,P < 0.05)。峰值心率、呼吸交换率、摄氧效率平台、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相较于COPD?nonPH患者,COPD?PH患者气体交换和运动耐量显著下降,且随PH严重程度进一步加重,CPET可以作为COPD相关性PH病情严重程度无创评估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1.
I-Min  Lee  Nancy  R.  Cook  J.  Michael  Gaziano  陈亚红 《美国医学会杂志》2006,25(6):328-328
背景:观察性研究显示,健康人群自愿选择通过膳食或保健品摄人高剂量维生素E可明显降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风险,基础研究提供了这一作用的可能机制。随机试验并未对维生素E的益处提供普遍的支持,而且最初在健康人群中进行的长期试验很少。  相似文献   

12.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尿毒症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常见死因之一,临床上常常因为经济条件差、治疗不及时,治疗效果差,长期心衰难以纠正,透析次数少、水负荷重、毒素水平高,内科药物治疗及常规血液透析难以纠正等因素,不能阻止心功能的的进一步恶化。近年来有关血液透析滤过方法治疗尿毒症合并急性肺水肿报道较多,但采用血液透析滤过方法治疗慢性肾衰竭尿毒症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报道甚少,本文采用血液透析滤过方法、辅以降压及强心等药物治疗尿毒症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48例,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CHF)病人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升高与否,以及探讨升高程度与心衰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该研究选取该院2012年3月-2014年4月期间在该院接受住院治疗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门诊体检的健康患者65例为对照组,通过运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进行测定。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学历等人口学特征上均不存在差异,发现研究组cTNT浓度高达(0.172±0.062)ng/mL,而对照组浓度仅为(0.003±0.001)ng/mL,经过统计学分析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与CHF患者cTNT浓度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r=-0.482,P<0.01)。结论 CHF患者中血清cTNT浓度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升高,升高程度与心衰的严重程度相一致,临床中可以根据CHF患者危险性分层现象开展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在临床治疗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川芎嗪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效果及对氧自由基(OFR)和脑钠素(BNP)的影响。方法选择45例正常对照组及90例老年CHF患者,并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川芎嗪组,两组共治疗4周,对照组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过氧化脂质(LPO)及BNP水平进行测定,并观察两组CHF病人治疗前后NYHA分级及心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常规治疗组、川芎嗪组治疗前SOD,CAT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MDA,LPO,BNP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川芎嗪组治疗后SOD,CAT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常规治疗组(P〈0.01);MDA,LPO,BNP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常规治疗组(P〈0.01);两组CHF病人治疗后NYHA分级及心功能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P〈0.01),但川芎嗪组较常规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川芎嗪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并能降低BNP水平,从而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血浆BNP,SOD,CAT,MDA,LPO浓度为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判断疗效的敏感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PPV)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加重期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氧动力学的影响,探讨NPPV治疗CHF的机制。方法应用自身前后对照方法观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对8例CHF加重期患者的治疗作用,所有患者均经面罩接BiPAP Vi-sion呼吸机,采用CPAP进行治疗。CPAP的压力水平设定为5 cm H2O,观察时间为2 h,动态观察在CPAP治疗前30 min、1 h、2 h和停用CPAP治疗后1 h的血流动力学及氧动力学变化。心排出量用热稀释法测定。结果CPAP治疗1 h和2 h的心排出量、每搏输出量(SV)和氧输送(.DO2)均较CPAP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CPAP的治疗效应在治疗时间内基本保持稳定。停用CPAP治疗1 h后,上述指标又下降到CPAP治疗前水平。肺毛细血管嵌顿压(PCWP)、pH、Pa-CO2、PaO2和氧耗量(.VO2)无明显变化(P>0.05)。线性相关分析显示各时相D.性相关(P<0.05)。结论CHF加重期患者应用CPAP可改善左心功能,增加心排出。CHF加重期患者存在组织水平缺氧,CPAP治疗可通过增加D.O,改善组织氧供。  相似文献   

16.
陈利萍 《新疆医学》2010,40(6):57-60
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是心血管疾病常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是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自来Framingham心脏研究的数据显示,无论男性还是女性,每5人就有1人在一生中会发生心衰。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和心血管疾病患者积极治疗导致预后的改善,心衰的患病人数正在逐年递增。在北美和欧洲。有1500万人患有不同程序的心衰,每年新增患者人数达150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活动与心功能受损的严重程度及其临床诸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有无器质性心脏疾病 ,将CHF患者分为两组 ,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及临床相关指标。结果  (1)两组患者的年龄及性别构成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但HRV各检测指标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 <0 0 0 1)。 (2 )除SDNNindex和SDANN在CHF患者心功能Ⅲ级与Ⅳ级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外 ,其余HRV各检测指标各级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3)除RV及E/A比值在心功能各级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LVPW及IVS在心功能Ⅱ级与Ⅲ级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外 ,LVd、LVs、LVPW、IVS及EF各级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4 )CHF组患者SDNN和TI降低与心功能NYHA分级、LVd、LVs、LVPW及IVS呈负相关 (P<0 0 5 ) ,与LVEF及E/A比值呈正相关 (P<0 0 5 )。结论 心力衰竭患者存在着严重的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和失衡 ,且受损和失衡的程度与心功能损害、左心室肥大以及左心室收缩与舒张功能减退的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脏储备功能指标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的评估价值。方法将136例CHF患者作为心衰组,46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6min步行试验(6MWT),采用心脏储备无创监测系统检测舒张期时限与收缩期时限比值(D/S),评价LVEF、6MWT及D/S值与心功能状态的相关性。结果心衰组患者的6MWD、D/S值、LVEF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采用双变量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显示,D/S值、6WMD与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呈显著负相关(r=-0.659,P<0.01;r=-0.561,P<0.01);LVEF与NYHA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0.203,P<0.05)。结论 D/S值能较好反映CHF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可作为评估心功能的一个新型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房颤(AF)患者中充血性心力衰竭(CH F)的发生率和存活率是否已随时间发生变化。方法和结果:选取明尼苏达州Olm sted县1980—2000年间诊断为初发AF的患者,并随访医疗记录至2004年。评估CH F的发生率和存活率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在诊断为初发AF且在AF诊断之时及之前无CH F  相似文献   

20.
队列研究与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学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临床科研中.在考虑到所要研究的相关因素后,研究者据此所采用的研究设计的强度在临床科研中即成为医学证据的重要方面。我们通常用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来提供治疗和预防的证据,而对病因学的研究等则用观察性研究而非随机对照试验。例如作为仅次于RCT证据的队列研究(cohort study)可以减少选择和测量偏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