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评价用药的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随机抽样法抽取2家区级医院2007年1月—2007年12月手术病例480例,对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围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抗菌药物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前3位依次为硝基咪唑类、第3代头孢菌素、第2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物平均使用时间约为7~9 d;单一用药有242例(占50.42%),二联用药有203例(占42.29%),三联用药有24例(占7.08%),三联以上用药有11例(占0.21%)。抗菌药物持续用药时间延长,感染率并不会降低。结论:2家区级医院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不合理情况比较严重,应在继续加强医师合理用药培训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管措施,充分发挥药师作用,提高抗菌药物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2.
吕冬梅  王涛  邱述玲  任玲  许美荣 《中国药房》2008,19(35):2764-2766
目的:为临床合理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6~2007年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失败病例进行监测,分析预防性用药失败原因,并对此期间临床送检标本进行病原微生物培养、分离、鉴定及细菌药敏试验,对结果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酶抑制剂是我院临床预防性使用较多的抗菌药物,耐药率分别为57.21%、65.14%、68.63%、18.81%;监测病例240例,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877频次,其中388频次为无指征用药,占44.24%;耐药459频次,占52.34%;药物选择不恰当286频次,占32.61%;发生二重感染42例,发生率17.50%。结论:临床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存在较多问题,亟待加强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进一步加强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抽取医院2015年出院的所有Ⅰ类切口手术病历2 579例,对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是否有指征、预防用药品种、时机和疗程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结果 2015年医院Ⅰ类切口手术2 579例,其中预防用药822例,占31.87%;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Ⅰ类切口手术(甲状腺、乳腺、腹股沟疝和白内障手术)824例,预防用药92例,占11.16%;预防用抗菌药物以头孢唑林为主,占95.01%。预防用药不合理220例,其中预防用药超疗程占43.63%,无指征预防用药占32.73%。结论医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基本合理,但仍然有无指征预防用药、用药品种不适宜、用药疗程过长等不合理现象,医院应继续加强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南宁市中医院清洁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调查我院2010年清洁手术出院病历245例,选取适应证、药物选择、给药时间、给药频率、联合用药等指标进行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合理性评价。结果:245例病例中,有244例使用抗菌药物,占99.59%;共涉及9类23种;术前0.5~2 h使用抗菌药物占70.61%;抗菌药物平均使用时间为6.89 d;38.37%的患者在用药期间更换了品种。结论:我院清洁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在无预防指征用药、预防用药时机、术后用药时间、无指征联合用药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需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016~2017年我院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共1170例清洁手术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170例清洁手术中,动静脉瘘手术占比最大,为60.43%;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为9.74%;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涉及4类,以β-内酰胺类为主;清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平均使用天数为1.44d,预防用药时长在24h以内的占78.07%;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不合理情况以药物选择不当为最多,占57.87%。结论我院清洁手术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存在药物选择不当、用药时间过长、给药时机不当、无指征用药等问题,医院应加强管理,采取多种措施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为加强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2年2月—2013年4月我院出院的451例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病历有144例,其中有用药指征的有138例,占95.83%;术前0.5~2 h内给药的有130例,占94.20%;用药疗程〈24 h的有110例,占79.71%;抗菌药物选择合理的有127例,占92.02%。结论:通过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的开展,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规范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主要表现在无指征用药、抗菌药物品种选择不适宜、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不适宜、用药疗程不适宜等。应进一步加强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培训与规范化管理工作,规范围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  相似文献   

7.
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扈福  王健 《中国药房》2008,19(14):1056-1057
目的:评价我院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对我院2006年7月185份出院病历的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率达77.3%,其中二联应用抗菌药物占34.6%,三联应用占32.6%;标本送检率仅为5.9%。结论: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率偏高,术后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较多,治疗性用药病原学检查标本送检率低,需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与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和分析笔者所在医院外科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高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规范性。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下半年206例外科围手术期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206例围手术病例中有195例使用了抗菌药物,占94.66%。其中192例为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占98.46%;3例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占1.54%。192例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病例中,共涉及4类抗菌药物,其中头孢菌素类应用最多(86.98%),其次为硝基咪唑类(27.08%)。其中4例选药不合理,占2.08%。术前用药时间不合理5例,占2.66%。预防性给药,剂量偏大的有57例,占29.69%。结论笔者所在医院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基本合理,但在选药、用药时间、用药疗程、用药剂量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规范。应该切实加大抗菌药物的监控与管理力度,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进行适当干预,以提高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蔡小燕  蔡德  魏敦灿 《中国药房》2007,18(20):1540-1542
目的:了解阑尾炎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2006年163例阑尾炎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阑尾炎手术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率达100%,其中预防性用药占78.5%,其余均为治疗性用药。抗菌药物应用率列前5位的分别为甲硝唑(占32.5%)、替硝唑(占7.3%)、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占5.4%)、头孢匹胺(占5.4%)和加替沙星(占4.9%)。联合用药中以二联应用比例最大。结论:我院阑尾炎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仍存在预防性用药时间偏长、部分应用抗菌药物起点偏高、联用方式不恰当等,亟待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物。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2357份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调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3.44%,其中预防性用药占60.42%;标本病原学检查送检率只占22.74%,送检标本的病原菌检出率仅为40.48%。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明显高于卫生部规定指标,且存在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忽视病原学检查现象,临床医生应进一步提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肺癌患者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抽取2011年7—12月胸外科出院病历189份,统计分析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以评价其合理性。结果:189例患者中,3例为治疗性用药,因此仅对186例预防性用药进行分析。186例均预防性应用了抗菌药物,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用药涉及6大类17个品种,头孢菌素类的品种最多,其次为青霉素类;单一用药占89.2%(166/186),二联用药占10.8%(20/186);给药疗程平均为(6.4±2.0)d。结论:肺癌患者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较为合理,但在给药时间、疗程以及联合用药上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有差距,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12.
王地萍 《中国药业》2013,22(10):101-102
目的促进医院术前预防性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方法采用观察法和访谈法,对医院2012年1月至6月200例Ⅱ类切口手术患者用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切皮前0.5~1 h给药者186例,正确执行率93.00%;14例抗生素医嘱执行受阻。结论有必要加强手术室护士对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认知和相关药物知识的学习,制订有效的抗生素应用流程,并有效沟通合作,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2年7月186例行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患者的出院病历,对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全部手术患者均使用抗菌药物,单一用药占95.2%,二联用药占4.8%,其中头孢菌素类应用率最高(91.4%),主要表现为预防用药时机不当、预防疗程过长、药物选择不当。结论我院腹腔镜胆囊摘除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现象,须加强对医师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知识培训和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14.
席雅琳  孙玮佳  李野 《中国药事》2012,26(11):1272-1274,1280
目的促进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回顾性调查2011年1~3月某医院出院的66例3种清洁手术患者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结果66例手术病例中,64例预防性使用了抗菌药物,预防用药率为97%。术前0.5~2h使用抗菌药物51例,占79.69%;术后使用12例,占18.76%;1例于术前2天使用。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时间为2~6天,平均3.66天。使用的抗菌药物涉及4类9个品种,其中一代头孢菌素57例,占89.06%。患者平均住院药品费用为1619.68元,抗菌药物费用占总药费的41.68%。结论3种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15.
朱卫江  张丹  郭喜红 《中国药房》2012,(18):1658-1660
目的:制定医院合理用药干预管理规范,观察对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Ⅰ类切口择期手术病例,试验组(180例)按"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规范"的方案用药,对照组(178例)按习惯方法用药。结果:通过实施干预措施,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率从干预前的49.4%下降至干预后的21.1%;抗菌药物应用种类从干预前的4类17个品种下降为干预后的1类2个品种;预防用药时机合理率从干预前的55.7%上升至干预后的76.3%;用药时间合理率从干预前的13.6%上升至干预后的68.4%。结论:通过制定和实施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规范的方案,能显著降低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应用率,对促进临床安全、有效、经济用药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了解医院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2007年3至12月某院Ⅰ类切口手术患者300例,填写患者基本情况和用药情况调查表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0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中288例使用了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6.00%;术前2h内用药者占26.33%,术后用药者占15.00%;用药时间超过3d者占65.33%;单一用药者占64.00%,二联用药者占30.00%。结论该院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存在指征把握不严、抗菌药物品种档次高选、用药时机不当以及过度用药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17.
基层医院外科围手术期抗生素预防性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小塘医院外科围手术期抗生素的应用现状。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1-9月该院外科手术病例425例,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调查围手术期抗生素的预防性应用情况。结果:该院外科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率达100%;术前0.5~2.0h应用抗菌物占63.53%,术后应用抗生素占100%,抗生素平均应用时间为11.3d,最长达26d。应用的抗生素有6类共22种,其中口服药6种,注射剂16种。结论:该院外科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率偏高、预防性用药疗程过长;各类手术预防用药指征不明确,联合用药比例过高;用药目的和针对性不强,亟待实施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本院产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提高产科应用抗菌药物合理性。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查本院2011年7-12月产科出院病历186份进行分析统计,分析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共调查产科186份病历,抗菌药物应用率为84.9%,联合应用以B一内酰胺类和硝基咪唑类为主,联合应用率为70.8%。结论本院产科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在预防用药指征、抗菌药物选择、预防用药时间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需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某院骨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为指南,随机抽取2009年4~12月某院骨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患者200例,填写患者基本情况和用药情况调查表,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前24h应用抗菌药物者占6.5%,术后应用抗菌药物者占1.5%;术后用药时间超过规定者占81.0%;单一用药者占74.0%,二联用药者占25.0%。调查涉及抗菌药物18个品种,列前五位的抗菌药物分别是左氧氟沙星、头孢美唑、头孢硫脒、夫西地酸钠、萘夫西林钠。结论该院骨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使用基本合理,但是存在抗菌药物品种高选,用药时机不当,术后用药时间过长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某院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预防性应用的干预性研究,为临床抗菌药的应用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随机抽取某院手术科室2008年7月和11月出院病人的手术病历各200份,调查分析干预前后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情况。结果:干预后术前〉2h应用抗菌药的比例由11%减少到4.5%(P〈0.05),术前0.5~2h应用抗菌药比例由4.5%提高到38%(P〈0.05),术后开始应用抗菌药比例由84.5%降到57.5%(P〈0.05);抗菌药平均应用时间由7.3d减少到5.2d。干预后围手术期抗菌药预防性应用的合理性明显提高,伤口感染率及医院感染率无明显改变。结论:本研究所采取的抗菌药预防性应用的干预措施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对促进安全、合理地使用抗菌药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