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比较正常前列腺、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组织中ET 1表达的差异 .方法 正常前列腺 7例 ,良性前列腺增生 30例 ,前列腺癌 15例 .用SP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判断阳性染色分布 ,对阳性细胞进行计数 ,应用真彩色图像分析仪对显微镜像进行图像采集、并进行面积定量分析 .结果 ①ET 1在正常前列腺、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中均有表达 ,在良性组织中 (正常和良性前列腺增生 )主要在腺上皮和间质平滑肌细胞核 ,在恶性病变组织主要在细胞质 .②阳性细胞记数 :前列腺腺上皮中核染色阳性的细胞的百分率 :在正常前列腺为 (31.3± 4 .5 ) % ,良性增生前列腺中为 (80 .5± 7.7) % ,较正常显著增多 (P <0 .0 1) ;前列腺癌中为 (16 .1± 7.6 ) % ,比正常显著减少 (P <0 .0 1) ;前列腺间质中核染色阳性的细胞的百分率 :在正常前列腺为 (2 4 .5 9± 7.37) % ,在良性增生前列腺中为 (33.89± 3.90 ) % ,较正常前列腺显著增多 (P <0 .0 1) .③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 :前列腺腺上皮细胞核中阳性染色面积占腺上皮面积的百分率 :在正常前列腺为 (5 .9± 2 .5 ) % ,良性增生前列腺中为 (15 .9± 7.9) % ,较正常显著增多(P <0 .0 1) ;前列腺癌中为 (1.4± 0 .9) % ,比正常显著减少 (P<0 .0 1) .结论 内皮素 1在正常前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在前列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北京医科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提供的药盒 ,并应用他们创立的生物素 -亲和素酶联免疫法进行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测定 ,总例数 2 1 8例 ,其中前列腺癌 3 5例 ,前列腺增生症 1 0 8例 ,前列腺炎 3 3例。另一对照组 ,正常男性 2 5~ 5 1岁共 2 6人 ,正常女性 3 0~5 0岁共 1 6人。结果 :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各组 ,且本组病人分期越晚 ,PSA值越高。前列腺增生症组部分病人血清PSA升高 ,但均局限在一定范围内 (不超过 1 1ng/ml) ,且与前列腺增大的体积成正相关 ,即增生体积在Ⅲ°时 ,PSA可接近 1 0ng/ml,或稍大于 1 0ng/ml。前列腺炎患者 ,正常男性及女性 ,PSA值均正常。结论 :PSA是早期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标记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精浆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和精浆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F PSA)的方法。方法用化学发光标记免疫技术稀释检测法 ,检测 30例健康男性 ,2 1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 (BPH组 )和 15例前列腺癌患者 (Pca组 )精浆PSA与F PSA浓度水平 ,用回收试验和重复性试验来验证检测的正确性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健康男性、BPH组和Pca组精浆PSA分别为 (5 872 4 0± 2 34394 )、(70 80 4 0± 30 3985 )、(32 4 7.5± 10 4 5 .5 )ng/mL ;F PSA分别为 (4 1972 0± 14 86 37)、(4 84 4 13± 194 911)、(1396 .7± 2 6 8.2 2 )ng/mL。回收效果满意 ,重复性试验证明结果可靠、稳定。Pca组精浆PSA和F PSA的浓度明显低于健康男性和BPH组患者 (P <0 .0 0 0 1)。结论用化学发光标记免疫技术稀释检测法测定精浆PSA与F PSA浓度的结果可靠、稳定 ,对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鉴别诊断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在鉴别诊断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电化学发光法同时测定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患者的PSA,并与200例正常者作对照.结果前列腺癌患者PSA(64.25±0.61) n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1.12±0.16) ng/ml.前列腺增生患者PSA(8.83±0.48) ng/ml也高于正常对照.结论血清PSA含量是鉴别诊断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5.
1 临床资料 本组 2 4例 ,年龄 6 9~ 75岁 ,平均 72岁 ,病史2~ 4年经病理诊断为偶发性前列腺癌。症状 :排尿不畅、尿频19例 ,肉眼血尿 3例 ,急性尿潴留 2例。肛门指诊 :前列腺Ⅱ度 2 1例 ,Ⅲ度 3例 ,质地中等均未触及硬结节。彩色多普勒超声 (经直肠 )提示 :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实验室检查 :本组 2 4例测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均值 <3ng/ml。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平均 2 6 5± 5 6 ,最大尿流率 (6 0± 3 1)ml/s。术前诊断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BPH)。均采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TURP) ,手术方法 :硬膜外麻醉 ,截石…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的组织表达、血清水平及抗原密度 (PSAD)对前列腺疾病的诊断意义。方法 对3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BPH)、2 2例前列腺上皮内瘤 (PIN)、11例前列腺非典型性腺瘤样增生 (AAH)和 2 0例前列腺癌 (PCa)分别进行PSA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血清PSA值和PSAD的测定。结果  4组前列腺疾病之间的PSA组织表达均无明显差异 (P >0 0 5)。前列腺良性疾病BPH、PIN和AAH 3组之间的血清PSA值和PSAD也无明显差异 (P >0 0 5)。PCa的血清PSA值和PSAD ,与前列腺良性疾病BPH、PIN、AAH相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在 6 5例良性前列腺疾病中 ,有 2 9例血PSA >4ng ml,呈假阳性( 44 6 % ) ,而PSAD >0 15的假阳性仅有 10例 ( 15 4 % )。结论 血PSA值可在筛选前列腺癌时起到一定作用 ;PSAD可作为鉴别前列腺癌的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PSA诊断前列腺癌.方法:用化学发光法检测80例泌尿外科男性患者血清PSA水平.结果:测得非前列腺疾患、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三者血清PSA的含量分别为(1.92±1.26)ng/ml、(8.70±9.24)ng/ml、(201.82±163.49)ng/ml.三者血清PSA浓度差异显著(P<0.01).结论:化学发光法检测PSA能够较好地区分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及其它非前列腺疾患,是目前检测PSA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前列腺疾病患者血清IGF-1含量测定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定量检测前列腺疾病患者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1 (IGF - 1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fPSA)的含量并探讨其在前列腺疾病的诊断作用。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 (RIA)和微粒子化学发光法对 4 1例前列腺癌 (PCa) ,6 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患者和4 8例健康男性 (正常对照组 )血清中IGF - 1、PSA和fPSA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IGF - 1、PSA、fPSA的含量明显高于BPH组和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IGF - 1在前列腺癌的发展过程中有增高趋势 ,但各分期没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BPH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但IGF - 1水平随前列腺增生体积 (PV)的增加而有所升高。结论 :IGF - 1的高低与前列腺增生程度有关 ;IGF - 1水平的升高可能增加前列腺癌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BPH)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 111例住院待术和 45 7例普查中诊断的BPH的PSA、PSAD情况。结果 手术组和普查组的PSA和PSAD值分别为 6 .5 8± 7.49ng/ml、0 .12± 0 .15和 3.77± 4.6 0ng/ml、0 .9± 0 .11。普查组的PSA值与患者年龄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1) ,而手术组无明显相关性 (P >0 .0 5 )。留置导尿的BPH其PSA(7.6 9± 8.0 5ng/ml,P <0 .0 1)和PSAD(0 .13± 0 .17,P <0 .0 1)显著高于非留置导尿者。而直肠指检触及前列腺表面结节者其PSA值 (6 .72± 5 .81ng/ml)也明显高于无结节的患者 (P <0 .0 1)。结论 BPH患者血清PSA个体差异较大 ,留置导尿及前列腺结节均可能引起PSA升高 ,在临床评估中需予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清TK1和PSA检测在诊断和鉴别诊断良性前列腺疾病(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PCa)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酶免疫点印迹化学发光法检测:方便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来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并确诊的100例前列腺癌患者、85例前列腺增生患者、8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TK1水平,同时采用罗氏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PSA(TPSA/FPSA)含量.比较前列腺癌患者与前列腺良性疾病及对照组的TK1及PSA水平的差异,以及前列腺癌组患者血清TK1和PSA水平与术后复发及手术前后关系.结果 前列腺癌组PSA(56.38±14.25)和TK(8.54±3.65)1水平显著高于前列腺良性肿瘤[PSA:(4.78±2.54);TK:(1.51±0.48)]和健康人群组[PSA:(1.35±1.27);TK:(0.94±0.51)],(P<0.01),且前列腺良性肿瘤组[PSA:(4.78±2.54);TK:(1.51±0.48)]与健康人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SA:(1.35±1.27);TK:(0.94±0.51)],(P<0.05).PSA和TK1联检前列腺癌其灵敏度和特异性都有所提高,(FPSA/tPSA的灵敏度为67.4%,特异度为73.5%.血清TK1的灵敏度为71.5%,特异性为78.24%,二者联合检测PCa的灵敏度位为97.54,特异度为91.38.且血清TK1水平在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前:tk1:(8.54±3.65);tPSA:(56.38±14.25);fPSA:(5.21±1.33);fPSA/tPSA:(0.09±0.04),手术后:tk1:(4.11±4.06);tPSA:(49.68±13.02);fPSA:(5.01±1.55);fPSA/tPSA:(0.11±0.05).术后复发的前列腺癌患者中,TK1水平明显升高[无复发(3.06±2.16);有复发(9.65±4.89),P<0.05].结论 血清TK1可为前列腺癌预后判断及病情监测提供重要价值,与PSA联合检测能够提高前列腺癌诊断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1.
新参数(F/T)/PSAD对PSA在4~10ng/ml区间前列腺癌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新参数(F/T)/PSAD对血清PSA在4~10ng/ml区间的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经直肠B超引导下前列腺多点穿刺活检血PSA测值在4~10ng/ml的88例患者,其中确诊PCa患者21例,BPH患者67例。比较分析F/T比值、PSAD、(F/T)/PSAD在设定的各阈值范围内,对PCa诊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Pca患者的(F/T)/PSAD)均值明显低于BPH患者(P〈0.001)。F/T比值、PSAD、(F/T)/PSAD在设定的各阈值范围内诊断PCa的敏感度分别为66.67%,76.19%和85.71%;特异度分别为41.79%,43.28%和68.66%。(F/T)/PSAD诊断PCa的特异度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应用(F/T)/PSAD能有效提高PSA在4~10ng/ml区间的PCa检出率,有效减少不必要的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揭示老龄人群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现状及血清睾酮水平的变化规律.方法以一汽集团50岁以上男性为研究对象,另设2组年龄对照,均行直肠指诊、经腹前列腺超声检查、放免技术测定血清睾酮与皮质醇含量.结果(1)50岁以上人群中BPH发现率,直肠指诊诊断率为60.05%,经腹超声诊断率为69.57%,并且随增龄明显增高;(2)血清睾酮含量随增龄下降,二者间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r=-0.45,P<0.0001);(3)前列腺体积与血清睾酮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224,P<0.001).结论在50岁以上人群中BPH的发现率超过60%,并发现BPH的发病可能与血清睾酮含量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回顾我院 4年来前列腺疾病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测定结果与前列腺癌的检出率 ,分析兰州地区前列腺癌的发病趋势。方法 收集了 165 8例前列腺疾病患者血清PSA结果 ,城镇职工792例 ,农民 866例。对其中 2 37例PSA水平 >10 μg·L- 1者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结果 检出前列腺癌 35例 ,占总例数 2 .1% ,占活检病例 14 .7% ;前列腺癌组血清PSA水平高于非前列腺癌组 (P <0 .0 1) ;城镇职工前列腺癌发病率逐年升高。结论 PSA是筛查前列腺癌的重要方法 ,兰州地区前列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趋势 ,城镇职工发病率升高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中度升高时(4.0~10.0 ng/ml),游离PSA(PSSA)与总PSA(tPSA)比值(f/tPSA)和结合PSA(cPSA)在前列腺癌(PCa)诊断中的作用及区分PCa和前列腺增生(BPH)的能力.方法采用酶联免疫荧光分析方法,在28例PCa患者和33例BPH患者中,选择tPSA值在4.0~10.0 ng/ml范围的血清标本,分别检测、计算fPSA和cPSA,分析tPSA、f/tPSA、cPSA的临床意义.结果当血清tPSA在4.0~10.0 ng/ml时,f/tPSA比值在PCa和BPH两组患者中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明显地提高了PCa诊断的特异性;而cPSA在PCa和BPH两组患者中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当血清tPSA在4.0~10.0 ng/ml时,在区分、诊断PCa和BPH上,f/tPSA比值明显优于tPSA,而cPSA并不优于tPSA.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在早期筛查前列腺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正常人组、Ⅲ型前列腺炎组、前列腺增生组各30例患者行按摩前、按摩1h内及按摩24h后的PSA监测。结果正常人组、Ⅲ型前列腺炎组、前列腺增生组与自身对照比较按摩前与按摩1h内PS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摩前、按摩1h内与按摩24h后PSA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前列腺按摩1h内及时抽血测定对PSA值无影响,门诊病人有针对性实施PSA监测对筛查早期前列腺癌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6点与12点前列腺穿刺活组织检查诊断前列腺癌的差异。方法选择因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4 ng/mL、直肠指诊或前列腺B超检查提示前列腺癌可疑的患者300例,分别接受6点或12点前列腺穿刺活组织检查。患者年龄42~87岁,平均年龄为(68.4±2.1)岁。PSA水平为(20.7±1.7)ng/mL(0.9~128.3 ng/mL),其中PSA<4 ng/mL 13例,≥4且<10 ng/mL 30例,≥10且≤20 ng/mL158例,>20 ng/mL 99例。前列腺体积13.4~178.5 mL,平均体积为(63.4±3.5)mL。前列腺B超检查显示阴性211例,阳性89例;直肠指诊阴性207例,阳性93例。结果 6点与12点前列腺穿刺活组织检查的阳性率分别为32.9%(50/152)和41.2%(61/148)。对于PSA≤20 ng/mL、前列腺体积≥50 mL、B超检查阴性的患者,12点穿刺活组织检查的阳性率显著高于6点法。在12点穿刺活组织检查阳性的病例中,有18例在传统6点穿刺未检测到癌组织,而在添加的6点中检测到。结论 12点前列腺穿刺活组织检查比6点穿刺检出前列腺癌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如何通过增加穿刺位点提高前列腺初次穿刺和重复穿刺的阳性率。方法 2006年1月—2009年6月共完成直肠超声引导经会阴前列腺穿刺1 293例,其中采用常规6点法穿刺250例,采用6+X法穿刺1 043例。比较不同穿刺方法的阳性率及其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和经直肠超声(TRUS)检查表现的关系,并分析行重复活组织检查病例的阳性率。结果 6+X法穿刺的阳性率为46.4%,显著高于常规6点法的42.9%(P<0.05)。PSA≤4 ng/mL、>4且≤10 ng/mL、>10且≤20 ng/mL、>20且≤30 ng/mL4组中6+X法穿刺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常规6点法(P值均<0.05);而PSA>30 ng/mL各组中,两种穿刺方法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超声表现正常、低回声结节、高回声或等回声结节3组的阳性率分别为23.1%、60.3%和32.1%,低回声结节组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另两组(P值均<0.05)。重复穿刺共54例,按最终病理检查结果分为良性和恶性组,恶性组首次穿刺发现高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样增生(PIN)、前列腺小腺泡不典型增生(ASAP)以及TRUS发现新的低回声结节...  相似文献   

18.
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在东亚地区发病率相对较低,但在欧美等发达地区发病率较高,前列腺癌已成为严重威胁男性健康的第二大恶性肿瘤。前列腺癌诊断的金标准为穿刺活检,是否对可疑患者进行穿刺活检,主要依赖于直肠指检和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的检测结果。但血清PSA水平的上升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前列腺肥大、急性前列腺炎等。同时直肠指检结果判断缺乏一定的客观标准,存在个人主观性。因此,前列腺癌诊断的肿瘤标志物成为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9.
邢锦  张丹  孟焱  翟林  张岚 《实用全科医学》2010,8(9):1183-1184
目的对比分析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与血清PSA和PSA密度的关系。方法 2006-2008年对105例因PSA升高、肛诊及超声检查阳性患者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对血清PSA和PSAD与前列腺活检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05例患者,检出前列腺癌患者36例(34.3%),前列腺增生伴或不伴慢性炎症69例(65.7%)。前列腺癌组PSA及PSAD高于良性病变组(P〈0.01);血清PSA浓度〈4ng/ml者有1/11例(9.1%)为前列腺癌。随着血清PSA浓度升高,前列腺活检阳性率升高(r=0.912,P〈0.01);当PSAD〈0.15时,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前列腺癌的发病率,而当PSAD≥0.15时,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升高(χ^2=16.377,P〈0.01)。结论血清PSA及PSAD对前列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游离态PSA(F-PSA)和总PSA(T-PSA)及游离态/总(F/T)PSA比值作为前列腺疾病诊断指标的价值。方法:采用Abbott公司AxSYM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自动检测未经治疗的84例前列腺增生(BPH)病人和29例前列腺癌病人血清F-PSA和T-PSA,并计算F/T比值。结果:F/T百分率值在前列腺癌组中明显低于前列腺增生组(P<0.001)。若总PSA限定于4~10μg/L范围内,应用F/T百分率值可区别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P<0.01),而两组总PSA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F/T百分率值可用于区别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总PSA在4~10μg/L范围时,应用F/T百分率值较总PSA为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