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肾衰血液透析62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 (HD)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的临床特点。方法 :将 6 2例ARF患者分为 2组 ,A组为急性肾衰无并发症组 ,B组为急性肾衰有并发症组 ,对透析反应、诱导透析及透析时机进行分析。另外 ,随机抽取同期的 6 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患者 ,维持性HD 180例次 ,与其进行透析反应发生率的比较。结果 :6 2例ARF透析反应发生率为 36 41% ,6 0例CRF透析反应发生率为 16 11% (P <0 0 1)。ARF中 ,首次诱导透析的透析反应发生率为 6 0 87% ,透析反应中低血压反应占 71 6 4% ,无症状低血压和非典型症状低血压占低血压反应的6 6 6 7%。A组治愈率明显高于B组 (P <0 0 1) ,A组病死率明显低于B组 (P <0 0 1) ,A组透析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 (P <0 0 5 ) ,因透析反应而死亡占死亡病例总数的 2 3 0 8%。结论 :ARF血液透析的透析反应发生率高 ,低血压是主要透析反应 ,低血压以无症状及非典型症状为主要表现。透析反应不是死亡主要因素。早期预防性HD可增加ARF治愈率 ,减少病死率及透析反应发生率。做好诱导透析及防治低血压反应对于ARF患者的HD治疗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尿毒症性肺水肿透析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1~ 2 0 0 0年收治的 35例尿毒症性肺水肿患者 ,分为透析组 (n =2 6 )和非透析组 (n =9)。结果 透析组病死率为 11 5 % ,非透析组病死率为 5 5 6 % ,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充分透析是治疗尿毒症性肺水肿的关键治疗措施 ,可明显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性分析近 18年来我院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病因、临床特点变迁以及治疗对ARF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我院 1983~ 2 0 0 0年 18年中经住院确诊的全部ARF病例 ,并分为两组进行有关指标的比较分析 (1983~ 1990年 48例 ,1991~ 2 0 0 0年 97例 )。结果 90年代ARF患者年龄较 80年代明显增大 (P <0 .0 0 1) ;ARF病因谱也发生明显变化 ,80年代内科疾病中毒物中毒及出血热是ARF常见病因 (5 3 .3 % ) ,90年代感染、肾实质疾病、肿瘤是较常见的病因 (6 4.5 % ) ;外科病因中手术后ARF比例显著增加 (P <0 .0 5 ) ;ARF总病死率为 44 .1% ,两阶段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低血压、感染性休克、多脏器衰竭等并发症是ARF死亡危险因素 (r>1) ,早期透析可降低病死率(P <0 .0 5 )。结论随着社会进步、卫生环境的改善ARF病因发生很大变化 ,但病死率仍较高 ,临床应进一步加强对ARF治疗学研究 ,以改善ARF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腹膜透析在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患者的替代疗法目前主要有血液透析 (HD)和腹膜透析 (PD)。 PD由于操作简便、安全易行 ,特别适宜于小儿 ARF的急救。现就我院 1995年 12月— 2 0 0 1年 12月收治的 11例小儿 ARF患者进行 PD的临床应用情况报告如下。1 病例与方法1.1 病例 :11例小儿患者中男 6例 ,女5例 ;年龄 3.5~ 11.0岁 ,平均 (7.5±2 .7)岁 ;所有病例均符合内科学教材中关于 ARF的诊断标准 ;肾毒性药物中毒3例 ,急性肾炎综合征 2例 ,肾病综合征1例 ,狼疮肾炎 2例 ,严重感染、败血症2例 ,蛇伤中毒 1例 ;行 PD时间 5~2 1日 ;伴高血钾 5例…  相似文献   

5.
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儿科临床危重症之一,如诊治不当病死率高.现报告我们2000年至2005年用非透析疗法治疗1 1例小儿ARF的经过.  相似文献   

6.
腹膜透析治疗小儿先心病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PD)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36例先心病术后ARF行腹膜透析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透析效果、转归合并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单纯ARF的死亡率12.5%,显著低于合并其它系统器官衰竭组的45%(P<0.05),腹膜透析3~30天内肾功能恢复,其中1~2天内血钾[K~ ]恢复正常,2~5天内血碳酸氢根[HCO_3~-]恢复正常,4~6天内血尿素氮(BUN)下降49.2%,血肌酐(Cr)下降42.6%。结论 对小儿先心病术后ARF,及早进行腹膜透析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血液透析 (血透 )是目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 (肾衰 )的最主要的方法之一 ,它能有效地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延长生命。但血透患者的病死率仍然比其它病种高得多。我们分析近 10年长期血透患者的死亡原因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 :慢性肾衰患者 15 6例 ,均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 ,透析时间 >3个月。血透期内死亡的患者 37例作为观察组 ,男 2 3例 ,女 14例 ;年龄 34~71岁 ,平均 5 2 .6岁 ;平均患病时间3.7年 ;平均维持性血透时间 3.6年。同期接受血透治疗的非死亡患者119例作为对照组 ,男 88例 ,女 31例 ;年龄 2 8…  相似文献   

8.
前列腺素E1(PGE1)是当前新一代广谱内源性活性物质 ,自 1996年 4月至 1999年 12月 ,我们应用PGE1静脉滴注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 6 7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6 7例中男 5 1例 ,女 16例 ,17~ 6 1岁 ,平均 46± 9岁 ,病程 2~ 12年 ,平均 6 2± 3 8年。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 48例 ,慢性肾盂肾炎 3例 ,糖尿病肾病 11例 ,高血压肾病 5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36例 ,对照组 31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无明显差别 ,具有可比性。全部病例符合慢性肾功能不全诊断标准 ,均为非透析患者。1 2…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高原地区住院的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病因、临床特点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西藏军区总医院2001年5月至2006年4月收治的ARF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共收治ARF患者148例,其中男性85例,女性63例,年龄(42.4±18.1)岁;其中医院获得性ARF占52.7%,5年来其所占比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肾前性ARF48例(32.4%),以急性高原病最常见,占20例。肾性ARF90例(60.8%),其中小球及微血管病变24例,急性肾小管坏死53例,急性间质性肾炎12例,单肾肾挫伤1例。由药物导致的肾损害39例,占肾性ARF的43.3%。肾后性10例(6.8%),病因主要为结石。患者总病死率为42.6%,其中的医院获得性ARF患者病死率(55.1%)明显高于社区获得性ARF患者(28.6%)(P〈0.01);透析治疗与未透析治疗患者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少尿或无尿、血尿、血红蛋白和器官衰竭数是影响预后的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器官衰竭数和血红蛋白是影响病死率的因素。结论急性高原病和肾毒性药物导致的ARF在高原ARF患者中多见。医院获得性ARF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增加。预防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的发生是降低ARF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病人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病人延缓生命的一种主要治疗方法。但接受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肾病 (DN)病人比非DN病人在存活方面相比存在更大的风险。为了提高DN病人的存活时间及生活质量 ,我们对 6a来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 42例病人的透析情况作一分析与探讨。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观察 1997年— 2 0 0 2年在我院血液透析 (HD )的终末期DN病人 42例 ,其中 1型糖尿病 2例 ,2型糖尿病 40例 ,男3 1例 ,女 11例 ,平均年龄 64岁。同期HD的非DN病人 5 0例为对照组 ,男 3 7例 ,女 13例 ,平均年龄 5 6岁。两组病人均透析5次以上。…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颅脑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脑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方法:将50例ARF患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25例采用西医结合治疗加用大黄、益母草、煅龙牡、蒲公英等中药全消化道透析(鼻饲及保留灌肠);对照组25例只采用西医综合治疗。4d后观察两组患血肌酐(Cr)值、体温、颅内压、尿量的改变。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预后改善显(P<0.01),Cr下降35μmol/L,病死率下降30%。结论:大黄等药物全消化道透析加用西医综合治疗方法对术后ARF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同透析方法治疗颅脑外伤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的疗效。方法 颅脑外伤合并ARF行血液净化治疗患者共 4 3例 ,分为三组 ,血液滤过 (HF)组 14例 ,腹膜透析 (PD)组 13例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CRRT)组 16例。结果 HF组死亡率 71.4 % ,明显高于PD组的 30 .8%及CRRT组的 5 .0 % ,P <0 .0 5。HF组透析中脑脊液压力升高幅度及血浆渗透压下降幅度与CRRT及PD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CRRT组透析相关性出血率为 5 6 .3% ,HF组为 2 8.6 % ,PD组为 7.7% ,三组间透析相关性出血率有显著差异 (P <0 .0 5 )。透析相关感染的发病率 ,三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PD及CRRT治疗颅脑外伤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优于血液滤过 ,但也应当注意预防感染及出血 ,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早期治疗 ,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血液透析 (血透 )过程中患者血压变化是并发心脑血管疾病和病死率升高的重要因素。作者观察了血透过程中患者血压变化的规律 ,以便有效预防和控制并发症。1 临床资料与方法进行维持性血透的终末期肾病患者 30例 ,其1 44 0例次 ,其中男 1 9例 ,女 1 1例 ,透析史 6月~1 0年。年龄 2 6~ 75岁 ,按年龄分为 4组 :Ⅰ组 9例 ,2 6~ 45岁 ;Ⅱ组 7例 ,45~ 5 5岁 ;Ⅲ组 8例 ,5 5~ 65岁 ;Ⅳ组 6例 ,65~ 75岁。透析方式 :全部采用碳酸氢盐透析 ,费森尤斯机 40 0 8B ,聚砜膜F6透析器 ,其中 2 2例透析 2~ 3次 /周 ,4 5h/次 ,8例因治疗费用不足 2周…  相似文献   

14.
我国蛇类分布较广,以蝮蛇(aghistrodonhalys)咬伤最多见。如不及时治疗,病死率较高。我院1972~1995年收治蝮蛇咬伤患者9086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5605例,女3481例;年龄6~82岁。以青壮年为多。1.2治疗方法入院后常规伤口清洗消毒,不做皮肤切开。立即应用抗蝮蛇毒血清6000U静脉滴注。对危重型患者给予皮质激素、碱化尿液等治疗,一旦出现呼吸麻痹和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立即气管切开、人工呼吸和腹膜透析。1.3治疗结果死亡23例,病死率O.25%,其中15例死于呼吸麻痹,8例死于ARF;其余均获治愈。2讨论2.l…  相似文献   

15.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致急性肾衰竭23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 :总结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RM)合并急性肾衰竭 (RM ARF)的发生率以及治疗效果和临床转归。方法 :2 3例 RM ARF患者中男 17例 ,女 6例 ;平均年龄 (38.0 0± 17.13)岁。所有患者均检测血清肌酶、血肌红蛋白 (Mb)、白蛋白 (Alb)以及血生化指标检测 ,包括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血尿酸 (UA)、血红蛋白(Hb)、血气分析等。3例患者行肾活检术 ,并做肾小管 Mb免疫组织化学 En Vision法检测。结果 :RM ARF发生率占同期 ARF的 5 .96 % (2 3/ 386 ) ,占急性小管间质病变的 9.75 % (2 3/ 2 36 )。血肌酸磷酸激酶 (CPK)78.2 6 %升高 (>16 .6 7μmol· s- 1 · L- 1 ) ,血 P3+ 、U A、K+ 分别为 78.2 6 %、95 .6 5 %、86 .96 %升高 ,血 Ca2 +86 .96 %下降 ,代谢性酸中毒 91.30 % ,高分解代谢 82 .6 1%。 3例肾脏病理显示急性肾小管坏死 (ATN) ,肾小管Mb免疫组织化学全部阳性。 8例患者有肌肉损伤 ,但未行肌电图检查和肌肉活检。 18例行血液净化 ,其中 5例血液透析 (HD) ,7例腹膜透析 (CAPD) ,6例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 (CVVH)。经综合治疗 ,RM ARF病死率34.78% ,存活率 6 5 .2 2 % ,其中 12例肾功能完全恢复正常。结论 :RM大多为非创伤性 ;血清肌酶和血生化检测可提高 RM ARF诊断率 ;肾脏病理活检有助于确诊 RM AR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降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管理的腹膜透析病例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36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腹膜透析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持续质量改进。记录干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腹膜炎发生情况,并且比较两组发生腹膜炎的原因。结果干预组1个月发生2例腹膜炎,3个月、6个月时各出现1例腹膜炎,半年总发生率为11.11%,对照组1个月时发生5例腹膜炎,3个月发生4例,6个月发生3例,总发生率为30.00%,显著高于干预组(P0.05),两组腹膜炎发生原因分布失衡,且干预组由换液操作不规范、短管脱落或过时未换原因所致腹膜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能够显著降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率,随着持续质量改进的实施,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持续降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流行性出血热(EHF)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ARF)腹膜透析(PD)治疗的效果,降低病死率.方法 回顾分析2003年4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58例EHF合并ARF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应用PD治疗的适应证及方法.结果 58例患者经PD治疗后痊愈46例(79.31%),转为慢性肾衰1例,改为血透1例,自动出院2例,死亡8例.结论 PD治疗是目前治疗EHF合并ARF的有效措施,尽早应用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肾病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主症,也是造成HFRS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防治ARF是降低HFRS病死率的重要措施。有报道认为应用钙桔抗剂对预防HFRS引起的ARF有效[1-4]。作者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方法,观察钙桔抗剂强力宁对ARF的预防性治疗作用。1资料和方洁1.1病例选择:纳入观察的病例来自四所医疗机构共504例,均为1988~1996年入院的发热期病人,诊断符合1981年全国出血热会议修定的标准。开始观察时患者的一般资料见表1。1.2分组方法: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强力宁组和对照组。两组年龄、病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自动腹膜透析 (automatedperitonealdialysis,APD)治疗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PAC -Xtra ,Baxter自动腹膜透析机Tenckhoff透析管 ,外科切开植入法 ,袋装腹膜透析液 ,应用APD法对小儿ARF进行腹膜透析(peritonealdialysis,PD)治疗。结果 :6例ARF患儿平均PD时间为 2 2 .6 6± 17.16d ,院内期间患儿全部存活。APD治疗 2~ 3d血钾恢复正常 ;3~ 5d血HCO3 恢复正常 ;3~ 5d血尿素氮、肌酐分别下降 35 .98%和 2 6 .88% ;患儿尿毒症症状改善。并发症为腹透液外渗、血性腹水、高血糖、低血钾和腹膜炎。结论 :APD为抢救儿童ARF的又一治疗新手段 ,是相当安全和有效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之一。它能提供更好的腹膜透析充分性 ,降低腹膜炎的发生率 ,并提高患儿住院期间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住院患者中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的病因、预后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前瞻性研究我院2003年12月至2006年12月老年ARF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非老年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期间老年ARF患者共135例,占总ARF例数(320例)的42.2%.老年组主要病因为感染、肾后梗阻性疾病.青年组死亡51例(29.7%),60~79岁组死亡31例(32.6%),≥80岁组死亡20例(50.0%).3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少尿、原有肾功能不全以及心力衰竭是与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结论 住院患者中老年ARF的发生率及痛死率高,且随着年龄增长.病死率有升高趋势,及时透析可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