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和"法既是治法,也是目的,同时更为一种理念,是中医治病要达到的目标和价值所在。文章介绍了李廷荃教授在和法理念的指导下对痞满的病证认识及用药经验,为难治性胃肠疾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中医思维和现代检测方法的有机结合是提高中医肾病理论水平和临床疗效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中西医深层次结合的突破点。以中医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思想,从"既病防变"和"二级预防"、"证本质"和"微观辨证"等角度对肾脏病的中医诊治理念展开探讨,并进一步提出现代临床中医肾脏病诊疗模式应是中西医有机结合下的审病-辨证-治病。  相似文献   

3.
白伟 《中医药导报》2019,25(4):139-141
归纳了1名中医师承人员的学习中医药专业知识的历程,总结了实践过程中的5点心得体会:第一是中医辨证论治疾病的思维以理为先;第二是治病要顺其性,用辨证的眼光看问题;第三是多揣度思量,不因他人忘阴阳;第四是治病不好大喜功、不急功近利;第五是习医当持之以恒,多读古籍医案,有助提高医术。认为只有做好以上几点方可在中医之路上平稳前行。  相似文献   

4.
中医"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健"脾"是中医治病的重要治法之一;肠道微生态是近年来现代科学研究的热点,其所具有的营养、免疫等功能与中医"脾"的部分功能相对应。在理念上,中医健"脾"与肠道微生态平衡均讲究扶正祛邪、未病先防、治病求本、三因制宜;在临床上,中医健脾治疗肥胖、便秘、腹泻等疾病及针灸、捏脊、健脾复方的治疗机制均和微生态有关。本文结合中医"脾"及健"脾"的相关文献,探析中医健"脾"的治疗理念、临床应用,及其与肠道微生态的相关性,并结合最新文献进行了阐述,旨在和同行交流,促进中医"脾"的微生态方向研究。  相似文献   

5.
在国家大力发展及弘扬中医文化的良好氛围和背景下,了解和认识中医,普及富有深厚中华文化底蕴的中医文化已经是一种热潮。中医既是一种治病防病的医学,更是一种养生保健方法和手段。中西医在治病过程中各有千秋,相比西医学,中医学更注重“天人合一“”标本兼治“”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等理念的运用,在临床上也得到诸多验证。中医健康宣教将中医治病理念与调护贯通,在临床上能够较好地辅助诊疗过程,文章从中医的方式方法和内容方面入手,以探索中医健康知识的推广与传播形式。  相似文献   

6.
"以平为期"是《黄帝内经》提出的治疗理念,在中医治病过程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全国名中医刘启泉教授长期从事脾胃病临床工作,认为胃癌前病变病机不外乎气、湿、热、瘀、虚五方面,遣方用药时主张"以平为期",强调对"度"的把握。  相似文献   

7.
中医的核心概念是中医核心价值观的载体。对中医的一系列核心概念进行筛选和阐释,构成一个以"和"为中心、以"序""正""顺""通""常"等一系列概念组成的一个有内在联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互训互释的核心概念群。中医核心价值观可以在这一概念群中得以体现,这些价值观不论在现代医学的构建还是在社会理念、人文精神的构建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治未病”与亚健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亚健康状态是中医所讲的"未病"表现之一.中医理论认为治病要"防患于未然"."治未病"的理念古已有之,<黄帝内经>曾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和"已病"个层次,并提出"上医医未病之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挑刺、拔罐法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范围,采用挑刺拔罐法可达到"宛陈则陈之"的目的.方法:用中医之"以痛为腧"的理论,采用挑刺、拔罐法在病灶处,用挑刺针将病灶皮肤迅速挑破达表皮,以不出血为度.然后拔罐加压使病灶瘀血顺针孔流出.达到治病之功效.  相似文献   

10.
"治未病"与亚健康的相关概念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未病"体现了中医未病先防的正确理念,"未病"概念包括尚无病、已病者,并兼有"欲病之病"的含义;亚健康是先天禀赋与后天获得所形成的生理与心理方面综合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要有效地治病,纠正亚健康,必须考虑辨识体质特征.  相似文献   

11.
"贺氏针灸三通法"是贺普仁老先生经50余年的临床经验,集学术研究的规范性、临床应用的广泛性、著书立说的渊源性于一体,在上世纪80年代创立的学术体系。贺老自幼拜针灸名师学习,在传承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师古而不泥古,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提出了"病多气滞"的病因病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微通、温通、强通"的"三通"治疗原则,以通为法,以通经络、调气血、转逆为顺、扶正祛邪,是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针灸临床治疗大法。"贺氏针灸三通法"以其有效性和科学性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诸多成果,不仅是提高了针灸的治病疗效、扩大了针灸的治病范围,还为中医针灸在日新月异的医疗环境中赢得了一席之地,使针灸治病呈现多元化。本文就"三通法"的治病特色略述一二,有外谬差讹之处恭请同道赐教。  相似文献   

12.
通过跟师和长期的思考,近年我提出了"中医是尚礼的医学"的观念。这个观念不是我创造的,孙思邈在他的著述里已讲到"上医以德治国,中医以礼齐人,下医以刑治病"。中医学作为一门医学,疗效是硬道理。中医不仅要近期疗效,更要远期疗效,这就要对"医"有一个长远的考虑,有一个深入的认知。一、医为仁术什么最能体现中医的理念、精神和文化?我认为是"医为仁术"。"医为仁术"这个提法大家都很熟悉,但,正因为太熟悉了,反而容易忽视它的意义。这些年我对这个提法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研究,发现它是我们能够从理念、精神、文化这三要素去认识中医的重要门径。  相似文献   

13.
偏头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属于内科"偏头风"范畴,多由外感与内伤引发。对于偏头痛的治疗,崔应麟教授临证多年,以纯中医思维辨治本病,从中医辨证论治,治病求本的理念出发,以风、痰、瘀立论,认为其病机为"风邪侵袭,痰瘀互阻,脉络失和",治则为"祛风化痰,活血通络",并对经典古方"散偏汤"进行化裁,组方加味散偏汤,临床应用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医药卫生改革的大卫生、大健康的理念的提出,以治病为中心转变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护理工作成为当前中医护理工作的重心,面对中医药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全相护理"时代下的中医护理质量体系有待重新发展和构建,当前中医护理质量体系的弊端制约了护理工作的发展。为此,本文就目前中医护理质量体系中的难点进行分析,探讨了完善中医护理体系的对策,旨在提升中医护理质量体系的水平,更好地为健康中国建设、造福人类健康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伤寒杂病论》是汉前经方治疗疾病有效的临床经验总结,系统论述了外感急性病的辨证论治规律,也系统论述了常见病、多发病的辨证论治规律,其中亦包括常见的各种肿瘤。经方药少而精、配伍严谨、法度森严,为历代医家所推崇。本文总结笔者近年运用经方治疗肿瘤的验案,每个病案数据完整、图文并茂、疗效确切、真实可信、说服力强。坚守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之中医理念,坚守以人为本、留人治病之中医理念,坚守肿瘤治疗以"保胃气"为第一要义之中医理念,坚守中西合璧、病证结合的医疗原则,中医药防治肿瘤大有作为,仲景之经方运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6.
《黄帝内经》病机十九条是临床辨证求因的重要理论依据,也是中医诊断、治疗疾病的基本准则。《内经》也提出了经络学说和针灸疗法,而病机十九条对针灸临床诊疗具有重要启示。通过对病机十九条的简释,并分别分析其在临床上对针灸治疗疾病的指导意义,以推广"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的中医治病理念。  相似文献   

17.
中医治病一直沿用基础核心理论“阴阳平衡”规律指导针灸、温灸、按摩与中药,治愈了由人体自身或外界各种因素引起的疾病。虽然治愈了疾病,但不知道治病的物质成分,也就制约了中医的使用推广发展,所以要找出中医平衡阴阳的物质成分,也就是阴阳代表的物质成分。从西药、针灸两个不同的方法治愈同一种疾病发现治病的物质竟是同一种元素,以中药及穴位深处各种元素的发现,到中药、针灸治病与疗效成正比关系的是各种元素,又证实了“黄帝内经”穴位的“荣气”是各种元素,阴阳代表的是各种元素,就有了“元素平衡”等于“阴阳平衡”。体内各种元素在肌肉和骨骼中的贮存为针灸、温灸、按摩治病提供了有力的物质基础的保障。得出中医治病的物质成分就是各种元素。从而得出中医是以元素治病为主的医学,把元素引入中医治病的基础理论中知道一切疾病是由元素多少引起,治疗是补少泻多,指出了现代医学应用元素治病的误区,现实治病的实例验证了“元素平衡”规律应用,现代医学研究元素治病与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酸性化体质是百病之源。它们都在验证一个观点,一切疾病的产生都是体内“元素不平衡”的结果,治疗就是调节体内元素平衡。  相似文献   

18.
中医中药以自然、有效、低毒、无耐药性、副作用少,个性化服务的特点为患者提供了就医的多样性选择,尤其是它在提高机体免疫力,健康保健,养身,平衡阴阳,天人合一的先进理念受到世界的推崇.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了解中医,学习中医,用中医中药治病.如何教授外国人学习中医中药是我们要研究的课题及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如何教留学生学中医中药谈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温阳通脉法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本文以从《黄帝内经》等中医经典中发掘中医对心脏血脉的功能为背景,结合胸痹心痛的病因病机与现代西医学病理生理的认识,剖析温阳通脉法的内涵,总结概括治疗胸痹心痛病的温阳通脉治疗方法;结果温阳通脉法涵盖以下几种治则,即:振奋心阳;寓通于补;益气活血;通络化痰,体现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优势;结论中医"温阳通脉"符合中医治病求本的理念,是中西医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治疗的概括。  相似文献   

20.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医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积淀了许多富有哲理的思想,如治病讲究"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医者要做到"悬壶济世""大医精诚"和"以人为本",这些思想无不体现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倡导的人文主义精神。然而在许多中医院校中,中医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却被一再忽略,导致中医文化与中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严重脱节。因此,本文旨在探索中医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合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