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稳心颗粒联合镁盐治疗急性心房颤动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目前根据房颤持续的时间和对治疗的反应相结合分为阵发性房颤(可以自行终止)、持续性房颤(房颤持续时间少于1a,通过治疗可以终止)、永久性房颤(固定持续的房颤,通常超过1a,通过治疗不能终止)3类。本院近2a采用稳心颗粒联合镁盐治疗急性房颤患者1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心房纤颤(房颤)为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在整个人群中的发病率为2%,在美国约有220万房颤者。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显著增高,据报道60岁以上人群中房颤发生率5%,美国80岁以上每年房颤发病率男性为42.1%。,女性为28.8‰。房颤已成为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一个主要因素。在老年房颤有其不同于中青年房颤的特点,在治疗方面也有许多不同之处。尽管射频消融、经静脉心房内电复律等方法在房颤治疗方面取得较大进展,但非药物疗法在房颤治疗中所占比例仍十分有限,药物治疗仍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在老年房颤患者。1…  相似文献   

3.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房颤在正常人群的发病率为0.15%~2.3比,65岁以上为3%~5%.而到75岁时可离达.5%。在我周35岁以上人群中房颤患病率为0.61%,推测存13亿人口的中国人群中,  相似文献   

4.
心房纤颤(AF)是常见的心律失常。统计表明,人群中AF总发病率为0.5%~1.0%(70岁以上者上升至10%)。心房纤颤病人最大的危险因素之一是以缺血性脑卒中为主的血栓栓塞性并发症。非风湿性心脏病房颤和风湿性心脏病房颤病人发生栓塞事件的危险性分别是窦性心律者的5倍及17倍。血栓的检出和预测以及相应的抗凝药物的应用对房颤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外科手术及经导管消融技术的发展则为房颤的治疗提供更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心房纤颤(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其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房颤对患者的主要危害是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后者是房颤患者的主要死因。60岁以上危险性显著增加。因此,对房颤患者,尤其是老年房颤患者,加强抗凝治疗,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尤为重要。2000年1月-2006年1月,笔者采用华法林抗凝治疗46例老年房颤患者,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孙欣峰 《国医论坛》1999,14(3):24-24
心律失常属祖国医学心悸、怔仲、胸痹范畴。其辨证以虚证或虚实夹杂者居多,尤以气阴两虚型最为常见。鉴于此,笔者自1993年以来,以益气养阴法为主,用自拟纠律场治疗心律失常68例,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l一般资料68例患者中男35例,女33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78岁,平均40.19岁;病程最短15天,最长12年;心律失常分类届过早搏动者55例(其中房性早搏13例,室性早搏39例,结性早搏3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3例,阵发性房颤6例,l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窦性心动过缓1例;原发病为病毒性心肌炎者39例,冠心病者15例,…  相似文献   

7.
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其中男性发病率2.15%,女性1.71%,并且随年龄的增大而增高,6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达5%以上[1]。对于房颤的治疗,目前医学界存在争议,即以控制心室率加预防血栓治疗为目的,还是以转复窦性心律并预防房颤复发为目的。最新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8.
心房颤动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据统计,60岁以上人群中房颤发生率为1%,非瓣膜性心脏病患者合并房颤,发生脑卒中的机会较无房颤者高出5~7倍。步长稳心颗粒是临床常用的抗心律失常中成药。笔者应用步长稳心颗粒与倍他乐克缓释片联合对非瓣膜性阵发性心房纤颤治疗和预防复发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有高度栓塞危险性,对伴有心功不全的患者也是促使心功能恶化的因素之一。持续性房颤超过7天多不能自行停止,超过1年则难以复律或复律后难以维持窦律。我院对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6例房颤病人给予胺碘酮联用氯沙坦治疗,其窦性心率转复率及维持率均较高,提示二者联用可能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益处。  相似文献   

10.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许多心脏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都有出现心房颤动的可能,多与心房扩大及心房肌受损有关。但也有少数阵发性房颤患者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据统计我国30岁以上人群房颤的患病率为0.77%,并随年龄的增长房颤的患病率变增加,男性人群房颤的患病率为0.9%,  相似文献   

11.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由于房颤高发病率和患病率,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并造成社会经济压力。因此,认识房颤的发病机制,掌握预防及治疗房颤的方法至关重要。本文从中西医角度分别对房颤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的常见病,发病率高,病程长且易复发,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笔者近3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经观察、随访112例,效果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亚临床资料1.至一般资料:本组112例均系门诊患者,年龄最小20岁,最大52岁,平均年龄32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6个月,2年以上者有35例。发病原因最常见是流产后感染(包括人流,药流)占44.64%;其次是上环,占33.9%;产后感染、经期不洁,及机体抵抗力差,由急性盆腔炎迁延而来的占15.17%;原因不明显”者5.35%。1.2;临床表现:全部病例均见…  相似文献   

13.
安心方治疗特发性房颤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发性房颤又称孤立性房颤 ,是指无任何器质性心脏病证据的心房颤动 ,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近年来 ,笔者运用自拟安心方治疗本病 5 0例 ,现报告如下。1 一般情况75例病人 ,门诊 46例 ,住院 2 9例 ,按就诊顺序以 2∶1比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5 0例 ,男 39例 ,女 11例 ;最大年龄 5 8岁 ,最小年龄 2 2岁 ,平均年龄 42岁 ;病程最长者 6年 ,最短者 1年 6个月 ,平均 3年 4个月。对照组 2 5例 ,男 2 0例 ,女 5例 ;年龄最大者 6 0岁 ,最小者 2 1岁 ,平均43岁 ;病程最长者 6年 6个月 ,最短者 1年 4个月 ,平均 3年8个月。经统计学…  相似文献   

14.
心房纤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在人群中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1],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房颤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导致病人残疾或病死率增加.笔者近年来采用稳心颗粒和胺碘酮治疗老年慢性房颤30例,在改善症状、心电图、血液流变学及控制心室率方面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腰椎间盘突出术后复发者约占6-15%,其术后残留症状者更为常见。根据术后残留症状发生的快慢,分为创伤速发型和创伤迟发型。由于发病原因复杂,治疗难以得心应手,文献中尚少有报导。笔者应用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残留症状56例,收到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6例全部随机选自1992年4月至1996年12月338例腰椎间盘摘除术后仍残留症状者(发病率为16.6%)。创伤速发型16例,占28.6%,创伤迟发型40例,占71.4%。男32例,女24例;年龄最大者70岁,最小者32岁,病程最短者1天,最长3年。1.2诊断与分型诊断…  相似文献   

16.
<正>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高而增加,其中包括非瓣膜房颤的发生率。近年来随着高血压、冠心病发生率的增加,非瓣膜房颤的发生率也呈现明显上升趋势。现将104例非瓣膜房颤患者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消化性溃疡的内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化性溃疡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它的发病率很高。据统计人一生中的某一时期罹患此病,其发病率为5~10%,合并症约占25%,癌变率约占5%,病死率为1.5%。虽然新药不断出现,疗效也有很大提高,但仍不能所有病使之根治,因此,对本病的研究与治疗不应忽视。  相似文献   

18.
房颤作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近年来,发病率越来越高,发病机制不够明确,治疗不够高效完善,从而降低了生活质量,危害生命安全。因此,认识房颤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式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中西医角度分析房颤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总结各位医家对房颤的经验认识和试验成果,为房颤的诊疗进行概括。  相似文献   

19.
胃十二指溃疡即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它的发病率很高。据统计人生中的某一时期罹患此病,其发病率为5~10%,合并症约占25%,癌变率约占5%,病死率为1.5%。虽然新药不断出现.疗效也有很大提高,但仍不能所有病例使之根治,因此,对本病的研究与治疗不应忽视。其主要病因为胃酸分泌过多,胃肠粘膜保护减弱和HP的感染。  相似文献   

20.
目的:慢性房颤是临床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病乃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心房内异住起搏点(房颤点)发生350-600次/min不规则的颤动波并经阵发性发作迁延而致。现代医学研究其发病机制与折返激动、异位起搏点自律性增高、触发效应有关。单纯西医治疗复律成功率较低,复律后维持巩固较难,并发症较多。本文通过对慢性房颤进行中西医结合与纯西医治疗对比,为临床更有效治疗慢性房颤提供帮助。方法:对我院2001年10月~2005年10月收治慢性房颤门诊和住院病人228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156例及单纯西药治疗组72例进行临床对比。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愈94例,占60.26%;好转46例,占29.49%:无效16例,占10.26%;总有效率89.74%;平均复律时间7.35天。对照组治愈24例,占33.3%;好转25例,占34.72%:无效23例,占31.94%;总有效率68.06%;平均复律时间14.45天。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较之对照组疗效满意(P〈0.01)而且转复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中西医结合治疗明显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