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胃脘痛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胃脘痛患者经中医辨证治疗后完全治愈31例,占68.9%;明显好转11例,占24.4%;无效3例,占6.7%。总有效率为93.3%。结论:中医辨证治疗胃脘痛疗效确切,值得一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浅述胃脘痛在中医临床辨证中的治疗方法。胃脘痛,俗称“胃痛”,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症状以上腹部疼痛、伴腹胀、嗳气等症状为主。本人在临床工作中运用中医辨证分型对629例胃脘痛患者进行治疗和研究,均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统计结果:629病例中发病时间短者1~2周,发病时间长者17年以上。运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此629例胃脘痛患者痊愈率占25.3%、显效率占34.5%、好转率占32.4%、无效率占7.8%,总有效率92.2%。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在87例中痊愈率占12.7%、显效率占28.6%、好转率占43.9%、无效率占15.8%,总有效率84.29%。结论:中医辨证治疗胃脘痛的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中医辨证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8例胃脘痛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并予以相应的治疗措施,观察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98例患者中包括肝胃郁血热型35例、肝胃不和型27例、寒热错杂型12例、胃阴亏虚型11例、脾胃虚寒型8例、胃络瘀血型5例。经过治疗,98例患者中显效58例,有效32例,无效8例,分别占59.2%、32.6%、8.2%,总有效率为91.8%。结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胃脘痛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减轻疼痛,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分析中医中药治疗胃脘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于不同症候、分型,辨证施治,结合疗效标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显效98例,有效3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5.65%。结论:应用中医辨证论治,治疗胃脘痛效果确切,有效率高,且经济实用,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辨证分型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慢性咽炎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进行治疗。结果:本组45例中痊愈29例,占64.4%;显效10例,占22.2%;好转4例,占8.9%;无效2例,占4.4%;总有效率95.6%。结论:辨证分型治疗慢性咽炎疗效十分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医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临床分型辨证施治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8例。结果:38例中,完全缓解23例,占60.5%;有效13例,占34.2%;无效2例,占5.3%;总有效率占94.7%。结论:中医辩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辨证治疗胃脘痛214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用中药辨证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4例胃脘痛患者分为3个主证、5个兼证治疗。结果:痊愈11.2%,显效34.6%,好转49.5%,无效4.7%,总有效率95.3%。结论:中药辨证治疗胃脘痛有稳定而可靠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王辉 《光明中医》2012,27(10):2006-2007
目的探讨运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胃脘痛的临床效果。方法依据患者症状进行分型,对肝郁气滞型、脾胃虚寒型、胃热阴虚型和湿热内阻型进行辨证施治,观察疗效。结果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本组78例中痊愈14例,占17.9%;显效28例,占35.9%;好转29例,占38.5%;无效7例,占9.0%;总有效率90.7%。结论中医辨证分型论治胃脘痛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结肠炎82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中医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辨证治疗。方法: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82例。结果:治愈42例占51.2%,显效32例占39%,无效8例占9.8%,总有效率90.2%。结论: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眶上神经痛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门诊61例眶上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两组近期疗效。结果:治疗组31例患者中治愈20例,占64.5%;显效8例,占25.8%;有效2例,占6.5%;无效1例,占3.2%。总有效率96.8%。对照组30例患者中治愈12例,占40%;显效6例,占20%;有效4例,占13.33%;无效8例,占26.67%。总有效率73.33%。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论治儿童口疮的疗效:方法 将58例门诊口疮患儿根据临床表现分为脾胃积热型和虚火上炎两型,分别以凉膈散和知柏地黄丸加减治疗:结果 共治疗58例患儿,显效48例.占82,76%;有效8例.占13.79%;无效2例,占3,45%;总有效率达96.55%: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儿童口疮疗效好,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12.
中医辨证治疗胃脘痛7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运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胃脘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胃脘痛患者根据不同的症候辨证治疗和同期72例胃脘痛患者经普通治疗的临床资料,并做对比.结果:治疗组72例中痊愈占18.1%、显效占33.3%、好转占38.9%、无效占9.72%,总有效率87.5%.对照组72例中痊愈占11.1%、显效占27.8%、好转占41.7%、无效占19.4%,总有效率87.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胃脘痛的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3.
辨证治疗灼口综合征3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辨证治疗灼口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4例患者运用辨证方药配合心理疗法治疗。结果:痊愈7例,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5.29%。结论:中医辨证方药配合心理治疗灼口综合征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陈立红 《中医临床研究》2011,3(14):30+32-30,32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资料中,100例高血压患者,经过中医辨证治疗,显效59例,占59.0%,有效36例,占36.0%,无效5例,占5.0%,总有效率为95.0%。结论:采用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疗效确切,起到了很好的防治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配合中医情志护理治疗失眠的疗效。方法:34例失眠患者应用耳穴压豆治疗及情志护理,3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症疗效。结果:治愈21例,占61.8%:好转10例,占29.4%:无效3例,占8.8%:总有效率达91.2%。结论:耳穴压豆配合中医情志护理治疗失眠效果显著,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98例患者都是原发性高血压病症的临床治疗,使用中西医药联合治疗。结果:治愈58例,占29.3%;显效69例,占34.8%;有效64例,占32.3%;无效7例,占3.5%。总有效率为93.0%。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较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反流性食管炎采取中医辨证治疗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从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病例67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4例,予以西药治疗,实验组33例,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对比分析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33例病例有疗效的为31例,占病例总数的93.9%;对照组34例病例中有疗效的为26例,占病例总数的76.5%(P〈0.05)。结论反流性食管炎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效果较西医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观察中医中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诊治的106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分为肝郁脾虚型、脾胃虚弱型、脾肾阳虚型、脾虚湿盛型4个证型进行辨证施治。结果:106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治愈67例,占63.2%;好转34例,占32.1%;无效5例,占4.7%;总有效率占95.3%。结论:中医辩证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中医辨证治疗胸痹8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运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胸痹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胸痹患者根据不同的症候辨证治疗和同期84例胸痹患者经普通治疗的临床资料,并做对比。结果:治疗组84例中痊愈占18.1%,显效占33.3%,好转占38.9%,无效占9.7%,总有效率90.3%。对照组84例中痊愈占11.1%,显效占27.8%,好转占41.7%,无效占19.4%,总有效率80.6%。结论:中医辨证治疗胸痹的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蒙医艾灸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单纯蒙药辨证施治与蒙药结合艾灸治疗失眠,经1~3个疗程临床治疗对照.结果:观察组:经1~3个疗程临床治疗后,治愈34例,占66.7%;显效9例,占17.6%;有效6例,占11.8%;无效2例,占3.9%;总有效率96.1%;对照组:经1~3个疗程临床治疗后,治愈26例,占51%;显效9例,占17.6%;有效8例,占15.7%;无效8例,占15.7%;总有效率84.3%.结论:蒙药结合艾灸治疗失眠疗效显著,操作方便、无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