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血清瘦素及脂联素的影响,探讨穴位埋线治疗脂肪肝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穴位埋线组,每组8只,以高脂饮食喂养12周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造模结束后穴位埋线组选用气海、中脘、天枢(双)穴位埋线治疗8周;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瘦素和脂联素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瘦素水平显著升高,血清脂联素显著降低;应用穴位埋线治疗后,大鼠血清瘦素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血清脂联素含量较模型组显著升高。结论:穴位埋线可通过调节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清瘦素和脂联素含量,改善肝细胞脂肪变,这可能是其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三七对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组织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方法:6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三七大剂量组、三七小剂量组和易善复组,后4组以50%酒精灌胃和自由饮用10%酒精饮料进行酒精性脂肪肝的造模,易善复组、三七大、小剂量组大鼠在造模的同时予相应的药物进行干预,连续14周后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测定肝组织中COX-2的表达、放免法检测血浆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脂肪变,肝组织COX-2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增强,血浆TXB2、6-Keto-PGF1α含量及TXB2/6-Keto-PGF1α值较正常组明显升高。经大、小剂量三七干预后大鼠肝组织脂肪变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COX-2表达明显减少,血浆TXB2、6-Keto-PGF1α含量及TXB2/6-Keto-PGF1α值也明显降低。结论:三七能明显改善酒精性脂肪肝大鼠微循环,抑制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组织COX-2表达,这可能是其抗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健脑颗粒对脑动脉硬化模型大鼠血浆ET、NO、TXB2及6-Keto-PGF1α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的方法建立脑动脉硬化模型,将健脑颗粒分别进行预防给药与治疗给药,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浆NO含量,放射免疫法测定ET、TXB2及6-Keto-PGF1α含量,并与西药桂利嗪作对照。结果:健脑颗粒治疗给药与预防给药各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脑动脉硬化大鼠血浆ET含量,提高NO及6-Keto-PGF1α含量,降低ET/NO,TXB2/6-Keto-PGF1α比值。结论:中药健脑颗粒通过降低ET/NO与TXB2/6-Keto-PGF1α比值,起到抑制平滑肌增生、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增加脑血流、抑制血小板和白细胞聚集等作用,这些可能是其治疗脑动脉硬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喂养12周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后以中脘、气海、天枢(双)穴位埋线治疗8周,常规HE染色检测肝组织的脂肪变和炎症程度,生化法检测血清和肝组织甘油三酯、胆固醇及血清ALT、AST的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可见弥漫性肝细胞脂肪变和不同程度炎细胞浸润,血清及肝组织脂质代谢紊乱,血清ALT、AST水平及TNF-α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应用穴位埋线治疗后,大鼠肝组织脂肪变和炎症程度明显减轻,肝组织TG、CHOL含量明显下降,血清ALT、AST水平及TNF-α含量明显降低。结论:穴位埋线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节脂质代谢、降低血清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ET、NO在糖尿病胃肠运动功能障碍发病进展过程中的作用和穴位埋线法早期干预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动物试验,用自制的高脂饲料喂养+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的方法制作出38只糖尿病模型大鼠,随机分为穴位埋线治疗组和模型空白对照组,每组19只,另外取13只健康大鼠作为正常空白对照组。穴位埋线治疗组大鼠用埋线治疗,7天1次,共埋线12次;模型空白对照组大鼠给予自由饮食,不做任何处理,饲养12周。12周后抽血和取胃窦组织进行血浆内皮素和胃窦一氧化氮(NO)含量的测定。结果:模型空白对照组大鼠血浆内皮素含量明显高于穴位埋线治疗组和正常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埋线治疗组与正常空白对照组血浆内皮素含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空白对照组大鼠胃窦NO含量明显低于穴位埋线治疗组和正常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埋线治疗组与正常空白对照组胃窦NO含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ET、胃窦NO含量的变化提示糖尿病胃肠局部微循环障碍是糖尿病胃肠并发症的主要病理基础,早期采用穴位埋线法进行干预,能降低ET,升高NO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温和灸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及ET/NO和TXB2/6-Keto-PGF1α比值的影响。方法:以高脂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温和灸神阙、双侧足三里。观察患者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12周后TC、TG、LDL-C、HDL-C以及血浆NO、ET、TXB2、6-Keto-PGF1α含量变化。结果:①与治疗前相比,治疗6周后TG、TC、LDL-C均有下降趋势,TC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2周后TG、TC、LDL-C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HDL-C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12周后血脂各项指标较治疗6周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与治疗前相比,治疗6周后ET、TXB2均有下降趋势,NO、6-Keto-PGF1α有升高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NO、6-Keto-PGF1α、ET、TXB2含量较治疗前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④治疗12周后NO、ET、TXB2、6-Keto-PGF1α含量较治疗6周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⑤治疗6周、12周后ET/NO和TXB2/6-Keto-PGF1α比值均较治疗前下降明显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⑥治疗12周后ET/NO和TXB2/6-Keto-PGF1α比值较治疗6周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和灸能改善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指标,且能显著降低ET和TXB2含量,升高NO、6-Keto-PGF1α水平,良性调节TXB2/6-Keto-PGF1α和ET/NO比值,治疗12周疗效优于治疗6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脂肝泰胶囊治疗高脂血症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喂饲大鼠复制脂肪肝模型,实验分组为模型组、脂肝泰高剂量组、脂肝泰低剂量组、东宝肝泰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以高、低剂量脂肝泰和东宝肝泰进行干预,然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浆、肝组织中血栓素B2(TXB2)及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浆、肝组织中TXB2和6-Keto-PGF1α的含量及其比值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血浆、肝组织中TXB2和6-Keto-PGF1α的含量及其比值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脂高组、脂低组血浆和肝组织TXB2和6-Keto-PGF1α含量及其比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脂肝泰胶囊可通过降低TXB2和6-Keto-PGF1α含量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清肠栓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血浆TXB2和6-Keto-PGFlα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用三硝基苯磺酸复制大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随机分为清肠栓大小剂量组、西药组、模型组、空白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治疗14天后处死,腹主动脉抽血5ml,放免法测定血浆TXB2和6-Keto-PGF1α含量。结果:模型、空白对照组血浆TXB2较正常组明显升高,6-Keto-PGF1α降低,TXB2/6-Keto-PGF1α比值升高;各药物治疗组血浆TXB2、6-Keto-PGF1α TXB2/6-Keto-PGF1α比值均接近正常组,与模型、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西药、中药大、小剂量组之间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结论:中药清肠栓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理与稳定细胞膜,降低磷脂酶活性,降低血浆TXB2,升高6-keto-PGFlα,降低TXB2/6-Keto-PGFlα比值,改善肠黏膜血液循环有关。  相似文献   

9.
头痛宁穴位贴剂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头痛宁穴位贴剂治疗瘀血型偏头痛的作用机理。方法选用清洁级Wistar大鼠制造血瘀证模型,随机将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及贴剂组,用放免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浆中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浆中TXB2水平和T/K比值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6-Keto-PGF1α水平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贴剂组血浆中TXB:水平和T/K比值较模型组明显下降,6-Keto-PGF1α水平较模型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头痛宁穴位贴剂治疗和预防瘀血型偏头痛发作的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浆TXB2和6-Keto—PGF1α水平,改善血管的舒缩状态,促进血液循环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川芎-天麻不同比例水提物、醇提物对偏头痛肝阳上亢证大鼠的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取昆明种小鼠8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8组,每组10只,即正常组,模型组,川芎-天麻(4∶1,1∶1,1∶4)水提组、川芎-天麻(4∶1,1∶1,1∶4)醇提组。川芎-天麻水提组和醇提组均按1.75 g·kg-1灌胃给予相应提取液1次,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清水。小鼠腹腔注射0.6%醋酸溶液,记录15 min内小鼠扭体次数。以醋酸扭体法评价川芎-天麻对小鼠的镇痛作用。取SD大鼠64只,随机分为8组,每组8只,即正常组,模型组,川芎-天麻(4∶1,1∶1,1∶4)水提物组、川芎-天麻(4∶1,1∶1,1∶4)醇提物组。用附子和硝酸甘油复制偏头痛肝阳上亢证大鼠模型,测定血清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大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1α(6-Keto-PGF1α)含量,并计算NO/ET、TXB2/6-Keto-PGF1α比值。结果川芎-天麻不同比例醇提物和水提物均能降低醋酸诱发的小鼠扭体次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比例水提组比较,川芎天麻(4∶1)醇提组可降低模型组CGRP、NOS活性、NO含量、NO/ET,(1∶1)醇提组降低模型组NOS活性、NO/ET、TXB2/6-Keto-PGF1α比值,升高6-Keto-PGF1α含量,(1∶4)醇提组降低模型组CGRP、NOS活性、NO含量、NO/ET、TXB2/6-Keto-PGF1α比值,升高6-Keto-PGF1α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川芎-天麻醇提物组治疗偏头痛效果优于水提物组,其调节模型大鼠血清CGRP、NOS、NO、ET、TXB2、6-Keto-PGF1α等指标的水平及NO/ET、TXB2/6-Keto-PGF1α平衡,可能是其治疗偏头痛的部分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益气、行气活血法在冠心病心血瘀阻证中的作用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冼绍祥  黄鹂  刘小虹  刘亦选 《新中医》2002,34(11):18-20
目的:初步探讨行气活血法和益气活血法在冠心病心血瘀阻证的作用机理。方法:从冠心病患者中随机选择气滞心血瘀阻证30例和气虚心血瘀阻证30例,并随机分配到行气活血法组和益气活血法组中治疗,检测治疗前后的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6-Keto-PGF1α)的变化。结果:气虚心血瘀阻证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程度比气滞心血瘀阻证患者严重,ET与NO间的平衡遭到更严重的破坏,平衡明显倾向于ET;气虚心血瘀阻证患者TXB2、6-Keto-PGE1α间的平衡;2种治法对证治疗时,效果最佳。结论:辨证论治能发挥治疗的最大效应。益气活血法、行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血瘀阻证的作用机理可能与其修复受损的内皮细胞,调节NO与ET、TXB2与6-Keto-PGF1α间的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12.
透穴疗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与机理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透穴疗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理。方法  9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透穴组和西药组各 4 5例进行对照观察 ,同时对治疗前后血浆 ET、TXB2 和 6 - Keto- PGFIa进行观察。结果 透穴组有效率 93.33% ,优于西药组6 6 .6 7% ,具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血浆 ET、TXB2 和 6 - Keto- PGFIa含量明显下降。结论 透穴疗法通过降低血浆 ET、TXB2 和 6 - Keto- PGFIa含量而治疗偏头痛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膈下逐瘀汤对血瘀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探讨其防治NASH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及膈下逐瘀汤3组,每组10只。以高脂饮食喂养联合NE加BSA复合因素造模,同时膈下逐瘀汤组每天灌服膈下逐瘀汤流浸膏14g/kg.d-1。全部大鼠于第12周末观察大鼠血瘀体征,测定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化学法测定肝组织匀浆TG、CHOL含量;ELISA法检测血浆TXB2、6-Keto-PGF1α、t-PA、PAT-1、ET-1及血清NO水平;油红"O"染色及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肝组织脂肪变和炎症程度,并进行NAFLD炎症活动度积分(NAFLD activity score,NAS)。结果:模型组大鼠血瘀体征积分、NAS、全血黏度(高、中、低切)、全血还原黏度(高、中、低切)、红细胞聚集指数和刚性指数、肝脏TG和CHOL含量、血浆TXB2、PAI-1、ET水平以及TXB2/6-Keto-PGF1α、PAI-1/tPA、ET/NO比值均较正常组明显增高,血tPA含量较正常组明显降低;应用膈下逐瘀汤干预后,大鼠血瘀体征积分值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肝组织的脂肪变及炎症程度明显减轻(P<0.01),全血黏度(高、中、低切)、全血还原黏度(高、中、低切)、红细胞聚集指数和刚性指数均明显降低(P<0.05、P<0.01),大鼠肝脏TG、CHOL含量明显降低(P<0.05),血TXB2、PAI-1、ET含量以及TXB2/6-Keto-PGF1α、PAI-1/tPA、ET/NO比值均明显降低(P<0.05、P<0.01),而tPA含量则明显增高(P<0.05)。结论:血瘀型NASH大鼠存在肝组织脂肪变和炎细胞浸润的脂肪性肝炎病理特征,以及中医血瘀证表现。膈下逐瘀汤调节血液流变学、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可能是其防治血瘀型NASH发展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枳椇子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肝组织学变化和血清TNF-α、IL-6、IL-8水平的影响,探讨其防治NAFLD的作用机理。方法:以高脂饮食喂养SD大鼠90天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同时以不同剂量的枳椇子连续干预90天,观察肝组织学的病理改变,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TNF-α、IL-6、IL-8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组织脂肪变性、炎症活动度、血清中TNF-α、IL-6、IL-8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枳椇子高、低剂量组大鼠肝组织炎症程度、血清TNF-α、IL-6、IL-8含量明显降低。结论:TNF-α、IL-6、IL-8参与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降低血清TNF-α、IL-6、IL-8水平可能是枳椇子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进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丹莪妇康煎膏对缩宫素诱发小鼠痛经的镇痛作用。方法: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少腹逐瘀丸组、丹莪妇康煎膏高剂量组及低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灌胃给药同时灌服己烯雌酚,连续7天,末次给药30分钟后,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腹腔注射缩宫素,观察小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变化、小鼠30分钟内扭体反应次数,并检测小鼠血浆血栓烷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子宫组织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含量。结果:高剂量丹莪妇康煎膏(5.6g/kg体重)能显著抑制缩宫素诱导小鼠子宫平滑肌收缩,明显减少小鼠扭体次数,明显降低小鼠血浆TXB2、血清MDA及子宫组织ET值,明显升高血浆6-Keto-PGF1α及子宫组织NO水平,虽能使血清SOD值有升高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低剂量丹莪妇康煎膏(2.8g/kg体重)能明显抑制缩宫素诱导小鼠子宫平滑肌收缩张力,显著降低血浆TXB2水平,虽能使小鼠扭体次数、血清MDA和子宫组织ET值有下降的趋势,血浆6-Keto-PGF1α、血清SOD和子宫组织NO值有升高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丹莪妇康煎膏对缩宫素诱导小鼠痛经模型有较好治疗作用,其作用可能与调节TXB2与6-Keto-PGF1α、NO与ET比值、抗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6.
电针、穴位埋线合耳压综合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观察电针、穴位埋线、耳压综合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疗效及脂质代谢。方法:将50例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别设立综合治疗组(电针、穴位埋线、耳压综合治疗)25例,对照组(饮食控制治疗)25例,观察其疗效及治疗前后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变化。结果:综合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效率为84%,对照组有效率为44%。并发现针刺能降低人体中血清TC、TG、LDL—C的含量,提高HDL—C的含量。结论:电针、穴位埋线合耳压综合治疗是目前有效的减肥方法,参与脂肪代谢为针刺减肥的机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具有中医“热毒血瘀证”表征的大鼠血管内皮细胞(VEC)损伤和血小板功能的病理变化,以阐释中医“热毒血瘀证”的现代生物医学基础。方法大鼠腹腔注射内毒素即脂多糖(LPS),连续8周,在不同时间点进行行为学分析、检测舌血氧饱和度基础上,检测血浆内皮素(ET)、热休克蛋白-70(HSP70)、血栓烷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6-Keto-PGF1α)的变化。结果注射毒素后大鼠活动减少,舌血氧饱和度降低。早期血浆ET、HSP70和TXB2/6-Keto-PGF1α增高,晚期TXB2/6-Keto-PGF1α降低。结论具有舌体组织血氧饱和度下降的中医“热毒血瘀证”存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血小板功能障碍,VEC损伤在中医“热毒血瘀证”发展过程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不同频率电针"内关"穴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液中血管活性物质含量的影响,并分析不同频率电针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高频电针组及低频电针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并再灌注40min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高频电针组及低频电针组于结扎成功即刻起分别以120Hz及20Hz持续电针"内关"穴50min。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血浆内皮素(ET)、心钠素(ANP)、血栓素B 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并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各组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血浆ET、ANP、TXB2含量显著升高(P0.05),血浆6-Keto-PGF1α含量显著下降(P0.05),血清NO含量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高频电针组和低频电针组的血浆ET、ANP、TXB2含量均有显著降低,血浆6-Keto-PGF1α含量及血清NO含量显著升高(P0.05)。高频电针组血清NO含量显著高于低频电针组(P0.05)。结论:电针大鼠"内关"穴可以调节血管活性物质,这可能参与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的治疗作用。此外,不同频率电针对血管活性物质的调节作用不完全相同,这可能是不同手法针刺疗效存在差异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俞募穴埋线治疗卵巢早衰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肝脾肾之俞募穴埋线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例卵巢早衰患者随机分成埋线组和药物组,每组各66例。埋线组给予肝脾肾之俞募穴埋线治疗;药物组采用激素替代疗法,即口服戊酸雌二醇(补佳乐)2mg,每日1次,连服20天,10天后加服安宫黄体酮4mg,每日2次,连服10天,平均用药6个月。观察2组疗效及血清促卵泡激素(FSH)和雌二醇(E2)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血清FSH和E2均有显著改善(P〈0.01),且埋线组血清E。提高较药物组显著(P〈0.01)。埋线组痊愈率为84.9%,总有效率为97.0%;药物组分别为31.8%、84.8%。埋线组痊愈率优于药物组(P〈0.05)。随访10个月,埋线组疗效可维持。结论:肝脾肾之俞募穴埋线治疗卵巢早衰疗效好,无任何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