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2 毫秒
1.
王玉玺教授治疗荨麻疹经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荨麻疹急性期多属于表证、实证,治以祛风、清热、散寒、凉血、解毒为主,易于收敛;慢性期多挟湿、挟虚、挟瘀,应结合除湿、补虚及活血化瘀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2.
秦彩琴  张琳  朱珊 《光明中医》2009,24(2):319-320
反复呼吸道感染(RTI)是儿童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6个月-6岁的小儿,尤以3岁以下的幼儿更为常见.根据<小儿药证直诀)"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黄帝内经>"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本病发病关键.不在邪多,而在正虚",病性多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肺、脾、肾三脏虚弱,标实为肝郁、挟热、挟滞、挟痰(湿)、挟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探讨其与冠心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0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即气阴两虚挟痰瘀、气阴两虚挟瘀、阳虚挟痰瘀、气虚挟痰瘀、气虚血瘀、痰瘀互结、心肾阴虚挟痰瘀7个证型.探讨各证型与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中医证型由多到少排列为气阴两虚夹痰瘀型>气阴两虚夹瘀>心肾阴虚夹痰瘀>气虚血瘀>阳虚夹痰瘀>气虚挟痰瘀、痰瘀互结,气阴两虚夹痰瘀型患者合并高血压及血脂异常居多,气虚血瘀夹瘀型患者合并血脂异常居多.结论: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危险因素与中医证型有相关性,可以为中医药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提供诊断及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4.
石建太 《光明中医》2013,(12):2468-2469
虚、瘀是普遍存在于老年病的基本病机,并且是贯穿于老年病全过程的病理特征,补虚化瘀是根本法则,但挟痰、挟风,有热、有寒者不可偏废.本文通过归纳中医理论,从虚、瘀、虚瘀夹杂入手,分析老年病的病机,并针对性的用补虚化瘀立法遣药,强调灵活用药.从虚从瘀辨证论治老年病可以提高临床效果,理论根据具有科学性,方法 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是论治老年病的又一途径.  相似文献   

5.
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肾病发病率逐渐升高,治疗成本昂贵.通过对北京地区DN中医证候的调查研究,发现DN的中医证候特征主要表现为气阴两虚挟血瘀,Ⅲ期主要为气阴两虚,可兼挟血瘀;Ⅳ期主要表现为气阴两虚挟血瘀;Ⅴ期中医证候均表现为气血阴阳俱虚、湿浊、瘀血阻滞的虚实夹杂重症.血瘀证贯穿病程始终,提示了血瘀证的重要地位.通过对专家的问卷调查发现,多数专家在DN的治疗上也强调益气养阴活血.北京地区近几十年来名老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也多以益气养阴活血立法.该法在DN的治疗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附以一典型案例说明该法在临床上治疗DN疗效显著,并进行了对该病病机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尿渗透压值为指标观察了中医辨证与尿渗透压水平的关系。在110例病人中,发现阳虚组和阳虚挟实组、阴阳两虚组和阴阳两虚挟实组尿渗透压平均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所有虚证组和虚中挟实组均明显低于实证组;且阳虚组和阴阳两虚组均明显低于阴虚组。此结果提示尿渗透压测定在阴阳虚实辨证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微  李春华  李勇 《吉林中医药》2011,31(4):322-323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镇悸汤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气阴两虚挟瘀证的疗效.方法:对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应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组应用益气养阴镇悸汤,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气养阴镇剂汤对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气阴两虚挟瘀证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8.
基于文献分析,规范消渴病定义、分期、各期证候名称.通过对文献中证型归类研究,对消渴病2型糖尿病临床表现症状、舌脉术语进行规范判定,总结出消渴病有阴虚、热盛、气虚、阳虚4个基本证候.依据2型糖尿病病程发展规律,归纳阴虚热盛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和挟湿证、挟瘀证等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9.
基于文献分析,规范消渴病定义、分期、各期证候名称,通过对文献中证型归类研究,对消渴病2型糖尿病临床表现症状、舌脉术语进行规范判定,总结出消渴病有阴虚、热盛、气虚、阳虚4个基本证候.依据2型糖尿病病程发展规律,归纳出阴虚热盛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和挟湿证、挟瘀证等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0.
基于文献分析,规范消渴病定义、分期、各期证候名称,通过对文献中证型归类研究,对消渴病2型糖尿病临床表现症状、舌脉术语进行规范判定,总结出消渴病有阴虚、热盛、气虚、阳虚4个基本证候.依据2型糖尿病病程发展规律,归纳出阴虚热盛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和挟湿证、挟瘀证等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1.
以调补肝肾、活血化痰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北京联大中医药学院(100001)车念聪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整个病变过程中,往往表现出虚实错杂,虚中挟实、实中挟虚,因虚致实,因实致虚,病情反复。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钱英教授积多年之临床经验,提出乙肝的总病机是:湿热...  相似文献   

12.
<正> 盐山已故名医张锡纯,辨证论治,立方遣药,注重实践,讲求疗效,于防治老年病也颇多独到之处。兹择其要者,作一介绍。老年病每多兼虚挟淤根据《医学衷中参西录》所载140余例有年龄可查的老年病案来看,兼虚挟淤者居多。盖人至高年,正气虚弱,且老年病多属慢性。“久病多虚”,“久病多淤”,故每多兼虚挟淤。兼虚之由,不出两端。阳虚气弱,或君火不足,则痰饮咳喘,水肿尿闭,或宗气下陷,肢体痿废;阴血不足,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并评价欣胃颗粒在治疗胃癌前病变气阴两虚挟瘀挟毒型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6例胃癌前病变气阴两虚挟瘀挟毒型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4例与对照组32例。治疗组予欣胃颗粒治疗;对照组予胃复春片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胃镜下改变、病理疗效、相关安全性指标及服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胃镜及病理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8.23%、85.29%、82.35%,对照组的临床疗效、胃镜及病理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71.87%、65.62%、62.50%,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欣胃颗粒治疗胃癌前病变气阴两虚挟瘀挟毒型疗效显著,且安全。  相似文献   

14.
血尿,《内经》称溺血、溲血,属中医血证范畴。湿热蓄于肾与膀胱,是主要发病机理。其病因不外乎外感和内伤的热、虚、瘀三方面。急者多实证,以湿热为主;缓者常因久病多虚,属于虚证,或虚中挟实、挟瘀。治以清热利湿化瘀祛其邪,调理脾肾补其虚,达到止血目的。笔者结  相似文献   

15.
田永超  王东强 《吉林中医药》2010,30(10):833-834
骨质增生性腰腿痛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目前西医对其尚无理想疗法,中医的"骨痹""骨疣病""腰腿痛"等病与其相类似,且中医药对其治疗有较好疗效。本病内因于肾气、肾阳、肝血虚衰,外因于持久过劳,伤气耗血,虚与劳内外相因致虚实相兼,以虚为本,虚中挟实、虚中挟瘀;肾气、肾阳虚衰为其病理基础,而肝血虚衰是其发病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参芪消糖通脉饮对老年气阴两虚挟瘀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参芪消糖通脉饮,对照组予中汇糖脉康治疗,均1个月1疗程.结果:治疗组在总疗效、临床症状改善、糖代谢、血液流变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参芪消糖通脉饮是治疗老年气阴两虚挟瘀型糖尿病的比较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17.
正裘昌林主任中医师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4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善于诊治神经系统的疑难疾病。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将裘师治疗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PMD)的心得总结如下。1辨证论治本病可归属于中医学"痿证"范畴。以虚证为主,也可挟痰、挟湿、挟瘀,表现为本虚标实之证:脾肾亏虚为本,血瘀、湿热为标。脾胃亏虚、湿热浸淫、肾元亏虚为本病的主要分型~([1])。鉴于本病的遗传学本质,治疗时,裘师  相似文献   

18.
少阴病少阴病分表里两证,表证为里虚挟表,亦即少阴与太阳同病,其中并有表实和表虚的区别;里证之中又有阳虚、阴虚和阴阳两虚的不同,必须细辨。表证少阴表证为里虚挟表,也可以说是少阴与太阳同病。但其中有表实和表虚的区别,表实如麻黄细辛附子汤证和麻黄附子甘草汤证;表虚如桂枝加附子汤证和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等。  相似文献   

19.
对虚实病机进行了考察,认为外感病与内伤病的虚实病机可以统一起来,即"邪气亢盛,正气未衰"为实,"正气虚损"为虚,"邪实"与"正虚"同时存在,根据邪气与正气的对比关系确定为"实中挟虚"或"虚中挟实";对"阴阳俱盛"是否存在进行了推理,根据中医"从化"理论,初步认为可以有"阴偏盛"和"阳偏盛",但不会有"阴阳俱盛"病机之存在;对"阳胜则阴病"与"阴胜则阳病"进行了思考,认为这对病机其实是"实中挟虚"病机,而非单纯实证;并提出"阳胜"到何时会出现"阴病","阴胜"到何时会出现"阳病"的疑问.  相似文献   

20.
白细胞减少症,究其本质当属气虚、血虚、阳虚、脾虚,史亦谦治疗此病以补益为要,善用甘温,尤重补脾,以甘温补脾为治疗大法.同时对虚中挟实及兼感外邪者,补虚泻实,扶正祛邪,内外兼顾,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