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TPV)是指门静脉主干和/或它的分支完全或部分阻塞后,其周围形成大量侧支或阻塞后的再通,是机体为保证肝脏血流量和肝功正常的一种代偿性病变,可引起肝外门静脉高压症,临床少见。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的发展,目前该病报道渐趋增多。现将本院1998-2006年收治的7例CTPV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TPV)是指门静脉主干和/或它的分支完全或部分阻塞后,其周围形成大量侧支或阻塞后的再通,是机体为保证肝脏血流量和肝功正常的一种代偿性病变,可引起肝外门静脉高压症,临床少见[1].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的发展,目前该病报道渐趋增多.现将本院1998-2006年收治的7例CTPV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在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是指门静脉主干和绒分支部分或完全阻塞后,在其周围形成大量侧支静脉和/或阻塞后再通,一部分病人发展成肝前型门静脉高压症。其临床主要表现为门脉高压征和继发的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或伴反复门静脉高压性胃粘膜病变,出现反复呕血和柏油样便。少部分由于扩张的门静脉压迫胆道而可见阻塞性黄疸。  相似文献   

5.
典型病例患者,男,27岁。体格检查:一般状况良好;实验室检查:血、便常规正常,便潜血(-);尿常规:比重>1.030,余项正常。肝功正常,HBsAg(-),血脂、血糖、血尿酸正常,AFP(-)。腹部B超:第一肝门至胰头部见迂曲网状血管结构,胆囊萎缩,大小4.6cm×0.6cm,壁增厚0.37cm,胰脾双肾未见明显异常。考虑门静脉海绵样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海绵肾的声像图表现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收集经CT证实的海绵肾10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行双肾的超声检查.结果:8例表现为双侧肾脏髓质的病变,2例表现为单侧肾脏髓质的病变.病变的髓质均显示其回声有明显的增强.10例肾髓质均表现为边缘较毛糙的强回声团,其中3例在增强的部分髓质中可见到细小的筛状结构.结论:海绵肾声像图有其特有的表现征象,超声诊断海绵肾是一种简便而且有价值的检查方法.海绵肾是具有遗传倾向的先天性肾髓质囊性病变,发生率大约为1/5000.  相似文献   

7.
门静脉癌栓的形成是晚期肝癌的一种表现征象.本文通过对58例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超声图像分析,探讨其形成原因为晚期肝癌肝内输出静脉受阻塞,导致癌细胞随着无静脉瓣的门脉较大分支逆流而形成.特别是在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肝癌更易形成门脉癌栓.癌栓声像图表现为门脉不同程度局限性增宽,形态不规则,以低或中低回声占多数.其发生率占晚期肝癌的半数以上.特别是以弥漫型及团块型占多数.超声对其诊断有决定性价值,敏感性高.其检出对弥漫型肝癌与结节型肝硬化有鉴别诊断意义,同时还可对肝外病变提出诊断依据,再者对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门静脉癌栓的形成是晚期肝癌的一种表现征象.本文通过对58例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超声图像分析,探讨其形成原因为晚期肝癌肝内输出静脉受阻塞,导致癌细胞随着无静脉瓣的门脉较大分支逆流而形成.特别是在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肝癌更易形成门脉癌栓.癌栓声像图表现为门脉不同程度局限性增宽,形态不规则,以低或中低回声占多数.其发生率占晚期肝癌的半数以上.特别是以弥漫型及团块型占多数.超声对其诊断有决定性价值,敏感性高.其检出对弥漫型肝癌与结节型肝硬化有鉴别诊断意义,同时还可对肝外病变提出诊断依据,再者对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avernoustransformation或Cavernomaofportalvein)是指门静脉主干及/或其分支完全或部分阻塞后,在其周围形成大量侧支静脉或阻塞后再通。过去认为这种疾病罕见。近年来,随着超声仪器分辨率的提高,特别是随着脉冲多普勒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的进展,本病的检出率逐渐提高。本文报告术前应用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及脉冲多普勒技术,明确诊断的1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本文描述了该种疾病的超声病理学特征,并作文献复习。1病例报告患者男,56岁,因黄疽、外院B超疑诊胰头占位性病…  相似文献   

10.
胆囊息肉样病变是胆囊黏膜局限性隆起病变的统称。本院1996-2006年超声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7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胆囊息肉样病变是胆囊黏膜局限性隆起病变的统称.本院1996-2006年超声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7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海绵肾的声像图表现。方法:对7例海绵肾患者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经静脉肾盂造影或CT证实,总结声像图表现。结果海绵肾声像图表现:于双肾可见与肾锥体分布一致呈放射状排列的稍强回声团,团内可见小无回声区。结论:海绵肾的声像图有一定特征,超声是诊断海绵肾的一种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卵黄样黄斑变性是遗传性黄斑变性的一种。采用中医药治疗国内外报导尚不多见。笔者应用中药治疗卵黄样黄斑变性2例,疗效较为满意,报导如下: 例1:马××,男,9岁。1980年5月19日就诊。半年前发现左眼视力减退即去某医院查治,诊断为右眼“黄斑囊肿”、左眼“黄斑部陈旧病变”。曾用强的松,地塞米松,维生  相似文献   

14.
15.
为了总结B超诊断腰椎间盘变性的声像图特征以及临床应用价值、对42例腰椎间盘变性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进行了观察和临床分析。结果显示,超声波对腰椎间盘水含量变化非常敏感,能够根据盘内回强度、后方衰减以及光环显示情况,直接反映腰椎间盘变性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结晶样视网膜变性的临床表现及中药疗效。方法本病患者22例44眼通过眼科常规、FFA、P-VEP和F-ERG等检查,分析结晶样视网膜变性的临床特点,并给予中药治疗。结果18例患者以夜盲为主诉;均见眼底后极部颜色污浊,有典型结晶样小体;14例28眼近视且视力不能矫正到正常;FFA示视网膜后极部透见与遮蔽荧光,有的视网膜动脉充盈迟缓可见脉络膜背景荧光,有的黄斑部出现荧光素渗漏;15′黑白方格P100振幅降低潜伏期延迟,F-ERG可表现为正常、降低与熄灭,大部分震荡电位(OPs)总振幅降低,有的熄灭或正常,闪烁光ERG振幅降低。经中药治疗后患者视力和P100振幅提高。结论FFA、P-VEP和F-ERG检查对结晶样视网膜变性具有临床诊断意义,用四物五子汤等中药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7.
笔者收集 1990~ 1999年的肝豆状核变性 6例 ,其中男女各 3例 ;年龄 8~ 2 2岁 ,病程 3个月~ 1年。 6例中均有肝大、肝功能异常、眼角膜均有 K- F环阳性的异常表现。1 病例报告例 1:男 ,8岁 ,上肢无力 8个月 ,肝功能异常 ,肝大 ,肝硬化 ,血清铜兰蛋白 10μg/ m L ,眼 K- F环阳性 ,脑 CT正常。骨骼 X线 :双腕关节、双膝关节的干骺端均成“喇叭口”样改变 ,边缘毛糙 ,干骺间距明显增宽 ,掌骨远端变方例 2 :女 ,10岁 ,发热 ,肝脾肿大伴关节疼痛 1年。肝功能异常 ,CT示肝硬化 ,脑正常。血清铜兰蛋白 0 .36μg/ m L。上消化道造影可见明显…  相似文献   

18.
为了总结B超诊断腰椎间盘变性的声像图特征以及临床应用价值,对42例腰椎间盘变性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进行了观察和临床分析。结果显示,超声波对腰椎间盘水含量变化非常敏感,能够根据盘内回声强度、后方衰减以及光环显示情况,直接反映腰椎间盘变性程度。X线和CT只能通过椎间隙显著狭窄的间接征像来推测椎间盘变性发生的可能性。而B超对腰椎间盘变性的诊断则和MRI具有同等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先征者 (Ⅲ ) 女 ,53岁。因右眼上睑下垂 8年 ,逐渐加重 ,近 1年加重明显 ,于 1 999年 1 1月 2 5日到我院门诊就诊。患者为第 2胎足月顺产 ,出生后双眼无上睑下垂 ,8年前开始出现右眼上睑下垂 ,逐渐加重 ,近 1年加重明显。检查 :视力右眼 0 8,左眼 1 0。右眼上睑下垂完全遮盖瞳孔。肌力为“0”。新斯的明试验为阴性。追问其病史 ,三代内否认近亲婚配史 ,家庭中有 7人 ,均在 4 0岁以后开始患此病 (如图 1 )先征者在局麻下行右眼提上睑肌缩短术。术中所见提上睑肌被膜光滑 ,提上睑肌增厚 ,约 2mm ,被黄色脂肪组织包绕 ,切断提上睑肌 ,断…  相似文献   

20.
胆囊小隆起样病变以往在手术前很难发现,随着高分辨率的实时超声诊断仪广泛应用于临床及普查,本病在人群中越来越多地被发现,我院自1995年5月至2003年8月,先后检查发现胆囊小隆起样病变5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