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病患者血浆AT-Ⅲ活性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抗凝酶Ⅲ (AT -Ⅲ )活性在肝脏疾病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 用发色底物法测定 2 12例肝病患者和 40例健康志愿者血浆中的AT -Ⅲ活性。 结果 不同类型的肝病患者血浆AT -Ⅲ活性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 <0 .0 1) ,其中慢性轻度肝炎、慢性中度肝炎、慢性重度肝炎、重型肝炎、肝硬化、肝癌AT -Ⅲ活性分别为 10 1.2 %±19.5 %、89.9%± 15 .4%、3 3 .4%± 17.9%、3 0 .4%± 17.2 %、3 9.6%± 19.6%和 5 1.2 %± 9.7%。AT -Ⅲ活性与凝血酶原时间 (PT)相关分析 ,两者呈负相关 (r =-0 .864 ,P <0 .0 1)。 结论 血浆AT -Ⅲ活性可以反映肝功能受损的程度 ,在一定程度上肝细胞坏死越严重 ,则AT -Ⅲ活性越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变化特点,探讨其血液保护措施.方法 选择20例择期行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的患者.测定围手术期不同时间点的血小板计数(Pt)、全血激活凝固时间(AC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和D-二聚体(D-Dimer).分析各凝血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 Pt、AT-Ⅲ在术中、术后减少(P<0.05);ACT在术后48 h时缩短(P<0.05);PT和APTT在术后2 h延长(P<0.05),48 h缩短(P<0.05);术后t-PA、D-Dimer增高(P<0.05)、PAI降低(P<0.05).结论 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的24 h内机体处于低凝状态,易发生非外科性出血;24-48 h逐渐进入明显的高凝状态,应适时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素治疗对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患者凝血功能、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禹城市人民医院治疗的RSA患者100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予黄体酮、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肝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因子(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水平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妊娠结局。结果治疗前两组APTT、FIB、PAI-1和t-P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PTT无显著变化(P0.05);观察组FIB和PAI-1显著降低(P0.05),t-PA显著增加(P0.05);对照组FIB和PAI-1无显著变化(P0.05),t-PA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FIB和PAI-1低于对照组,t-PA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活产率(88.00%)明显高于对照组(68.00%)(P0.05);观察组的血小板减少、瘀斑和总并发症发生率(4.0%、4.0%、22.0%)均低于对照组(16.0%、18.0%、46.0%)(P0.05)。结论肝素治疗对RSA有较好的疗效,能改善患者凝血状态。  相似文献   

4.
番茄红素对大鼠体内抗氧化系统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1,自引:4,他引:31  
目的 观察番茄红素 (lycopene ,LP)对大鼠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方法 大鼠饲喂番茄红素 4周后处死 ,测定血清和肝匀浆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过氧化氢酶 (CAT)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活力、总抗氧化能力 (T -AOC)、丙二醛 (MDA)及还原型谷胱甘肽 (GSH)含量。结果 各番茄红素给药组的大鼠血清和肝组织的SOD活性、GSH -Px活力及T -AOC上升 ,MDA含量降低 ,与空白组相比 ,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番茄红素可以提高大鼠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抑制脂质过氧化  相似文献   

5.
低分子肝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 (LMWH)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抗凝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3 3例伴高凝状态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予强的松 1mg/kg/天 +环磷酰胺 5 0mgBid口服 +甲基强的松龙 0 5~ 1g(2 0mg/kg/次 )加入 5 %葡萄糖液 2 5 0ml静脉点滴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LMWH5 0 0 0IU皮下注射每天两次 ,共观察 4周 ,治疗前后均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及 2 4h尿蛋白定量和肾功能的变化 ,并检测血浆抗凝血酶Ⅲ (AT -Ⅲ )活性、血纤维蛋白原 (FIB)、D -二聚体 (DD)、血浆因子Xa因子 (FXa)活性、血浆因子IIa(FIIa)活性。结果 治疗 4周后两组患者 2 4小时尿总蛋白、尿素氮 (BUN)、血肌酐 (Cr)明显下降 (P <0 0 5 ) ,血清白蛋白 (ALB)、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明显升高 (P <0 0 5 ) ,但治疗组中 2 4h尿总蛋白下降显著大于对照组(P <0 0 5 ) ,血清白蛋白上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治疗组治愈率和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治疗组中AT -III活性明显升高 (P <0 0 5 ) ,FIB、DD、FXa活性明显降低 (P <0 0 5 ) ,FIIa无明显变化 ,无一例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 ,对照组中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 ,且 4例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 在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凝血、抗凝和纤溶实验室指标,探讨其在正常妊娠晚期、子痫前期孕妇中的变化及与母儿并发症的关系。方法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抗凝血酶Ⅲ(AT-Ⅲ)、D-D二聚体(D-D),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AI-1)等7项凝血、抗凝、纤溶实验室指标共166例,其中非孕妇女40例,正常妊娠晚期孕妇40例,轻度子痫前期42例,重度子痫前期44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分析止凝血指标与母儿并发症之间的关系。结果与非孕妇女组比较,正常妊娠晚期组PT、APTT、TT、AT-Ⅲ明显降低(P0.01或P0.05),D-D、tPA、PAI-1明显升高(P0.01或P0.05);与正常妊娠晚期组比较,子痫前期组PT、APTT、AT-Ⅲ明显降低(P0.01或P0.05),随着疾病进展差异越显著,D-D、PAI-1明显升高(P0.01),随着疾病的进展指标升高越明显,而TT、tPA在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与无母儿并发症组比较,存在母儿并发症组AT-Ⅲ明显降低(P0.05),D-D、PAI-1明显升高(P0.01),其他实验室指标在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正常妊娠晚期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子痫前期患者处于异常高凝状态,有血栓形成倾向。检测凝血、抗凝、纤溶实验室指标,对早期预防、诊断、监测和治疗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及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NO吸入对急性肺栓塞实验性家兔心肌钙蛋白的影响。[方法]30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溶栓治疗+蒸馏水吸入组(A组,15只)和治疗组:常规溶栓治疗+NO吸入组(B组,15只),吸入NO浓度为40×10-6g/L。按照自体血凝块法制作家兔急性肺栓塞模型。栓塞后除常规溶栓治疗外即刻两组分别吸入等量蒸馏水和NO,于栓塞前(T1),栓塞后2h(T2)、4h(T3)、12h(T4)、24h(T5)、36h(T6)时抽取动脉血用化学分光法测定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浓度。[结果]两组的血清cTnI的浓度在T2、T3、T4、T5、T6时刻均比T1时显著增高(P﹤0.01),组间比较A组的血清cTnI升高幅度明显高于B组(P﹤0.01)。[结论]NO吸入对家兔急性肺栓塞后的心肌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丙泊酚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体内活性氧的清除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丙泊酚(pro)对急性颅脑损伤(ACI)患者开颅手术期间体内活性氧(ROS)的清除作用。方法ACI患者40例。根据麻醉方法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pro组)和对照组(γ-OH组)。以电子自旋共振(ESR)方法测定血内氧自由基(OFR);用化学方法测定一氧化氮(NO)、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观察时间为麻醉诱导前、开颅手术去骨瓣后2、4h(分别用T0~T2表示)。并以40例健康者作为术前对照。结果术前患者NO、OFR、LPO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γ-OH组T1时患者血中NO、OFR、LPO显著高于T0(均P<0.01)。T2时OFR、LPO较T1呈显著升高,NO显著降低(均P<0.01)。pro组NO自始至终(T0~T2)呈降低趋势,于T2时达到正常水平。较T0呈显著性降低(P<0.01)。OFR、LPOT1较T0呈显著性升高(均P<0.05)。T2较T0呈显著性降低(均P<0.01)。结论ACI患者术前就存在ROS代谢紊乱及开颅手术可导致继发性脑缺血再灌注损害。临床麻醉剂量的pro在人体内具有直接清除ROS特性,可对脑损伤患者提供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廖传胜  郑达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9):1086-1087
目的:检测毛细支气管炎的止凝血分子标志物及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治疗前后的D-二聚体(D-Dimer)、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及抗凝血酶Ⅲ(AT-Ⅲ),并进行对比。结果:67.8%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D-Dimer升高,患儿对照组治疗前31例患儿的APTT明显缩短,AT-Ⅲ活性明显降低。患儿治疗组治疗后30例患儿的D-Dimer明显下降、APTT明显延长、AT-Ⅲ活性明显增高。结论:毛细支气管炎存在高凝状态,其分子标志物为D-Dimer升高、APTT缩短及AT-Ⅲ降低,经肝素治疗后它们的改善可用来评价肝素的抗凝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D-二聚体(D-D)、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将56例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患者随机分为抗凝治疗组和非抗凝治疗组各28例,非抗凝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惠迪(美莎拉嗪)每日2.0g口服,惠迪2.0g+生理盐水50ml每日1次睡前保留灌肠,四联活菌片500mg 3次/d,口服;抗凝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同时采用低分子肝素5000U每日1次皮下注射进行抗凝治疗;两组治疗总疗程均为6周,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治疗前后检测各组患者血浆中的D-D、APTT及FIB水平,同时采用临床活动度评分计算临床活动性指数。结果治疗前,D-D、APTT及FIB水平UC组分别为(360.6±105.7)μg/L、(25.4±6.4)s、(4.1±1.1)g/L,对照组分别为(150.8±66.6)μg/L、(29.8±5.6)s、(2.3±0.5)g/L,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抗凝治疗组D-D、APTT及FIB水平组分别为(212.6±62.0)μg/L、(27.2±3.4)s、(2.2±1.0)g/L,非抗凝治疗组分别为(288.5±102.6)μg/L、(26.2±4.0)s、(3.2±1.4)g/L,D-D及FIB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APTT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抗凝治疗组临床活动性指数,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与非抗凝治疗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UC患者血液存在高凝状态和继发纤溶,D-D、FIB可作为判定UC活动性的指标,给予适当的抗凝治疗后可明显改善血中D-D及FIB水平。  相似文献   

11.
脑血管病患者的纤溶、凝血指标变化及干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脑血管病患者正常对照者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血栓调节蛋白 (TM)、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PAI)、D -二聚体 (D -dimer)的变化及对急性脑梗死干预治疗后这些指标的变化。方法 对上述患者常规行t-PA、TM、PAI、D -dimer 4项检查 ,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经治疗后再查这些项目。结果 TM :急性脑梗死、急性脑出血与其他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而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有明显差异 (P <0 .0 5 )。D -dimer:急性脑梗死、陈旧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组与其他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急性脑梗死与陈旧性脑梗死相比有明显差异 (P <0 .0 5 )。t-PA :急性脑出血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比较有明显差异 (P <0 .0 5 ) ,急性脑出血与其他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正常对照组与其他各组比较有明显差异 (P <0 .0 5 ) ;而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有明显差异 (P <0 .0 5 )。PAI:急性脑梗死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 ) ,急性脑梗死与正常对照组之外的其他组之间比较有明显差异 (P <0 .0 5 ) ,急性脑梗死治疗前后有明显差异(P <0 .0 5 )。结论 各类脑卒中存在着明显的纤溶和凝血异常 ,测定t-PA、TM、PAI、D -dimer对判断卒中的类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电图在急性肺栓塞(APE)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8例被确诊为APE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溶栓或抗凝治疗,治疗后进行心电图检测并与入院时的心电图表现进行对比,根据心电图表现评估治疗效果,同时根据症状、体征改善情况与CTPA检查结果评估治疗效果,将两种评估方法下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78例患者入院时心电图表现以TⅢ倒置(92.3%)、SⅠ>0.1mV(84.6%)、SⅠQⅢTⅢ(62.8%)为主,经过溶栓抗凝治疗,TⅢ倒置与SⅠ明显变浅,QⅢ明显减少或消失,心电图表现与入院时相比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心电图评估的治疗总有效率与临床检查评估的治疗总有效率相近(94.9%vs9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表现可指导APE患者临床诊断与疗效评估,临床中应当结合其他检查尽早确诊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合并高血压血脂正常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影响。方法将血脂正常的OSAS合并高血压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48例(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常规组48例(给予常规治疗),另选取4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GMP-140)、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OSAS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前NO、t-PA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T-1、vWF、GMP-140、PAI-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及常规组治疗后NO、t-PA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明显,同时也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及常规组治疗后ET-1、vWF、GMP-140及PAI-1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明显,同时也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OSAS合并高血压血脂正常的患者,辛伐他汀可通过提高血浆NO、t-PA水平并降低ET-1、vWF、GMP-140、PAI-1水平等非调脂机制改善血栓前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儿童哮喘发作时血清一氧化氮 (NO)、一氧化氮合酶 (NOS)、丙二醛 (MDA)活性变化及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 分别测定 4 3例哮喘患儿 (哮喘组 )和 30例健康儿童 (对照组 )血清NO ,NOS ,MDA活性 ,进行统计学比较 ;测定 36例不同程度哮喘患儿血清NO ,NOS ,MDA活性及肺功能 ,与对照组和缓解组对比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哮喘组血清NO ,NOS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0 1) ,MDA值亦高于对照组 (P <0 .0 5 )。与对照组血清NO ,NOS ,MDA值比较 ,轻度哮喘组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中度哮喘组具显著性意义 (NO ,NOS值P <0 .0 0 1,MDA值P <0 .0 5 ) ;重度哮喘组具高度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与缓解组第 1秒用力呼气流量(FEV1)、5 0 %肺活量时最大呼气流量 (FEF50 )比较 ,轻度哮喘组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中度哮喘组具高度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 ;重度哮喘组具高度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血清NO ,NOS ,MDA值与FEV1,FEF50 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 NO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物活性增强参与儿童哮喘的发病 ,哮喘程度越重 ,血清NO ,NOS ,MDA活性越高 ,而肺功能受损越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LMWH)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血栓前状态(PTS)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就诊的早孕期URSA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LMWH。比较两组妊娠结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测定PTS相关指标[D-二聚体(DD)、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蛋白C(PC)活性、蛋白S(PS)活性、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1(PAI-1)]、免疫功能相关指标[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6(IL-6)、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10(IL-10)、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并与同期51例健康早孕孕妇(正常组)比较。结果:观察组外周血DD、t-PA、PAI-1、IL-17、IL-6、IFN-γ均高于正常组,AT-Ⅲ、PC、PS活性、TGF-β、IL-10、IL-4均低于正常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孕12周、20周末外周血DD、t-PA、PAI-1、IL-17、IL-6、IFN-γ均显著降低,AT-Ⅲ、PC、PS活性、TGF-β、IL-10、IL-4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DD、PAI-1、IL-17、IL-6、IFN-γ低于对照组,AT-Ⅲ、PC、PS活性、TGF-β、IL-10、IL-4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保胎成功率(88.2%)高于对照组(70.6%)(P0.05)。两组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率比较未见差异(P0.05)。结论:LMWH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URSA安全有效,可提高活产率,且不增加妊娠期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可能与改善PTS及免疫功能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lipo-PGE1)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Ⅲ级的心力衰竭患者10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50例)和lipo-PGE1组(53例).常规治疗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抗凝、利尿剂、洋地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硝酸酯类及纠正电解质代谢紊乱和酸碱失衡及改善微循环等常规治疗.lipo-PGE1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lipo-PGE1 20μg+0.9%氯化钠20 ml每日1次静脉注射,14 d为1个疗程.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内分泌活性因子B型钠尿肽(BNP)、血管紧张素Ⅱ(ATⅡ)、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水平,并比较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等超声心动图指标.结果 治疗14 d后,lipo-PGE1组及常规治疗组BNP、ATⅡ、ET较治疗前显著下降,NO显著上升(P<0.05),但lipo-PGE1组较常规治疗组改变更显著(P<0.05).lipo-PGE1组LVEF由治疗前的(36.90±10.52)%升至治疗后的(46.80±8.99)%(P<0.01),LVEDD由治疗前的(4.72±0.47)cm降至治疗后的(4.05±0.31)cm(P<0.05).lipo-PGE1组总有效率[92.5%(49/53)]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86.0%(43/50)](P<0.05).结论 对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Ⅲ级的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lipo-PGE1,临床症状及心功能均有明显改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较大剂量瑞舒伐他汀联合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09~2017-08我院68例ACI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rt-PA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较大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NIHSS评分、颈动脉易损斑块面积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12%(32/34)高于对照组73.53%(25/34)(P0.05);治疗1wk、4wk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wk后观察组颈动脉易损斑块面积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较大剂量瑞舒伐他汀联合rt-PA静脉溶栓治疗ACI患者,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缩小颈动脉易损斑块面积,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PE)患者血清与胎盘组织中一氧化氮(NO)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轻度、重度PE患者各20例,分别作为B组和A组,另选同期行剖宫产的单胎初产健康妊娠妇女20例作为对照组(N组)。比较3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24h尿蛋白量,在入院时(T0)、产前(T1)及产后6h(T2)的血清NO水平,以及胎盘组织的NO和环磷酸鸟苷(cGMP)水平。结果 A组、B组患者MAP在T0、T1、T2时点均明显高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MAP在T0、T1、T2时点与N组比较t=4.126、3.659、2.922;B组MAP在各时点与N组比较t=3.326、2.685、2.227,均P0.05),A组和B组T2时点MAP均较T0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43、2.826,均P0.05)。A组、B组24h尿蛋白定量值显著高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462、9.698,均P0.05)。A组、B组血清NO水平在T0、T1、T2时点均显著低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血清NO水平在T0、T1、T2时点与N组比较t=5.686、3.452、2.706;B组血清NO水平在T0、T1、T2时点与N组比较t=3.012、2.842、2.361,均P0.05),且A组比B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血清NO水平在各时点与B组比较,t=2.546、2.318、2.109,均P0.05)。A组、B组血清NO水平在T0、T1、T2时点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血清NO水平在T2时点与T1比较,T1时点与T0比较,t=3.090、2.142;B组血清NO水平在T2时点与T1比较,T1时点与T0比较,t=3.106、2.329,均P0.05)。3组患者血清NO水平与MAP(r=-0.681,P0.05)和24h尿蛋白定量(r=-0.358,P0.05)均呈负相关关系。A组、B组胎盘组织NO水平和cGMP浓度均显著低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A组NO水平与N组比较,t=2.633、3.857,B组、A组cGMP浓度与N组比较t=2.846、3.824,均P0.05)。3组患者胎盘组织中cGMP浓度与NO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572,P0.05)。结论孕妇血清与胎盘组织中NO水平与PE发病及病情轻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分析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超早期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和3个月时的近期预后。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0月天津市东丽区东丽医院收治的发病在4.5 h之内的ACI患者共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3个月时的Barthel指数。结果两组NIHSS评分于治疗后24 h及14 d时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3个月时的Barthel指数均有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依达拉奉可更有效改善AC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并持续改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维生素E(VitaminE ,VE)和胆红素 (bilirubin ,BR)对糖尿病大鼠胰组织抗氧化的影响。方法 对用链佐霉素 (streptozotocin,STZ)诱发的糖尿病大鼠持续 4周给予BR、VE或BR VE后 ,测定胰组织中的丙二醛(MDA)、一氧化氮 (NO)、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一氧化氮合酶 (NOS)的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糖尿病组大鼠的MDA含量显著增加 (P <0 0 1) ,SOD活性显著降低 (P <0 0 1)。糖尿病组、给药组 (BR组、VE组和BR VE组 )大鼠的NO含量、NOS活性均显著升高 (P <0 0 1)。与糖尿病组比较 ,给药组除SOD活性显著升高 (P <0 0 1)外 ,其它 3项指标都显著降低 (P <0 0 5 ,P <0 0 1)。结论 BR和VE通过保护胰组织的SOD活性 ,降低胰组织中的MDA、NO和NOS水平 ,从而减轻自由基对糖尿病大鼠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