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脉冲噪声致豚鼠听觉损伤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脉冲噪声暴露期间的听阈位位移和暴露后听阈的恢复及毛细胞缺失情况,将10只豚鼠暴露于125dBpeakSPL脉冲噪声5天,同时将10只豚鼠暴露于110dBSPL稳态噪和为参照。测定每天暴露后即测及全部暴露停止后2h、8h、24h、240h、360h的听阈位移,观察2周后耳蜗毛细胞缺失率。结果显示:(1)5天暴露期间两组动物的听阈位移在某一相对稳定的水下上下波动;(2)暴露脉冲噪声后5天动物中有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在脉冲噪声环境下药物R-N6-phenylisopropyladenosine(R-PIA)对听觉系统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 6只美洲大鼠(chinchillas)在暴露于100个150dB(peak,SPL)脉冲噪声前2小时在其右耳用药(R-PIA)(0.1mmol/L 30μl)。脉冲噪声是模拟M-6来福枪而成。结果 用R-PIA药物的右耳其暂时性阈移(TTS)和永久性阈移(PTS)比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在脉立足点器材怕环境下苯异丙腺苷(R-N-60phenylisopropyladenosine,R-PIA)对听觉系统损伤的预防和保护作用。方法 6只灰鼠(chnchillas)在暴露于100个150dB SPL脉冲噪声前2h在其右耳用药(R-PIA0.1mmol/L,30μl)。脉冲噪声是模拟M-16来福枪而成。结果 用R-PIA药物的右耳在噪声暴露后,其暂时性阈移(ITS)和卞久睡阈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的目的为探索预防性吸入空气负离子对强噪声性听力损伤的保护作用和听力恢复规律。选用豚鼠暴露于118dB SPL 1h的白噪声及2kHz和4kHz的窄带噪声,暴露前吸入空气负离子浓度0.96×10^6 ̄0.99×10^6/cm^8 2h/d 11 ̄13d。动态测定实验过程中豚鼠的皮层听觉反应阈指标。预先吸入空气负离子可减少白噪声性听力损失17.9dB(噪声暴露停止后8h与对照组比P〈0.01),  相似文献   

5.
将18只豚鼠分为1个对照组和2个暴露组,分别暴露于115dB(SPL),125dB(SPL),1.5kHz纯音0.5h,以皮层听区诱发电位为检查指标,观察暴露前后动物听力的改变,并测定了耳蜗外淋巴中Ca^+,K^+,Ca^2+,Mg^2+离子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声暴露后各组动物听阈明显提高,且125dB组听力损失明显高于115dB组。125dB声暴露后,耳蜗外淋巴中Ca^2+明显降低,而115d  相似文献   

6.
为验证GJB2-82常规兵器发射或爆炸时压力波对人体作用的安全标准的安全性或适用范围,将六组豚鼠分别暴露于不同发数和声强的冲锋枪射击条件下,但经受的噪声水平均在安全标准值附近(-2 ̄1dB)。以豚鼠皮层听区诱发电位阈和光镜下耳蜗毛细胞损伤率为指标,观察其损伤程度与规律。结果表明,暴露后48h,各组动物平均听阈阈移3 ̄22dB,总平均听阈阈移16.9dB。阈移≥15dB耳数发生率各组为10% ̄100  相似文献   

7.
噪声对耳蜗外淋巴中某些离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18只豚鼠分为1个对照组和2个暴露组,分别暴露于115dB(SPL)、125dB(SPL),1.5kHz纯音0.5h,以皮层听区诱发电位为检查指标,观察暴露前后动物听力的改变,并测定了耳蜗外淋巴中Na+、K+、Ca2+、Mg2+离子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声暴露后各组动物听阈明显提高,且125dB组听力损失明显高于115dB组。125dB声暴露后,耳蜗外淋巴中Ca2+明显降低,而115dB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声暴露对其它离子的含量没有影响。结果提示Ca2+可能与声损伤,特别是与永久性听力损失有关。  相似文献   

8.
豚鼠分别暴露于发射TDW2-100穿甲弹59式坦克车内和穿甲弹击穿坦克靶车内时的强脉冲噪声中。发射穿甲弹的坦克车内脉冲声为170.0dB(SPL),9发;击穿坦克靶车脉冲声大于194.0dB(SPL),5发。用听生理脑干反应阈值来确定听力损失程度,并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耳蜗内肌动蛋白免疫活性变化。结果是:震后8h发射车内豚鼠听力下降平均为11dB,48h全部恢复;而被击穿靶车内豚鼠听力下降  相似文献   

9.
噪声对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噪声对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白求恩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130021)金燕,王桂兰本文对暴露于噪声强度为98.5±2.65dB(A)的锻造工人进行免疫功能状态的测定和研究,现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主要试剂1,1.1重组IL-2(rIL-2)为长春生物...  相似文献   

10.
218例噪声作业工人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本文选用接触不同性质和强度的噪声作业工人218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健康状况分析发现:Ⅰ组为接触脉冲噪声[峰值为102~110dB(A)],听力下降最明显;Ⅱ组为接触稳态噪声[94.5dB(A)],听力下降次之;Ⅲ组为接触稳态噪声[70~76dB(A)],听力曲线在正常范围。三者间有明显差异。且工龄超过15年在Ⅰ、Ⅱ组间听力损伤明显增加。同时发现噪声是造成心电图异常,神经衰弱的一个因素,但对血压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井下噪声对矿工的听力损伤情况和恢复规律,做了井下噪声模拟动物实验。5组豚鼠分别暴露模拟井下噪声117dB(A)1、2、4、8、和16天,每天1小时,暴露前后不同时间分别测试皮层反应阈及脑干电反应。用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耳蜗毛细胞及细胞内亚显微结构改变情况。电生理结果表明,噪声暴露水平及脱离噪声时间对听阈改变均有明显影响,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损伤逐渐加重,从暂时性听阈位移到永久性听阈位移的不同改变过程和停止接触噪声后的阈移恢复规律。超微结构扫描和透射电镜也可观察到类似的结果,随着暴露水平的增加,内外毛细胞和细胞内结构的变化和损伤也逐渐加重,直至表皮板的改变及柯替器的崩落和内外毛细胞的广泛空化、水肿、细胞变性。提示对接触噪声工人开展听力保护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寻找简便方法来观察动物接噪的个体差异。方法按大鼠接噪〔100dB(A)〕0.5h血压和心率的变化,将大鼠分为A、B两类,再观察接噪〔105dB(A)〕15周内各类大鼠血压动态变化。结果A类反应大鼠接噪8周后,血压明显高于B类反应大鼠暴露组,12,15周时血压明显高于A类反应大鼠对照组,而B类反应大鼠在同样条件下未见血压明显变化。结论此分型方法比原来用心电图分型方法简单,更便于观察现场接噪工人的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寻找简便方法来观察动物接噪的个体差异,并研究其生物学基础。方法按大鼠接噪〔100dB(A)〕05h血压和心率的变化,将大鼠分为A、B两类,再观察接噪〔105dB(A)〕15W,各类大鼠血压动态变化,并分析各类大鼠脑各区及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神经肽Y(NPY)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与血压的关系。结果A类反应大鼠接噪8W后,血压明显升高,下丘脑NE暴露4W后明显增加,8W后血浆NE明显增加、CGRP明显降低;暴露1W下丘脑CGRP便明显下降,而下丘脑NPY15W方开始增加。结论噪声作用下血压升高,NE参与调节起主导作用,CGRP、NPY均参与调节。  相似文献   

14.
在实验室条件下,观察了声波除灰器低频噪声对实验动物的影响。选用健康、耳廓反应灵敏的豚鼠34只,随机分为4组,其中3组豚鼠暴露于主频为50Hz的低频噪声环境,噪声强度分别为85、95、105dB(A),每日接触1.5小时,历时8周;另一组作对照。结果显示:接噪豚鼠的耳蜗及主要脏器的组织形态、听觉脑干电反应阈(ABR)、血压和血象等无明显变化,尿香草扁桃酸(VMA)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脉冲噪声与稳态噪声对工人听力损伤的差异,我们对接触脉冲噪声(冲床工、锻压工)工人567名,稳态噪声(挡车工、织布工)工人482名进行听力检查。平均年龄(33.3±6.8)岁,接触噪声工龄(10.7±6.2)年。1方法噪声测试按(工业企业噪声测试规范),采用江西红声器材厂生产ND2型精声级计,经中国计量科学院校正。听力测定用丹麦产As—72型听力计,工人脱离噪声接触16小时后测定双耳纯音气导听阈。在500,1000,2000Hz时双耳平均听阈>25dB(A)者为语频听力损伤;在3000,40…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轻武器噪声对听觉损伤的影响,观察了冲锋枪射击时产生的脉冲噪声对豚鼠听力和耳蜗毛细胞的作用。结果表明,各组动物经受峰值155,160,165和170dB各5发的脉冲噪声后48小时,听力损失分别为7.0,15.0,22.7,和27.5dB。2周后除了155dB组外,大多数动物的听力未恢复到正常水平。耳蜗毛细胞损伤以外毛细胞为主,其缺失率随噪声暴露强度的增加而增多。155dB组损伤轻微,缺失率为6.9%,170dB组损伤最重,缺失率高达30.8%,而且内毛细胞也出现了损伤。实验结果同《常规武器发射或爆炸时压力波对人体作用的安全标准》(GJB2-82)相对照,发现在安全标准限值之内的动物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提示该标准不够安全,可能不适合轻武器噪声的暴露条件。  相似文献   

17.
在实验室条件下,观察了声波除灰器低频噪声对实验动物的影响。选用健康、耳廓反应灵敏的豚鼠34只,随机分为4组,其中3组豚鼠暴露于主频为50Hz的低频噪声环境,噪声强度分别为85、95、105dB(A),每日接噪1.5小时,历时8周;另一组作对照。结果显示:接噪豚鼠的耳蜗及主要脏器的组织形态、听觉脑干电反应阈(ABR)、血压和血象等无明显变化,尿香草扁桃酸(VMA)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  相似文献   

18.
调查辽河、玉门、江汉、四川、长庆油田和管道局的1527个作业点噪声情况,对2141名工人进行了体检。结果表明,油田勘探开发作业设备噪声强度为78~117dB(A),超过90dB(A)的设备占79.0%,工人暴露噪声剂量(年等效A声级)为78~102dB(A),暴露90dB(A)以上的工人为40.8%。噪声对石油工人身体健康的影响主要为听力损伤、神经衰弱和反映在心电图异常上。  相似文献   

19.
中低剂量稳态噪声对工人高频听力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120名接触中低剂量稳态噪声、未出现语频听力损伤的工人中发现高频听力损伤42人(经年龄性别较正,患病率35.0%),累积噪声暴露量由<75dB(A)增加至>95dB(A)时高频听力损伤患病率由6.3%上升至53.3%。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一步观察到累积噪声暴露量增加1dB(A)时调整后的OddsRatio为1.136(P=0.001),证实中低剂量稳态噪声暴露与高频听力损伤之间仍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同时,这一规律与过去在中高剂量噪声暴露的人群中观察到高频听力损伤的剂量——反应关系互相衔接。作者认为长期接触中低剂量稳态噪声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起高频听力损伤,对这一部分人群的防护也应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20.
火车运行噪声对铁路两侧居民健康影响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火车运行噪声对铁路两侧居民健康影响,对长年居住在铁路两侧的486名居民及其声环境调查结果表明:6个小区抽测的1小时leq为66.6 ̄75.4dB(A);2个小区Ld为70.8 ̄73.1dB(A)、Ln为67.7 ̄69.4dB(A);传至32处居室的鸣笛瞬时声级为86.1 ̄102.5dB(A)。居民干扰反应和噪声级有很高的相关系数;铁路两侧居民的心理症状和神经衰弱症状出现率均高于对照组。在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