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治疗依从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治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抽取山东省7个地市的12个县(市、区)共计314名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利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采用SPSSJ6.O软件对治疗依从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的314名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能坚持规则治疗的占84.08%,病人漏服或中断服药的主要原因为忘记、药物毒副反应、症状减轻等;影响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治疗依从性的主要因素有职业、家庭经济状况和患病前是否了解有关结核病防治知识.结论:提高公众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和政策的认知程度,关注打工和家庭经济状况差的病人,有助于提高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社会经济状况对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就诊延迟的影响.方法:抽取山东省7市12个县(市、区)共计314例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利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314例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中,就诊延迟平均天数为18.84d,中位数为10d.其中,就诊未延迟186例,占59.24%;就诊延迟128例,占40.76%.家庭年收入、贫困户/低保户、医疗保障情况等因素是影响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就诊延迟的社会经济因素(P值均<0.05).结论:社会经济状况是影响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就诊延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四川省若尔盖县结核病可疑症状者首诊选择结防机构医生的影响因素。为制定更适合人口分散、交通不便、以牧民为主的少数民族地区的结核病控制措施和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若尔盖县为研究现场,对初次到县防疫站就诊的肺结核可疑症状者的社会经济学特征、结核病知识知晓状况、寻求结核病治疗过程状况等内容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问卷调查了160例初次到县防疫站结防科就诊的肺结核可疑症状者,85.6%首次就诊于乡镇卫生院、私立诊所及综合医院等非结防专业机构。仅23.1%在此次患病前知道结核病的相关症状。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结核可疑症状者首诊选择结防医生主要与住在县城(OR=6.483),是家庭主要劳动力(OR=4.548)及知道县防疫站是结防专业机构(OR=3.012)有关。[结论]加强结防知识的宣传,提供可及性较好的卫生服务是当地结核病控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就诊延迟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就诊延迟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抽取山东省7个市12个县(市、区)共计314例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利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314例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中,就诊延迟平均天数为18.84 d,中位数为10 d;其中,从出现症状到就诊间隔≤2周186例,占59.2%,≥4周77例,占24.5%,2~4周51例,占16.2%;影响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就诊延迟时间的因素包括每周工作天数、医疗保障情况、初始症状严重程度及距最近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时间(P<0.05).结论 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就诊延迟时间较长,就诊延迟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现阶段山东省老年肺结核病人的诊疗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样本,使用自制调查问卷,采取面对面方式对登记确诊的332例老年肺结核病人进行访谈式调查.结果 78.6%(261人)的病人初次就诊时有咳嗽症状,33.7%(112人)的病人初次就诊单位为村卫生室,45.8%(152人)的病人初次就诊时被误诊,31.0%(103人)的病人就诊延迟,77.7%(258人)的病人在县级结核病防治机构确诊,25.8%(69人)的病人确诊延迟,91.0%(302人)的病人能定期取药,88.0%(292人)的病人能定期复查.结论 老年肺结核病人初次就诊时多有咳嗽、咳痰、胸闷及气短症状,极易被误诊.半数左右的病人初次就诊选择村卫生室或乡镇卫生院,大部分病人由结核病防治机构确诊,部分病人发生就诊延迟或确诊延迟现象.  相似文献   

6.
肺结核病人就诊过程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现阶段肺结核病人的就诊过程,分析医患双方对肺结核病人就诊过程的影响.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样本,使用自制调查问卷采取面对面方式进行访谈式调查.结果:75.2%的病人初次就诊时有咳嗽症状,48.0%的病人初次就诊单位为村卫生室或乡镇卫生院,45.8%的病人初次就诊时被误诊,34.6%的病人就诊延迟,75.6%的病人在县级结核病防治机构确诊,22.2%的病人确诊延迟.结论:重视基层卫生人员在结核病防治中的作用,加强对参与结核病防治工作医生的专业培训,加大对村民结核病相关知识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7.
<正>江阴市自2005年开始使用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2007年9月起实施全球基金流动人口肺结核防治项目。为了解和分析影响非结防机构结核病人总体到位率提高的制约因素,评估江阴市结防工作中病人转诊及追踪环节的工作质量,现对该市2005—2009年非结防机构网络  相似文献   

8.
藏区非结防医生结核疑似病人确诊延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四川省藏区非结核病防治机构医生对结核疑似病人确诊延迟的影响。方法 通过问卷收集初次到若尔盖和石渠县结防机构诊治的结核疑似病人的资料,调查首诊为非结防机构医生的结核疑似病人确诊延迟情况。结果 80.0%结核疑似病人首诊选择非结防机构医生,且其中最后被结防机构确诊为活动性肺结核的42例患者中,54.8%发生了确诊延迟;不同类非结防机构医生在各自接诊的病人中,藏医首诊结果怀疑结核病的比例低于个体医生、乡村医生与县级医生等(P〈0.001);首诊选择藏医的结核疑似病人确诊延迟发生率高于选择乡村医生和县级医生等的(P=0.008);未被非结防医生推荐到结防机构就诊者较被推荐者确诊延迟发生率高(P〈0.001)。结论 非结防机构医生的类型、首诊结果及其是否推荐结核疑似病人到结防机构就诊与结核疑似病人的确诊延迟有关;培训非结防机构医生的结核病知识、加强归口管理可减少结核疑似病人的确诊延迟。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肺结核病人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通径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了解山东省肺结核病人住院费用,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有效减轻结核病人经济负担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共调查山东省六县区肺结核住院病人182人.对其住院费用进行描述性分析,利用通径分析方法 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 2007年山东省肺结核病人一次住院费用人均5878.46元,中位数为4000元.通径分析结果 表明住院日、经济状况、费别、文化程度对住院费用有直接影响,年龄、入院原因通过影响住院日而对住院费用有间接影响,医院类型对住院费用既有直接影响,又有间接影响.结论 增加肺结核病人的经济补偿,巩固县级结防机构在结核病防治体系中的核心地位,规范其他结防机构和医疗机构的结核病住院费用标准,利于减轻结核病人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山东省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对结核病优惠政策满意程度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共抽取山东省7个地市12个县/区314例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于2008年7-9月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利用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80%的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对目前实施的结核病优惠政策表示满意,仍有少数病人认为免费项目少,辅助药物费用高,经济困难是影响病人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各自对照组比较,中等收入的病人对结核病优惠政策更不满意(OR=0.257),而无债务(OR=5.380)、2007年医疗费支出低于1 000元(OR=5.291)、2007年结核病治疗费用低(OR>1)、规则治疗(OR=5.812)、对肺结核担心程度低(OR>1)为满意度的保护因素.结论 结合病人意愿,探索符合实际可行的优惠政策;提高医疗费用报销比例,给予病人经济补贴,减轻病人负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山东省肺结核病人自感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共抽取山东省3个市6个县/区的819例本地常住人口肺结核病人和山东省7个市12个县/区的314例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分别于2007年12月和2008年7-9月利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采用SPSSl6.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52.2%的本地病人和51.3%的流动人口病人自感健康状况良好;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肺结核病人自感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是病人经济条件、债务和治疗分类(P<0.05),债务和治疗分类对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的影响最明显,OR值分别达17.471和26.012,远大于本地病人(OR值分别为3.937和2.471);受教育程度低是流动人口病人自感健康状况的危险因素(OR>1),低年龄组对本地病人自感健康状况是保护因素(OR<1).结论 病人的经济条件是影响其自感健康的重要因素,欠债病人的自感健康状况较差.  相似文献   

12.
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主动获取结核知识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主动获取结核知识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共抽取山东省7个地市314例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于2008年7-9月使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调查的314例肺结核病人中,主动获取结核知识的189例,占60.2%;未主动获取结核知识的125例,占39.8%;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主动获取结核知识的影响因素有文化程度、职业、医疗保障及患病前结核知识的了解情况.结论 提高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文化水平,扩大医疗保障覆盖面,加大宣传力度对病人主动获取结核知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辽宁省2006-2015年流动人口结核病患者相关资料,为掌握本省流动人口结核病流行病学特征,探索更合理的防控措施。方法 收集整理2006-2015年全省各市的结核病患者病案信息,对流动人口结核病患者的相关特征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5年辽宁省共登记流动人口患者8 369例,各年流动人口患者占总登记患者比例整体呈上升趋势(χ趋势2=112.90,P<0.001);省间流动患者占流动人口患者总数的74.53%;发病年龄集中在15~44岁青、中年人群;68.07%流动人口患者集中在大连,但沈阳(χ趋势2=122.55,P<0.001)、鞍山(χ趋势2=11.51,P=0.001)所占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职业以家政家务及待业为主且呈上升趋势(χ趋势2=498.41,P<0.001);患者来源方面中因症就诊患者所占比例上升较为明显(χ趋势2=141.85,P<0.001)。结论 流动人口患者流行病学特征更加分散,可通过扩展宣教范围、健全跨区域管理制度,加强健康筛查,增加参保率、给予激励政策等措施来加强结核病防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流动人口肺结核病患者补助措施提高治疗依从性的效果。方法在广东、山东和福建3个省中分别选择1个第五轮中国全球基金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项目的区(县)作为研究现场,在每个现场抽取接受交通和营养补助、只接受交通补助、无任何补助的新涂阳肺结核患者各25例,新涂阴肺结核患者各25例,总计为450例,对每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接受交通补助和营养补助组的疗程完成率为92.0%,只接受交通补助组的疗程完成率为90.7%,无任何补助组疗程完成率为78.0%,三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接受交通补助和营养补助组的和只接受交通补助组的丢失率分别为1.3%和3.3%,无任何补助组的丢失率为8.0%,三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向患者提供交通和营养补助能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5.
张勤丽  刘效峰  胡伟宏  曹明  陈昶 《职业与健康》2012,28(22):2788-2789
目的通过分析上海市宝山区肺结核的发病规律及流行特征,为进一步控制宝山区肺结核发病水平及实施有效管理肺结核患者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将2001—2010年宝山区新登记肺结核病例的相关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001—2010年宝山区新登记肺结核年平均发病率该市人口为32.87/10万,流动人口为56.32/10万。发病时间分布呈现出4—9月相对集中的特征,该区居民与流动人口发病高峰基本一致。地区分布该区居民以通河街道发病数居首,占19.0%;流动人口以大场镇病例数居多,占24.34%。发病年龄构成该区居民以老年为主,其中65岁及以上年龄组占25.12%;流动人口以青壮年为主,25~34岁年龄组占36.60%。病例中男女性别比该区居民为2.5:1,流动人口为1.5∶1。职业分布该区居民以离退人员为主,占29.13%;流动人口以农民为主,占27.49%。该区人口新登记肺结核患者在市级定点医院就诊的比例较高,为73.85%,但在该辖区定点医院就诊的比例较低。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在该辖区定点医院就诊的比例较高,为46.72%。结论提示应加强流动人口肺结核病的发现和管理工作;做好老年人群肺结核因症推荐及因症就诊发现肺结核的工作;努力提高该辖区定点医院的诊疗水平,发挥定点门诊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山东省肺结核发病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山东省肺结核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更好地做好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发病率为指标对山东省2008年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以及结核病控制工作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同时从三间分布分析患者特征与肺结核发病率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2008年山东省各级结防机构共报告活动性肺结核患者43 205例,全省活动性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为46.12/10万(29.33/10万~59.99/10万),其中涂阳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为27.73/10万;影响相关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男性发病率和平均发病年龄均高于女性(P<0.01);活动性肺结核发病率与年龄相关(P<0.01);各职业均有发病,其中农民发病人数最多(占76.55%),其次是学生(占6.83%)。[结论]山东省2008年肺结核涂阳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疫情控制效果较好;青少年学生群体及中老年人尤其是男性中老年人的结核病控制工作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
华建昭  许琳 《职业与健康》2014,(16):2311-2312
目的分析和评价云南省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领域实施效果,为完善该省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3个实施全球基金流动人口结核病项目县实施前2年和实施后3年的结核患者发现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项目实施后流动人口中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登记率及涂阳肺结核登记率均得到显著提高,分别由17.82/10万、15.94/10万提高到29.36/10万、20.82/10万。主动就诊率由25,08%提高到68.9%。流动人口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治疗成功率达94.51%,高于当地户籍人口的治疗成功率(90.53%)。结论实施全球基金结核病流动人口项目,提高了传染性肺结核病例的发现率和治疗成功率,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流动人口中肺结核患者转出的原因,总结跨区域转诊管理经验,减少因患者转出造成的治疗中断。[方法]对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2007~2008年登记确诊的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7~2008年累计登记确诊肺结核患者678例,其中流动人口639例,占94.25%。639例流动人口患者中,转出268例,占41.94%。转出的268例中,转出原因为大专院校学生休学的占37.69%,因经济原因的占26.87%,因不能继续在单位集体生活的占19.03%,被辞退的占13.81%,去向不明的占2.61%。632例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中,成功治疗的550例,成功治疗率为87.03%;户籍人口肺结核患者39例中,成功治疗的34例,成功治疗率为87.18%。户籍人口患者成功治疗率与流动人口患者成功治疗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动人口患者成功治疗率,转出的为76.25%,未转出的为94.61%(P<0.01)。转出流动人口患者成功治疗率,转出原因是大专院校学生休学的为96.04%,因经济原因转出的为48.61%,因不能继续在单位集体生活回原籍者为76.47%,被辞退者为75.68%(P<0.01)。[结论]肺结核病人跨区域转诊管理在学生中实施效果较好,经济困难是影响流动人口治疗转归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汕头市流动人口肺结核病防治项目实施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汕头市全球基金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项目实施一年的防治效果;探讨汕头市流动人口肺结核病控制模式,为今后其他地区流动人口肺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汕头市于2011年10月开始在汕头市区和潮南区两个区实施全球基金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项目,具体实施的方案是对管辖区内发现的流动人口活动性肺结核病人进行治疗管理:本项目为所有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提供免费的规定抗结核药品,并设立了服药时的交通补助,30%经济困难病人提供一定的营养补助。分析比较2011年10月~2012年9月汕头市实施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项目的两个区与未实施项目的其他区的肺结核病人防治情况。结果实施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项目的两个区涂阳病人完成疗程率92.25%(119/129),治愈率83.72%(108/129),涂阴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完成疗程率88.15%(119/135)。未实施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项目的其他区涂阳病人完成疗程率74.73%(68/91),治愈率69.23%(63/91),涂阴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完成疗程率47.06%(24/51)。结论汕头市实施项目的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完成疗程率和治愈率均较未实施项目的其他区有显著提高;新登记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数较前年同期增加81.25%(182/224),该项目实施一年己初显成效。应加大宣传力度,尽早把该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项目的实施推广到其他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