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寻求原发性肝癌(PHC)的特异性诊断指标,本文分析了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活力测定对肝癌的诊断价值.结果表明:AFu可作为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指标;转移性肝癌AFu也升高而早胎蛋白(AFP)不高;联合检测AFu与AFP可明显提高PHC的阳性率;急性炎症期AFu也可升高.  相似文献   

2.
肖刚  席云  陈月燕  林美玲 《右江医学》2006,34(2):156-157
目的确定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用于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临界值,比较AFu、血清甲胎蛋白(AFP)及癌胚抗原(CEA)的筛查价值,为制定原发性肝癌的筛查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43例原发性肝癌(PLC)、180例其他良性肝病及144例体检者,联合检测AFP、AFu和CEA,绘制ROC曲线,比较这三种诊断试验的ROC曲线下的面积。结果ROC曲线下的面积:AFu为0.927,AFP为0.966,CEA为0.415。结论AFP筛查价值略高于AFu,CEA没有筛查价值,据ROC曲线确定AFu临界值为35.5U/L。  相似文献   

3.
联合检测肿瘤标记物对原发性肝癌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血清α-L岩藻糖苷酶和铁蛋白用于诊断原发性肝癌(PHC)的价值已有报导[1],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和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尤其是对AFP阴性或低滴度阳性PHC的诊断价值,并探讨血清AFu和SF升高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肝占位性病变的发现日渐增多。但对其定性诊断仍有不少困难。尤其是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阴性或甲胎蛋白低水平的肝癌患者,急需寻找新的肝癌标志物帮助确诊。据国外报道,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患者血清—L—岩藻糖苷酶(—L—fucosidase,AFU)活性升高,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我们参照使用分光比色法,对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α-L岩菏糖苷酶的活性明显升高,并随着病情的发展而变化,提示该酶可作为原发性肝癌诊断及监察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6.
肝病患者AFu ADA和CHE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a-L-岩藻糖苷酶(AFu)、腺苷脱氨酶(ADA)、胆碱酯酶(CHE)对肝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日立70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肝病患者135例,健康对照组92例血清AFu、ADA、CHE水平进行联合检测。结果:实验组血清AFu、AD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组(P<0.01),CHE水平实验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AFu在肝癌组阳性率为79.2%,ADA、CHE在肝硬化组阳性率高于90%。结论:肝癌时,AFu应用价值较高;肝硬化时,ADA和CHE应用价值较高,联合检测AFu、ADA、CHE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肝脏的功能,对于肝病的诊断,临床疗效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α-L-岩藻糖苷酶对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广西区人民医院韦丽芳黄冬华血清α-L-岩藻糖苷酶(α-L-Fu-cosidase,AFU),全称为α-L-岩藻糖苷岩藻糖水解酶(EC3.1.1.51),是一种溶酶体酸性水解酶。近年来发现原发性肝癌(PHC)...  相似文献   

8.
血清AFU测定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应用终点法检测了 12 2例原发性肝癌和其他肝病患者血清α—L—岩藻糖苷酶 (AFU)水平 ,并探讨了其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意义 ,发现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U浓度显著高于其它疾病组和对照组 (P <0 0 1)。并得出AFU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敏感度为 77 9% ,特异性为 97 6 % ,准确度为 89 1% ,且AFU水平与甲胎蛋白 (AFP)浓度之间无相关性的结论。因此血清AFU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及鉴别有一定价值。尤其对AFP阴性肝癌有更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清α -L -岩藻糖苷酶 (αFU)在原发性肝癌 (PHC)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建立原发性肝癌组、肝硬化组、转移性肝癌组、其他肝病组和健康对照组。测定各组的α -L -岩藻糖苷酶水平 ,在原发性肝癌组中同时做血清αFP、αFU测定。αFU、αFP的测定均采用ELISA酶标法。结果 :原发性肝癌组αFU活性显著高于其他肝病各组 (P <0 .0 1)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0 1)。结论 :αFU检测可弥补αFP低水平的不足 ,是一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有效血清酶学指标。对临床诊断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如何检测AFP、AFu、γ-GT、β2-MG(μg/L),4种血清肿瘤标记物以提高对原发性肝癌检查的敏感性。方法:对原发性肝癌50例,肝硬化患者50例,其它恶性肿瘤患者50例,健康体检者60例的4种血清肿瘤标记物进行检测。结果:原发性肝癌各项指标与其它恶性肿瘤组、肝硬化组比较除β2-MG无差异(P>0.05)外,其它3项都有显著性差别差异(P<0.01)或有差异(P<0.05)。原发性肝癌组单项AFP、AFu、β2-MG、γ-GT阳性检出率分别是66%、78%、80%、82%,联合检测敏感性达98%,比单项AFP(66%)检测敏感性较差并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联合测定AFP、AFu、γ-GT可提高对肝癌的阳性诊断率,并可提高对肝病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厉波 《医学综述》1996,2(8):437-437
虽然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目前仍是临床上常用的肝癌诊断筛检指标,但随着其阳性率和特异性的下降趋势,寻找新的生化指标已成为迫切需要。本文就目前在肝癌诊断上的研究和进展进行综合阐述,以飨同道。1 α-L岩藻糖苷酶(α-L-fucosidase,AFU)α-L岩藻糖苷酶(EC3、2、1、51)是种溶酶体酸性水解酶。广泛存在于哺乳类细胞内,与体内的糖蛋白、糖脂和多糖等含岩藻糖的糖结合物的分解代谢有关。据报道[1]以125nmol·s-1/L作为诊断原发性肝癌(primaryhepaticcarcinoma,PHC)的界限值,AFU敏感性为80.9%,特异性88.27%.。PHC患者AFU活…  相似文献   

12.
在Troost和Levvy的基础上经过综合改良建立了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的检测方法,并就有关方法学问题进行了探讨,正常参考值为2~5U,≥10.5U提示肝细胞肝癌(HCC)。初步临床应用的结果证明,AFu对HCC的诊断阳性率为78.8%,特异性90.9%,AFP(-)者AFu的检出率亦达81.8%。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38例原发性肝癌,103例各类肝病进行α-L-岩藻糖甘酶的血清学活性分析,结果表明,AFU活性在原发性肝癌组中明显增高,与其他肝病组有显著性差异。联合检测血清AFU活性与甲胎蛋白,可以提高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4.
血清标记物甲胎蛋白(AFP)对原发性肝癌(PHC)虽有很好的诊断价值,但阳性率仅占70%左右,因此十分必要探寻新的检测标记物,以弥补AFP之不足。我们对52例PHC患者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活力进行了检测,并同时与其它肝病、胃肠道恶性肿瘤及正常人血清AFU进行了对照,以探讨AFU对PHC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血清中,a—L—岩藻糖苷酶(AFU)可作为原发性肝癌的血清标志物之一,它与甲胎蛋白(AFP)无明显的相关性,比AFP更敏感、更特异.本文通过对AFU和AFP联合检测,以期提高原发性肝癌诊断的阳性率,现报告如下.方法与结果一、检测对象:126例我院住院及门诊患者,其中男86例,女40例,年龄18~65岁.本组疾病包括;(1)原发性肝癌56例.其中40例获组织学或细针抽吸细胞学证实,16例符合1977年肿瘤防治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2)继发性肝癌20例,均经手术后病理切片证实;(3)肝外肿瘤12例,均手术后病理切片确诊;(4)肝血管瘤10例;(5)肝硬变18例,均为失代偿期住院患者;(6)慢性肝炎10例.  相似文献   

16.
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原发性肝癌(PHC)、肝继发占位病变,肝硬化、消化道恶性肿瘤以及健康人进行了r—谷胺酰氨转移酶(GGT)、甲胎蛋白(AFP)、a—L—岩藻糖苷酶(AFU)、铁蛋白(Ferr)、糖蛋白抗原50(CA50)、癌胚抗原(CEA)、β_2—微球蛋白(β_2—MG)、总胆汁酸(T—BA)检测,结果表明各项肿瘤标志物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一定的特异性。尤其是对AFP阴性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有较明显的价值。可提高AFP阴性肝癌的检出率,并对判别肝良恶性占位性病变有较大的诊断价值。多指标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也显著提高了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检出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水平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评估AFU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ELISA法检测了54例原发性肝癌、51例良性肝病,10例其他部位恶性肿瘤患者及正常人血清AFU水平,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肝癌患者岩藻糖代谢紊乱的研究*温州医学院检验系(325000)陈筱菲胡云良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检验系(200001)王洪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活性增加,岩藻糖化甲胎蛋白(FucAFP)含量也增加,这两个指标都与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α-L-L岩藻糖甙酶与甲胎蛋白联合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本采用显色多肽基质检测法对38例正常人、35例原发性肝癌(PHC)、13例肝良性占位病变、8例慢性肝炎、肝硬化及12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血清α-L-岩糖甙酶(AFU)活性进行测定。结果:PHC组血清AFU活性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对PHC诊断的敏感性74.3%、特异性89.3%。在21例甲胎蛋白(AFP)阴性的PHC中,有15例AFU阳性,有15例AFU阳性。结论:AFU活性测定有助于PHC(尤其是AFP阴性的PHC)的诊断。两联合检测PHC的检出率为82.9%。  相似文献   

20.
观察了55例原发性肝癌,40例慢性肝病,25例肝良性占位血清蛋白结合岩藻糖的变化。4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同时测定了14例手术切除人肝癌组织、癌旁和远隔肝组织中蛋白结合岩藻糖的含量。结果发现:原发性肝癌血清蛋白结合岩藻糠明显地高于慢性肝病、肝良性占位和健康人(P均<0.01)。肝癌组织中蛋白结合岩藻糖高于癌旁和远隔肝组织(P<0.01)。提示血清蛋白结合岩藻糖可作为原发性肝癌辅助的诊断指标;有助于区别肝脏恶性占位。同时,还对其机制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