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儿哮喘与胃食管返流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为探讨小儿哮喘与胃食管返流(GER)的关系,采用便携式pH自动记录仪对41例反复发作的哮喘患儿进行了24小时食管pH值监测,以20例健康儿作为对照组。结果:哮喘组胃食管返流发生率为53.7%(22/41),显著高于对照组(0/20);哮喘组Boix-Ochoa综合评分、酸性返流指数、返流≥5分钟次数均显著大于对照组,而pH值<4的次数、最长返流持续时间则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提示:反复发作的哮喘患儿胃食管返流发生率较高,哮喘与胃食管返流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窒息后新生儿胃食管测压及双pH监测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出生窒息对新生儿胃肠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用多导生理记录仪测定了35例窒息后新生儿和17名对照新生儿的食管和胃内压力,并用晶体锑双pH微电极和便携式24小时pH记录仪,对受试者进行了24小时胃食管双pH动态监测。结果两组食管及胃内测压差异不显著;双pH动态监测发现,窒息组反映酸性胃食管返流的各项参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酸性返流指数窒息组/对照组为7.1/1.3;返流次数为137.4/28.5;返流>5分钟的次数5.9/0.7;pH<4总时间157.0/20.1;食管廓清时间1.0/0.4,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窒息后新生儿酸性胃食管返流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各项参数已超过病理性胃食管返流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3.
动态24小时食管pH值监测小儿胃食管返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24小时食管pH值监测在小儿胃食管返流(GER)诊治中的作用,研究小儿病理性GER的特点及其诊断标准,对50例经钡餐造影诊为GER的患儿进行动态24小时食管内pH值监测,30例健康小儿为对照组,复查13例病理性GER患儿治疗后(9例为手术治疗)的食管pH值。结果表明,GER组各项返流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中1例为病理性GER,GER组31例为病理性,另19例则为生理性。13例食管裂孔疝(HH)患儿均有明显的病理性返流,其各项返流指标除pH值<4次数外均显著高于单纯病理性GER;HH组卧位时返流≥5分钟次数、最长返流时间、总pH值<4的时间占总观察时间的百分比和平均返流周期均显著大于立位时;单纯病理性GER组卧位时返流≥5分钟次数、最长返流时间和平均返流周期显著大于立位时,而返流次数则小于立位时。提示小儿病理性GER以卧位时明显,伴有食管裂孔疝者返流更为严重。动态24小时食管内pH值监测可用于小儿GER的诊断、分析和疗效评定。  相似文献   

4.
24小时食管pH值监测在小儿支气管哮喘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胃食管返流(GER)与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关系,了解24小时食管pH值监测在小儿哮喘诊治中的作用。方法用便携式24小时pH自动记录仪,监测38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食管下端pH值变化,30例无症状儿为对照组,对15例合并病理性GER患儿进行抗返流治疗,复查8例。结果哮喘组8项返流指标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其病理性GER的检出率为39%(15/38),显著高于对照组(1/30)(P<0.01);小儿哮喘合并病理性GER者其返流以卧位和夜间时严重;经雷尼替丁抗返流治疗后,各项返流指标除了立位pH<4时间百分比外,均显著下降(P<0.01或<0.05),近期随访结果显示,哮喘得到有效控制。结论GER是诱发小儿哮喘发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哮喘合并病理性GER的患儿对制酸药物抗返流治疗有良好的反应,24小时食管pH值监测在小儿哮喘的病因诊断和疗效观察上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胃食管双pH监测小儿十二指肠胃食管返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胃、食管双pH电极对21例1~12个月小儿进行24hpH值监测。7例无返流小儿为对照组,14例有返流的小儿中9例为酸性返流(64%),5例(36%)为碱性返流即十二指肠胃食管返流(其中4例合并酸性返流)。碱性返流可引起严重的食管病变。传统的单一食管下端pH监测难以作出准确诊断,增加胃底pH监测为准确判定返流,特别是十二指肠胃食管返流提供重要根据,对于提高胃食管返流诊断率和指导临床对不同类型的返流进行有效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患儿外周血成熟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与细胞凋亡的相关性。方法测定30例RRI患儿的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细胞凋亡,并测定28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结果RRI患儿CD4+、CD4+/CD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IgA、IgM、IgG亦低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RRI患儿的整体免疫功能降低,其原因是由于淋巴细胞凋亡过度所致。  相似文献   

7.
胃源性哮喘患儿雷尼替丁治疗及随访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胃源性哮喘患儿经雷尼替丁治疗的随访结果。方法对52例经便携式24小时pH自动记录仪确诊的胃食管返流(GER)阳性哮喘患儿加用雷尼替丁治疗3个月,临床随访2年;17例治疗后第2次复查食道pH值。结果雷尼替丁治疗的有效率936%(44/47),治疗后酸性返流指数、最长返流时间、Boix-Ochoa综合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而pH<4的返流次数及返流≥5分钟的次数与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GER是诱发小儿哮喘的原因之一,GER阳性时胃酸分泌增多,雷尼替丁是治疗胃源性哮喘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8.
窒息后新生儿食管测压及双PH监测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出生窒息对新生儿胃肠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多导生理记录仪测定了35例窒息后新生儿和17名对照新生儿的食管和胃内压力,并用晶体锑双PH微电极和便携式24小时PH记录仪,对受试者进行了24小时胃食管双PH动态监测。结果 两组食管及胃内测压差异不显著:双PH动态监测发现,窒息组反映酸性胃食管返流的各项参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酸性返流指数窒息组/对照组为7.1/1.3;返流次数为137.4/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患儿的胃肠动力变化特点。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食管胃pH监测技术对58例Hp阳性和47例Hp阴性慢性胃炎患儿的血清胃泌素、血浆胃动素、十二指肠胃食管返流等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Hp阳性组血清胃泌素水平高于Hp阴性组和正常对照组(t值分别为3.326、3.837,P均<0.01);Hp阳性组血浆胃动素水平低于Hp阴性组和正常对照组(t值分别为2.594、4.432,P<0.05和0.01)。Hp阳性组胃食管返流发生率为21%,低于Hp阴性组中的48%(χ2=3.812,P>0.05);Hp阳性组十二指肠胃返流发生率为50%,高于Hp阴性组中的13%(χ2=7.383,P<0.01)。结论Hp感染可以导致慢性胃炎患儿血中胃泌素水平升高和血中胃动素水平降低;Hp相关性胃炎患儿胃食管返流的发生有减少的可能,十二指肠胃返流的发生显著增多  相似文献   

10.
小儿十二指肠胃返流与碱性胃食管返流的pH动态变化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脉监测儿小十二指肠胃返流与碱性胃食管返流的pH变化特点,研究返流发生的病理生理意义。方法:对68例病理性胃食管返流小儿及39例正常小儿进行胃食管双pH24小时动态监测,观察小儿在进餐及胃排空后以及不同体拉下胃食管pH值的变化的特点。结果:对照组中19例监测到十二指肠胃返流,以立位及进餐后发生为主,持续时间短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心前区疼痛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05例心前区疼痛患儿采用统一方法,包括详细的病史调查,物理诊断,胸部X线、常规心电图、Holter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肌酶谱、总血脂及胆固醇测定,并对部分患儿施行了脑电图(EEG)检查。结果:心前区疼痛由心脏病所致者少见(占95%),精神负担过重及过分溺爱的患儿心前区疼痛症状往往比较明显。结论:心源性心前区疼痛,必然有Holter心电图缺血性改变存在。心前区疼痛90%以上属特发性,病因是良性的,呈自限性,而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多发性抽动患儿的智力水平和智力结构缺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多发性抽动(TS)的智力水平和智力结构情况,并探讨氟哌啶醇等药物对TS患儿的智力功能有无影响。方法: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CR),对39例(未用药组22例和用药组17例)TS患儿的智力功能进行测试,并与18例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对照组儿童比较。结果:TS组的总智商(FIQ)、言语智商(VIQ)和操作智商(PIQ)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但其背数和译码分测验量表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用药组各项智力测验结果与未用药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TS患儿总的智力水平正常,但其智力结构中的记忆和(或)不分心因子存在一定的缺陷。氟哌啶醇等药物对TS患儿的智力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汉字阅读障碍患儿临床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汉字阅读障碍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 运用《修订后阅读测验》、自制病史调查表及Achenbach 儿童行为量表对40 例阅读障碍患儿和80 例正常儿童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病例组患儿智商和阅读成绩均低于对照组(t 分别为5.889、15.317,P<0.001) ;病例组患儿在单字( 词)的辨认及发音、朗读、阅读理解中出现各种问题的次数均多于对照组( P均< 0.05) ;病例组合并语言发育问题、拼音学习困难、书写问题、多动的比率均高于对照组( P均<0 .05);起病时间与症状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s′= -0.601,P< 0.01)。结论 汉字阅读障碍中阅读技能的损害涉及阅读中各个环节;起病越早,症状越重;患儿容易合并语言发育问题、拼音学习困难、书写问题和多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系膜增生性肾炎患儿肾组织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及其受体(PDGFR-α、β)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弥漫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肾活检组织中PDGF、PDGFR的表达.结果PDGF在MsPGN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肾和FSGS,PDGFR-α、β的表达高于正常肾(P<0.01);PDGF在FSGS中的表达与正常肾相比无差异,但PDGFR-α、β表达升高(P<0.01);MsPGN与FSGS的PDGFR-α、β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肾组织PDGF及其受体的过度表达可能在MsPGN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与妊娠母亲脂代谢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新生儿与妊娠母亲脂代谢的关系。方法同时测定118组配对母亲、脐血、新生儿和42例成人对照组血清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A1(ApoAl)、载脂蛋白B(ApoB)含量。结果血清CHOL、TG、ApoA1、ApoB含量高低依次为母亲>对照组>新生儿>脐血。母亲血脂含量不影响新生儿的检测结果。新生儿血清CHOL、TG、ApoB含量随日龄增大而变化,ApoAl含量与日龄变化无关。结论妊娠母亲的高脂血症不能减少新生儿出生时存在的低脂血症。生后及时给新生儿补充脂类物质是必要的,母乳喂养为最佳补充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缓解期预防性吸入皮质激素必可酮对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时博利康尼、普米克和爱全乐三联雾化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 36例哮喘急性发作儿童联合应用三联药物压力雾化吸入治疗 ,采用配对t检验观察治疗前后的疗效 ,采用秩和检验分析缓解期预防性吸入皮质激素对急性发作时压力雾化吸入治疗效的影响果。结果 缓解期规则预防性吸入皮质激素组哮喘急性发作时 ,三联药物压力雾化吸入治疗效果优于不吸入和不规则吸入组 ,P <0 0 5 ;急性发作期三联药物压力雾化治疗疗效满意 ,P <0 0 1。结论 缓解期预防性吸入皮质激素与急性发作期三联压力雾化吸入结合是目前治疗哮喘最理想、最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氧疗时血浆中氧化及抗氧化水平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氧疗时新生儿血浆中抗氧化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 选择需氧疗的新生儿 3 8例 ,其中早产儿 2 0例 (A组 ) ,足月儿 18例 (B组 )。分别于吸氧前、吸氧后 3d、7d各测血浆中还原型谷胱甘肽 (GSH)、谷胱甘肽过氧化酶 (GSH px)、谷胱甘肽S转移酶 (GST)、丙二醛 (MDA)含量的变化。并以同期住院的不需氧疗的早产儿 2 0例 (C组 )及正常足月儿 (D组 )作为对照组。结果 ①GSH :早产儿出生时GSH水平较足月儿低 (P <0 0 5 ) ,A组吸氧 3d及 7d时GSH较给氧前 (0d)时明显下降 ,且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②GSH px :早产儿出生时GSH px水平早产儿较足月儿低 (P <0 0 5 ) ,B组GSH px活性于吸氧 3d[(76 0 0±6 3 9)U/L]及 7d[(87 3 5± 7 80 )U/L]时较 0d[(66 65± 7 65 )U/L]明显增强 ,且 7d时更为显著 (P <0 0 1) ;而A组变化却不明显。③GST :早产儿出生时GST含量较足月儿高 (P <0 0 5 ) ,而氧疗后 3d均出现明显下降。④MDA :氧疗后 7d时MDA含量A组 [(6 80± 0 92 ) μmol/L]、B组 [(4 2 7± 0 76) μmol/L]分别较 0d[(5 48± 1 0 3 )μmol/L、(2 98± 0 5 6) μmol/L]明显增加 (P <0 0 5 )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血浆中GSH、GSH px、GST及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乳房早发育( 简称乳早) 患儿的发病机理及寻找易行的反映雌激素水平的方法加以监护。方法 对50 例乳早患儿采用Shorr 染色技术行尿脱落细胞检查及放射免疫双抗法检测血清促性腺激素和雌二醇水平。结果 乳早患儿尿底层细胞构成比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01),而中层及表层细胞构成比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均< 0-01) ;乳早患儿乳房发育均属Ⅱ级或Ⅲ级,Ⅲ级患儿尿底层细胞构成比显著低于Ⅱ级患儿( P<0-01),而表层细胞构成比显著高于Ⅱ级患儿( P < 0-01) ,中层细胞构成比两级患儿之间无显著差异( P >0-05) ;乳早患儿与正常对照组血清促性腺激素、雌二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 P均> 0-05) ;乳早患儿血清雌二醇与尿底层细胞构成比呈弱度负相关(r= - 0-49, P < 0-01),与尿表层细胞构成比呈弱度正相关(r= 0-59 , P <0-01) ,与尿中层细胞构成比相关性不明显(r= 0-24,P> 0-05) 。结论 乳早患儿尿道上皮受到雌激素影响;尿表层细胞构成比能灵敏反映体内雌激素水平,可作为观察病情演变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肝素对儿童肾炎性肾病综合征(NNS) 的远期疗效。方法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35 例患儿加用肝素钙50U/(kg·d) 静滴,同期未用肝素的30 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变化并随访1-5~5-5 年。结果 治疗4~6 周后尿FDP水平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完全缓解者显著低于部分缓解者( P<0-01)。完全缓解率为治疗组88-57% ,对照组53-33% ,两组对比差异显著( P<0-05)。结论 对NNS患儿加用肝素钙治疗可使尿FDP减少,缓解率提高且治疗后尿FDP降低明显者远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0.
单纯性肥胖青少年脑血流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症是否引起青少年脑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改变原因.方法分别测量17例肥胖青少年与18例同身高、同性别正常体重青少年的血压、血液流变学指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剪切率为300S、5S1-、1S-1下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红细胞变形性)和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期峰流速、舒张期末峰流速、平均峰流速、脉动指数),进行组间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肥胖青少年的血压、血脂和低剪切率下全血粘度等明显高于非肥胖者;肥胖青少年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期峰流速、舒张期末峰流速、平均峰流速均低于正常对照组,相关分析表明,这是血压和血液流变学异常的综合现象,反映脑血管弹性的脉动指数两组间无差异.结论肥胖青少年由于血压、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导致脑血流速度、区域脑血流量下降,但其脑血管弹性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