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郭玉霞  张磊  齐伟  吴志恒 《中国药房》2012,(23):2187-2189
目的:评价我院抗肿瘤口服中成药的使用现状,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8-2011年抗肿瘤口服中成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用药金额(DDC)、药物利用指数(DUI)进行排序和分析。结果:我院2008-2011年抗肿瘤口服中成药品种基本固定,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疗效确切、价格适中的中成药DDDs、DDC、DUI排序靠前。结论:我院抗肿瘤中成药的应用基本合理,在临床用药过程中要综合考虑疗效和经济两方面。  相似文献   

2.
《中国药房》2015,(29):4063-4065
目的:为中药注射剂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1-2014年中药注射剂的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进行分析。结果:我院2011-2014年中药注射剂使用品种和销售金额都较为稳定。活血化瘀类的疏血通注射液(黑龙江)、丹红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的销售金额在4年中均排名前列。DDDs排序前3位的疏血通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黑龙江)、丹红注射液/注射用血栓通与销售金额排序相对一致。中药注射剂的DDC在100元左右。药物利用指数几乎全部等于1或接近1。结论:我院中药注射剂所选品种用药金额与DDDs同步性较好,中药注射剂在我院的使用较为稳定、基本合理,价格适中且疗效确切的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占有较大份额,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剂用量增长快。  相似文献   

3.
杨国韬  伍延婷 《安徽医药》2018,22(12):2479-2481
目的 了解近年某三甲医院抗肿瘤药物应用情况及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限定日剂量(DDD),对医院抗肿瘤药物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和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等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2014至2016年医院抗肿瘤药用药金额增长较快,用药金额占比逐年上升;用药金额及DDDs排序前10位中多数品种为抗肿瘤中成药,艾迪注射液和鸦胆子油乳注射液的用药金额大幅上升占据前2位,复方斑蝥胶囊DDDs连续3年排名第一,DDDs排序靠前者DDC较低。 结论 该院抗肿瘤药物品种相对稳定,临床应用基本符合肿瘤用药特点,应同时关注效益与成本,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我院脑血管畸形患者的用药情况。方法:利用药历管理软件统计我院2007~2009年脑血管畸形患者使用药品的数量与金额,采用限定日剂量法计算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以及消耗金额与DDDs的序号比。结果:近三年来,DDDs和金额排名基本未发生变化,DDC和序号比变化也较小,DDDs排名靠前的药物绝大多数都是对症治疗的药物。结论:脑血管畸形患者的药物治疗集中于对症治疗。治疗方案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5.
常瑛  贾王平  陈苏宁  冯娟  赵培西  田云 《中国药房》2012,(43):4105-4108
目的:为我院中成药的管理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调取我院中药房2007-2011年泌尿外科中成药的销售数据,对年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药物利用指数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5年内我院泌尿外科中成药的销售金额和DDDs呈较快上升趋势,DDC在20元以下的品种占多半。结论:我院泌尿外科中成药的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2010—2012年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及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0—2012年我院住院部抗菌药物的使用数据,对其销售金额、用药品种、用药频度(DDDs)、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1年和2012年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基本持平;其他β-内酰胺类、碳青霉稀类以及抗真菌药销售金额排序靠前;3年来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以及头孢地尼的DDDs排序均居前5位。结论: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正趋于合理化,但目前仍存在AUD偏大、部分抗菌药物使用频度过高、使用的抗菌药物较贵等不合理现象,医院应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并评价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信息系统收集2013~2015年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数据,对抗菌药物的费用比例、用药频度(DDDs)及日均费用(DDC)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DDDs排名前10位的药品基本来自头孢菌素类、其他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硝基咪唑类及青霉素类复方制剂,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占总销售金额的比例逐年上升,头孢菌素类使用频度较高,部分药物DDC较高。结论我院还存在部分药物DDDs偏高的情况,应严格限制头孢菌素类(尤其是三代头孢菌素)、其他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尤其是左氧氟沙星)及青霉素类复方制剂的临床应用,避免DDDs的过快增长,加强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抗肿瘤药物用药的现状和趋势作出客观评估。方法: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0-2012年抗肿瘤药物的用药金额、药理分类、用药排序及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国产与进口药品销售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肿瘤药物的销售金额逐年上升,3年中辅助药销售金额居首位,DDDs排名前3位的是甲氨蝶呤、美司钠、巯嘌呤。结论:我院2010-2012年抗肿瘤药物用药趋势较平稳,使用情况基本合理,其中减少放化疗不良反应的辅助类用药数量呈逐年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011—2014年本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调取2011—2014年本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信息并进行汇总,对抗菌药物的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及药品排序比(B/ A)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11—2014年抗菌药物的销售金额比例前3年连续下降,2014年有小幅上升;抗菌药物的品种数基本稳定;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及其复合物连续4年的销售额和 DDDs分别排名第一和第二位;多数种类的抗菌药物的 B/ A 值<1;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连续4年的 DDDs 排名第一位,同种药品不同年份的 DDC 值略有差异,多数药品的 DDC 值>100元。结论2011—2014年本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规范合理,抗菌药物的使用逐年下降,与此同时也发现一些问题,还需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10.
旷琛  吴逢波  蒋学华 《中国药房》2014,(14):1267-1270
目的:分析我院抗菌药物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实施前后的利用情况,评估我院抗菌药物品种、用药特点、使用合理性受政策利导的的变化情况。方法:对我院2010-2011年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药物利用指数(DUI)、金额/DDDs排序位次比、平均治疗日数(ATD)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随着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基本药物在我院抗菌药物DDDs排名前10位的抗菌药物中比重增加,DDC在几元至30多元之间,金额/DDDs排序位次比偏高;我院抗菌药物DUI小于1和大于1的情况普遍存在,用药不足和用药过量的情况均不容乐观,ATD与药品说明书的规定疗程比较亦有出入。结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动了基本药物在医院的使用,基本药物在DDC、金额/DDDs排序位次比上具有显著优势,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通过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将DUI和ATD配合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中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点评,可及时发现医师用药方面的弊端,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1.
沈玮  王建平 《中国药房》2014,(20):1879-1881
目的:了解杭州地区祛瘀类中成药基本药物的使用情况和趋势,促进合理用药。方法:统计杭州地区26家医疗卫生机构2010-2012年祛瘀类中成药基本药物的相关数据,应用限定日剂量分析法,从使用频度、金额排序等方面对药物相关使用状况进行分析。结果:祛瘀类中成药基本药物销售金额呈逐年下降趋势;银杏叶(片剂、胶囊)、麝香保心(丸剂)、血栓通(胶囊、冻干灭菌粉末)连续3年排序居前3位;该类药物的日用药金额基本在10元以下,价格合理;片剂、胶囊和注射剂是目前临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使用最广泛的剂型,且片剂和胶囊的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逐渐赶超注射剂,居于首位。结论:杭州地区祛瘀类中成药基本药物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价格适中,符合我国当前药品消耗总趋势。  相似文献   

12.
施政  王建平 《中国药房》2014,(20):1882-1884
目的:了解杭州地区化痰止咳平喘类中成药基本药物的使用情况和趋势,促进合理用药。方法:统计杭州地区26家医疗卫生机构2010-2012年化痰止咳平喘类中成药基本药物的相关数据,应用限定日剂量分析法,从使用频度、金额排序等方面对相关药物使用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化痰止咳平喘类中成药基本药物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强力枇杷露(杭州胡庆余堂制药厂)、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连续3年用药频度排序居前列;该类药物的日用药金额全部在10元以下,价格合理。结论:杭州地区化痰止咳平喘类中成药基本药物总体结构变化不大,使用情况基本合理,符合我国当前药品消耗总趋势。  相似文献   

13.
章建军  王建平 《中国药房》2014,(20):1884+1886-1886
目的:了解杭州地区清热类中成药基本药物的使用情况和趋势,促进合理用药。方法:统计杭州地区26家医疗卫生机构2010-2012年清热类中成药基本药物的相关数据,应用限定日剂量分析法,从使用频度、金额排序等方面对相关药物使用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清热类中成药基本药物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一清胶囊、茵栀黄颗粒、板蓝根颗粒、双黄连口服液连续3年用药频度排序居前列;该类药物的日用药金额大多在10元以下,价格基本合理。结论:杭州地区清热类中成药基本药物使用基本合理,符合我国当前药品消耗总趋势。  相似文献   

14.
童本定  丁年羊  魏青 《中国药房》2012,(42):3960-3963
目的:评价我院2009--2011年抗肿瘤药的应用情况及趋势。方法:采用销售金额排序、用药频度(DDDs)排序等方法,对我院2009--2011年抗肿瘤药的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我院抗肿瘤药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中成药类抗肿瘤药销售金额连续3年列第1位。在临床一线抗肿瘤药中,多西他赛、紫杉醇销售金额连续3年列前3位。DDDs排序靠前的主要是中成药类、激素类抗肿瘤药。结论:中成药类抗肿瘤药的销售金额与DDDs排均位居前列。我院抗肿瘤药应用现状基本符合当前我国肿瘤治疗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程建娥  张藜莉  李影  申丽萍 《中国药房》2011,(44):4192-4195
目的:了解我院抗肿瘤药及其中《中国国家处方集》遴选药物的使用情况,为进一步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7—2009年抗肿瘤药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年度抗肿瘤药销售金额占我院药品年销售总额的6.2%~7.2%;国家处方集类抗肿瘤药物占所有抗肿瘤药的73.1%,销售比例为56.8%~63.6%,并呈现递增趋势。其他抗肿瘤药及辅助治疗药和中成药DDC相对较低,DDDs排序在3年中稳居前列。结论:抗肿瘤用药倾向于高效、低毒、价格相对合理的国家处方集类遴选药物,用药方案倾向于多样化的综合治疗原则,用药结构不尽合理,但用药趋势符合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用药引导方向。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我院中成药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该药提供依据。方法:调取2010-2012我院门诊中成药的年销售数据,对其年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我院中成药销售金额持续上升,虫草剂,祛瘀剂居销售金额和DDDs排序前列,丹参片DDC最低;普内科中成药销售金额最大;科室处方平均费用需要改进。结论:我院中成药使用基本合理,部分环节需要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我院中成药的药物利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取我院2005~2009年中成药的年消耗金额和用量,对年消耗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日均费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2005~2009年中成药的消耗金额呈上升趋势,排序前15位药品的消耗金额过于集中,对中成药总消耗状况有重要影响;注射剂型增加趋势更明显,且其金额与DDDs的排序比值均小于1。结论:价廉且疗效确切的中成药在临床应用中占有重要地位,药品监管中应重视DDDs排序,加强中药注射剂的管理。  相似文献   

18.
刘萍  刘敏超  何新荣  刘志敏 《中国药房》2008,19(12):940-942
目的:了解我院中成药的应用现状,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通过医院医疗信息平台调查我院2002~2006年中成药的年应用量和发生金额,采用DDDs分析方法和药物经济学方法,分析中成药的发生金额、用药频度、日用药金额。结果:2002~2006年我院中成药的发生金额和用药频度呈现明显上升趋势。结论:我院中成药的应用基本合理,价格适中且疗效确切的中成药在临床应用中占有较大份额,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规范。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我院中成药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调取2009—2011年我院中成药的用量和销售金额,对其年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限定日费用(DD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2011年我院中成药用量呈上升趋势,DDDs同步性较好。结论:我院中成药的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