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优化温通膏方微针贴剂基质处方以提高药物释放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温通膏方微针贴剂有效成分(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含量,以有效成分24 h累积释放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和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考察聚乙烯醇(PVA)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浓度对有效成分的影响,并优选出最佳处方。结果 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优化结果表明,基质处方为39.95%PVA和40.18%PVP时,24 h累积释放率达到峰值。结论 优化后的温通膏方微针贴剂药物的释放量有效提高,与预测值接近。  相似文献   

2.
《中药材》2019,(3)
目的:筛选不同浓度的辅料及配比制备速溶型聚合物微针贴片,并考察其各项性能,得到最优处方。方法: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阴模,采用离心注模法制备微针贴片。分别通过显微镜观察与压变性能试验对所制备的微针进行筛选优化,并考察最终得到的微针的皮肤穿刺性能和体外溶解性能。结果:当辅料配比为10%葡聚糖40(Dex)与10%支链淀粉(AP)1∶2,常温干燥时,微针的综合物理性能和压变性能最好,能成功穿透离体大鼠皮肤,在皮肤内能快速溶解。结论:所得聚合物微针贴片工艺简单,性能较好,能够在穿刺皮肤后快速溶解,为以后中药微针贴片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温通膏方微针贴剂的体外释放和透皮特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温通膏方中补骨 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①体外释放试验:采用药物透皮扩散池,配制不同浓度(10%、20%、30%、40%) 的乙醇-生理盐水溶液作为接收液,分别在1、2、4、8、12、24 h 等6 个时间点取样分析;绘制累积释放率 (Q/%)-时间(t/h)曲线,根据释放规律选择Higuchi 方程模型和一级动力学模型进行拟合分析。②体外透皮实 验:制备离体大鼠皮肤,以20%乙醇-生理盐水作为接收液,分别在1、2、4、8、12、24 h 等6 个时间点取样 分析;绘制累积透过率(Q/%)-时间(t/h)曲线,选择零级动力学模型、一级动力学模型和Higuchi 方程模型对曲 线进行拟合分析。结果选择20%乙醇-生理盐水为最佳接收介质,温通膏方微针贴剂中补骨脂素、异补骨脂 素的24 h 累积释放率分别为34.980%、30.623%;温通膏方微针贴剂中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的24 h 累积透过 率均优于温通膏凝胶剂,分别为8.546%、6.949%。结论将温通膏方开发成微针贴剂,能有效降低皮肤屏障 作用,增强药物吸收,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选盐酸青藤碱自溶性微针的处方工艺,并考察微针对盐酸青藤碱经皮渗透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浇注法制备盐酸青藤碱微针,以成型性和机械性为指标筛选可达到最佳载药量的处方,并对制备出的微针进行表征。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考察载药凝胶和微针的经皮渗透效果。运用HPLC检测盐酸青藤碱含量,流动相甲醇-0.1%磷酸盐水溶液(18∶82),检测波长263 nm。结果:最佳处方聚乙烯吡咯烷酮、硫酸软骨素、盐酸青藤碱质量分数分别为50%,15%,35%。制得的盐酸青藤碱微针针形完整、机械强度良好,能够穿刺铝箔和离体的大鼠皮肤;载药微针组和载药凝胶组的48 h累积渗透量分别为(80 738.41±1 354.72),(15 210.02±288.57)μg·cm~(-2),渗透速率依次为(1 627.40±28.68),(321.72±15.20)μg·cm~(-2)·h~(-1)。结论:制备的载药自溶性微针机械性和成型性良好。相较于载药凝胶,盐酸青藤碱微针能够更加有效地实现经皮渗透,可改善青藤碱透皮制剂的透皮性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雷公藤甲素双室可溶性微针制备工艺,并进行质量评价及体外透皮性能的考察。方法 以硫酸软骨素(chondroitinsulfate,CS)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ydroxypropylmethylcellulose,HPMC)为针尖材料,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pyrrolidone,PVP)K30与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为背衬材料。采用两步离心法制备双室载药微针,单因素试验及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选针尖层、背衬层工艺参数。光学显微镜、电子扫描显微镜表征双室载药微针,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药物分布,HPLC法测定载药量,大鼠体内外皮肤穿刺考察机械性能;采用Franz扩散池考察其体外透皮性能。结果 双室载药微针的最优处方为40%乙醇-水溶液为药物溶剂;针尖工艺参数:HPMC与CS的比例为1∶4,材料与溶剂的比例为1∶1,针尖药物总质量浓度为6 mg/mL;背衬工艺参数:PVA与PVP K30的比例为1∶2,材料与溶剂的比例为1∶2,微针离心时间10 min,背衬药物总质量浓度为0.5 mg/mL。制备的双室载药微针外观形态、机...  相似文献   

6.
《中药材》2019,(8)
目的:考察热熔压敏胶(HMPSA)型骨伤消痛贴的综合性能,优选其制备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考察筛选热熔压敏胶基质辅料种类,并采用L_9(3~3)正交试验方法,以SIS、萜烯树脂、液体石蜡和羊毛脂用量为影响因素,综合物理性能和综合粘附性能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优化热熔压敏胶型骨伤消痛贴基质处方。结果:最佳处方配比为:SIS用量15 g,萜烯树脂用量为SIS的150%,增塑剂液体石蜡∶羊毛脂(1∶1)用量为SIS的70%。经测试,贴剂粘附性良好。结论:根据所得制备工艺制得的贴剂各项指标均符合贴剂标准,且质地柔软,与皮肤贴合性好,舒适度高。证明该贴剂制备工艺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7.
石杉碱甲水凝胶微针的制备及经皮传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琴英  文娇丽  翁嘉绮  王炜玮  方敏  杨根生 《中草药》2021,52(12):3530-3537
目的研究石杉碱甲水凝胶微针的制备条件,并考察微针的性能及其经皮给药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聚乙烯醇和葡聚糖混合水凝胶作为微针的基质材料,考察材料的溶胀性能和拉伸性能,确定最优处方;以两步夹心法将石杉碱甲药粉载入微针基质材料中,采取离心及冷冻-解冻工艺制备针形为圆锥体,针长为500μm,针间距为1000μm的水凝胶微针阵列,并对其机械性能、皮肤穿刺性能进行评价;建立石杉碱甲质量分析方法,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对载药微针阵列进行体外透皮释药性能考察。结果得到的最优处方:聚乙烯醇与葡聚糖质量比为9∶1,0.15 g/mL混合溶液作为针尖材料,0.08 g/mL混合溶液作为阵列基底材料;每根微针可承受大于0.5 N的极限压力,表明微针可成功穿刺角质层,进入皮内;体外透皮实验表明,72h内石杉碱甲的累积透皮率达85%以上。结论以聚乙烯醇和葡聚糖这2种复合高分子材料制备的石杉碱甲水凝胶微针阵列,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皮肤穿刺性能,为难溶性药物石杉碱甲实现高效、无痛经皮缓释给药,提高患者依从性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制备中华眼镜蛇神经毒素(NT)可溶性微针(DMNs-NT),并考察其理化性质及体外透皮性能。方法采用两步离心法制备DMNs-NT,并以微针针体的成形性、机械强度及背衬层的柔韧性为指标,考察硫酸软骨素(CS)与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k30)的比例、基质液含水量、背衬层材料;HPLC法测定其载药量,正置光学显微镜表征,并考察稳定性;采用Franz扩散池考察其体外透皮性能。结果通过单因素考察确定DMNs-NT制备的最佳处方工艺为CS与PVP K30比例1∶1、基质材料与加水量比例5∶4、以羧甲基纤维素(CMC)为背衬层材料。DMNs-NT针体呈四棱锥形,表面平整,长度约为500μm,每片含药量为(15.4±0.5)μg,药物位于针体上部,3个月内稳定性良好。离体皮肤渗透结果显示,4 h后DMNs-NT中NT的累积渗透量可达95.8%,而NT溶液几乎没有透过皮肤,证明可溶性微针对NT透皮递送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能有效穿透大鼠离体皮肤。结论制备DMNs-NT机械强度及柔韧性好,实现了大分子药物NT的透皮递送。  相似文献   

9.
马建芳  罗华菲  王浩 《中国药学杂志》2012,47(21):1727-1731
 目的 制备睾酮热熔压敏胶贴剂,并对其体外透皮性能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热塑性弹性体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SIS)热熔压敏胶基质制备睾酮透皮贴剂,采用Franz扩散池,以离体裸鼠皮肤为屏障进行体外透皮实验。通过药物累积透过量和稳态透皮速率筛选载药量和促渗剂,并将优化处方制备的贴剂与上市产品进行体外透裸鼠皮和猪皮实验的比较。结果 睾酮热熔压敏胶贴剂最佳处方载药量2%,促渗剂肉豆蔻酸异丙酯(IPM)的用量为6%,体外透皮行为符合零级释放动力学;体外透裸鼠皮或猪皮实验,自制贴剂优于上市贴剂。结论 SIS热熔压敏胶在透皮给药系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化五虎巴布剂的基质处方。方法以巴布剂的初黏力、持黏力、皮肤追随性及感官等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设计和正交设计方法优化五虎巴布剂基质的处方。结果五虎巴布剂最佳基质处方为:明胶∶阿拉伯胶∶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钠∶聚维酮∶甘油∶1,2-丙二醇∶高岭土=2∶2∶3∶0.75∶0.75∶13∶9.8∶5(质量比)。结论按最佳基质处方制备的巴布剂载药量大,外观平整光滑,黏度适宜,保湿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1.
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 TP)是中药雷公藤属植物的主要活性和毒性成分,具备生物利用度低以及吸收差、血药浓度难以达到治疗浓度、致死量小等特点。微针(microneedles, MNs)作为一种集注射与透皮为一体的物理促渗技术,其中的自溶性微针(dissolving microneedles, DMNs)还可根据治疗需求制作不同降解速度的自溶性微针。该文将雷公藤甲素与自溶性微针结合,采用两步离心法制备DMNs-TP,并以成型性和机械性能作为考察指标,考察制备DMNs的基质比例、基质液的含水量、脱模方法及塑形剂的种类等。用HPLC测定其载药量,光学显微镜表征,并用HE染色考察其机械性能,采用Franz扩散池考察其体外透皮性能。通过实验确定DMNs-TP背衬层的最佳处方为PVP-PVA,两者比例为3∶1,基质与水比例为3∶4,DMNs-TP针体呈四棱锥形,表面平整,长度约为550μm,每片面积为2.75 cm~2,含药量为(153.41±2.29)μg,药物位于针体上部。离体皮肤渗透结果显示,24 h后DMNs-TP中TP的累积渗透量可达80%,而TP溶液则透过很少。实验证明微针对TP透皮递送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能有效穿透大鼠离体皮肤。  相似文献   

12.
青藤碱水凝胶贴剂的微针经皮给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甄小龙  刘婷  杨文婧  程昊  郝保华 《中草药》2010,41(6):892-896
目的在微针作用下,考察青藤碱水凝胶贴剂透皮给药的特点与规律。方法制备不同长度的微针,并制备青藤碱水凝胶贴剂;离体小鼠皮肤经不同针形微针预处理相同时间、相同针形微针预处理不同时间后贴敷青藤碱水凝胶贴剂,用改进的Franz扩散池研究青藤碱的透过规律并与未处理皮肤的被动扩散进行比较;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青藤碱的含量。结果 100μm微针、200μm微针预处理皮肤后青藤碱透皮速率分别是未经微针预处理的40.7、52.4倍;200μm微针预处理皮肤7 min后青藤碱的透皮速率是未经微针预处理的142.0倍。200μm微针经不同的力预处理后,青藤碱的透皮速率随着力的增大而增大,当力大于5 N时透皮速率趋于平衡。结论微针与水凝胶贴剂结合经皮给药时,透皮速率显著提高,并且微针针形、预处理时间和所受的力对药物的经皮渗透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复方没食子凝胶膏剂制备工艺优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优化复方没食子凝胶膏剂基质处方及制备工艺。方法:以皮肤追随性、膜残留性、基质均匀性、延展性、黏性、硬度等为多感官指标,采用综合加权评分法,通过单因素试验优选基质配方。结果:最佳制备工艺为药物-90-CMCNa-聚丙烯酸钠NP700-丙三醇-1,2-丙二醇-EDTA(10.5∶1.4∶0.6∶5∶18∶5∶1)。结论:按优选工艺制备的复方没食子凝胶膏剂基质载药量大,黏着性好,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选β-细辛醚巴布剂制备工艺.方法:以光泽性、持黏力、基质残留、皮肤追随性和反复揭贴性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优选巴布剂基质配比和β-细辛醚巴布剂成型工艺.结果:优选基质最佳处方为卡波姆-压敏胶-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钠-明胶-柠檬酸-柠檬酸钠-甘油-丙二醇0.3∶1∶0.05∶0.35∶0.1∶0.12∶0.18∶3.5∶3.5.β-细辛醚巴布剂成型工艺为搅拌转速500r·min-1,炼和温度45℃,炼和时间15 min,β-细辛醚含量为8.7%.结论:优选的β-细辛醚巴布剂持黏力、赋型性、光泽均良好,载药量大,无皮肤残留;该制剂对中风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制备关节炎中药贴剂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通过设计正交试验,采用综合评分指标(包括感官、初黏性、剥离强度),重点考察高岭土(A)、药粉(B)、甘油(C)与中药浸膏(D)对贴剂性能的影响。结果:优化工艺为A2B1C1D2。结论:以高岭土∶药粉∶甘油∶浸膏=0.4∶0.2∶0.05∶0.5的处方配比所制的贴剂黏度好,贴敷感觉好,成型性好。  相似文献   

16.
痹痛宁贴剂的制备及体外释放、透皮吸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继勇  顾清  胡晋红  田景振 《中成药》2004,26(6):437-439
目的:制备痹痛宁贴剂(洋金花、麝香、樟脑等)并研究其体外释药性能和透皮吸收行为.方法:以水溶性高分子材料为基质制备痹痛宁贴剂,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制剂中东莨菪碱的含量.按中国药典方法进行了体外释放度的测定,利用Franz扩散池研究了贴剂的透皮吸收行为.结果:制备的痹痛宁贴剂含量稳定,体外释药符合Higuchi方程,释放速率为0.4698mg·cm-2·h-1/2.其透皮吸收为零级动力学过程,渗透速率为0.067mg·cm-2·h-1.结论:痹痛宁贴剂为皮肤控释型透皮给药系统.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穿心莲内酯缓释滴丸的制备工艺,并考察其体外释放度。方法以硬脂酸为缓释基质,PEG6000为速释基质,采用熔融法制备穿心莲内酯缓释滴丸。采用正交试验法,以丸重差异、圆整度、载药率为指标,优选制备工艺,并进行体外累积释放度的测定。结果最佳处方和制备工艺条件为:药物与基质配比为1∶3.5,基质配比硬脂酸-PEG6000为1∶4,滴距为12 cm,冷凝温度为8℃,料液温度为90℃;缓释滴丸在体外释放达12 h,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结论该缓释滴丸处方工艺稳定可行,缓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脉炎宁透皮贴剂成型工艺及体外透皮释放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原素敏  倪健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13):1654-1657
目的:制备脉炎宁透皮贴剂并优化其处方.方法:通过单因素考察,筛选透皮贴剂的处方组成.结果:采用聚丙烯酸树脂MD-607为控释骨架和压敏胶材料,5.0%氮酮作为渗透促进剂制备胶黏剂骨架型经皮给药系统,药物从胶黏剂骨架/药物储库(压敏胶层)中恒速释放,体外释放度表明,贴剂的释放符合零级方程.结论:所研制的透皮贴剂具有理想的释药特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优化芥子碱硫氰酸盐自溶性微针处方及制备工艺.方法:选择明胶微球和透明质酸(HA)为基质材料,以36 h累积透皮渗透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HA浓度、HA分子量、微针的干燥温度及干燥时间等条件对微针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结合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自溶性微针的制备工艺.使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微针的外观,采用...  相似文献   

20.
赵丽  李永吉  王锐  姜雷 《中医药信息》2012,29(4):125-126
目的:优选薄荷脑贴剂压敏胶基质的配比。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选择基质的配比。以初粘力、持粘力为量化指标,结合膏体的均匀性、膜残留性、涂展性、皮肤追随性、耐热耐寒性等综合评分为基质的考察指标,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固定保湿剂甘油和丙二醇的用量分别为2.0g、1.0g。乳化剂为3%,引发剂为0.7%的前提下,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醋酸乙烯酯=1∶1∶3∶1。结论:按优选最佳条件制备的贴剂有良好的延展性,粘弹性较好,外观光滑平整,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