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入院的病因分布和诱因变化,为心衰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1月以来都江堰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慢性心衰患者51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因分布前三位为: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瓣膜病.而导致上述病因存在而反复入院的诱因关键在于受凉感冒、不规则用药、饮食、运动、精神因素、睡眠及生活质量等.结论 慢性心衰病因变化与生活质量、精神因素、医疗条件的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再入院率的影响效果.方法:用简单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本院2015年5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分为两组,接受常规护理为对照组,给予社区护理干预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半年再入院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明显,观察组明显更佳;此外观察组患者的半年再入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可提升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其再入院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抑郁症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发生率以及对心力衰竭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CHF患者168例.健康查体60人作对照组.所有患者入院3天内或门诊以Zung抑郁自评量表评分,随访三个月.结果:CHF患者抑郁总评分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CHF组抑郁症总发生率以及轻、中、重度抑郁的发生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抑郁症组患者住院时间长于无抑郁症组(P<0.01);抑郁症组患者三个月时的再入院率和死亡率均高于无抑郁组(P<0.05),抑郁症增加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率、再入院率及住院时间.结论:心力衰竭患者中合并抑郁症发生率较高;抑郁症使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延长,增加患者、家属及社会的经济负担,还使患者三个月再入院率和死亡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对心力衰竭患者再入院率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北京市海淀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186例,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4组,分别检测患者入院24 h内,出院日,出院后1、3、6个月的NT-ProBNP水平,并跟踪收集186例患者的再入院率,分析NT-ProBNP水平对再入院率的预测价值.结果 随着心功能分级从Ⅰ级到Ⅳ级,患者的NT-proBNP水平呈现明显上升趋势;经过入院治疗后,在出院当日的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入院24 h内水平;各组出院后1、3、6个月之间的NT-pro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组的再入院率均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不同心力衰竭等级分组中,同一时间的入院率随着心力衰竭级别的上升而升高,各组患者的NT-proBNP水平与再入院率呈正相关.结论 NT-ProBNP对心力衰竭患者再入院率的预测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发病率高,也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1]。慢性心力衰竭是指心脏不能搏出同静脉回流及身体组织代谢所需相称的血液供应,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各种疾病引起心肌收缩能力减弱后导致心脏的输出血量减少,不足以满足机体需要,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2]。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如若不改进饮食作息习惯,导致慢性心力衰竭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6.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程长,且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给患者和家人带来了很大的精神压力和不便,我科从2003年8月~2005年8月共收治96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复入院的患者,其中男性80例,女性16例,年龄21~68岁。在重复入院患者中,2次入院患者60人,3次入院患者23人,4次以上入院患者13人。对此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抑郁程度对不同心功能分级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再入院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在本院就诊的72例CHF 合并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进行测评,分析不同心功能分级下,患者抑郁程度与再入院率的关系。结果NYHA II、III级CHF患者抑郁程度与半年内再入院次数呈正相关,抑郁是CHF 患者是导致再入院的危险因素(P<0.05),可增加患者住院次数。结论抑郁程度高的CHF患者半年内再入院率明显增加,抑郁可加重CHF进程。在CHF临床护理过程中,要注意引导患者抵制抑郁情绪,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以改善CHF预后。  相似文献   

8.
阮转浓 《吉林医学》2023,(3):731-733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联合辅酶Q10治疗重症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月82例重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资料,并按治疗方案不同进行分组:将采取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方案者41例设为对照组,将加用左卡尼汀联合辅酶Q10治疗者41例设为研究组,就2组患者重症慢性心衰总体治疗效果、再住院率、治疗前后心功能以及炎性因子指标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56%高于对照组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均小于对照组,而左心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C反应蛋白(CPR)、B型钠尿肽(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1年的再入院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联合辅酶Q10治疗方案在改善重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方面优势突出,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且抗炎效果良好,可预防患者再入院,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社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健康教育降低再住院率的作用。方法通过出院后健康教育方式收集16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80例、对照组80例,均随访1年,观察两组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的健康知识掌握数、再住院率、医疗费用、死亡率、患者生活质量等情况。结果出院后健康教育成效显著,干预组和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加强社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疾病主动认识,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再住院率、医疗费用、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长期随访首次因心力衰竭住院的患者,探讨多个临床因素联合对远期心力衰竭再住院风险预测的效能.方法 于2017年1-9月连续入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61例,完成随访149例,平均随访(916.61±72.26)d.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U检验比较因心力衰竭和未因心力衰竭再住院患者各临床因素的差异.采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社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健康教育降低再住院率的作用.方法 通过出院后健康教育方式收集16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80例、对照组80例,均随访1年,观察两组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的健康知识掌握数、再住院率、医疗费用、死亡率、患者生活质量等情况.结果 出院后健康教育成效显著,干预组和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加强社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疾病主动认识,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再住院率、医疗费用、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家庭护理模式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我院出院的98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按照是否应用家庭护理模式干预,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9例.研究组应用家庭护理模式干预,对照组行常规出院指导.比较两组患者的再入院率、心脏超声指标、对慢性心衰相关知识的了解情...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70例再入院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诱因调查,探讨护理干预对降低该病再入院因素的影响。方法:将2006—2007年诊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70例患者,采取询问及临床观察的方法进行调查,根据患者回答的问题归纳分类,然后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在患者入院期间,加强对疾病康复的护理干预措施,并从情绪不稳定、过度劳累、饮食不当、不按医嘱继续治疗、吸烟等几方面的影响因素加以控制,可有利于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病情,减少其再入院的机会。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是减少患者再入院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住院情况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天津市天津医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7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再住院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62.16%)显著高于对照组(37.84%)、再住院率(13.51%)显著低于对照组(29.73%)、护理满意度(91.89%)显著高于对照组(83.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优质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再住院率,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张艳君  文东 《海南医学》2008,19(3):141-143
最近几十年来,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我国2003年CHF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在35~74岁人群中,心力衰竭患病率为0.9%,按照比率推算,我国成年人群中约有CHF患者400万人。尽管近十年来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6.
侯朝斐  马金霞  张盼盼 《医学综述》2014,(24):4560-4561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住院率及病死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1年2月在东光县医院住院的1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经随机抽样法分为曲美他嗪组100和常规组90例。常规组给予地高辛、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醛固酮拮抗剂等常规治疗,曲美他嗪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口服曲美他嗪20 mg,每日3次。观察患者6个月、1年和2年再住院率及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6个月、1年和2年再住院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能降低患者再住院率,但对病死率无影响。  相似文献   

17.
董江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261-261
慢性心力衰竭临床常见,现将264例慢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及处理原则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64例系我院1991年—2001年住院患者,经临床、X线、超声心动图等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男149例,女115例,年龄18岁~80岁,病程1个月~27年,平均32.3个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2例慢性心力衰竭反复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分别采用再同步化治疗和常规治疗,观察比较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26例采用再同步化治疗患者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26例采用常规治疗患者总有效率为69.2%;再同步化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P〈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再同步化治疗疗效显著,能有效预防慢性心力衰竭猝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心力衰竭患者的遵医行为和再入院率的影响。方法:随机将心力衰竭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在住院期间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及1次性的出院指导,观察组住院期间加强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出院后延续院内健康指导,1年后观察2组患者遵医行为及再入院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再入院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院内外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降低再入院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前后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左心室功能变化情况。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8例,均符合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治疗标准,且成功完成CRT植入,并在术后实施为期12个月(截止至2019年3月)的随访调查。观察术前3 d、术后6个月及治疗12个月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右心室射血前时间差(IVMD)、室间隔与左室后壁时间延迟(SPWMD)、N端前脑钠肽(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超敏肌钙蛋白T (hs-TnT)、心功能分级及6 min步行试验(6MWT)。结果 9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同步化术后LVEF、LVEDD、IVMD及SPWMD指标改善均优于术前(P 0.05);9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同步化术后NT-proBNT、hs-CRP及hs-TnT指标改善均优于术前(P 0.05);9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同步化术后心功能分级、6 min步行距离改善均优于术前(P 0.05)。结论 CRT治疗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改善明显,且左心室功能均优于治疗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