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定量CT测量的腹内脂肪与心血管代谢风险(cardiometabolic risk,CMR)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选取中国健康定量CT大数据项目中符合入组标准的研究对象76 226例。腹内脂肪面积的测量采用Mindways的定量CT(QCT)Pro Model 4系统。本研究收集的心血管代谢指标包括收缩压、舒张...  相似文献   

2.
低剂量胸部CT是肺癌筛查的首选方法, 而定量CT(QCT)是利用CT数据进行对第1~2腰椎骨密度, 肝脏脂肪含量和第2腰椎水平腹部脂肪面积等进行测量的方法, 二者结合可以应用于健康管理, 可以在筛查肺癌同时, 进行骨质疏松, 脂肪肝和肥胖的评价。中国健康定量 CT 大数据项目是前瞻性队列研究, 已经采集了6万多人的低剂量胸部CT和QCT的数据, 以及体检人体参数和血常规检查结果。通过分析这些大数据, 他们总结出中国人群男性和女性的骨密度正常值和骨质疏松患病率, 同时分析了腹内脂肪含量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相关性, 以及骨密度与血清蛋白的相关性。中国健康定量 CT 大数据项目的实施表明低剂量胸部CT结合QCT在健康管理的应用前景和科研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定量CT对中国不同地区≥40岁人群脂肪肝的检出率。方法:选取2015—2017年的一项大样本、多中心前瞻性城乡流行病调查(PURE研究)的≥40岁社区招募者共3 139名,来自全国6个地区的8所医院,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定量CT检查并测量肝脏脂肪含量,分析脂肪肝的检出率及其在不同年龄及性别人群中的分布特点。结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正常体重人群中基于定量CT(QCT)技术测量内脏脂肪面积与脂肪肝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选取2021年1至12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健康管理学科行胸部CT联合QCT检查的1 305名体检者为研究对象, QCT测量腰2锥体中心层面体质成分, 包括皮下脂肪面积(SFA)、内脏脂肪面积(VFA)及肝脏脂肪含量(LFC), 收集血脂、血糖等代谢指标。采用t检验、χ2检验分析LFC和脂肪肝检出率与年龄、性别相关性。根据VFA<100 cm2、100 cm2≤VFA<150 cm2、VFA≥150 cm2将体检者分为3组,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VFA及代谢指标与LFC的相关性。结果 1 305例体检者中男634例, 女671例。正常体重指数(BMI)人群脂肪肝检出率65.67%, 男性和女性检出率分别为72.71%、59.02%(χ2=27.12, P<0.001), LFC及脂肪肝检出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长(均P<0.05)。随着VFA增高, 年龄、BMI、SFA、LF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由2种高脂膳食(高脂饲料和脂肪乳液)引起的大鼠肝脏脂肪变性和肝损伤程度。方法 SPF级SD种雄性大鼠36只,以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分组,每组12只。实验设基础饲料组、高脂饲料组、脂肪乳液组3组,基础饲料组摄食基础饲料,高脂饲料组摄食高脂饲料,脂肪乳液组以1mL/kg.BW灌胃给予脂肪乳液并摄食基础饲料,试验进行30 d。终期检测血清生化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蛋白(TP)、白蛋白(ALB)、碱性磷酸酶(AL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取肝脏1叶制成匀浆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TP、TC、TG水平,另取肝脏1叶进行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基础饲料组比较,高脂饲料组形成高胆固醇血症,血清ALT、AST、ALP、TC水平均升高,血清TP、ALB水平显著下降,肝组织MDA含量显著升高,肝脏TC水平显著上升,肝脏TP、TG水平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病理组织学检查见严重脂肪变性。与基础饲料组比较,脂肪乳液组形成混合型高脂血症,血清ALP、TC、TG水平显著升高,肝脏TC水平显著上升,肝组织SOD含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病理组织学检查见轻微脂肪变性。2种高脂膳食引发肝脏脂肪变性与肝损伤程度有所不同,与高脂饲料组比较,脂肪乳组的血清TP、ALB、TG水平显著升高,ALT、ALP、TC水平显著降低,肝脏TP、TG水平显著升高,肝组织SOD、MDA含量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高脂饲料较脂肪乳液更能引发大鼠严重肝脂肪变性及肝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跟骨超声衰减(BUA)和超声声速测量(SOS)与定量CT(QCT)测量腰1-5骨密度(BMD)对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意义,以及与QCT测量BMD的相关性.方法 对100名骨质疏松和骨痛并在门诊就医的中老年患者同时采用QCT测量L1-5BMD和定量超声测量左跟骨BUA及SOS值进行相关分析并计算上述2种测定方法检测的阳性率.结果 100名患者作QCT检查BMD,其中的80名存在骨质疏松,骨定量超声检查有20名存在骨质疏松,2种检查方法符合率为25%,用BUA及SOS分别与QCT测定L1-5的BMD值做多元线形回归及相关分析(BUA r=0.118,p=0.746,SOS r=0.131 p=0.718)无直线相关关系.结论 对于有骨痛症状的中老年患者如果只作超声定量检查骨密度易漏诊、误诊,应参照临床症状、QCT检查全面考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消脂胶囊对高脂血症家兔脂代谢的影响。方法:40只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消脂胶囊高剂量组和消脂胶囊低剂量组。通过高脂饲料诱导建立高脂血症家兔模型。给药10周,动态测定血清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HO)、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游离脂肪酸(NEFA)、血流变、脂联素(ADP)、C反应蛋白(CRP)、内皮素(ET-1)含量;动态监测体重;测量股动脉血压;测量腹腔脂肪及肝脏重量;进行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消脂胶囊高低剂量组均可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家兔模型的平均体重(P<0.05);降低血清中TCHO、LDL-C含量(P<0.05),降低NEFA含量(P<0.05),升高HDL-C/TCHO比值(P<0.05);降低血压(P<0.05)。降低血粘度(P<0.05);升高血清ADP含量(P<0.05),降低CRP、ET-1含量(P<0.05);降低脂肪系数(P<0.01);肝组织病理显示,与模型组相比,高、低剂量组对肝细胞空泡变性的病变程度有不同程度的减轻,但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消脂胶囊能够降低高脂血症家兔血脂,调节脂代谢紊乱,减少炎症介质产生,保护血管内皮,改善微循环障碍,调节血压,降低体重及脂肪系数。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常规腹盆部CT扫描中股骨头CT值与髋部定量CT(quantitative CT,QCT)测量中髋部骨密度值(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相关性,并探讨股骨头CT值对髋部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6月1日至2022年1月20日因病情需要在某院进行非增强腹盆部CT扫描的176例患者,对扫描后的图像分别进行股骨头CT值和髋部BMD值测量。根据髋部T值及《中国定量CT(QCT)骨质疏松症诊断指南(2018)》将患者分为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及骨质疏松组3组。应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股骨头CT值与髋部BMD值的相关性,应用配对t检验分析两侧股骨头CT值及BMD值的差异,应用方差分析不同骨质量组间的CT值差异,采用ROC曲线分析股骨头CT值对髋部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效能。结果:股骨头CT值与髋部BMD值有强相关性(r=0.696)且左侧股骨头CT值及左侧髋部BMD值均稍高于右侧。两侧股骨头的CT值显示骨质疏松组、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骨量正常组CT值大于骨量减少组,骨量减少组CT值大于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成年男性腹壁脂肪厚度(subcutaneous fat thickness,SFT)与身体成分(体脂肪率、脂肪质量、内脏脂肪率)的关系,了解超声评估腹部脂肪含量的临床价值.方法:以358例空军地勤及空勤人员为研究对象,晨起空腹,应用频率为7 Hz的超声线阵探头测量SFT,根据SFT值将被测者分为低、中、高值3组;采用生物电阻抗法进行身体成分测定.计算和比较腹部脂肪厚度与身体成分的相关性.结果:SFT平均值为(1.22±0.55)cm,与低值组比较,中、高值组体脂成分明显增加(P<0.01),SFT与体脂肪率(r=-0.680,P=0.000)、脂肪质量(r=0.699,P=0.000)和内脏脂肪率(r=0.769,P=0.000)均呈正相关.结论:采用B超、生物电阻抗法评估身体脂肪有很好的相关性,超声测量SFT具有简便准确、可重复性高的特点,可以用于体脂相关研究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肥胖人群减重术前定量CT(QCT)体质成分与代谢综合征(MS)组分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在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减重手术的97例肥胖患者, 记录其体重指数(BMI)、生化指标以及基于QCT测量的体质成分。按照不同性别、肥胖程度、MS组分数进行分组, 比较各组之间体质成分的差异, 同时分析各体质成分与代谢指标的相关性, 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体质成分对不同MS组分肥胖人群的诊断效能。结果肥胖患者中女性75例(77.3%)。男性肥胖人群较女性有更高的腹部总脂肪面积[(693.23±148.90)比(574.99±114.89)cm2, t=-3.958, P<0.001]、腹内脂肪面积(289.65±57.67比195.60±57.37 cm2, t=-6.753, P<0.001)、胰头脂肪含量[27.45%(21.65%, 45.48%)比21.60%(17.6%, 26.9%), Z=-2.675, P=0.007]及骨骼肌指数[73.36(68.74, 81.26)比61.52(55.74, ...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用能谱CT的方法评估成年人腹部脂肪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105例成年人进行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的测量,并用能谱CT扫描评估腹部脂肪分布特点。结果 与非肥胖者相比,肥胖症患者的腹部皮下脂肪、腹腔和肝脏异位脂肪含量均较高(P<0.05),而肌肉内脂肪(IMAT)含量并不随BMI而增加;中年组的腰围、腰臀比、腹腔面积和IMAT均较青年组高,且中年组的肌肉含量较青年组低,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的腹腔面积和肌肉含量高于女性,而女性的皮下脂肪面积、腹部皮下脂肪厚度和竖脊肌内脂肪含量高于男性,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BMI、年龄和性别的受试者的腹部脂肪分布的特点不同,因此,应重视对肥胖症患者的异位脂肪分布的个体性评估。能谱CT可作为异位脂肪评估的重要手段,为制定个体化的减重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围绝经期女性腰椎骨质疏松症的椎体脂肪分数(fatfraction,FF)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相关性,探讨MR脂肪定量最小二乘估计和不对称回波迭代分解水和脂肪成像(iterativede composition of water and fat with echo asymmetryand least squares estimation quantification sequence,IDEAL-IQ)对围绝经期女性在腰椎骨质疏松症临床诊断中的研究价值。方法 2019年12月—2021年6月收集围绝经期女性患者60例,同时行双能X线骨密度仪(dual X-ray absorptiometry,(DXA)和脂肪定量最小二乘估计和不对称回波迭代分解水和脂肪成像(IDEAL-IQ)序列测量腰椎椎体(L1-L4)骨密度值(T值)和FF值。根据T值将研究分为骨量正常组(T≥-1.0)、骨量减少组(-2.5 相似文献   

13.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亮 《实用预防医学》2008,15(4):1218-1219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发病与患者空腹血糖(FBG)、胰岛素抵抗指数(IR)、体重指数(BMI)及血脂紊乱的关系。方法67例诊断为AFLD患者为研究组,在年龄、性别相匹配情况下,与正常对照者67例进行1:1配对,检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及血脂,采用稳态模式评估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测量身高、体重,计算BMI及腰臀比。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之间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BMI及血脂紊乱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或0.01);多元逐步回归显示,胰岛素抵抗、腰臀比是影响肝脏脂肪含量主要的危险因素。结论胰岛素抵抗、腰臀比是影响NAFLD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醒脑开窍针法对脑挫裂伤患者rCBF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脑挫裂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针刺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于伤后第7天和21天分别行SPECT检查,采用计算机感兴趣区(ROI)技术和镜像技术,分别测量治疗前和治疗后患侧、健侧ROI计数即(ROI1,ROI2)和(ROI3,ROI4).应用R =ROI1(3)/ROI2(4),得出代表原始病变和治疗后rCBF的比值,通过公式血流功能变化率(BFCR%)=(R后-R前)/R前×100%计算出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FCR%.将BFCR%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针刺组损伤部位的BFCR%为(15.26±5.27)%,对照组BFCR%为(12.41±5.93)%.两组对比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醒脑开窍针法对脑挫裂伤患者缺血区rCBF有明显改善作用,从而促进局部缺血区脑细胞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脂肪肝是指肝细胞内脂肪异常蓄积的一种状态,正常肝脏也含有一定量的脂肪,但一般不超过肝脏重量的5%。当由于某些原因,导致脂肪在肝脏内大量堆积,成为病理状态时,临床上便诊断为脂肪肝。发生脂肪肝时,肝内脂肪含量多超过肝脏重量的15%,严重者甚至达到50%左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FibroTouch对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CHB)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纤维化程度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2021年1-9月本院收治的60例CHB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病例,按照FibroTouch脂肪参数结果,以240为标准,将其分为单一性乙肝病毒感染组和乙肝病毒合并脂肪肝组,每组各30例,测量患者体重指数等,检测两组观察对象生物化学指标、血脂血糖指标等,分析两组肝脏硬度值的差异,以及年龄、性别及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以及肝硬度等实验室指标。结果两组年龄、Log HBV-DNA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男女比例、LSM、ALT、AST、PLT、胆固醇、血糖方面组间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roTouch CAP分期后,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ALT、AST、PLT、Log HBV-DN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SM是肝纤维化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CHB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随着肝脏脂肪含量的增加,肝脏的硬度逐步增加,在脂...  相似文献   

17.
复方轮叶党参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复方轮叶党参对酒精性肝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昆明种小鼠50只,雄性,清洁级,许可证号:(吉)2003—0001,按体质量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乙醇损伤组,轮叶党参组,决明子组,复方轮叶党参组(轮叶党参+决明子提取物),每组10只,连续灌胃8周,检测肝组织中的三酰甘油(TG)、丙二醛(MDA)、微量元素硒(Se)含量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并进行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乙醇损伤组的肝组织TG、MD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GSH-Px活性和Se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而药物组小鼠肝组织TG、MDA含量明显低于酒精损伤组,而GSH-Px活性和Se含量则明显高于乙醇损伤组,各给药组较乙醇损伤组肝脏病理学变化明显改善。[结论]复方轮叶党参具有较好的预防酒精性肝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姜捷  朱惠莲  刘静  何国鹏 《中国校医》2006,20(2):132-134
目的测定单纯性肥胖中学生全身脂肪含量及身体脂肪的分布,并探讨体脂含量对脂肪分布、肺活量以及血红蛋白含量等的影响。方法用标准方法测量广州市第十六中学全体学生的身高、体质量、胸围、肺活量以及血红蛋白含量,并用BMI标准筛选出肥胖和正常研究对象,用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测定其全身及身体各部分的体脂含量。结果该校中学体质量超标及肥胖的检出率为17.2%,肥胖组全身脂肪含量(BF)、躯干脂肪含量(TF)、上肢脂肪含量(AF)、下肢脂肪含量(LF)、肺活量(CV)、胸围(CI)以及血红蛋白含量(FIB)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虽然肥胖组中低体脂含量学生的BMI显著大于对照组,但其BF、TF、AF、LF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却无统计学意义,而CI、VC以及HB却显著高于肥胖组中体脂含量较高的学生和对照组。结论用BMI来判定中学生的肥胖有一定的局限,因此,用DXA直接测定学生的体脂含量对指导与控制儿童青少年肥胖和制定肥胖的判定标准将更为精确。  相似文献   

19.
戴伟  尹晓晨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6):1207-1209
目的研究蜂胶对乙醇所致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雄性昆明种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肝损伤模型对照组、蜂胶低、中、高剂量组,实验末用乙醇给小鼠经口一次灌胃,造成急性肝损伤模型。用试剂盒检测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肝组织中甘油三酯(TG)的含量,病理检测小鼠肝脏组织脂肪改变的程度。结果蜂胶高剂量组动物的肝脏TG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肝脏GSH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蜂胶高剂量组动物的肝脏脂肪改变程度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蜂胶对乙醇所致化学性肝损伤具有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高脂饮食诱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模型大鼠肠道益生菌变化及其与肝脏脂肪含量的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C)和高脂饮食组(high fat,HF),分别给与普通大鼠饲料和高脂饮食喂养12w。观察体重、血ALT(alanine aminotransferase)、血脂水平、肝脏病理变化和肝脏脂肪含量;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大鼠肠道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动态变化(每两二周一次)。结果从第4w至实验结束,髙脂喂养大鼠体重明显高于普通饲料喂养组大鼠(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脂饮食喂养大鼠血ALT(C:58.9±18.6 IU/L vs HF:59.8±6.8 IU/L)无明显变化,而血浆甘油三酯(C:0.3±0.1mmol/L vs HF:0.7±0.3 mmol/L,P=0.03)和胆固醇(C:1.4±0.1 mmol/L vs HF:1.7±0.3 mmol/L,P=0.04)水平明显增高。肝脏病理显示高脂组大鼠肝脏可见较多空泡脂肪变性和脂肪滴,而对照组大鼠无明显异常。髙脂组大鼠每克肝脏内脂肪组织所占比例亦较对照组大鼠明显增高(C:0.04±0.01%vs HF:0.16±0.03%,P<0.01)。髙脂饮食喂养大鼠肠道乳酸杆菌自第10周开始明显低于对照组大鼠,而双歧杆菌则从第8w即明显降低。大鼠体重和肝脏脂肪含量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0.656,P=0.021),而肝脏脂肪含量与乳酸杆菌(r=-0.811,P=0.001)和双歧杆菌含量(r=-0.879,P=0.000)呈明显负相关关系。结论高脂饮食可致大鼠肠道肠道乳酸和双歧杆菌明显降低,且该现象与肝脏脂肪含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