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慢性中耳炎并发的鼓室硬化症tympanosclerosis病变的治疗在鼓室成形术的广泛开展和手术显微镜使用后,近二十多年来始为耳科医生所重视,国内、外屡有文献报导。我科自1972年至1980年11月施行1113耳次中耳炎手术中证明并发鼓室硬化症者有81  相似文献   

2.
镫骨肌是人体最小的一块肌肉。为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观察到此类标本,我们在制作外耳、中耳及内耳结构的基础上,进行了镫骨肌和镫骨肌神经标本的制作,现已制作了九例。现就我们仅有的一点制作体会和方法作一简略的介绍。 1.选材:一般选用经过福尔马林浸泡。但鼓室内容未暴露过的陈旧材料,这种材料骨质较易除去;若用新鲜材料,可用10%的盐酸浸泡24小时,进行脱钙处理。 2.暴露的方法:首先用咬骨钳小心打开鼓室盖,暴露出三个小听骨。然后从外耳道前壁  相似文献   

3.
4.
避免镫骨切除术的失败较易,而手术失败后的治疗较难。本文不拟多谈手术的失败,而着重阐述手术的并发症:镫骨板坠入耳蜗,耳鸣、眩晕。术后并发症又可分为术中、术后和远期三个阶段。镫骨底板后半切除术的优点及系统的实施方法亦一并阐述。  相似文献   

5.
6.
活塞型人工镫骨及镫骨高度测量器的制备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制备镫骨高度测量器和活塞型人工镫骨,用于人工镫骨手术治疗耳硬化症。方法 用细不锈钢丝和特氟隆制作活塞型人工镫骨,用7号长注射针头和银针制作镫骨高度测量器。结果 经手术中实际应用,效果十分满意。结论 本方法制备的镫骨高度测量器和活塞型人工镫骨简便实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制备镫骨高度测量器和活塞型人工镫骨,用于人工镫骨手术治疗耳硬化症。方法用细不锈钢丝和特氟隆制作活塞型人工镫骨,用7号长注射针头和银针制作镫骨高度测量器。结果经手术中实际应用,效果十分满意。结论本方法制备的镫骨高度测量器和活塞型人工镫骨简便实用。  相似文献   

8.
耳硬化症施行镫骨切除后,需要安装膺复物来代替镫骨,以传导声波,恢复听力。本文介绍一种筋膜——不锈钢丝合制的半自体人工镫骨及其手术安装方法,并初步报道22例的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9.
作者对747例各种耳聋和面瘫患者在治疗前进行镫骨肌反射测试,查出镫骨肌反射消失者512例,其中出现镫骨肌反射反向曲线(同侧)者463例;经治疗后,面瘫恢复、听骨链重建术后听力提高者,镫骨肌反射均引出,而镫骨肌反射的反向曲线消失。对这种反向曲线的发生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寻找新的骨代用品,探讨不同植骨方式的成骨及降解差异。方法:以杯状珊瑚为实验材料,进行兔顶骨骨膜下充填植骨、嵌入植骨。并于术后4、12、24周处死动物,进行放射学、光镜、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术后4周-24周,充填植骨组新骨逐渐长入珊瑚,珊瑚体积较好保存;嵌入植骨组新骨亦逐渐长入珊瑚,二者新骨均来自骨膜下及骨与珊瑚接触面,但后者珊瑚降解和新骨形成均明显快于前者。结论:杯状珊瑚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亲和性。充填植骨后能从骨膜下及顶骨骨面引导成骨,较好保存了植入时的体积;嵌入植骨后由于其缓解的降解和从骨膜及骨缺损处的同时引导成骨,使骨缺损得到较好的修复。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探索种植体周围炎骨缺损的重建方法。方法:2只Beagle犬下颌共植入 12颗种植体,丝线缠绕诱导形成种植体周围炎实验动物模型。随机数字法分3组,对照组:翻瓣刮治种植体表面枸橼酸处理;Bio-0ss组:翻瓣刮治种植体表面枸橼酸处理,骨缺损区充填Bio-0ss,覆盖BME-10X;OAM组:翻瓣刮治种植体表面枸橼酸,骨缺损区充填OAM,覆盖BME-10X。采用手术测量和制作带种植体骨组织磨片,测定新生骨接触率。结果:5个月时各组之间骨的再生不一,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低倍光学显微镜下,对照组种植体颈部周围未见明显新生骨;Bio-Oss组种植体颈部周围有大量的新生骨形成,Bio-Oss颗粒完全为新生骨包绕和替代,并与种植体形成接触;OAM组种植体颈部周围有大量的新生骨形成,OAM颗粒完全为新生骨替代,并与种植体形成接触。结论:Bio-Oss及OAM能较好地促进骨再生,改善种植体周围炎所致的骨缺损。不论采用屏障膜结合Bio-Oss或OAM均可以重建种植体周围炎周围的骨缺损。 [关键词] 种植体周围炎,引导骨再生,牙种植体  相似文献   

12.
对于人镫骨的研究,一直是临床和其他研究者所感兴趣的课题。这是由于其位置重要,它处于中耳和内耳之间;另外某些耳科疾病如耳硬化症等,往往直接累及镫骨,以致影响听觉。近半个世纪以来,对于镫骨的形态、重量和胚胎发生等,都有了较清楚的了解。随着电子显微镜的发展,国外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镫骨的资料较多(1)。但是国内目前还缺乏这方  相似文献   

13.
常规镫骨手术并发“镫井喷”十分罕见,Causse报道18年中发生率仅0.03%。我院于1976年开始行中耳探查及镫骨手术,迄今已300多例,发生“镫井喷”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rhBMP-2珊瑚复合人工骨诱导骨形成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rhBMP-2珊瑚复合人工骨在兔体内诱导异位成骨的活性.[方法]将大肠杆菌表达的重组人骨成形蛋白-2(rhBMP-2)与珊瑚复合,制成rhBMP-2珊瑚复合人工骨,将其植入兔股部肌肉,各10例,以单纯珊瑚植入作对照,通过大体和组织学测量等方法,观察新骨形成的特点和珊瑚降解的过程.[结果]组织学显示在植入5周后rhBMP-2珊瑚复合人工骨在植入部位可见散在的编织骨形成,新生骨融合生长,成为含骨髓的板层骨,珊瑚体积明显减少;而对照组未见软骨和骨组织的形成.[结论]rhBMP-2珊瑚复合人工骨具有良好的异位诱导成骨能力.  相似文献   

15.
耳硬化症为内耳骨性囊壁的局限性自行吸收而代以富于血管的新生疏松骨质。该病灶扩展蔓延至镫骨底板、环韧带及卵圆窗(?)时,使镫骨固定,传音受阻。本病发生的原因迄无定论,因而长期以来各家均致力于外科治疗方法的研究,并且取得明显的成就。目前,镫骨切除术已几乎完全取代了治疗耳硬化症聋的其他手术方法。镫骨切除术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在颞骨实验室中于正常颞骨上练习镫骨切除术由于镫骨足板的移动性而受限制。本文作者描述了一种使正常颞骨镫骨足板固定的简单方法,制成了非常逼真的耳硬化症的手术状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构建一个新型后路腰椎融合模型,并与腰椎后外侧融合进行对比,评价其可行性.方陆将32只杂种狗,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于L5-6节段行新型后路腰椎融合术;对照组于15-6节段行腰椎后外侧横突间融合术.于术后8周和16周处死.取出后的标本进行CT三维重建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CT三维重建显示实验组融合率高于对照组,16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骨痂的灰度值在8周(JP<0.05)和16周(P<0.01)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BMP.2的表达在两个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P<0.01).而实验组VEGF.的表达在8周时高于对照组(P<0.01),16周时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型后路腰椎融合模型的构建具有可行性,该新型植骨方式融合效果优于腰椎后外侧横突间融合.  相似文献   

18.
人工镫骨手术,旨在恢复耳硬化症之听力,近20多年来,对此种手术之方法,各类型人工镫骨之设计和制造,报道甚多,其近期疗效大致相同,至于远期效果,以何种手术,何种人工镫骨为最佳,尚无定论,必须通过实践来检验。  相似文献   

19.
作者报告6例在作镫骨手术时,外淋巴液大量溢出。6例均患镫骨足板固定,三例为耳硬化症;三例由外伤引起。在三例外伤引起的镫骨足板固定之中,有一例同时患耳硬化症,对侧耳已作过镫骨手术,没有外淋巴液溢出。这次手术有外淋巴液溢出,同时豆状突缺损,追问病史有同侧外伤史。另两例均有颅外伤史,患侧均曾有耳脑脊液漏病史。术后除一例失败外,另两例听力均有所恢复。三例耳硬化症中,除一例有鼓岬上裂隙已有少量脑脊液漏以外,皆无其他病史,其他检查正常。术后1例听力有所恢复,其他两例均失败。  相似文献   

20.
作者对50例双耳手术的耳硬化症患者的回顾,发现第二耳镫骨切除术后有5%的感觉神经性听力损失。第一耳得到良好的效果以后,第二耳是否要作镫骨切除术,耳科专家有着分岐意见。许多专家认为第一耳得到良好的听力后在适当的时期施行第二耳手术是正确的。双耳手术间隔的时间老年者一年,年轻者数年。Morrison认为间隔5年合适。但是,Ludman等认为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