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尿β_2微球蛋白测定在肾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贺群…∥福建医药杂志.-1988,10(5).-14~15用放射免疫法分析测定.正常对照组血β_2微球蛋白(β_2-MG)为2.46±0.58μg/ml(69份),尿β_2-MG 为8.62±4.49μg/h(62份)。97例原发及继发性肾脏疾病患者中,急性肾炎、慢性肾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氮质血症、尿毒症者血及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指标,并作相关性分析。方法共募集AECOPD患者76例,健康体检人群30例;收集一般临床资料;进行血肌酐、尿素氮、C反应蛋白(CRP)、动脉血气、尿α_1-微球蛋白(α-MG)、尿β_2-微球蛋白(β_2-MG)测定;及肺功能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ECOPD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及肾小球滤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尿α_1-MG、尿β_2-MG显著升高(P0.05),其中尿α_1-微球蛋白与氧分压(PaO_2)、FEV_1%及FVC%呈负相关,与CRP呈正相关;尿β_2-微球蛋白与FEV_1%、FVC%及FEV_1/FVC呈负相关。按GOLD 2013年指南肺功能分级进一步亚组分析显示,伴随肺功能严重程度的加重,AECOPD组患者尿α_1-微球蛋白、尿β_2-微球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依指南予以正规内科治疗后,AECOPD组肺功能及CRP指标较前改善,血清CRP、尿α_1-微球蛋白、尿β_2-微球蛋白均较前改善,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ECOPD患者存在早期肾功能损害,尿α_1-微球蛋白、尿β_2-微球蛋白可作为早期肾功能损害指标。对于急性加重期患者,加强尿α_1-MG、尿β_2-MG的监测可及早发现早期肾功能损害,正规的内科治疗可进行有效干预,从而避免肾功能不可逆性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7103362 肾脏疾病β_2微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附100例报告,并作国内、外试剂对比)/卢君健…//天津医药.-986,14(3).-151~154 100例肾脏疾患病者β_2微球蛋白(β_2m)的血,尿测定(β_2m抑制酶联测定法)结果与正常值比较(以血<2.5μg/ml,尿<0.295μg/ml作为正常值),慢陆肾炎37例,急性肾炎3例,肾病综合  相似文献   

4.
病例为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分观察组31例,静滴左氧氟沙星0.3g,每天1次,7~10d;对照组26例静滴氨苄西林/舒巴坦3.0g,每天2次,7~10d。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尿β_2微球蛋白(β_2-MG),尿  相似文献   

5.
β2—微球蛋白测定在血液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测定了一组血液病患者血、尿β_2-微球蛋白(β_2-MG),结果β_2-MG在恶性血液病患者中含量较高(15/22例,68%),良性贫血中仅1例增高(1/20例,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5)。故β_2 MG测定对鉴别良、恶性血液系统疾病和对恶性血液病疗效及预后的估计有着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四种简易尿蛋白定量法对肾脏疾患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UPQ)广泛地应用于肾疾病的诊断、预后估计、衡量疗效以及临床研究。传统的测定方法需留取24h尿标本,因留尿不易准确,常使测定结果出现误差,并且历时太长.有碍及时更正治疗方案,故临床使用不太理想。本文分别用任意尿、血的尿蛋白/血肌酐(UPr/PCr)、尿蛋白/尿肌酐(UPr/UCr)、尿蛋白/血β_2-微球蛋白(UPr/Sβ_2-MG、尿蛋白/尿β_2-微球蛋白(UPr/Uβ_2-MG)四项比值来推测24hUPQ,结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作者检查了健康成人男子23名,女子13名,肺癌10例,食管癌23例,胃癌68例,胰癌11例,直肠癌52例,肝癌17例,胆囊癌4例及卵巢癌12例,共233例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G)。正常男子β_2-MG 为1.56±0.52μg/ml,正常女子为1.21±0.66μg/ml,男女平均为  相似文献   

8.
我们对39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肺心病组)的血、尿β_2-微球蛋白(β_2-MG)、尿蛋白(ALB)、尿IgG进行测定,将测定结果与正常组相对照。结果肺心病组的各项测定值明显高于正常组,其中以血β_2-MG和尿IgG最高。  相似文献   

9.
血、尿β_2微球蛋白测定在心力衰竭、高血压病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测定50例心力衰竭、37例高血压患者及30例正常人的血、尿β_2微球蛋白(β_2-MG)浓度。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血、尿β_2-MG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人(P<0.001),随着心衰程度或高血压病程度加重,血、尿β-MG逐渐升高,血清β_2-MG与血肌酐高度正相关。提示血、尿β_2-MG可作为评价心功能损害和高血压性肾功能损害程度的客观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川芎嗪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厄贝沙坦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防治效果。方法 108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伴早期肾损害患者随机分为厄贝沙坦组(n=36)、川芎嗪组(n=36)及川芎嗪联合厄贝沙坦组(n=36),进行12周治疗。在治疗前后检测各组血α1-微球蛋白(α1-MG),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并同时监测肾脏双侧叶段动脉(SRA)﹑叶间动脉(IRA)的收缩期峰速度(Vs)、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血流峰速加速时间(AT)、脉冲指数(PI)、阻力指数(RI)的变化并进行分析。结果川芎嗪组患者治疗前血α1-MG,血、尿β2-MG水平分别为(29.5±4.85)mg/L、(3860.7±313.2)μg/L、(186.3±15.1)μg/L,治疗后降为(19.0±4.11)mg/L、(3109.5±301.3)μg/L、(136.1±14.5)μg/L;厄贝沙坦组患者治疗前血α1-MG,血、尿β2-MG水平分别为(29.3±4.79)mg/L、(3845.4±307.1)μg/L、(185.5±14.7)μg/L,治疗后降低为(18.9±3.79)mg/L、(2985.4±290.9)μg/L、(135.9±14.1)μg/L;川芎嗪联合厄贝沙坦组患者治疗前血α1-MG,血、尿β2-MG水平分别为(29.6±4.82)mg/L、(3864.2±311.3)μg/L、(185.8±114.8)μg/L,治疗后降为(14.4±3.58)mg/L、(2107.6±282.5)μg/L、(105.3±13.9)μg/L;SRA、IRA的Vs、Vd、Vm增高(P〈0.05),AT缩短(P〈0.05),PI和RI降低(P〈0.05),以川芎嗪联合厄贝沙坦组改变最为明显。结论川芎嗪与厄贝沙坦均可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发挥防治作用,两者联合使用防治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及其结合蛋白(IGFBP)在2型糖尿病肾脏病变中的变化及其相关关系。方法2000-02~2003-05对广东省人民医院的130例(男52例、女78例),年龄在37~75岁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了IGFs、IGFBPs、血脂、空腹和餐后2hC肽(CP0、CP120)等与血、尿α1和β2-微球蛋白(MG)的相关性,比较不同肾脏病变组间的IGFs和IGFBPs改变。结果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血α1-MG主要相关预测因子为IGF-2、TC、年龄(r=0.492,P=0.0001);尿α1-MG为IGF-2、年龄(r=0.307,P=0.007);血β2-MG为IGFBP-1、HDL、年龄(r=0.528,P=0.0001);尿β2-MG为IGFBP-1、CP120、年龄(r=0.407,P=0.0001);血肌酐(Cr)为IGFBP-1、CP0、年龄(r=0.499,P=0.0001)。IGF-2和IGFBP-1在糖尿病肾病组显著升高[IGF-2:(889.48±65.94)μg/L对(711.57±28.73)μg/L,P=0.03;IGFBP-1:(94.91±17.48)μg/L对(54.81±5.04)μg/L,P=0.009]。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IGFBP-1、IGF-2水平与血、尿微球蛋白水平有密切的相关性,糖尿病肾病的IGFBP-1和IGF-2明显升高。糖尿病的胰岛功能改变、IGF与IGFBP系统以及脂代谢异常,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2.
对33例心功能不全患者测定血、尿β_2-微球蛋白(β_2-MG),并与20例健康人进行对照。两组并同时测定了血尿素氮(BUN)。结果是心功能不全组血β_2-MG 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且随心衰程度加重,逐渐升高,而尿β_2-MG 及 BUN 与对照组无差异(P 均>0.05);心功能不全组血β_2-MG 与 BUN 呈正相关;而与每分钟心输出量呈负相关.提示血β_2-MG浓度可作为反映心功能不全严重程度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891727 尿白蛋白和血尿β_2微球蛋白在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价值/王竹兰…//江苏医药.-1988,14(12).-640~643对69例糖尿病(DM)患者24小时尿白蛋白(AIb)及其中58例血.尿β_2微球蛋白(β_2m)进行了观察。发现24小时尿 AIb,血、尿β_2m 阳性检出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同型半胱氨酸(HCY)、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尿微量白蛋白(U-m Alb)、尿β2-微球蛋白(尿β2-MG)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T2DM)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抽取该院2013年6月—2014年12月来该院就诊92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糖尿病肾病40例(观察1组)、2型糖尿病非肾病52例(观察2组),正常健康体检者54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检测血同型半胱氨酸(HCY)、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尿微量白蛋白(U-m Alb)、尿β2-微球蛋白(尿β2-MG)指标参数的含量,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比对。结果观察1组和2组的血同型半胱氨酸(HCY)、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尿微量白蛋白(U-m Alb)、尿β2-微球蛋白(尿β2-MG)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的病程的长短与血同型半胱氨酸(HCY)、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尿微量白蛋白(U-m Alb)、尿β2-微球蛋白(尿β2-MG)指标有密切关系,糖尿病的病程与血同型半胱氨酸(HCY)、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尿微量白蛋白(Um Alb)、尿β2-微球蛋白(尿β2-MG)成正比,糖尿病的病程越长血同型半胱氨酸(HCY)、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尿微量白蛋白(U-m Alb)、尿β2-微球蛋白(尿β2-MG)指标越高。结论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定期联合检测血同型半胱氨酸(HCY)、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尿微量白蛋白(U-m Alb)、尿β2-微球蛋白(尿β2-MG)指标参数,通过这些指标参数值能准确掌握糖尿病是否侵蚀肾功,为糖尿病早期肾损害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对86例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尿β_2微球蛋白和Tamm-Horsfall蛋白测定结果表明,心衰患者血β_2微球蛋白增高,β_2微球蛋白清除率降低,重度心衰时尿β_2微球蛋白也增高,但β_2微球蛋白排泄分数无改变。血β_2微球蛋白与尿素氮呈正相关、与肌酐清除率呈负相关,而β_2微球蛋白清除率恰与之相反。血、尿Tamm-Horsfall蛋白随心衰程度的加重而降低。心衰改善后血β_2微球蛋白降低、β_2微球蛋白清除率增高,血、尿Tamm-Horsfall蛋白也增高。提示血、尿β_2微球蛋白和Tamm-Horsfall蛋白测定可作为心衰时判断肾功能损害及评价心衰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β_2微球蛋白与高血压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组高血压病患者62例,同时测定血和尿β_2微球蛋白(β_2-MG)含量及常规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肌酐(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旨在评价高血压患者血和尿β_2-MG浓度改变对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诊断意义。调查表明,高血压患者血清和尿液β_2-MG阳性率显著高于血清Cr和BUN(P<0.01),并且与Cr、BUN成正相关,(r=0.634、0.8),与Ccr成负相关,(r=-0.939)。随着病程长、病情重,血、尿β_2-MG明显升高,Ⅲ期患者血、尿β_2-MG显著高于Ⅰ、Ⅱ期(0.05>P>0.01)。本组病例中还发现在Cr、BUN、Ccr正常患者中血、尿β_2-MG已升高。以上提示β_2-MG不但可以反映高血压患者肾功能的变化,而且可以较早预示肾功能的损害,可能是测定高血压患者肾功能减退的一个较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血、尿β2-微球蛋白在小儿糖尿病诊断中的作用及意义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该院自2014年3月—2017年6月收治的小儿糖尿病患者42例作为该次研究中的研究组,另选取健康儿童42名作为该次研究中的对照组,利用放射免疫法对两组受检儿童血、尿β2-微球蛋白进行定量测定并分析不同病程患儿血、尿β2-微球蛋白的具体含量。结果研究组受检儿童的血、尿β2-微球蛋白含量分别为(3.32±1.24)、(0.43±0.23)mg/L,明显高于对照组受检儿童的血、尿β2-微球蛋白含量(1.81±0.79)、(0.18±0.12)mg/L;病程在4年以下的受检儿童血、尿β2-微球蛋白含量分别为(2.62±0.99)、(0.41±0.32)mg/L,明显低于病程在4年以上的受检儿童血、尿β2-微球蛋白含量(3.93±1.33)、(1.15±0.97)mg/L,以上数据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尿β2-微球蛋白对小儿糖尿病具有相当的诊断价值,可作为小儿糖尿病检测的重要指标,并且,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与血、尿β2-微球蛋白含量密切相关,若患儿此两项指标升高则代表其病情发展严重。  相似文献   

18.
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G)已被临床作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的诊断、随访指标,但对妊娠期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下称妊高征)妇女的血、尿β_2-MG变化则很少报道,且看法不尽相同。为此,我们对131例不同孕周妇女的血清和其  相似文献   

19.
血、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早期诊断高血压病肾损害已较广泛用于临床。近年来,我们采用放射免疫法(RIA)对94例尿常规阴性的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了血、尿β_2-微球蛋白(β_2-MG)、尿微量白蛋白(Alb)联合检测,以评价其对高血压病肾损害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我们测定了70例健康儿童和25例肾脏病患儿的血和尿β_2微球蛋白(β_2-MG),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方法和对象1.方法:测定血清、尿β_2-MG含量的方法为放射免疫法(RLA)。试剂购自中国原子能研究院同位素所。血清和尿液标本用试剂盒内缓冲液分别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