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DD)及血清半胱氨酸(HCy)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将60例糖辱病患者分为无并发症组(38例)和并发症组(22例),并与健康对照组(36例)进行比较.DD测定采用免疫比浊法,HCy测定采用循环酶法.结果:糖尿病并发症组D-二聚体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糖尿病无并发症组D-二聚体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P〈0.05),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DD与HCy测定对2型糖尿病的诊断,观察病情发展有良好的应用价值,监测DD与HCy对糖尿病及并发症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糖尿病足患者25-羟基维生素D与D-二聚体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和II型与正常人群之间的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10—12月间至该院就诊的110例糖尿病糖足患者和50名健康人作为主要观察对象,分为A组、B组和C组,并对所有患者进行25-羟基维生素D、D-二聚体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 A组患者25-羟基维生素D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略高于B组患者,但两者相比较均无明显差异;A组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B组患者。C组健康人的25-羟基维生素D明显高于A组患者;D-二聚体水平明显低于A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B组患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明显低于C组健康人;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C组健康人;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C组健康人。结论糖尿病糖足患者的25-羟基维生素D、D-二聚体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健康人群存在明显差异,且D-二聚体水平与无糖尿病糖足的糖尿病患者相比也存在明显区别,可以作为临床上对糖尿病糖足的预判和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养阴祛瘀汤辅助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的疗效及对血浆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将140例2型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益气养阴祛瘀汤治疗,疗程均为12周。观察2组血糖指标、各亚组中糖尿病肾病(DN)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相关指标、血浆8-iso-PGF2α、VEGF、D-二聚体的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FPG、2h PG、HbA1c和HOMA-IR水平、血浆8-iso-PGF2α、VEGF、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中DN患者血清Cys C、尿液UAER、β2-MG水平和DR患者黄斑厚度、出血斑面积、视野灰度值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中DN、DR患者的肾脏血流动力学、视网膜血流动力学参数PSV、EDV均显著升高,RI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参数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中DN、DR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自拟益气养阴祛瘀汤辅治能够显著调节血糖代谢异常状态,保护受损的肾脏及视网膜功能,并调节以上脏器的血流动力学,从而逆转或延缓病情发展,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浆8-iso-PGF2α、VEGF、D-二聚体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及并发微血管病变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74例,将其分为无微血管病变组和并发病微血管病变组,并与同龄健康体检者35例对照。对纳入人群进行血小板计数及相关参数进行分析,寻找参数的组间差异。结果:2型糖尿病组的血小板四参数中血小板计数较正常组低(P<0.01);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PDW)、大型血小板比率(P-LCR)较正常对照组高(P<0.01)。上述各参数在有微血管病变组与未并发微血管病变组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的改变有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为早期介入治疗提高预警。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为其防治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对167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其中糖尿病正常眼底组(NDR)82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85例,并进行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PBG2h)、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hs-CRP,同时作眼底检查。结果: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DR组hs-CRP水平均高于NDR组(P<0.05)。DR组hs-CRP值明显高于NDR组(P<0.01),而两组间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CRP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明显升高,提示糖尿病患者处于慢性炎症反应期,炎症反应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展中起重要作用。hs-CRP水平的升高可作为糖尿病患者发现DR的早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血尿酸、D-二聚体水平和急性脑梗死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同期来院健康体检的62例为对照组,检测血尿酸和D-二聚体水平,分析血尿酸、D-二聚体水平与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的相关关系。结果:观察组的血尿酸、D-二聚体含量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组患者的血尿酸、D-二聚体明显高于轻中型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尿酸、D-二聚体水平和急性脑梗死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且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病情判断及预后具有积极的临床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桂枝汤加味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营卫不和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营卫不和型慢性荨麻疹患者6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另选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职工健康人群30例,为C组。B组口服枸地氯雷他定片,每次1片,每日1次。视皮疹减轻的情况逐渐减量,直至停掉西药;症状较重者,每次1片,每日2次。A组在B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桂枝汤(桂枝、白芍、防风、白鲜皮、地肤子、甘草、生姜、大枣)加味,所有药物均制成配方颗粒,每日1剂,每日2次,早晚用温水冲服。A组和B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2个疗程。C组无需治疗和其他干预。结果:治疗1个月,治疗组治愈5例,好转11例,显效11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53.33%(16/30);对照组治愈0例,好转3例,显效15例,无效12例,有效率为10.00%(3/3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2个月,治疗组治愈11例,好转11例,显效8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73.33%(22/30);对照组治愈4例,好转8例,显效14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40.00%(12/3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3组D-二聚体在治疗前、治疗1个月和治疗2个月3个时间点的变化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得到治疗因素的分组主效应,F=21.6,P<0.01;时间因素主效应,F=458.2,P<0.01;两者交互作用,F=6.8,P<0.01。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3组同一时间点的D-二聚体水平分别进行对比,A组和B组治疗1个月和2个月的D-二聚体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A组治疗1个月、治疗2个月的D-二聚体水平分别与B组同一时间点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A组和B组治疗1个月的D-二聚体水平与C组同一时间点分别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治疗2个月的D-二聚体水平与C组同一时间点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2个月的D-二聚体水平与C组同一时间点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个月后,A组的相关系数为0.438,说明在该时刻,D-二聚体水平随着症状积分的增长而增长;治疗2个月,A组的相关系数是0.648,说明在该时刻,D-二聚体水平随着症状积分的增长而增长,且相对于治疗1个月的时候,这种关系更加紧密。对A组和B组的治愈患者进行随访,A组未见复发;B组有2例再次出现风团,但风团数目不多、瘙痒不甚。结论:桂枝汤加味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营卫不和型慢性荨麻疹有较好疗效,能改善血浆D-二聚体水平,复发率低。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症状积分关系密切,D-二聚体水平可作为患者临床疗效观察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糖痹康方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Lp-PLA2、D-二聚体、FIB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予基础调节血糖药物,口服甲钴胺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糖痹康方治疗,疗程均为8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中医临床症状总积分,神经传导功能,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血清LpPLA2、D-二聚体、FIB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0%高于对照组的62.5%(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积分及FPG、2h PG、Hb A1C水平,神经传导功能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Lp-PLA2、D-二聚体、FIB水平较前下降,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痹康方可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并能明显降低患者的Lp-PLA2、D-二聚体、FIB水平,改善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9.
血浆D-二聚体与肺癌临床分期及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临床分期、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将324例肺癌患者按TNM分期标准分为Ⅰ+Ⅱ23例,ⅢA期32例,ⅢB期92例,Ⅳ期177例;按辨证分型分为5型阴虚内热78例,气阴两虚63例,瘀热互结33例,肺脾气虚78例,瘀浊壅肺72例。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患者血浆D-二聚体,并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Ⅰ+Ⅱ)期明显低于ⅢB期和Ⅳ期(P0.05或P0.01),Ⅳ期患者D-二聚体明显高于ⅢA期(P0.05);肺脾气虚组血浆D-二聚体明显高于阴虚内热组(P0.05)和痰浊壅肺组(P0.01),其他各组之间无统计性差异(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肺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中医分型之间也有一定的差异,D-二聚体有助于中医辨证论治及分期的判断,是肺癌的预后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对hs-CRP及D二聚体等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健胰I号方。治疗2个月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检测血清hs-CRP、D二聚体、FBG、Hb A1c及血脂四项等指标。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90.0%,亦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6.7%;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显著降低血清hs-CRP、D-二聚体、FBG、Hb A1c及LDL-ch水平,升高HDL-ch水平。结论:中西药合用治疗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疗效显著,可显著降低血清hs-CRP和D二聚体水平,纠正其血液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对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将150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吡格列酮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D-二聚体、hs-CRP和稳态胰岛素评价指数(HOMA-IR)的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FBG、FINS、HOMA-IR、HbA1c、D-二聚体和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1),观察组的FINS、HOMA-IR、HbA1c、D-二聚体和hs-CRP水平降低更为明显(P均<0.01),而FBG水平2组治疗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吡格列酮联用二甲双胍治疗T2DM疗效显著,能改善胰岛素抵抗、高凝状态和抑制机体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2.
苏辉 《双足与保健》2019,(23):26-27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患者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变化规律。方法于该院2018年1-12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择取32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组,择取32例无并发症糖尿病患者作为参照一组,再择取32名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参照二组,测定3组研究对象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和炎性因子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浆脂蛋白相关灵芝A2水平、D二聚体以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显著高于参照一组和参照二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2)水平要明显高于参照一组和参照二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参照一组和参照二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足患者炎性反应较为严重,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凝血功能以及血脂功能均会发生显著变化,糖尿病患者治疗期间需要注意控制有关指标,对于糖尿病足可起到较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房颤的中医辨证分型与凝血类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窦性心律患者20例为对照组,房颤患者60例。根据房颤中医常见辨证分型与证候表现共识,对房颤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同时测定D-二聚体等凝血类指标。结果:房颤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L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FI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房颤各证型组的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痰浊阻滞型、心脉瘀阻型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气阴两虚型、心阳虚衰型(P0.05)。结论:房颤辨证分型以虚证为多;房颤伴有高凝状态,而痰浊阻滞型、心脉瘀阻型患者高凝状态明显,D-二聚体可能是房颤痰瘀证辨证分型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进展性脑梗死(PIS)患者血清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临床特征,将1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进展组和非进展组,分别检测其血清D-二聚体、hs-CRP水平,并与30例非脑血管病患者(对照组)比较。结果脑梗死组血清D-二聚体、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进展组患者血清D-二聚体、hs-CRP水平显著高于非进展组(P均<0.01)。结论检测血清D-二聚体、hs-CRP水平有助于PIS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60例妊娠糖尿病孕妇(妊娠期糖尿病组)及60例同期健康分娩孕妇(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的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妊娠期糖尿病组患者D二聚体(2311.72+1715.24)ug/m L,纤维蛋白原(4.13+0.54)mg/d L,均显著高于健康孕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839、7.192,均P0.05)。结论:检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可判断其体内高凝和纤溶状态,在GDM的预后判断、病情发展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D-二聚体在血中含量变化,了解小儿病毒性脑炎发病过程中凝血功能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0例病毒性脑炎儿童,其中重症、轻症各20例,分别于急性期和恢复期采清晨空腹静脉血,用免疫比浊法测血浆D-二聚体,并与20例健康儿童对照。结果病毒性脑炎重症组D-二聚体水平较轻症组和对照组都明显升高(P<0.01),重症组急性期较恢复期高(P<0.01),轻症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病毒性脑炎重症患儿体内存在着凝血、纤溶活性的异常,D-二聚体水平对高凝状态的检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肽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4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40例为2型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患者20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清C-肽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组中血清C肽水平的表达与未合并微血管病变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表明糖尿病患者体内血清C-肽水平与微血管的发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探讨LPA、hs-CRP与2型糖尿病及其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42例作为DACI组,2型糖尿病且无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患者41例作为T2DM组,门诊健康体检者46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入选者于入院后空腹取血检测血浆LPA、血清hs-CRP、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TC、TG、LDL-C、HDL-C水平。结果 DACI组LPA、hs-CRP水平高于T2DM组和正常对照组;T2DM组LPA、hs-CRP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DACI组各因素相关分析显示LPA与HbA1c(r=0.352,P<0.01)、hs-CRP(r=0.239,P<0.05)、TG(r=0.319,P<0.01)呈正相关,与FBG、TC、LDL-C及HDL-C无相关关系(P均>0.05);hs-CRP与TG(r=0.387,P<0.01)成正相关,与FBG、HbA1c、TC、LDL-C及HDL-C均无相关关系(P均>0.05)。结论 LPA、hs-CRP测定对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变具有重要意义。LPA与HbA1c水平有关,并与体内炎症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HRV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改变的意义。方法:测定南昌大学一附院2002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70例脊髓损伤患者的HRV值及D-二聚体水平,同时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结果:颈髓、胸髓组代表交感和迷走神经张力的低频检测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脊髓各段(颈髓、胸髓、腰髓)损伤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同时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逐渐降低(P<0.05)。结论:HRV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联合检测可作为脊髓损伤部位诊断及损伤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血尿酸、D-二聚体水平和急性脑梗死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同期来院健康体检的62例为对照组,检测血尿酸和D-二聚体水平,分析血尿酸、D-二聚体水平与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的相关关系。结果:观察组的血尿酸、D-二聚体含量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组患者的血尿酸、D-二聚体明显高于轻中型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尿酸、D-二聚体水平和急性脑梗死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且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病情判断及预后具有积极的临床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