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CT对颅内脂肪瘤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CT对颅内脂肪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18例颅内脂肪瘤患均经siemens AR—X型全身CT扫描装置行头颅CT平扫。从颅顶至颅底作层厚10mm,间隔10mm的横断扫描。结果颅内脂肪瘤多位于中线区脑池内,8例见于纵裂池内,5例见于胼胝体部,4例见于侧脑室,以及1例见于颅后凹内。脂肪瘤的CT值在-7~-4.5Hu,直径介于4至8mm之间。结论CT对颅内脂肪瘤可做出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2.
胼胝体脂肪瘤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研究胼胝体脂肪瘤的CT和MRI征象及诊断价值。方法  1 8例胼胝体脂肪瘤 ,男 1 0例 ,女 8例 ,年龄 2个月~ 55岁。均行头颅CT和MRI平扫 ,同时行MRI脂肪抑制成像。结果  1 4例单发 (77.8% ) ,4例多发 (2 2 .2 % )。曲线型 1 4例(77.8% ) ,管结节型 4例 (2 2 .2 % )。CT表现为低密度区 (CT值 - 4 4~ - 71HU) ,MRI表现为短T1 、中长T2 和高质子密度信号 ,在各序列上均与脂肪组织信号同步。 1 2例 (66 .7% )合并颅内外的单或多部位发育异常 ,包括胼胝体发育不良或缺如 ,透明隔缺如 6例 ,颅内其他部位多发脂肪瘤 4例 ,灰质异位 2例 ,脑裂畸形、巨脑回、蛛网膜囊肿、额顶皮下脂肪瘤及局部颅骨缺损各 1例。结论 胼胝体脂肪瘤在CT和MRI上有特征性表现。本病常合并颅内外的各种先天性发育异常。MRI检出本病优于CT。CT与MRI结合可在活体上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分析胼胝体发育不良合并脂肪瘤的CT表现,探讨CT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CT扫描10例胼胝体发育不良并脂肪瘤病例,对其临床及CT表现进行分析、解释。结果胼胝体发育不良并脂肪瘤的CT表现:1.双侧侧脑室体部平直、分离。2.三脑室增宽、上抬。3.双侧侧脑室三角区及枕角扩大。4.并发的脂肪瘤位于大脑纵裂内,可于脉络丛内见到第二个脂肪瘤。结论胼胝体发育不良合并脂肪瘤的CT表现具有特征性,CT能够作出正确诊断。MRI具有多维成像能力,能够准确确定病变的位置及范围,可作为CT的补充。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49岁。发作性抽搐伴意识丧失20余年。CT扫描示胼胝体未显示,纵裂内相当于胼胝体膝部周围见一类“酒坛”样脂肪密度病变,大小约4.2cm×3、1cm×4.3cm,其前部延伸入大脑半球内侧面的脑沟内,类小球形,病灶周边可见曲线状钙化。双侧脑室体前部脉络膜丛内亦各见一卵圆形脂肪样小病灶,大小均约1.0×0.9cm。双侧脑室体部分离,正常的弧形消失而近似平行状态,额角窄小,双侧室间孔轻度扩大并异常分离,第三脑室轻度扩大。CT诊断:胼胝体脂肪瘤伴双侧脑室脉络膜丛脂肪瘤并胼胝体缺如(附图)。讨论脂肪瘤约占颅内肿瘤的0.1%~0.64%…  相似文献   

5.
颅内脂肪瘤的磁共振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颅内脂肪瘤MRI影像特点并探讨其发生机制.材料和方法:58例颅内脂肪瘤(2例手术证实,其余依据典型短T1中长T2和高质子密度的MR信号和抑脂时信号消失而诊断),男性28例,女性30例,年龄41.3(9~77)岁.均采用常规SE序列,T2WI加脂肪抑制,其中4例使用了T1WI脂肪抑制.结果:全部病灶均具有典型MR信号,与球后或皮下脂肪信号相同,并均无占位效应.中线脂肪瘤41例,合并发育异常9例.其中胼胝体区16例,包括巨块3例,弧线型12例,小点状1例;四叠体池、环池区域13例,小脑上池6例,窦汇区、蚓部、纵裂内、小脑半球间、鞍上池、跨枕大孔区各1例.非中线脂肪瘤15例.包括天幕池2例,桥小脑角池、侧裂池、侧脑室三角区各4例,及脑实质1例.多发2例,分别为2个和4个瘤体.结论:颅内脂肪瘤具有典型MR信号,中线部位尤其胼胝体区多见,并常见伴行的发育异常;非中线部位表现多样,形态各异,伴行发育异常少;少数可多发.胼胝体区脂肪瘤具有较强规律性,与胼胝体发生发育一致;非胼胝体区脂肪瘤与脑膜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胼胝体非出血性挫伤的MRI诊断(附四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报告4例胼胝体非出血性挫伤的MRI表现。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胼胝体非出血性挫伤的MRI资料;3例为车祸伤,1例为坠落伤,都进行了CT和MR非增强检查。结果4例胼胝体挫伤灶2例位于压部、1例位于干部、1例累及胼胝体大部。CT扫描胼胝体区未见异常密度。MR图像上均表现为等或略低T1WI信号与明显高T2WI信号,未见出血信号。SE或FSET2WI(轴位或矢状位)对病变显示清楚,而FLAIR序列则能抑制脑脊液的高信号、使病变显示更加突出。1例4个月后MR检查显示挫伤灶演变为类似脑脊液信号的软化灶。4例中3例还合并颅内多处脑挫伤和血肿。结论胼胝体非出血性挫伤较少见,CT检查难以发现病灶MR是其最佳的影像学检查手段,轴位与矢状位SE或FSET2WI是显示挫伤灶的主要序列,FLAIR序列对病灶的显示更佳。本病典型的MRI表现是胼胝体区T1WI等或略低信号、T2WI高信号,无出血信号;胼胝体非出血性挫伤可合并颅内多发性外伤性改变。  相似文献   

7.
作者研究了6例女性胼胝体周围脂肪瘤的病人,年龄13~16岁,其中2例在MR检查之前CT已提示诊断。采用1.5T超导型MR机,头线圈,T_1 加权成象(TR/TE=500/20)和T_2加权成象(TR/TE=2500/40,80),3或5mm层厚,0.75、1或2次激励。所有的病人均行T_1加权矢状成象。作者见到,脂肪瘤均位于胼胝体周围,T_1加权象上显示与皮下脂肪同样信号强度的薄带状影象。4例脂肪瘤围绕胼胝体的压部,2例位于压部的尾部,T_1加权象最宜证实这种解剖关系。2例瘤体延伸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骨旁脂肪瘤伴有骨质异常(骨软骨瘤或骨突)的CT表现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6例骨旁脂肪瘤伴有骨质异常的CT平扫和临床资料.结果 6例骨旁脂肪瘤伴有骨质异常的患者中2例合并骨软骨瘤,4例合并骨突,CT均可清楚显示骨旁脂肪瘤及其下方的骨质改变.2例合并骨软骨瘤患者中1例病变位于坐骨,1例位于股骨粗隆;4例合并骨突患者中2例位于股骨干,1例位于胫骨干,1例位于胸骨.骨软骨瘤和骨突紧紧附着于其下方的骨质,大小为0.3 cm×1.2 cm~6.0 cm x4.0cm.2例骨软骨瘤较大,呈菜花状,骨皮质与其下方附着骨的骨皮质相连续,骨髓腔与附着骨的骨髓腔相通.4例骨突较小,形态不同,其中2例为单个小的骨突,另2例可见2~4个骨突.骨软骨瘤和骨突被脂肪瘤包绕,脂肪瘤大小为3.0 cm x2.0 cm~11.0 cm×10.0 cm,其内可见厚薄不均匀、数日不等的纤维间隔,肿块边缘清楚锐利.1例脂肪组织内可见钙化和(或)骨化,2例可见肌肉萎缩.结论 CT平扫可以清楚显示骨旁脂肪瘤合并骨软骨瘤或骨突的形态、部位和范围,并清楚显示与其下方骨质的关系,对两者进行鉴别诊断,并为外科手术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9.
颅内脂肪瘤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颅内脂肪瘤的分布特征、CT和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16例颅内脂肪瘤,男9例,女7例,平均年龄37.6岁。结果:CT表现为脂肪样低密度区(CT值:-44~-71HU),MRI表现为短T1中等T2和高质子密度信号,在各序列上与脂肪组织信号同步。11例单发,5例多发。主要分布在中线及旁中线区,其中9例(56.25%)为胼胝体区。11例(68.75%)合并有颅内、外的单或多发异常,其中9例(56.25%)为胝低体发育异常。结论:颅内脂肪瘤好发于颅中线区及其邻近部位,CT及MRI有特征性表现,常合并颅内、外多发异常,结合CT及MRI检查可诊断。  相似文献   

10.
乳腺脂肪瘤钼靶X线及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钼靶X线与CT在诊断乳腺脂肪瘤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乳腺脂肪瘤的钼靶X线、CT表现。结果 乳腺浅层脂肪瘤3例,腺体间脂肪瘤2例,乳腺后脂肪瘤3例。右乳6例,左乳2例。病变最大4cm×4. 5cm,最小2cm×3cm。均为低密度或以低密度为主体病变, 1例内有分支状钙化。圆形或类圆形7例,分叶状1例。边缘均清楚。结论 钼靶X线征象结合临床与病史,对乳腺脂肪瘤可做出正确诊断。CT显示病变密度与部位层次优于钼靶X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胼胝体发育不全并颅内畸形的MRI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 分析18例胼胝体发育不全并颅内畸形的常规MRI颅脑平扫资料. 结果 MRI显示10例胼胝体完全缺如,6例部分缺如,2例变薄.胼胝体发育不全在MRI上表现为半球间裂增宽,与第三脑室前部异常靠近或相连(100%);两侧脑室前角平直、分离;室间孔分离;侧脑室体部扩大、平行或体部脉络丛夹角缩小;侧脑室枕角扩大;第三脑室扩大、上移.合并灰质异位(3例)、脑裂畸形(2例)、蛛网膜囊肿(2例)、脂肪瘤(4例)、透明隔缺如(1例)、光滑脑(1例)、脑穿通畸形(3例)、丘脑融合(1例)和空洞脑(1例). 结论 MRI可以直接显示胼胝体形态,是诊断胼胝体发育不全并颅内畸形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2.
颅内脂肪瘤的CT诊断与临床(附1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内脂肪瘤较少见,普通放射学检查很难做出诊断,由于CT的分辩率优于普通放射线,故能准确地确定脂肪瘤的部位、大小及形态。本文收集了我院自1988年6月以来经CT诊断为颅内脂肪瘤的13例,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与资料 本组13例,男性6例,女性7例,年龄4~76岁,平均年龄43.53岁。临床上伴有间断性头痛、头晕或一过性头痛、头晕8例,占61.5%,无神经系统症状因外伤或查体而发现颅内脂肪瘤者5例,占38.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小肠脂肪瘤的CT表现,评价其在小肠脂肪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肠脂肪瘤10例,回顾分析其CT表现.结果:10例患者,手术切除11个肿瘤.发生于十二指肠者3例;空肠2例;回肠5例.肿瘤多呈圆形或类圆形,其中2例带蒂.肿瘤最小者2cm×1cm×1cm,最大者6.2cm×4.2cm×3cm,平均大小3.8cm×2.9cm×2.1cm.CT显示肠腔内边缘规则的圆形或卵圆形低密度肿块,CT值-50~-120HU不等.结论:多层螺旋CT是诊断小肠脂肪瘤有效和可靠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236例颅内占位病变CT检查的分析讨论其诊断价值与限制,使用机器为第一代CFH_2扫描层原10毫米,每例根据临床定位作6~8层次普通扫描,除外伤性血肿外(24例),其余均作增强扫描。文章对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1.假阴性与假阳性:文章认为第一、二代CT对脑实值内1.5厘米以下等密度病变和脑池内1.5厘米以下低密度病变的诊断有困难。CT机的改进有助于提高诊断。  相似文献   

15.
髋周骨内脂肪瘤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髋周骨内脂肪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结合文献复习,回顾性阅读病理证实的5例髋周骨内脂肪瘤的X线平片和CT片,分析其征象。结果5例均为单发病灶,其中1个病灶位于股骨颈,4个位于髋臼。X线平片表现为边界清或不清的不规则形透光区,可伴硬化缘。CT上病灶为类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脂肪密度区,CT值为-60~-120HU,最大径为1.0~3.5cm。病灶边缘不规整,伴有厚薄不等的硬化边,其中3个病灶中心和边缘可见小结节状钙化。结论髋周骨内脂肪瘤和其他部位骨内脂肪瘤的影像学表现相似,CT能对其作出正确诊断,可避免不必要的穿刺活检或MRI检查。  相似文献   

16.
膀胱嗜铬细胞瘤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CT对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收集2008-1~2009-12解放军总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膀胱嗜铬细胞瘤4例(男性3名,女性1名,年龄39~62岁,平均48岁).4名患者利用16排或64层CT扫描机进行了平扫及增强扫描.影像医师对病变发生的部位,大小,形态、密度及增强特点进行分析.结果:4例膀胱嗜铬细胞瘤均位于膀胱后壁,病变形态均呈圆形或类圆形,以宽基底附着于膀胱壁,边界清楚.CT平扫的CT值为41~53Hu,平均46.75Hu;增强扫描CT值为73~93Hu,平均85Hu,病变呈中度或明显强化.4例均未发现囊变、坏死、出血或钙化.术前3例诊断为嗜铬细胞瘤,1例误诊为膀胱癌.结论:膀胱嗜铬细胞瘤CT影像上具有密度均匀,边界清晰,富血供之特点,结合临床相关病史,可有助于术前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7.
肾上腺髓样脂肪瘤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样脂肪瘤的分型、CT和MRI表现及鉴别诊断.材料和方法:收集16例肾上腺髓样脂肪瘤的CT、MRI及临床、病理资料.男6例,女10例,年龄27~65岁,平均46.2岁.结果:本组16例肾上腺髓样脂肪瘤,右侧11例,左侧2例,双侧3例(1例左侧有2处病灶),共20处病灶.肿瘤直径为2~10cm,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肿瘤内密度/信号不均匀,以脂肪为主12处,以软组织为主8处,增强扫描软组织呈轻至中度较均匀强化.1例肿瘤长于增生的肾上腺内,4处病灶有点状或条状钙化.结论:肾上腺髓样脂肪瘤的CT、MRI表现较具特征性,一般可在术前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18.
1994~ 2 0 0 1年 ,我科共收治颅内血肿机化 5例 ,均误诊为胶质瘤而行开颅血肿手术。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男 2例 ,女 3例 ;年龄 2 6~ 38岁 ,平均 30岁。以癫癎起病 2例 ,一侧肢体活动障碍 1例 ,发作性头痛 2例。CT示病变均为类圆形 ,周边水肿带小 ,边缘清楚 ,增强后均有强化 ,占位内有类钙化斑 ,无囊性变 ,部位 :颞叶 3例 ,额叶 2例 ,占位大小 :3cm× 4cm~ 5cm× 6cm。病因 :有明确头部外伤史 2例 ,无确切病因 3例。病史 4个月~ 3年 ,平均 2年 ,均呈渐进性。1 2 治疗方法 术前均因诊断为颅内占位 ,胶质瘤可能性大而行开颅占位…  相似文献   

19.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 AML)是一种由不同数量的平滑肌细胞,成熟的脂肪组织和异常血管组成的良性肿瘤,自CT问世以来,作出诊断者较前明显增多。本文报告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重点讨论x线,超声及CT的诊断问题。 资料和检查结果 本组12例病人,男性3例,女性9例,年龄在31岁~62岁,平均年龄47.9岁,全部病例均经B超及CT检查,9例有腹部平片及静脉肾盂造影片,1例作两侧肾动脉(DSA)造影。使用机型为美国Picker 1200sx第四代全身CT扫描机。扫描时间3秒、层厚10mm,间隔10mm,2例仅作平扫,10例作了平扫及增强。 结果:12例病人,6例为单发病变(右肾5例,左肾1例),多发两肾病变6例,其中5例为一侧肾较大病变,同时存在两肾内有较多散在小病变,1例右侧较大肾癌同时存在多发较小AML及对侧多发AML。肿瘤最大直径达11cm最小者不足1cm。  相似文献   

20.
作者从178篇颅内脂肪瘤的报道中搜集到117例胼胝体脂肪瘤,另有4例作者自己的曲线状脂肪瘤一起分析。基于形态学表现和与胼胝体的相对位置将脂肪瘤分为两组。第一组(下称管结节状)脂肪瘤基底部在前,呈圆形或长比宽略长,横径大于1cm。第二组(下称曲线状)脂肪瘤靠后,在保持横径小于1 cm的情况下长径显著长于宽径。作者见到,121例胼胝体脂肪瘤中,管结节状脂肪瘤(68例)是曲线状脂肪瘤(32例)的两倍。管结节状脂肪瘤(平均年龄20岁)几乎比曲线状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