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周世杰 《大家健康》2013,(17):128-129
目的:对周围型肺癌X线片与CT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研究,进一步对周围型肺癌的临床治疗进行指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之间收治的64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采用X线片和CT分别进行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X线片在支气管气象征、血管凝聚征、胸膜凹陷征、空泡征、肺门和纵膈淋巴结肿大等方面的诊断结果与CT检查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线检查的经济费用低、操作简单,适合用于对周围型肺癌的初步检查;CT检查经济成本高、辐射大、扫描时间长,空间分辨率低但密度分辨率高。为了实现对周围型肺癌更为准确的诊断,建立将两种检查方式进行有效的结合,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准确的指导。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周围型肺癌X线片与CT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研究,进一步对周围型肺癌的临床治疗进行指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之间收治的64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采用X线片和CT分别进行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X线片在支气管气象征、血管凝聚征、胸膜凹陷征、空泡征、肺门和纵膈淋巴结肿大等方面的诊断结果与 CT检查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X线检查的经济费用低、操作简单,适合用于对周围型肺癌的初步检查;CT检查经济成本高、辐射大、扫描时间长,空间分辨率低但密度分辨率高。为了实现对周围型肺癌更为准确的诊断,建立将两种检查方式进行有效的结合,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准确的指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周围型肺癌采用X线片与CT检查的结果对比.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周围性肺癌患者40例,采用CT及X线片进行诊断,就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周围型肺癌采用CT的方式进行诊断中,内部结构、肿块的检出率、轮廓、边界形态、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有无胸膜受累、纵隔与肺门淋巴结有无肿大、骨骼有无转移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周围型肺癌采用CT检查有助于肺癌的分期和定期,X线片可用于初步诊断或疾病普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分析周围型肺癌通过X线及CT检查表现出来的不同征象的特点,进一步确定x线及CT检查对诊断周围型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院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68例周围型肺癌患者的影像学检查资料包括X线片、CT扫描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CT检查确诊的癌灶比率明显高于X线检查,两组肿块征、毛刺征、棘样突起、空洞、胸膜凹陷征、空泡征及支气管征、血管集束征、肺门与纵隔淋巴结肿大、骨转移、胸水等各种征象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或高度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除外分叶征。结论 CT诊断周围型肺癌的准确性明显优于X线检查,将二者结合起来应用于周围型肺癌的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60例周围型肺癌的X线平片,CT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林  赵世煜 《四川医学》1999,20(4):381-382
常规胸部X线平片及胸部CT扫描在肺部疾患诊断中有着相互不能取代但又能互补不足的密切联系。本文对经手术病理证实资料完整的周围型肺癌60例,进行X线平片征像、CT表现进行对比分析。1材料与方法本组患者60例,男性42例,女性18例。年龄25~78岁(平均...  相似文献   

6.
王永才  王鑫  张锐 《中外医疗》2013,(27):186-187
目的探讨周围型肺癌的CT及X光片的检查结果。方法选取该院自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84例周围型肺癌患者,给予患者对CT及X光片两种检查方式检查,对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X光片检查确诊率为69.0%,CT扫描确诊率为91.7%,X光片诊断准确率结果明显低于CT扫描,P<0.05,X光片检查结果与CT扫描结果对比,患者分叶征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患者CT扫描的肿块征、空洞、肺门与纵隔淋巴结肿大、毛刺征、血管集束征等的检出率明显高于X光片的检出率。结论给予周围型肺癌患者CT扫描检查有助于提高确诊率及征象检出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T和X线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我院56例经病理证实为周围型肺癌患者,行胸部X线及CT检查,分析其影像学征象.结果:CT检查各种影像学征象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检查,除分叶征象、胸水征象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在周围型肺癌检查中具有一定特征,只适用于癌症常规检查;CT在周围型肺癌定性分期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两者联合使用,有利于临床提高周围型肺癌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刘丽伟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8):1307+1309
目的:探究螺旋CT与X线检查在诊断周围型小肺癌中的应用价值,比较其效果,为临床实践中适宜检查手段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期间就诊于我院并经CT及X线检查的32位周围型小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CT及X线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T检查中所得的肿瘤分叶征、胸膜凹陷征、空泡征、血管集束征及毛刺征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X线检查,两种检查方法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线检查时一种常用的检查手段,但是由于其分辨率及受组织密度影响较大等因素的影响,易造成误诊或漏诊,诊断阳性率不及螺旋CT,CT在周围型小肺癌的检查中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胸部X 线与CT诊断周围型肺癌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与比较组.比较组行胸部X线检查,研究组行CT检查.比较2组诊断准确率.结果 研究组诊断准确率为95.0%,明显高于比较组的7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诊断周围型肺癌准价值比X 线更高,但在临床上应结合两种检查手段以提高鉴别及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X线平片与CT诊断周围型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4年8月至2016年7月期间在该院经手术病理确诊为周围型肺癌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X线平片检查和CT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各征象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结果:各征象除了分叶征和胸水征,其他征象的检出率均是CT检查更高且对比差别较大(P<0.05),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同X线平片检查相比更高(P<0.05).结论:与X线平片检查相比,CT检查诊断周围型肺癌的临床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分析X线胸片与CT扫描在中央型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三二三医院2009年1月N2013年1月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98例中央型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CT扫描和X线胸片检查,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并对两种方法对患者支气管腔内、肺门区肿块及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9例X线胸片检查者其中央型肺癌的诊出率为63.8%(44/69),93例CT扫描患者的诊出率高达91.4%(85/93),统计学分析显示CT扫描的诊出率明显优于X线胸片检查者(P〈0.01)。CT扫描对中央型肺癌支气管腔内、肺门区肿块及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显示清晰度分别为80.6%、77.4%和48.4%,显著高于X线胸片的显示情况(58.0%、53.6%、18.8%)(P〈0.05)。结论X线胸片和CT扫描均为中央型肺癌诊断的主要方法,但是CT扫描相对X线胸片而言.其准确性和灵敏度更高,对病变部位的清晰度显示也要优于X线胸片检查,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同层动态CT增强扫描对2cm内肺癌及肺结核球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评价同层动态CT增强扫描对 2cm内肺癌及肺结核球的定性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直径≤ 2cm的肺癌 2 8例及肺结核球 10例 ,静脉注射对比剂 10 0ml后 ,行肺结节的同层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直径≤ 2cm肺癌增强后除15s外各时间段CT值与平扫值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均P <0 .0 5 ) ,而肺结核在增强后各时间段CT值与平扫值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均P >0 .0 5 ) ;直径≤ 2cm肺癌的时间 密度曲线呈缓慢持续升高型 ,至 195s时间段峰值最高 ,而肺结核球的时间 密度曲线呈平坦型 ,至 195s时间段峰值仍未见升高。结论 同层动态CT增强扫描有利于直径≤ 2cm的肺孤立性结节的定性诊断 ;同层动态CT增强扫描与三维重建相结合 ,可提高直径≤ 2cm肺结节的定性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方丽  储成凤  杨明  陈龙桂  张俭 《现代医学》2006,34(2):116-118
目的评价同层动态CT增强扫描对肺癌性与肺结核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周围型肺癌41例和肺结核球20例,病灶平扫后静脉注入对比剂,行同层动态增强CT扫描,测量增强前后病灶CT值,计算最大净增值,并观察其强化类型。结果周围型肺癌与肺结核球平扫时二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增强后除195s外,二者间所有时间段的CT强化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二者的最大净增值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周围型肺癌增强后各时间段强化值与其平扫CT值相比,皆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肺结核球增强后各时间段强化值与平扫CT值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周围型肺癌的强化类型以中-重度结节状强化为主,肺结核球以无强化或轻度边缘性强化为主。结论同层动态CT增强扫描有利于周围型肺癌性与肺结核性结节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4.
孙鹏  贺永斌  曹树伟  王大伟 《吉林医学》2006,27(9):1053-1054
目的:探讨X线平片、CT、MRI对脊椎骨折的不同诊断价值。方法:收集32例脊椎骨折的X线、CT、MRI资料,分别对检出椎体及附件骨折、骨折片移位、椎管容积改变、脊髓损伤及韧带损伤的显示情况进行分析。结果:X线平片可清晰显示骨折合并脱位者,发现较大的碎骨片,清晰地显示椎体的楔形变。CT像可显示骨折部位及骨折的形态、方向,显示骨折碎片,尤其对椎管内碎骨片显示清晰,可发现附件骨折,显示椎管狭窄。MRI对脊髓损伤及其周围软组织的改变显示清晰。结论:X线平片、CT、MRI对显示脊椎外伤骨折各有优缺点,多种影像方法结合能达到相互弥补不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脊椎骨折X线平片与螺旋CT表现,探讨它们对脊椎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56例脊椎骨折的X线平片与螺旋CT影像学资料。结果:156例脊椎骨折中,颈椎骨折45例,胸椎骨折22例,腰椎骨折79例,骶尾椎10例;其中颈胸椎骨折6例,胸腰椎骨折15例。X线平片显示椎体骨折、附件骨折、骨碎片、小关节滑脱、椎管狭窄、脊柱后突成角及椎体移位检出率分别为97.44%(152例)、22.44%(35例)、19.87%(31例)、16.03%(25例)、19.87%(31例)、27.56%(43例)、14.74%(23例);CT分别为100%(156例)、33.97%(53例)、29.49%(46例)、26.64%(40例)、26.64%(40例)、32.05%(50例)、26.92%(42例)。通过χ2检验比较两种检查方法:椎体骨折P>0.05;附件骨折脱位P<0.05;骨碎片P<0.05;椎管狭窄变形P<0.05。CT可详细显示爆裂型骨折、脊髓受压、血肿等软组织改变。结论:X线是脊椎骨折首选、基本诊断方法。螺旋CT及三维、多平面重建可提供比X线更多的信息,减少X线平片的漏诊。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同层动态CT增强扫描技术对非钙化性肺癌结节的诊断作用。方法 选择本院2000年5月至2005年5月经病理证实的原发周围型肺癌43例,分别为腺癌28例(包括细支气管肺泡癌9例),鳞癌10例,腺鳞癌2例,小细胞未分化癌、鳞腺癌及黏液表皮样癌各1例。所有病例行同层动态CT增强扫描,并与同期行动态CT增强的肺结核球15例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CT增强前非钙化性肺癌结节与肺结核球的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钙化性肺癌结节增强后各时间段强化值与增强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钙化性肺结核球增强后各时间段强化值与增强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层动态CT增强扫描技术对良、恶性肺结节,尤其是非钙化性肺癌与肺结核瘤的鉴别诊断作用较大,可明显提高肺癌性结节的定性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食管癌X线钡餐造影与CT检查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癌X线钡餐造影与CT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食管癌的X线钡餐造影与CT检查结果。结果10例早期食管癌的X线表现为:局限性粘膜中断破坏,小的龛影和充盈缺损,局限性腔壁线毛糙和管壁僵硬;48例中晚期食管癌的X线表现为:明显的粘膜紊乱、中断及破坏,不规则的充盈缺损和龛影,管腔狭窄,管壁僵硬,扩张受限,钡剂通过受阻,纵隔内软组织肿块影。10例早期食管癌CT检查仅发现6例,表现为局限性的管壁增厚;48例中晚期食管癌的CT表现为: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或闭塞,软组织肿块,周围组织器官侵犯,淋巴结和肝肺等远处转移。结论食管癌首选食管钡餐检查,对于早期食管癌的检出率X线钡餐造影优于CT检查。CT除可显示食管癌病变本身外,还可显示周围组织器官侵犯及淋巴、远处转移情况,可为临床确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球型肺结核与周围型肺癌的CT征象,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08~2012年肺内球形占位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肺癌54例,肺结核46例,所有患者均经CT检测,有完整的CT结果,回顾性分析100例患者的CT影像学结果,比较两组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周围型肺癌分叶征、深分叶征、毛刺、棘状突起、空泡征、胸膜凹陷征、支气管征显著高于球形肺结核组,而球形肺结核患者空洞、钙化、卫星灶显著高于周围型肺癌患者.结论 周围型肺癌和球形肺结核在CT影像上虽然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各自的特征,当出现毛刺和深分叶时,应考虑肺癌的可能性大,出现钙化和空洞的时候考虑肺结核的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19.
平扫CT未见异常的肺癌的早期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胸部平扫CT检查无明显异常发现的肺癌的早期诊断,以期引起临床医师对此类病人的重视。方法 通过对3例初诊时胸部平扫CT检查未见异常,最终通过纤支镜检查、PET/CT检查诊断为中央型肺癌的患者进行分析,并比较肺癌的各种早期诊断方法。结果 3例患者均为有长期吸烟史的男性,以咳嗽,痰血就诊,初诊时胸部平扫CT均未发现明显异常,经治疗后咳嗽痰血症状无明显好转。随后的PET/CT和纤支镜检查提示肺癌,最终通过病理学和痰细胞学确诊为中央型肺癌。2例获得手术完全切除,1例肺功能极差无法手术。结论 早期中央型肺癌的患者,平扫CT检查阳性率较低,易导致部分病人无法得到早期诊断。因此,对于反复痰血的患者,即使初诊时平扫CT未发现肺癌,仍不能放松警惕。行纤支镜检查和PET/CT检查可发现此类中央型肺癌。因此,纤支镜检查和PET/CT在胸部平扫CT未发现明显异常的早期中央型肺癌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