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67例双眼高度近视伴后巩膜葡萄肿患者(143眼)用美国产OphthasonicA/BⅢ眼科专用扫描仪进行探测,直接接触法。A超自动测量眼轴长度,B超探测葡萄肿形态、位置及范围,发现葡萄肿有锥形、方形、楔形、弧形四种形态,后巩膜葡萄肿有以下特征:①大部分为锥形;②多位于后极部;③双眼者绝大部分形态、位置相同;④锥形者以位于距视盘颞侧2~smm范围为多;⑤方形位于后极部者随葡萄肿面积扩大,眼轴逐渐变短;③楔形者以横形为主,随眼轴延长而加长。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⒙70岁⒚自觉视物模糊⒙左眼前常有黑影漂动一月余来院就诊⒚眼科检查⑶左眼屈光度-1000D⒙玻璃体混浊⒚超声检查见⑶左眼轴长增大达29mm⒙玻璃体混浊⒙玻璃体内可见机化物强回声⒉图1⒕⒙视网膜、脉络膜及球后组织不均匀后移⒙B超诊断⑶后巩膜葡萄肿⒚讨论⑶后巩膜葡萄肿是高度近视的并发症⒙临床上比较少见⒚B超检查后巩膜葡萄肿方法简便⒙无需散瞳⒙眼轴测量误差小⒙图像位置精确⒙能作出明确诊断⒙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⒚⒉19990318收稿⒕作者单位⑶132200 吉林省永吉县口前中国水利水电第一…  相似文献   

3.
蒋自培  沈雯  刘银和  徐建国 《新医学》2011,42(4):246-248,F0003
目的:运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研究伴后巩膜葡萄肿的高度近视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劈裂和(或)脱离的发生情况。方法:对301例(575眼)经B超确诊伴后巩膜葡萄肿的高度近视患者行完整的眼科检查和OCT检查。结果:伴后巩膜葡萄肿的高度近视的575眼中67眼(53例)发生黄斑区视网膜劈裂和(或)脱离,均有严重的眼底改变,仅5例患者主诉近来视力进展性损伤。结论:伴有后巩膜葡萄肿的高度近视患者的黄斑区视网膜劈裂和(或)脱离通过OCT检查容易检出,对于有严重眼底病变和伴有后巩膜葡萄肿的高度近视患者建议定期行OCT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病理性近视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与后巩膜葡萄肿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病理性近视患者129例,共258眼。根据B超及眼底检查,将患者分为后巩膜葡萄肿组(52例,80眼)和无后巩膜葡萄肿组(77例,154眼)。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增强深度扫描模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with enhanced depth imaging, EDI-OCT)测量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CSFCT)。分析各组研究对象的眼部生物学特征与后巩膜葡萄肿之间的关系。结果:与无后巩膜葡萄肿组患者相比,后巩膜葡萄肿组患者年龄较大、眼轴较长、近视较深及CSFCT较薄(P0.05)。年龄、性别1∶1配对的病例对照亚组分析提示,后巩膜葡萄肿组患眼眼轴长、CSFCT薄(P0.001)。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矫正年龄、眼轴和CSFCT后,年龄增加[Δ=5岁,OR (95%CI)=1.319 (1.120~1.554);P=0.001]、眼轴变长[Δ=1 mm,OR (95%CI)=1.898 (1.418~2.541);P0.001]是后巩膜葡萄肿发生的危险因素;而CSFCT增加[Δ=50μm,OR (95%CI)=0.314 (0.174~0.567);P0.001]是后巩膜葡萄肿发生的保护因素。其中,CSFCT下降诊断后巩膜葡萄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最高,为0.866(95%CI 0.821~0.911,P0.001);Youden指数最大化时,其诊断后巩膜葡萄肿的灵敏度为90.0%、特异度为68.8%,阳性似然比为2.718。结论:病理性近视伴发后巩膜葡萄肿患者具有眼轴长、脉络膜薄等特点;CSFCT下降诊断后巩膜葡萄肿的价值较高,但不能作为诊断后巩膜葡萄肿的特异性指标。  相似文献   

5.
眼科疾病B超诊断200例临床分析上海市闸北眼科医院刘又鹗,周振详上海医大眼耳鼻喉科医院蒯慧玉本文报道本院近年来用眼科专用AB型联合超声诊断仪MedicalophthascanMininB(BEbiOphysic)10MHz探头检查眼科疾病计1270例...  相似文献   

6.
巩膜后葡萄肿的超声诊断与分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巩膜后葡萄肿的超声诊断与分型江苏东海县人民医院(222300)蔡余兴,朱静玲,冯伟巩膜后葡萄肿(Posteriorstaphyloma)为视神经乳头周围及后极部巩膜,向外膨出扩张,临床往往因屈光间质混浊造成诊断困难,而超声可显示眼球后极部凹陷和变形。...  相似文献   

7.
彩阶B超临床应用价值的进一步探讨─—附57例眼部探测研究解放军总医院眼科杨炳健,李 翔我们使用美国眼科专用B超诊断仪SONOMEDB-3000型机械扇扫微型探头,频率10MHz,配接由中科院自动化所视觉监控部研制的高水平新一代IVC-1型B超彩阶转换...  相似文献   

8.
B超诊断视网膜脱离并包虫囊肿1例甘肃省兰州通用机器厂职工医院B超室(730050)刘素兰患者女性,36岁,因失明近一月,来院眼科就诊。眼科查:右眼视力正常;左眼无视力,玻璃体部分混浊。B超检查:用ALK一250超声显像仪,探头频率为5MHz,B超所见...  相似文献   

9.
B-SCAN-B3000型眼科专用仪在临床的应用哈尔滨市242医院眼科穆秀云,孙景莹我科应用美国B一SCAN一B3000型,探头频率为7.5MHz的眼科专用仪诊断5例脉络膜、视网膜脱离。女性2例,男性3例,年龄52~61岁。B超所见:玻璃体暗区赤道部...  相似文献   

10.
采用FACS及DNA电泳等方法,检测了抗APO-1单抗对超抗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活化不同天数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发现,SEB可诱导淋巴细胞表达APO-1受体,并用随着APO-1受体表达量的影响,抗APO-1抗体诱导其凋亡的数目也随之增多,由此可见,APO-1受体是介导SEB活化的淋巴细胞凋亡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血型嵌合体的血清学特征、输血策略及分子生物学确认方法。 方法 采用微柱凝胶法进行 ABO 血型鉴定和 不规则抗体筛查。 采用试管法,结合多种手段,进一步进行 ABO 血型鉴定。 PCR 技术扩增 ABO 基因 7 个外显子及其邻近内 含子序列后进行测序分析。 结果 患者 ABO 正定型与抗 A、抗 B 试剂反应均呈混合凝集外观,反定型为 AB 型,不规则抗体 筛查结果阴性;基因测序分析发现患者存在 3 条 ABO 等位基因,分别为 ABO? O.01.02、ABO? A1.02 和 ABO? B.01。 结论 患 者为 A 型+B 型嵌合体血型,可输注 AB 型红细胞制品。  相似文献   

12.
B超在眼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湖北咸宁第195医院特检科夏利我院用普通腹部B超仪线阵探头对16例(29只眼)眼科疾病的患者进行了检查,本组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14~51岁。应用东芝一38ASB超诊断仪,探头频率4MHz。结果:视网膜脱离9例11只...  相似文献   

13.
B超、CT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超、CT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对比研究哈尔滨医大二院B超室董晓秋,周玉杰本文通过对1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B超(AlokaSSD-256型,探头频率3.5MHz)和CT(SOMATOMDR3扫描机)的对比研究。探讨了二种不同方法对检测肝癌的敏感性。病灶...  相似文献   

14.
自制木床在眼科手术中的应用ApplicationofSelf-madeWoodenBedsinOphthalmicOperation邹海英林荣芳ZouHaiying,LinRongfang(WendengCentralHospitalofWeihai...  相似文献   

15.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大剂量激素治疗后正确判定ABO血型1例541002桂林市中心血站唐秋民1病历摘要患者倪××,男性,16岁,因发热、巩膜黄染、面色苍白20d于1994年8月15日入院。患者7月25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伴巩膜黄染,尿茶色样,进行性面...  相似文献   

16.
糖化载脂蛋白A1及B测定的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抗APOA1和APOB特异性抗体分别沉淀血清中APOA1和APOB,离心后将免疫复合物复溶,APOA1及APOB上糖基化的高分子酮胺在碱性条件下与氯化硝基四氮唑蓝反应,从而建立了糖化载脂蛋白A1和糖化载脂蛋白的免疫化学法。  相似文献   

17.
人类ABO血型基因型检测及其多态性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忠  方勤 《中国输血杂志》1998,11(4):178-180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ABO血型基因检测的方法。方法:通过ABO血型基因中几个不同位点的差异设计出特异性引物,采用PCR-SSP技术特异性地扩增A、B、O基因,以此对240名献血者进行了ABO血型的基因型多态性分析。结果:p基因频率0.2292,q基因频率0.2125,r基因频率0.5683。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可鉴定出6种ABO血型基因型AB、AA、AO、BB、BO、OO。  相似文献   

18.
O型人血清中交叉反应性抗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O型人血清中IgM和IgG交叉反应性抗体的性质作了初步研究。实验证明:O型人血清经A型细胞和B型细胞吸收后,血清中除抗A和抗B被完全吸收外,抗B和抗A效价也下降1~2个稀释度。O型人血清中除有抗A和抗B外,还有一种不可分离的抗A,B。交叉反应性IgM抗A,B的凝集强度一般效价在2~8。O型血清经2-me处理后,IgG抗A,抗B效价在64~256之间,经A型细胞和B型细胞吸收后,吸收液中抗B和抗A效价也分别下降。证明交叉反应性抗A,BIgM及IgG二种免疫球蛋白都有,但IgG抗A,B的放散能力比IgM抗A,B明显减低,其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还证明交叉反应性抗A,B都能被血型物质中和。  相似文献   

19.
婴儿ABO血型定型分析何水英(南昌铁路医院,南昌330003)血型由人体的遗传所决定,血型抗体主要是IgG或IgM球蛋白,婴儿从母体获得IgG抗体,而IgMABO抗体则在出生后3~6个月内形成。当婴儿ABO血型发育不成熟或ABO抗体量少时,血型的判定...  相似文献   

20.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大鼠血肌酸激酶同工酶BB的变化及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观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后大鼠血清肌酸酶同工酶BB的动态变化及高压氧的影响。方法 制作大鼠一氧化碳中毒模型,随机分成2个亚组,ACOP组和ACOP+HBO组和每个亚组再按观察时间分为ACOP和ACOP+HBO组,第业组再按观察时间分为ACOP和ACOP+HBO后1、3、5、10和20d组,正常对照组Ⅰ组,预期处死后心脏取血不同组别血清CK-BB的变化。结果 ACOP组:ACOP后第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