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侯进  陆新建  蔡利强 《中国全科医学》2016,19(10):1137-1142
目的 了解农村社区签约居民对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的效果评价,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上海市浦东新区大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20个村/居委的1 100例签约居民为本调查对象。于2015年2-3月,采用自行设计的《大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评价调查表》对签约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家庭医生解决社区基本医疗服务问题的能力;签约居民对社区诊疗、预约门诊、健康教育、慢性病管理、热线咨询、电话随访、上门服务、社区走访、家庭病床、舒缓疗护、双向转诊11项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项目的效果评价;签约居民对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的满意度。共发放问卷1 100份,回收1 046份,回收有效问卷1 033份,有效回收率为93.9%。结果 1 033例签约居民中,有350例(占33.9%)表示"社区基本医疗固定到签约医生处就诊",388例(占37.6%)表示"签约家庭医生能够解决社区基本医疗服务问题"。签约居民对社区诊疗、预约门诊、健康教育、慢性病管理、热线咨询、电话随访、上门服务、社区走访、家庭病床、舒缓疗护、双向转诊11项服务项目的评分分别为(7.68±2.25)、(7.67±1.97)、(7.64±1.97)、(8.03±1.95)、(7.55±2.03)、(7.45±2.17)、(7.22±2.53)、(7.16±2.39)、(7.09±2.40)、(7.18±2.39)、(8.13±1.95)分;满意度评分为(7.89±1.89)分。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有无慢性病是签约居民对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项目效果和满意度评价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签约居民对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项目的评价较高且影响因素较多,但也存在着签约居民对服务有效利用率偏低的问题。建议在政府指导下加强政策支持,充分考虑居民个体因素,多举措提高全科医生综合服务技能,最终与签约居民建立固定、连续、综合的诊疗关系,建立"守健康、守费用"目标的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家庭医生责任制管理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30例,随机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家庭医生责任制管理,对照组患者给予非家庭医生责任制管理,观察1年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在我院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都有一定程度改善,但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卫生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亦有所提高,但观察组提高的程度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率和致残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实施家庭医生责任制管理能够起到理想的临床效果,它能帮助患者改善生化指标、提高卫生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降低并发症率和致残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北京市月坛地区家庭医生服务的居民基本健康状况、对卫生服务机构的利用情况以及对家庭医生所持态度。方法采用调查问卷法,对月坛地区家庭医生服务的370户857人进行现况调查。结果户主平均年龄为(71·7±9·4)岁,39·44%居民户有高血压,22·87%有高血脂,20·65%有糖尿病,17·50%有冠心病,10·50%有脑梗死;当居民患病时,84·32%的居民首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3·51%选三级医院;42·16%的居民是由于有固定医生提供连续性照顾才接受家庭医生,37·57%是由于家庭医生了解他们的病情。结论在月坛地区推行家庭医生责任制,具有可行性及坚实的居民基础,但仍需家庭医生不断完善自我,继续提高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才能真正将家庭医生责任制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家庭医生制度起步相对较晚,全面建立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是当前国家新医改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2010年上海市政府提出将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行建立家庭医生制度,浦东新区于2010年10月试点开展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2012年起辖区内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全面开展了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笔者结合浦东新区卫生发展的实际情况,重点介绍了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开展以来遇到的主要困难和挑战,包括家庭医生人员严重缺乏;卫生政策、经费保障不完善;家庭医生服务流于形式,服务能力不足;团队分工不明确,考核机制不健全;缺乏社会、社区村、居委会支持,希望借此能够引起社会、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一些思考,为日后浦东新区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的探索、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5.
邱海燕 《基层医学论坛》2014,(29):3990-3991
目的:探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健康教育的方法及效果。方法2013年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健康教育:加强社区健康教育管理工作、加强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培训、实施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完善健康教育的内容。结果随机选择100例参加社区健康教育患者及家属进行调查,结果教育后患者疾病知识掌握69.00%、遵医行为好74.00%、保持正确生活方式81.00%、合理饮食90.00%、社区医护服务满意95.00%,高于健康教育前的37.00%,40.00%,46.00%,52.00%,64.00%(P<0.05)。结论社区健康教育能够提高社区患者对疾病的了解及预防知识,治疗遵医行为随之增加,保持正确生活方式及合理饮食,增加社区医护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社区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满意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汉利  林爱华 《医学与社会》2012,25(5):68-70,85
目的:了解居民对家庭医生服务的评价,及时调整健康管理策略,为制定家庭医生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入户发放调查表和访谈形式,随机抽取已与家庭医生签约的居民900人,进行满意度调查,并就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服务总体满意度为90.4%,居民对家庭医生的服务环境、服务态度、医疗收费、服务内容、技术水平满意度分别为91.2%、94.1%、98.2%、86.4%和82.1%。不同户籍、学历水平、经济状况的居民对服务内容和技术水平满意度有明显差异。社区卫生服务的可及性较好,分别有57.5%和65.7%的居民认为到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看病方便,服务能满足需要。但家庭医生服务的利用率较低,仅9%居民生病首选家庭医生。结论:居民对家庭医生服务总体上是满意的,但要进一步提高满意度,还必须加大对家庭医生服务的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的知晓率;配备充足的全科医师,完善服务内容,提高家庭医生整体素质和服务能力。应推行社区首诊制度,完善政府补偿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客观、科学评价“流程再造”的效果,总结门诊“流程再造”的经验。方法分别从上海市浦东潍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随机抽取传统服务流程组66人,“流程再造”组122人,比较不同服务流程中挂号、排队、付费、看病等环节所需时间的差别。结果经“流程再造”后,服务流程从5个减少到3个;挂号时间从(1.20±0.76)min缩短到(0.69±0.43)min,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取药付费时间从(1.24±0.49)min减少到(1.18±0.52)min,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医生开处方时间从(4.03±2.22)min减少到(1.80±0、84)min,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医生对患者问诊、体检时间从(3.00±3.81)min增加到(3.61±1.73)min,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上海市浦东新区潍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流程再造”的改革效果是显著的,大大缩短了病人就诊排队时间、等候时间,增加了医患交流时间,改善了医患关系,提高了病人满意度,其经验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家庭医生责任制对糖尿病患者生化指标的控制效果,并进行评价。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1年8月期间在深圳市龙岗区横岗人民医院就诊并自愿接受家庭医生责任制管理的糖尿病患者65例作为研究组,另选择未进行家庭医生责任制管理的糖尿病患者67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生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B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素氮(BUN)及血肌酐(Cr)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患者比较,研究组患者血糖(B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素氮(BUN)及血肌酐(Cr)控制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医生责任制对糖尿病患者的生化指标控制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背景北京市制定了一系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管理方面的政策,多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考核为主,并未形成绩效管理体系。本研究在原有内部绩效考核体系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完善绩效管理,形成一套适用于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绩效管理体系。目的 探讨绩效管理体系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内部实施效果。方法2019年本课题组对北京市通州区18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心岗位设置、考核指标与权重、绩效反馈与改进等方面绩效管理现状进行基线调查。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绩效管理实施效果的评价指标,最终确定包含6个一级指标(服务数量、服务利用、服务质量、医务人员绩效评价、患者满意度和目标管理)、34个二级指标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部绩效管理手册》(以下简称手册)。2021年对手册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服务数量、服务利用、服务质量、医务人员绩效评价、患者满意度和目标管理)。结果 2020年重点工作的服务数量、服务利用和服务质量较上年度提高,除家庭医生签约率和老年人体检真实率略低于全区平均水平,其余指标均高于全区水平;医务人员绩效评价:医务人员认为工资与工作量比较匹配和非常匹配上升了29.8%;对中心发展目标、科室发展目标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上海市闵行区家庭医生责任制下不同公共卫生服务模式的效果。方法 采用典型抽样法,在闵行区实施3种不同公共卫生服务模式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各抽取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其公共卫生服务模式为研究对象。3种公共卫生服务模式分别为:借助社区卫生服务站依托全科医生团队管理的传统型服务模式(模式1)、依托家庭医生/公共卫生外包中心协同管理的渐进型服务模式(模式2)、依托全科医生/医生助理小团队管理的激进型服务模式(模式3)。评价2014年3种不同公共卫生服务模式的卫生人力成本、公共卫生工作效率及服务效果。结果 3种模式每10万管理人口中分配的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数相近,分别为61.22、61.37、61.91人。模式1中,公共卫生人员投入比例最大,占14.53%;模式3中,全科医生及医生助理投入比例最大,占40.10%;模式2中,公共卫生人员、家庭医生及医生助理投入比例分别为10.96%、30.82%。3种模式的居民家庭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高血压管理率、糖尿病管理率、健康教育覆盖率、60岁以上老年人体检覆盖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0~6岁儿童系统管理率、精神疾病患者规范管理率及学生疾病规范管理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模式的两两比较中,除模式1与模式2的精神疾病患者规范管理率(P=0.034)、学生疾病规范管理率(P=0.460)和模式2与模式3的学生疾病规范管理率(P=0.232)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 7)。3种模式的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高血压血压有效控制率、糖尿病血糖有效控制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模式的两两比较中,除模式1与模式3的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P=0.718)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 7)。结论 在服务相同人口的情况下3种模式投入相同的卫生人力成本,以模式2的公共卫生服务效率、服务效果较好,模式3在慢性病管理方面的效果较好。模式2公共卫生服务更均衡化,是现阶段推进社区公共卫生管理模式改革的较好选择;而模式3将是今后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月坛社区老年居民的社区卫生服务需求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月坛社区老年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调查,分析居民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的影响因素,为构建适合月坛社区需要的社区医疗服务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非概率的判断抽样方法,获取老年居民社区卫生服务实际利用情况和老年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意愿.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运用描述性分析法、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法等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被调查的942名老年居民中两周患病人数为490人,患病率为52.0%(男性48.5%,女性54.5%);两周就诊人数为262人,两周就诊比例为53.5%,两周就诊率为27.8%.就诊率在不同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年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有配偶的老年人两周就诊率下降,60岁前职业为工人、患有慢性病和疾病严重程度一般的老年居民的两周就诊率高.(3)老年居民最希望得到的社区卫生服务依次是:定期健康体检(62.8%)、康复指导(42.3%)、体育锻炼指导(39.3%)、健康教育讲座(29.0%)、保健医疗服务(24.3%).结论 月坛社区老年女性的患病率高于男性,故应对女性老年人群在卫生服务利用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样本人群两周就诊率较高,略高于我国城市老年人两周就诊率的水平;样本人群对定期健康体检的需求率最高.因此,以需求为导向,组织和提供多样化、全方位的社区卫生服务是月坛社区卫生服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院办院管模式下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核算方法及实施效果。方法采用数量指标、质量系数、满意度系数3个方面相结合核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绩效,把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纳入核算指标中,并对实施前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建立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工资核算公式,实施后基本诊疗量、公共卫生服务量、年度评估分值分别提高了35.13%、34.32%、7.15%,居民满意度和职工满意度均明显提高,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数量-质量-满意度"三方相结合核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的做法,能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整体服务水平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社区居家养老是一项治理养老难题的社会福利政策,各地区在实践中均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和可供借鉴的经验。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围绕贯彻落实北京市、丰台区两级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开展居家养老提升工程,以老年人居家养老的现实需求为导向,围绕居民个人及家庭健康需求组织服务,以人工智能、电子数据、互联网及物联网技术为支撑,整合社区资源为辖区老年人提供精细化、精准化、可及性的医疗服务,探索形成了基于智慧家庭医生优化协同(IFOC)模式的社区居家养老医疗服务模式。本文主要对该模式进行介绍,并分析其优势和尚存问题,从而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社区卫生改革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市实行社区卫生改革以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益性质得到保障,社会效益逐渐显现,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建议进一步强化药品优惠政策,提高居民认知水平,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建立职工收入长效激励机制,使社区卫生服务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背景现阶段在我国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功能,促进基层首诊、分级诊疗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但缺乏科学、合理、方便操作的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目的构建一套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能力评估指标体系,为科学评价家庭医生团队签约能力、构建优质的家庭医生团队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于2017年8~9月采用德尔菲法专家咨询构建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结果两轮专家咨询回收率分别为100.0%(21/21)和90.5%(19/21),专家的判断系数为0.7643,熟悉程度为0.8095,权威系数为0.7869。第1轮和第2轮肯德尔和谐系数(Kendall’s W)分别为0.245(χ^2=293.206,P<0.001)和0.317(χ^2=279.631,P<0.001)。最终构建了含有7个一级指标、54个二级指标及其权重的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结论本研究基于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初步构建了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可为客观、科学地评估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能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城市社区家庭医生制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家庭医生制服务是近期卫生改革的一项重点工作,浦东新区开展试点工作半年来,在机制保障、人员配备、签约流程、服务内涵、绩效考核、信息化配套等方面做了积极探索。本文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一执行层面进行实践和思考,并对一些瓶颈问题和难点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南京市浦口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情况、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改善对策,为南京市浦口区进一步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7年7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南京市浦口区桥林街道、星甸街道、泰山街道、汤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负责人、家庭医生及其团队成员共31名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访谈。采用自制访谈提纲,访谈内容包括:简单介绍南京市浦口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情况;家庭医生签约后的特色服务项目与主要服务内容;签约居民分级诊疗存在的问题;目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面临哪些主要问题和困难等。结果 目前南京市浦口区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主要包含门诊签约和社区签约两种形式,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接受程度较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慢性病老年人吸引力最大。开展的特色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含家庭医生APP线上交流;家庭医生公布手机号以方便沟通;发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卡,享受特定医疗服务项目折扣。签约居民分级诊疗存在的问题:签约居民根据就医需求可自行前往二、三级医院,不需要家庭医生为其进行转诊;家庭医生APP转诊预约功能未起到实质性的作用。目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签约流程过于繁琐;如何界定家庭医生手机咨询服务时间;签约居民对家庭医生职责界定不清;激励机制不健全,医务人员积极性不高;签约后药品种类配备不全;原全科医生引入家庭医生模式后工作量增加、精力不济;家庭医生APP需要进一步完善服务项目的开发。结论 南京市浦口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情况较好,但还存在诸多问题,建议政府财政投入到位,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医保助力家庭医生,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加强家庭医生医疗知识培训与沟通技巧,招募家庭医生人才;增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品的品种以及医保报销的常用药物;完善家庭医生APP;切实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开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的绩效考核和分配制度改革的效果.方法 建立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及分配激励平台,对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绩效评价体系的制定和应用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对收支两条线管理试点前后的政策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考核体系和分配机制初步建立,并以信息化技术为平台,实现了自动化管理.社区卫生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明显提高,职工的积极性、工作热情提高,居民满意度也明显改善,增强了居民对社区卫生机构的信任感和认同感.结论 绩效考核和分配制度的建立提高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内部的工作效率,保证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持续、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