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Fogarty导管在急性肢体动脉取栓手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治疗的38例急性肢体动脉栓塞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38例患者均行Fogarty导管取栓术,其中30例达临床治愈,6例病情好转,2例无效。结论 Fogarty导管取栓术是急性肢体动脉栓塞首选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Fogarty导管取栓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循证护理方法。方法通过文献检索等方法寻找循证支持并制定预防措施,再施以有效的干预。结果实施循证护理干预,该组患者运用Fogarty导管取栓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均恢复良好。结论循证思维是护理工作的基础,应用循证护理能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3.
肢体的急性动脉栓塞在临床血管外科领域是常见疾病,可影响其功能及存活,严重危机患者生命。自1963年Fogarty首先采用球囊导管取栓成功后,此技术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我院于1994年开始采用Fogarty导管取栓结合术后抗凝治疗肢体动脉栓塞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随机选取79例肢体动脉栓塞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4.
下肢动脉栓塞是由于心脏或近侧动脉壁脱落的血栓或斑块随着血液流动造成动脉管腔堵塞,导致肢体组织缺血的急性病变,栓塞可发生在动脉的任何部位,但好发于动脉分叉处,此处也是血栓形成的好发部位,据统计,腹主动脉以下动脉栓塞  相似文献   

5.
作者报道采用Fogarty导管取栓并术中静脉内灌注尿激酶8-12万^U的方击,治疗急性深静脉血拴形成30例,减少了损伤静脉瓣膜.达到恢复深静脉通畅,提高了手术成功率.本组手术无死亡,术后未发生大出血.说明此疗法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导管取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8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如不及时取检,病人常遗留下肢肿胀、色素沉着、皮炎、溃疡等后遗症,甚至劳动力丧失。1988年8月至1999年8月,本院显微外科对经血管造影证实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且血栓发生在10日内的86例病人行Fogarty导管取栓术,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用Fogarty球囊导管对8例9条患肢进行取栓,所有患者术后均行抗凝溶栓等药物治疗。结果 8例患者随访6月~30月,平均13.5月。本组无死亡,1例术前足趾坏死截趾,7例8条肢体保肢成功;1例术后第1趾感觉麻木,经保守治疗好转,1例继发脑梗死,其余患者未见并发症,所有患肢供血良好。结论 Fogarty球囊导管取栓是外科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可靠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单纯支架取栓及Catalyst6颅内支撑导管负压抽吸联合支架取栓两种取栓手术的疗效,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机械取栓术中具体操作流程和技术改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成都西区医院和西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132例AIS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手术方案分为观察组(采用Catalyst6颅内支撑导管联合支架取栓,67例)和对照组(采用单纯支架取栓,65例)。比较2种不同手术操作流程及方法在手术安全性及有效性指标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取栓1次责任血管成功开通率[79.1%(53/67)]、术后90 d良好预后率[49.3%(33/6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1.5%(40/65)、30.8%(20/65)],术后90 d内死亡率[10.4%(7/67)]、血栓远端逃逸率[1.5%(1/6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9.2%(19/65)、10.8%(7/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手术时间[(90.60±24.94)min]、术后24 h内颅内出血率[2.9%(2/67)]、术后24 h内脑疝形成率[2...  相似文献   

10.
长期卧床患者易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手术越早,效果越好,一般发病72h内取栓效果最好。本院自2008年以来对20例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早期取栓手术治疗,效果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患者给予静脉溶栓桥接支架取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介入科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收治的91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介入治疗组和单一治疗组。针对单一治疗组患者实施静脉溶栓治疗;对介入治疗组,在单一溶栓组基础上完成静脉溶栓治疗后行Solitaire支架取栓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管再通率、神经功能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3 d后,依据脑卒中溶栓(Thrombolysis in Cerebral Infarction, TICI)标准均较术前有所好转。其中介入治疗组患者血管再通率为95.65%;单一治疗组血管再通率为44.44%,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介入治疗组纵向比较降幅高于单一治疗组,且横向比较低于单一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2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早期手术取栓治疗的护理,介绍术后早期的观察护理要点是观察呼吸情况,预防肺栓塞。抬高患肢利于血循环。康复期护理主要是做好心理疏导、指导,协助患者进行有计划、有规律的功能运动,配合有针对性的出院指导,从而提高护理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14.
韩宇  杨月 《黑龙江医药》1999,12(6):387-388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即LDVT,是一种常见病。我科于1999年3月19日收治一名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取栓术后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我们侧重以下几方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女,60岁,因左下肢肿胀、疼痛23天于1999年3月19日入院。该患于23天前因膝关节扭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讨静脉溶栓桥接支架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使用便利抽样法从因颅内大动脉闭塞所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抽取102例进行研究,按完全随机化设置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实施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商品名: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rt-PA静脉溶栓基础上行Solitaire AB支架桥接取栓治疗,分析两组临床效果(即比较两组神经功能恢复水平、血管再通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状况)、血清学指标及安全性(即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例数及90d病死率)。结果 两组治疗前NIHSS、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观察组临床疗效中NIHS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Barthel评分则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管再通率为70.59%,相比于对照组的41.18%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hs-CRP、sICAM-1、IGF-1及NS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两组hs-CRP、sICAM-1、NSE均见下降,IGF-1有一定上升,观察组hs-CR...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皮门静脉穿刺治疗对老年肠系膜上静脉血栓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及取栓效果。方法将我院确诊为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老年患者100例,简单随机化法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常规治疗)、观察组50例(经皮门静脉穿刺治疗),对照两组患者治疗前后D-二聚体、外周血白细胞、肠系膜上静脉血管造影变化及治疗后7d患者治愈、有效、好转率、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D-二聚体、外周血白细胞、肠系膜上静脉显示(t=3.34、3.66、3.65,P>0.05,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后D-二聚体、外周血白细胞、肠系膜上静脉管径显示(t=5.34、5.66、4.65,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7d后有效、好转率、死亡率比较(t=4.35、4.56、6.67,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经皮门静脉穿刺取栓术治疗老年肠系膜上静脉血栓患者具有抢救成功率高及取栓效果好的特点,增加老年患者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Fogarty导管取栓治疗6例下肢动脉栓塞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肢动脉栓塞是血管外科常见急症,起病急,病情重,常引起肢体坏死,重者威胁生命,及时治疗护理至为重要。我院自1994年至1997年6月共收治下肢动脉栓塞6例,由于及时诊治护理,获得较好疗效,现将治疗护理报告如下.o一、临床资料6例病人中,男性2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52岁。病因,风心房颤3例,动脉硬化1例,另2例原发病不清。栓塞部位:右侧股动脉2例,左恻股动脉1例,右胭动脉1例,左胭动脉1例,左骼动脉1例。二、治疗方法均采用Fogarty导管插管取栓术。手术方法:暴露拟探查的血管后剪开动脉鞘,近、远两端分别用橡皮条控制,纵行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Sofia远端通路导管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取栓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本院行介入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单纯抽吸组15例与联合治疗组5例。单纯抽吸组男9例,女6例,年龄(67.3±12.8)岁;联合治疗组男3例,女2例,年龄(68.5±...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文旨在探索单纯支架取栓治疗对于存在静脉溶栓禁忌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山西省人民医院,太原市中心医院及解放军264医院就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纳入标准包括大动脉闭塞,存在静脉溶栓禁忌,发病时间在6 h内等,给予支架取栓治疗或药物治疗,治疗前后给予神经科量表评定,包括改良Rankin量表(m R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治疗前后相关量表评分及治疗后血管再通率、并发症、病死率、症状性颅内出血率等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了43例患者,其中23例患者接受了支架取栓治疗,20例患者接受了常规药物治疗。相对于常规药物治疗组,取栓组患者更年轻(59±13)岁和(69±12)岁,P=0.009,女性更多(65%和30%,P=0.021)。治疗后72 h平均NIHSS评分,取栓组为10(7,15.5),低于常规药物治疗组(P=0.043),也低于取栓组治疗前评分(P<0.01)。取栓组中患者治疗后90 d m RS评分0~2级的率更高(48%和5%,P=0.002),血管再通率(脑梗死溶栓系统等级评分2b/3级)明显升高(87%和5%,P=0.001)。2组患者在病死率(9%和15%,P=0.52)和症状性颅内出血率(0和15%,P=0.054)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大动脉闭塞且有静脉溶栓禁忌的患者进行支架取栓治疗,可改善患者3 d内的NIHSS评分,改善患者90 d的m RS评分,但不能降低患者90 d的病死率和症状性颅内出血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