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红细胞沉降率(ESR)和D-二聚体检测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9例MPP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儿童50例为对照组。根据入院时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将观察组分为轻症组(n=62,CPIS评分≤6分)和重症组(n=27,CPIS评分6分)。根据预后情况不同分为预后良好组(n=78)和预后不良组(n=11)。比较轻症组、重症组和对照组IL-6、ESR和D-二聚体水平及CPIS评分,分析IL-6、ESR和D-二聚体与CPIS评分的相关性;比较预后良好组及预后不良组的IL-6、ESR和D-二聚体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IL-6、ESR和D-二聚体预测患儿预后的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IL-6、ESR、D-二聚体水平及CPIS评分上升(P0.05)。重症组IL-6、ESR、D-二聚体水平及CPIS评分均高于轻症组(P0.05)。Pearson分析表明,IL-6、ESR、D-二聚体水平与CPIS评分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714、0.732、0.623,P0.05)。预后良好组IL-6、ESR、D-二聚体水平均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评估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和95%CI分别为0.684和1.014~3.973,ESR和D-二聚体评估预后的AUC分别是0.757和0.713。以IL-6、ESR及D-二聚体的截断点分别为22.3ng/L、36.7mm/h及1 457.8ng/mL时,IL-6+ESR+D-二聚体检测在MPP患儿中具有较好的预后评估价值。结论 MPP患儿血清IL-6、ESR和D-二聚体水平显著上升,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有关,对病情判断和预后评估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D-二聚体、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 18,IL-18)对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efractor ymycoplasmapneumoniaepneumonia,RMPP)的预测价值。方法:以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北京怀柔医院收治的15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pneumonia,MPP)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诊断标准将其分为RMPP组(n=52)与普通肺炎支原体肺炎(general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GMPP)组(n=98),比较2组一般基础资料、胸部CT影像学资料及治疗前的血清指标[D-二聚体、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IL-6、IL-18]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RMPP的独立影响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达IL-13、IL-18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检测10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肺炎组)血中IL-13、IL-18,同时采用人免疫球蛋白E酶联免疫定量测定试剂盒检测IgE含量,并与80例健康小儿(对照组)对照比较。结果:肺炎组患儿血中IgE、IL-13、IL-1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或P<0.001)。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机制与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外周血T淋巴细胞存在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在其发病及肺外损害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将4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按病情轻重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为重症支原体肺炎,对照组20例为轻型支原体肺炎,采用放射免疫(平衡)法,测定患儿发病极期、恢复期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结果: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血清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无论在发病极期或治疗后恢复期均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结论:重症支原体肺炎病变越严重,极期血清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越高,因此,检测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可作为监测支原体肺炎严重程度及有无合并症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D-二聚体(D-Dimer,D-D)水平的变化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拟选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组。采用Sutherland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对UC的疾病活动度评估。按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为活动期组(n=60,重度20例、中度20例及轻度20例)和缓解期组(n=30),另选取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血清IL-23、IL-17、Hcy、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并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法分析血清IL-23、IL-17、Hcy、D-二聚体水平与DA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IL-23、IL-17、Hcy、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活动期组患者血清IL-23、IL-17、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缓解期(P0.05);而活动期组患者血清Hcy水平与缓解期患者Hcy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患者血清IL-23、IL-17、D-二聚体水平随着病情的程度越严重呈上升趋势(P0.05);血清IL-23、IL-17、D-二聚体水平与DAI呈正相关关系(r=0.456,P0.05);而血清Hcy水平与DAI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IL-23、IL-17、D-二聚体水平与UC疾病活动度密切相关,均可反映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病情变化,可作为对患者炎症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进行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13(IL-13)水平及其与喘息发生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1~10月123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根据临床表现分为喘息组53例和无喘息组70例,喘息组根据临床病情分为急性期喘息组23例和缓解期喘息组30例,同时收集同期50例无喘息健康儿童血清作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中IL-4、IL-5、IL-13水平。结果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中IL-4、IL-5、IL-13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喘息组患儿血清中IL-4、IL-5、IL-13水平高于无喘息组患儿,血清IL-4、IL-5、IL-13在急性期喘息组、缓解期喘息组中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血清中IL-4、IL-5水平呈正相关(r=0.613,P0.05),其余指标无相关性。结论血清IL-4、IL-5、IL-13在肺炎支原体肺炎伴喘息患儿中水平升高,且伴随着喘息症状的加重水平上升,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3(IL-13)、白细胞介素-18(IL-1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不同临床症状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中的水平差异,探讨血清IL-13、IL-18和TNF-α在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诊断、病情判定、临床治疗中的指导价值。方法以2016年6-10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2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观察组)和6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比分析支原体肺炎急性期与恢复期,轻度病情与重度病情,伴喘息与不伴喘息,有肺纤维化样改变与无肺纤维化样改变的支原体肺炎患儿和健康儿童的血清IL-13、IL-18和TNF-α水平差异。结果急性期、恢复期、轻度病情、重度病情、伴喘息、不伴喘息、有肺纤维化样改变、无肺纤维化样改变的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IL-13、IL-18和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儿童(P0.05)。急性期与恢复期,重度病情与轻度病情,伴喘息与不伴喘息,有肺纤维化样改变与无肺纤维化样改变的支原体肺炎患儿的血清IL-13、IL-18和TNF-α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IL-13、IL-18和TNF-α参与支原体肺炎的病情发生、发展过程,是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断、病情判定、临床治疗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1β、IL-17及凝血指标在脑卒中患者血液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在西安航天总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126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包括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46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同时,在体检中心选择9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3组的凝血指标[凝血因子(F)、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AT)及血浆中纤溶酶原(PLG)]及IL-1β、IL-17水平。结果缺血性脑卒中组和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的PLG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FIB、D-二聚体、IL-1β及IL-17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的D-二聚体、IL-1β及IL-17水平高于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的F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和缺血性脑卒中组,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的F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FIB、D-二聚体、PLG、IL-1β及IL-17水平在脑卒中患者及健康对照者中有明显差异,其中F、D-二聚体、IL-1β、IL-17在不同类型脑卒中患者中有明显差异,可作为脑卒中诊断和分类鉴别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和分析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中白细胞介素水平与伴发喘息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36例MPP患儿作为病例组,根据是否伴发喘息将其分为喘息组59例和非喘息组77例,根据病情将喘息组分为急性期组26例和缓解期组33例,选取6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各组患儿及对照组儿童的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13(IL-13)水平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喘息组、非喘息组、对照组儿童血清IL-4、IL-5、IL-13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6.332、112.369、96.411,P0.05);急性期组、缓解期组、对照组儿童血清IL-4、IL-5、IL-13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4.058、174.212、143.720,P0.05);病例组患儿的血清IL-4水平与IL-5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5),而IL-4水平与IL-13水平、IL-5水平与IL-13水平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MPP患儿表现为IL-4、IL-5、IL-13等血清白细胞介素水平的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红霉素序贯疗法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疗效及体内血清细胞因子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红霉素常规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红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为71.43%,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及IFN-γ/IL-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FN-γ、IFN-γ/IL-4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L-4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白细胞介素-10(IL-10)、血清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SP)、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CSP水平高于对照组,IL-10、sIL-2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2.38%,对照组为14.29%,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显著,可改善IFN-γ、IFN-γ/IL-4、CCSP、sIL-2R的表达水平,且并不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肺炎支原体(MP)感染对哮喘儿童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5、IL-17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的影响,探讨MP感染与哮喘急性发作的关系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哮喘患儿126例,根据MP检测结果分为MP阳性组与MP阴性组,比较两组间哮喘急性发作率及血清细胞因子IL-5、IL-17和IFN-γ水平的差异。结果 MP阳性组的哮喘急性发作率高于MP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MP阳性组IL-5、IL-17和IFN-γ水平明显高于MP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IL-5较IFN-γ升高程度更显著。结论 MP感染通过影响血清IL-5,IL-17和IFN-γ水平而诱发哮喘急性发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嗜酸性粒细胞(EOS)、免疫球蛋白E(IgE)、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在感染性肺炎患儿血清中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来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80例感染性肺炎患儿,将其纳入观察组,按照病原体差异,分为病毒感染组、支原体感染组及细菌感染组。同时选择3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各组受试者血液中EOS数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中TNF-α,IL-5,IL-6,IL-8,ECP,VEGF,VEGF-R1和VEGF-R2的水平,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中IgE的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儿血液中TNF-α,IL-5,IL-6,IL-8,ECP,VEGF,VEGF-R1,VEGF-R2,EOS及IgE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25~3.593,P<0.05)。细菌感染组患儿血清中的TNF-α,IL-5,IL-6和IL-8水平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及支原体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原体感染组患儿血清中的VEGF,VEGF-R1和VEGF-R2水平则显著高于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gE水平及外周血中EOS数量在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及支原体感染组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TNF-α,IL-5,IL-6和IL-8可作为细菌感染性肺炎与病毒感染性肺炎及支原体感染性肺炎的鉴别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中D-二聚体和MP-IgM、CRP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儿科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169例,依据hs-CRP的浓度分为hs-CRP增高组(hs-CRP>3mg/L)和正常组;依据MP-IgM滴度分为MP-IgM滴度≤1:80组和滴度>1:80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和血浆D-二聚体的浓度,被动凝集法检测血清MP-IgM滴度。结果 CRP增高的患儿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CRP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伴随hs-CRP水平增高的患儿,MP-IgM滴度>1:80组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滴度≤1:80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二聚体和hs-CRP、MP-IgM的相关性,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早期诊断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对判断病情和合理治疗有更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伴哮喘患儿血清IL-13、IgE和嗜酸粒细胞水平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学方法对7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伴喘息患儿36例,不伴喘息患儿34例)的血清IL-13、IgE和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水平进行检测,另设30例建康体检者作为继康对照组。结果支原体肺炎患儿的血清IL-13、IgE和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支原体肺伴喘息患儿的血清IL-13、IgE和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水平则又明显高于不伴喘息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L-13、IgE和嗜酸粒细胞在肺炎支原体导致肺炎哮喘样发作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抗体感染与总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 IgE)在小儿支原体感染中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9月泰兴市中医院诊治的64例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纳入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本院诊治的63例非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给予肺炎支原体抗体与总IgE检验,以肺炎支原体抗体结果对观察组进行分组,比较两组及观察组组内IgE检测结果,分析肺炎支原体抗体与总IgE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血清总IgE水平(295.35±13.62)U/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3.08±8.23)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083,P<0.05)。观察组中阴性组血清总IgE水平显著低于低滴度组、高滴度组,且低滴度组低于高滴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支原体抗体感染程度与血清总IgE呈正相关(r=0.638,P<0.001)。结论 机体感染肺炎支原体后,血清总IgE水平升高,且滴度值越高患儿的血清总IgE水平越高,肺炎支原体抗体感染与总IgE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T细胞17(Th17)、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9(Th9)的比例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9(IL-9)和总IgE的表达,探讨其在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6例哮喘患儿,分为哮喘发作组(26例)、哮喘缓解组(20例),并设健康对照组(2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3组外周血中Th17细胞和Th9细胞的比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组儿童血清中IL-17和IL-9的水平;应用特定蛋白分析仪检测3组儿童血清中总IgE的水平。结果与哮喘缓解组、健康对照组相比,哮喘发作组外周血Th17和Th9细胞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哮喘缓解组外周血Th17和Th9细胞比例较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哮喘缓解组、健康对照组相比,哮喘发作组血清中IL-17、IL-9和总IgE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哮喘缓解组血清中IL-17、IL-9和总IgE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中IL-17、IL-9与总IgE水平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17、0.491、0.786,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外周血Th17和Th9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在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与哮喘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在儿童支原体肺炎检测中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免疫球蛋白指标M(Immunoglobulin M, IgM)、免疫球蛋白指标G(IgG)、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2022年4月赣榆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120例作为观察组,并在同期体检健康儿童中选取120例作为对照组,均接受CRP、IgM、IgG、PCT等指标检测,根据其检测水平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CRP为(15.35±3.08)mg/L、PCT为(0.66±0.11)ng/L,比对照组CRP的(4.08±0.72)mg/L、PCT(0.31±0.06)ng/L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031、30.599,P均<0.05);观察组中急性期患儿的CRP、PCT指标水平明显高于恢复期患儿指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儿的IgM、IgG、IgE水平较对照组高,IgA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支原体肺炎患儿接受免疫球蛋白指标、CRP、...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链球菌感染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37例重症肺炎链球菌感染患儿(重症感染组)及36例普通肺炎链球菌感染患儿(普通感染组)为研究对象,同期选取37例健康小儿为对照,检测所有儿童免疫球蛋白IgA、IgM、IgG水平和血清中TNF-α、IL-1β、IL-6表达水平。结果重症感染组、普通感染组CD3~+、CD4~+、CD4~+/CD8~+、IgA、Ig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重症感染组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明显高于普通肺炎组及对照组,且普通肺炎组高于对照组(P0.05);重症感染组急性期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明显高于同组恢复期及普通肺炎链球菌急性期水平,且普通肺炎链球菌急性期水平明显高于同组恢复期(P0.05),重症感染组恢复期IL-1β水平明显高于普通肺炎链球菌恢复期及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肺炎链球菌感染患儿存在免疫功能紊乱,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明显升高,三者可作为评估重症肺炎链球菌感染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佐治对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因子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医院2021年1~12月收治的10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炎症介质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和干扰素-γ(IFN-γ)]、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CD3+、CD4+、CD8+)、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球蛋白G(Ig G)、免疫球蛋白M(Ig M)]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IL-4、IL-6、IL-10、TNF-α、IL-8、IFN-γ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Ig A、Ig G、Ig M水平和CD3+、CD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热毒宁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的疗效及对血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该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11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退热、止咳、胸片恢复、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儿炎症因子、巨噬细胞衍生趋化因子(MDC)、G-CSF、N末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D-二聚体(D-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2(IL-12)水平高于对照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DC、G-CSF、NT-proBNP、D-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7%,对照组为5.17%,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针对支原体肺炎可缩短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减轻炎性反应,降低G-CSF、NT-proBNP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