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体液免疫功能在系统性红斑狼疮fSLE)中的作用。方法选取53例SLE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者,应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外周血中的IgG、IgA、IgM、C3、C4、K、入.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的CD19。结果SLE组IgG、IgA、k、λ及CD19均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组C3、C4、k/λ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SLE组IgM虽有降低,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检测SLE患者体液免疫功能,有助于SLE疾病的诊断、治疗及监测。  相似文献   

2.
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体液免疫改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SLE与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idarthritis,RA)患者血清中体液免疫指标的变化。方法:测定32例SLE、27例RA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补体3、补体4及B因子的水平,并分别与26名正常人进行对照比较。结果:SLE组、RA组、对照组的IgG分别为(19±7)g/L、(19±5)g/L、(13±3)g/L;IgA分别为(2.3±1.1)g/L、(2.9±0.9)g/L、(1.2±1.1)g/L;IgM分别为(1.8±1.3)g/L、(1.8±0.6)g/L、(1.3±0.6)g/L;CRP分别为(7.9±2.9)mg/L、(8.7±2.1)mg/L、(6.8±2.3)mg/L,SLE组、RA组与对照组比较IgG、IgA、IgM、CRP均升高(P<0.05);SLE组、RA组的补体3分别为(0.8±0.4)g/L、(1.0±0.4)g/L,补体4分别为(0.3±0.2)g/L、(0.4±0.2)g/L,比对照组(11±0.6)g/L、(9.8±0.1)g/L均降低(P<0.01);SLE组、RA组的B因子分别为(0.5±0.2)g/L、(0.5±0.2)g/L,与对照组(0.4±0.2)g/L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E、RA患者体液免疫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Ig)及补体(C)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关系和意义.方法 采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对临床确诊的40例SLE患者和36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IgG、IgA、IgM及补体C3、C4 进行检测并比较其结果.结果 40例SLE患者血清IgG、IgA 水平与健康对照者比较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gM水平与健康对照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补体C3、C4水平与健康对照者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E患者血清IgG、IgA 及补体水平检测对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但IgM未见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补体(C3、C4)的含量,分析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对临床确诊的42例SLE患者和37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IgG、IgA、IgM及补体C3、C4进行检测并分析其结果。结果 42例SLE患者血清IgG为(18.69±6.69)g/L、IgA为(3.87±0.91)g/L、IgM为(1.62±0.61)g/L、C3为(0.89±0.41)g/L、C4为(0.22±0.18)g/L,SLE患者血清IgG、IgA水平与健康对照者比较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gM水平与健康对照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补体C3、C4水平与健康对照者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E患者血清IgG、IgA及补体C3、C4水平检测对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并且SLE患者的病情变化与其血清IgG、IgA、IgM及补体C3、C4水平变化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的血清蛋白电泳谱、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变化情况.方法 对6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与53例健康者血清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及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测定,并对其各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清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γ-球蛋白、免疫球蛋白IgG、IgA、IgM高于对照组,而C3、C4比对照组低,β-球蛋白无差异.结论 血清蛋白电泳、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联合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和疗效观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7.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检测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的检测,分析其与SLE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临床确诊的78例SLE患者及70例正常对照血清IgG、IgA、IgM及补体C3水平.结果SLE患者血清IgG为(14.82±6.72)g/L,IgA为(2.46±0.89)g/L,IgM为(1.58±0.59)g/L,C3为(0.91±0.37)g/L;SLE患者血清IgG、IgA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增高(P<0.05),血清IgM及补体C3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降低(P<0.01).结论SLE患者的病情变化与其血清IgG、IgA、IgM及补体C3指标变化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可为SLE患者的诊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补体(C3、C4)及胱抑素C(CysC)联合检测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水平,采用透射比浊法测定Cys C水平,对100例SLE患者组和8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检测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1)SLE患者组IgG、IgA、IgM及CysC水平比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3水平比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SLE 患者活动期 IgG、IgA、IgM及CysC水平均较非活动期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3水平较非活动期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SLE患者非活动期IgG、IgA及CysC水平较健康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M、C3、C4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球蛋白、补体及CysC联合检测对于SLE患者病程监测和肾损害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清中免疫球蛋白轻链κ和λ含量、κ/λ比值以及补体B因子(PFB)含量的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特定蛋白仪上,采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SLE患者及对照组血清中轻链κ和轻链λ、PFB含量,并计算κ/λ比值.结果与30例对照组比较,51例SLE患者血清中轻链κ[(16.51±6.27)g/L,P<0.01]和轻链λ[(10.30±4.35)g/L,P<0.01]均升高;κ/λ比值下降(1.60±0.32,P<0.01),PFB含量下降[(0.214±0.063)g/L,P<0.01].结论 血清中免疫球蛋白轻链κ和轻链λ含量、κ/λ比值及PFB含量检测对SLE的临床诊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改变,评价其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 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采用被动凝集法,血清免疫球蛋白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结果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显著低于正常.结论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存在着体液免疫功能的降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不同时期脂肪肝患者体液免疫水平的变化,揭示脂肪肝与体液免疫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110例不同时期脂肪肝患者体液血清免疫球蛋白(Ig)及补体(C3)的含量。结果 单纯性脂肪肝组与对照组比,IgG、IgE明显升高。脂肪性肝炎组与对照组比,IgG、IgE、IgA均显著升高,IgM呈升高趋势。补体(C3)在单纯性组以及脂肪性肝炎组较对照组下降。结论 脂肪肝患者的体液免疫功能发生了改变,其异常程度可能与脂肪肝患者处于不同时期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补体(C3c、C4、CH50)及免疫球蛋白(IgC、IgA、IgM)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7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设为SLE组,并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64例其他免疫性疾病患者设为病例对照组,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对所有人员血清中的血清补体及免疫球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利用受试人员的工作特性曲线(ROC)分析各指标对SLE患者的诊断性能,并对其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 SLE组患者血清中的血清补体(C3c、C4、CH50)水平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之间的免疫球蛋白(IgC、IgA、IgM)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C3c、C4与CH50在诊断SLE的特异性与灵敏度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SLE组患者的血清补体(C3c、C4、CH50)水平比较低,而免疫球蛋白水平没有明显的特异性变化。尤其血清补体中的C3c、C4、CH50水平对早期筛查和诊断SLE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作为诊断SLE的重要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3.
自从人们认识到同种输血具有输血介导的免疫调节作用后 ,关于癌肿手术患者同种输血与术后肿瘤复发率有关的临床研究报告陆续发表 [1,2 ] 。一般认为同种输血引起受血者免疫功能改变的主要原因与受血者免疫系统转向 Th2型有关。为了研究围手术期同种输血对食管癌患者体液免疫的影响 ,笔者检测了患者同种输血前后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水平 ,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食管癌患者 34例 ,为本院行经胸食管癌根治手术患者 ,均经手术后病理确诊。年龄43~ 77岁 ,其中男性 2 7例 ,女性 7例。随机分为输注 40 0 ml全血和 2单位红细胞…  相似文献   

14.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可出现肺循环功能异常。我科对20例SLE患者进行了几项肺换气功能指标的测定,并与健康成人作对照分析,以探讨其变化的机制和临床意义。1资料和方法1.1观察对象:本文20例根据1982年美国风湿病协会ARA修订的SLE诊断标准诊断为SLE。其中男2例,女18例。年龄15~60岁,平均45岁。并同时选择20例健康成人作对照组。其中男10例,女10例,年龄18~67岁,平均46岁。1.2使用仪器和检测项目:采用美国产1312型自动血气分析仪,分别测定静卧10分钟呼吸空气和面罩法吸纯氧15分钟后股动脉血PH、动脉血氧分压(PaO2…  相似文献   

15.
为了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液功能状况以及免疫球蛋白及其亚结构和疾病的发病及进程的关系,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对红斑狼疮活动期与稳定期患者各40例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轻链组成中的κ、λ含量及κ/λ比值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补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55例SLE患者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及补体进行检测分析,另选取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CD3+、CD4+、CD8+T淋巴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免疫球蛋白及补体采用透射比浊法在全自动生化仪上检测。结果研究组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绝对值及CD4+/CD8+比值、C3、C4明显低于对照组,IgG、IgA、IgM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SLE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变化明显,三者联合检测,有利于病情监测及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系统性红宽狼疮(SLE)患者血脂水平改变。方法:按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脂数(SLEDAI)将325例SLE患者分为活动期组和非活动期组,对照组为368例健康志愿者,分别检测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LE患者无论是活动期组还是非活动期组,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SLE活动期组较对照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SLE患者无论是活动期组还是非活动期组均存在明显脂质代谢紊乱,需选用调脂药物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8.
一氧化氮 (NO)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具有双重作用的信使分子和毒性分子 ,在多个系统的生理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 。近年研究证实一氧化氮参与自身免疫病发病机制 ,并且与小鼠样综合征的致病机制有关。为此 ,我们测定了 35例SLE患者血浆NO的浓度变化 ,探讨了NO与SLE发病以及与各项免疫指标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 1 对象  35名SLE患者均为本院风湿科住院患者 ,女性32名 ,男性 3名。诊断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 (ARA) 1982年标准[2 ] 。活动期 2 0名 ,年龄 18~ 45岁 ,平均 30 87岁 ;非活动期 15例 ,年龄 2 0~ 42岁 ,…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开展抗可提取核抗原(ENA)抗体与体液免疫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51例作为观察组,同时以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分别行静脉采血开展免疫检验和ENA抗体检测,比较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G为(21.74±3.81)mg/mL,免疫球蛋白A为(2.94±0.54)mg/mL,免疫球蛋白M为(1.98±0.78)m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C3水平为(0.65±0.24)μg/mL,C4水平为(0.15±0.04)μg/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ENA抗体与各项体液免疫指标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疑似患者开展ENA抗体与血清免疫检验具有明确的指导性作用,不但可以准确诊断,对预后效果进行准确评估,还可充分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展状况,有利于认清疾病对器官产生损伤的具体机制。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