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测定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计数(WBC)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水平,探讨其水平变化在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该院老年病科住院的50例AECOPD患者为试验组,30例经体检显示身体状况良好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血清PCT、CRP及WBC水平进行测定。以入院时COPD患者痰液颜色作为分类依据,把试验组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脓痰组20例,非脓痰组30例,并检测PCT、CRP、WBC水平。结果试验组患者血清PCT水平为(2.10±0.48)ng/mL,对照组为(0.24±0.06)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血清CRP水平为(34.85±6.87)mg/L,而对照组为(5.42±1.18)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WBC水平为(15.48±1.57)×109/L,而对照组为(6.21±0.12)×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痰组患者血清PCT水平为(2.36±0.88)ng/mL,CRP水平为(38.64±1.32)mg/L,WBC水平为(18.98±2.15)×109/L,与非脓痰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测定患者血清PCT、CRP及WBC水平可以作为判断AECOPD的辅助手段。根据这些指标变化,可以对患者进行有效的针对性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中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2月住院的AECOPD患者63例,随机分为A组35例(PCT指导治疗)和B组28例(经验治疗)。A组根据血清PCT水平决定是否使用抗菌药物,PCTI〉0.25ng/mL时使用抗菌药物,PCT〈0.25.g/mL停用抗菌药物;B组由经治医师根据AECOPD患者临床表现、WBC计数及严重程度决定抗菌药物的使用。测定2组患者出入院时PCT水平,比较2组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临床有效率、住院总费用、抗菌药物费用、加重例数、死亡例数等指标。结果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COPD病程、体温、严重程度分级及实验室指标等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A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CT值分别为(0.225±0.382)ng/mL和(0.076±0.044)rig/m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在临床有效率、加重例数、死亡例数等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667、1.000、1.000);2组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A组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为(7.43±4.69)d,而B组为(12.64±4.01)d;A组的抗菌药物费用、住院总费用、住院时间均低于B组(P=0.019、0.020、0.027)。结论根据血清PCT水平来指导AECOPD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有可能避免抗菌药物过度使用,从而降低抗菌药物使用费用和住院总费用,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对原发性高血压和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的影响。方法选择102例高血脑出血患者作为高血压脑出血组,102例单纯高血压患者作为高血压组,另选择102例同期在该院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定3组研究对象的血清Cys 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肌酐(SCr)及内生肌酐清除率(ECCR)水平。对于3组研究对象按其年龄分为20~49、49~59、59岁组,分析3个年龄段研究对象血清Cys C水平。结果(1)高血压脑出血组血清Cys C水平[(1.82±0.55)ng/L]高于高血压组[(1.20±0.41)ng/L]和对照组[(0.92±0.26)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血清Cys 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脑出血组TC水平[(4.91±1.36)nmol/L]高于对照组[(4.37±1.39)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脑出血组TG水平[(1.75±0.55)nmol/L)]高于对照组[(1.58±0.47)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脑出血组SCr水平[(129.56±38.33)μmol/L]高于高血压组[(106.76±33.62)μmol/L]和对照组[(98.23±31.78)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脑出血组ECCR水平[(63.45±23.11)mL/min]低于高血压组[(84.54±21.35)mL/min]和对照组[(100.61±32.71)mL/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ECC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9岁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Cys C水平[(3.17±0.79)ng/L]高于大于49~59岁[(1.71±0.46)ng/L]和20~49岁[(1.01±0.32)ng/L]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脑出血中年患者血清Cys C水平高于高血压脑出血青年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9岁高血压患者血清Cys C水平[(1.38±0.42)ng/L]高于20~49岁[(1.14±0.41)ng/L]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9~59岁的高血压患者与大于59岁、20~49岁的高血压患者血清Cys C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Cys C水平与年龄呈明显正相关(r=0.305),与ECCR呈明显负相关(r=-0.438,P0.05)。结论高血脑出血患者血清Cys C水平与其年龄、ECCR相关,年龄越大,ECCR越低,血清Cys C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测定在防止细菌耐药的出现,减少抗菌药物的过度使用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筛选无甲状腺功能障碍的疑似细菌性感染患者400例,在患者知情同意且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得到常规治疗组200例和 PCT 指导组200例,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进行回顾分析。同时对指导组作 PCT 的动态监测。结果 PCT 指导组抗菌药物平均使用时间短于常规治疗组;平均住院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抗菌药物费用分别占住院药品费用的26.4%、32.0%,也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 <0.001)。肺部感染评分,由于微生物学指标的缺乏,无法进行比较。在动态监测中,当 PCT<0.10 ng/mL 时,停用抗菌药物,PCT≥0.25 ng/mL 时,恢复使用抗菌药物,连续3 d PCT≥0.25 ng/mL 或 PCT≥0.50 ng/mL 时,调整抗菌药物及抗菌药物剂量或给药方式,都达到了明显的治疗效果。PCT 水平可作疾病的预后判断。结论血清 PCT 的单次测定可作诊断及评估感染程度,连续测定可指导抗菌药物应用及对病情作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中性粒细胞比率(N%)及D-二聚体在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不小于75岁的住院AECOPD患者共128例,根据PCT水平分为PCT0.05ng/mL组及PCT≥0.05ng/mL组,入院后使用抗生素前检测其血清PCT、N%及D-二聚体,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PCT0.05ng/mL组患者N%及D-二聚体水平均低于PCT≥0.05ng/m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与N%(r=0.789,P=0.006)及D-二聚体(r=0.695,P=0.034))均呈正相关。结论高龄AECOPD患者PCT水平越高,其N%、D-二聚体水平也越高,三者之间具有一致性,故指标联合检测更有利于高龄AECOPD早期更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对老年人细菌性肺炎与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以及在指导用药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该院呼吸内科、胸外科收治的细菌性肺炎老年患者50例和肺癌老年患者40例,以及100例健康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检测血清PCT水平,同时规范采集晨痰标本进行痰培养及药敏试验;对50例细菌性肺炎患者选用二代或三代头孢菌素治疗7d后再次检测血清PCT。结果细菌性肺炎组治疗前、细菌性肺炎组治疗7d后及肺癌组患者血清PCT水平分别为(9.960±8.540)、(2.420±1.280)、(0.346±0.300)ng/mL,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0.027±0.010)ng/mL(P0.05)。细菌性肺炎组治疗前与肺癌组比较,血清PCT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肺炎组患者治疗7d后与治疗前比较,血清PCT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例细菌性肺炎患者痰培养阳性21例,阳性率为42.0%,这21例痰培养阳性的细菌性肺炎患者治疗前血清PCT水平明显升高,为(17.620±8.460)ng/mL。药敏试验显示,分离出的1株铜绿假单胞菌为多重耐药菌,对头孢菌素类药物耐药。结论血清PCT检测对老年人细菌性肺炎与肺癌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联合血清PCT及病原学检测对指导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D-二聚体(D-D)检测在急诊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8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脓毒症组(n=35)、严重脓毒症组(n=25)、感染性休克组(n=20)。随访1年,根据患者治疗结局分为死亡组(n=24)与存活组(n=56),比较各组患者的血清PCT、D-D水平。结果感染性休克组患者的血清PCT[(17.97±1.84) ng/ml]、D-D [(5.13±0.58)mg/L]水平及死亡率(30.00%)显著高于脓毒症组患者的血清PCT [(3.47±1.06) ng/ml]、D-D[(1.60±0.34) mg/L]水平、死亡率(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脓毒症组患者的血清PCT[(10.55±1.49) ng/ml]、D-D[(3.35±0.42)mg/L]水平及死亡率(20.00%)显著高于脓毒症组患者的血清PCT、D-D水平和死亡率(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死亡组患者的血清PCT[(6.01±1.27) ng/ml]、D-D [(2.14±0.72) mg/L]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患者的血清PCT[(19.34±2.11) ng/ml]、D-D[(5.78±1.24) mg/L]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患者治疗后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量表)评分显著高于严重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II)评分、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SOFA)均显著低于严重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组,三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血清PCT和D-D水平可有效评估急诊脓毒症患者的病情,并可有效预测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的定量检测对细菌性肺炎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入院肺炎患者82例,其中病毒性肺炎28例、支原体肺炎27例、细菌性肺炎27例,以期间随机选取的体健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于入院次日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对照组空腹12h静脉取血,分别检测其白细胞(WBC)、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PCT水平。结果 WBC:细菌性肺炎组[(9.62±3.61)×109/L]高于病毒性肺炎组[(5.28±2.17)×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CRP:支原体肺炎组与病毒性肺炎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细菌性肺炎组与其余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别为:细菌性肺炎组(1.81±1.41)ng/mL、对照组(0.04±0.03)ng/mL、病毒性肺炎组(0.10±0.08)ng/mL、支原体肺炎组(0.13±0.13)ng/mL,对照组、病毒性肺炎组、支原体肺炎组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R:3个肺炎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PCT0.5ng/mL为阳性阈值,对照组、病毒性肺炎组、支原体肺炎组、细菌性肺炎组PCT阳性率进行比较。细菌性肺炎组PCT阳性率(96.30%)远远高于其余各组,并且病毒性肺炎组(0.00%)、支原体肺炎组(3.70%)和对照组(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全定量检测是一个比较好的鉴别细菌性肺炎和其他因素引起肺炎的指标,对肺炎患者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及临床抗菌药物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呼吸道腺病毒感染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淀粉样蛋白A(SAA)、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集2019年2月至2021年3月于该院住院患儿血清及鼻咽分泌物,分别采用间接酶联免疫法及免疫荧光法检测腺病毒IgM抗体与腺病毒抗原,二者检测结果均为阳性患儿作为腺病毒感染组,同期选取100例于该院体检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PCT、SAA、25(OH)D水平。结果腺病毒感染组血清PCT[(10.29±1.21)μg/L]、SAA[(238.56±31.48)mg/L]水平高于对照组[(7.40±0.14)μg/L、(7.91±1.5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25(OH)D水平[(20.53±5.90)ng/mL]低于对照组[(44.16±9.05)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健康儿童相比,呼吸道腺病毒感染患儿血清PCT、SAA表达上升,25(OH)D表达下降,早期检测对及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脓毒血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内毒素、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病原菌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74例经血培养确诊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培养结果分为革兰氏阴性菌组(46例)、革兰氏阳性菌组(28例);根据住院第28d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55例)、死亡组(19例)。对比革兰氏阴性菌组与革兰氏阳性菌组患者、生存组与死亡组患者血清PCT、内毒素、CRP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血清PCT、内毒素、CRP水平和脓毒血症患者病原菌种类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PCT、内毒素、CRP水平对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革兰氏阴性菌组患者血清PCT、内毒素、CRP水平[(3.79±0.57)ng/ml、(0.60±0.13)ng/L、(36.35±4.59)mg/L]明显高于革兰氏阳性菌组[(1.72±0.46)ng/ml、(0.18±0.04)ng/L、(18.42±3.14)mg/L]患者(t=16.251、16.585、18.215,P均<0.001),预后差于革兰氏阳性菌组患者(死亡率:34.78%比10.71%,χ^(2)=5.284,P=0.022)。死亡组患者血清PCT、内毒素、CRP水平[(3.41±0.74)ng/ml、(0.55±0.12)ng/L、(35.76±7.21)mg/L]明显高于生存组[(2.34±0.59)ng/ml、(0.38±0.11)ng/L、(27.41±5.08)mg/L]患者(t=6.374、5.674、5.517,P均<0.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脓毒血症患者血清PCT、内毒素、CRP水平均与病原菌类型呈负相关(r=-0.785、-0.793、-0.822,P均<0.001)。ROC曲线显示:血清PCT、内毒素、CRP水平对脓毒血症患者预后具有一定预测价值(AUC=0.862、0.831、0.827,P均<0.001),且3项联合(AUC=0.911,P<0.001)预测价值较高。结论PCT、内毒素、CRP在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所致脓毒血症患者血清中表达明显高于革兰氏阳性菌感染所致脓毒血症患者,3项指标联合检测可作为预测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与血流感染患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广东省人民医院2013年9~12月的住院患者965例(其患者PCT≥0.05ng/mL),同时进行血培养检测,对患者PCT和血培养结果之间进行分析。结果 965例患者血清PCT在0.05~0.50、0.50~<2.00、2.00~<10.00、10.00~<20.00、≥20.00ng/mL 5个不同区间的阳性率分别为3.82%、10.20%、16.38%、28.07%、40.17%,其中血培养阳性结果有138例,其PCT水平为(2.56±0.93)ng/mL,血培养阴性结果有827例,其PCT水平为(0.83±0.31)ng/m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38例血培养阳性结果中,革兰阳性球菌有52例,其PCT水平为(1.82±0.65)ng/mL,革兰阴性杆菌有81例,其PCT水平为(5.21±2.12)ng/m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与血流感染者具有正相关性,PCT水平越高,血培养阳性率就越高。检测PCT可作为辅助诊断菌血症感染的重要指标,为临床早期使用抗菌药物提供有力的依据。同时,对防止抗菌药物滥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与 C 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对肺部疾病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肺部疾病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患者根据血清 PCT 与CRP 水平确定是否选用抗菌药物,对照组患者根据白细胞计数进行确定。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住院时间等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抗菌药物治疗时间[(8.6±0.4)d]少于对照组[(16.2±2.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肺功能状态评分、病情加重患者百分比及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缩短,二重感染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联合检测PCT 与 CRP 可指导肺部疾病患者合理选择抗菌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有效防止二次感染,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出血(ICH)患者血清铁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脑水肿体积系数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进行治疗的28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实验组,另外选取同期28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定期对实验组患者的血清铁蛋白及NSE水平进行检测,对照组仅检测1次血清铁蛋白及NSE水平。结果实验组患者出血后的不同时段血清铁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第7天血清铁蛋白[(296.30±120.68)ng/mL]与第15天[(250.10±129.65)n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者与第1天血清铁蛋白[(162.96±70.25)ng/mL]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出血后的不同时段NS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呈动态变化,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第1天NSE[(10.21±3.22)ng/mL]水平与第15天[(10.65±3.42)n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均低于第7天NSE[(14.21±6.40)ng/mL]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血清铁蛋白及NSE水平呈动态变化,对其检测能为脑水肿的评估和治疗提供有效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终末期肾病患者感染的预测效果。方法将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36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研究对象的感染发生率,根据是否发生感染将研究对象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采集两组患者血液标本,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血清PCT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药物对感染组患者实施抗感染治疗,治疗周期结束后再次采集患者血液标本进行血清PCT检测,比较感染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PCT水平。根据血清PCT水平分级将未感染组患者分为PCT正常组和PCT异常组,比较两组患者3个月内的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136例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为8.82%。感染组患者的血清PCT水平为(1.96±0.39)ng/mL,高于未感染组患者的(0.39±0.15)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710,P0.05),抗感染治疗结束后的血清PCT水平为(0.66±0.13)ng/mL,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54,P0.05)。PCT正常组患者随访3个月内的感染发生率为1.90%,低于PCT异常组患者的3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473,P0.05)。结论血清PCT检测对终末期肾病患者感染具有预测作用,有利于实现疾病的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指导瓣膜置换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治疗期间抗菌药物停用时机的价值。方法收集瓣膜置换术后出现VAP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PCT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PCT组在诊断VAP当天,第1、3、5、7、10天,以及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检测血清PCT水平,PCT0.25ng/mL时停用抗菌药物;对照组按传统标准停用抗菌药物。比较两组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及患者预后。结果两组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感染复发率及感染相关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对指导瓣膜置换术后VAP抗菌药物停用时机有一定参考价值,可以减少抗菌药物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降钙素原(PCT)水平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患者作为对照组(n=40),AECOPD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n=60),观察组患者根据心功能不全程度分为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 Ⅱ级(n=20),NYHA心功能Ⅲ级(n=20),NYHA心功能 Ⅳ级(n=20),检测对照组患者NT-proBNP与PCT水平及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NT-proBNP与PCT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的NT-proBNP与PCT水平(4 987±2 618) ng/L,(0.592±0.490) μ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08±171) ng/L,(0.097±0.118) μg/L(P<0.05).观察组的3个亚组间NT-proBNP水平(2 547±533) ng/L、(4 430±693) ng/L、(7 982±2 117) ng/L与PCT水平(0.204±0.097) μg/L、(0.439±0.152) μg/L、(1.132±0.471)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NT-proBNP与PCT水平随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加重而升高,3个亚组患者治疗后NT-proBNP(494±82) ng/L、(842±299) ng/L、(1 392±422) ng/L及PCT(0.068±0.295) μg/L、(0.097±0.035) μg/L、(0.170±0.059) μg/L的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结论 NT-proBNP与PCT是AECOPD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镜清理术后应用玻璃酸钠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 10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均行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手术,对照组50例术后给予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0.75 g/次,2次/d,疗程3个月)治疗,观察组50例术后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玻璃酸钠(2~3 mL/次,1次/周,连续治疗5次)关节腔内注射治疗。采用ELISA法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β、-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比较2组治疗有效率、术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炎性指标水平、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8.0%)、术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83.31±12.58)分]均高于对照组[80.0%、(75.26±12.49)分)](P0.05),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β[(12.59±3.79)ng/L]、肿瘤坏死因子-α[(5.00±0.81)ng/L]、白细胞介素-6[(0.45±0.19)ng/L]水平和VAS评分[(1.92±1.36)分]低于对照组[(15.28±8.51)ng/L、(5.14±1.63)ng/L、(0.59±0.29)ng/L、(3.69±1.47)分](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4.0%)与对照组(6.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酸钠应用于膝骨性关节炎关节镜清理术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指导感染性黄疸早产儿抗菌药物选择中的作用。方法前瞻性地收集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该院儿科收治的136例感染性黄疸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分为血清PCT指导抗菌药物选择组(观察组)以及临床经验性指导组(对照组),每组68例。比较两组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治疗后第1天、第3天及第7天的胆红素水平、黄疸消退时间以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抗菌药物联合率以及黄疸消退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在治疗后第1天、第3天的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后第7天的胆红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血清PCT指导感染性黄疸早产儿抗菌药物的使用能够降低早期胆红素水平、缩短黄疸消退时间、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缩短使用时间且不影响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血清降钙素原(PCT)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AECOPD患者临床资料,检测与分析患者治疗前后WBC、CRP及PCT水平。结果治疗后,AECOPD患者的CRP、PCT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的W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患者PCT水平与CRP呈正相关(r=0.63,P0.05),与外周血WBC、住院时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检测AECOPD患者PCT及CRP水平对其临床治疗疗效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治疗方案选择,正确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对心脏介入治疗患者抗菌药物运用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4年3月响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54例行心脏介入术的患者,将其中行PCT检测的患者纳入观察组,未行PCT检测的患者纳入对照组,观察组PCT≥0.5ng/mL者使用抗菌药物,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率及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4.3±0.2)d,对照组为(6.3±0.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3.8%)低于对照组(4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检测对心脏介入患者减少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