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研究重庆市二级及以下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完善该地区细菌耐药监测网作补充。方法 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重庆三大片区344家医院送检各类标本,按全国统一操作规程进行细菌培养分离、仪器鉴定和药敏试验,按2012年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标准判读,对所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年标本共40 542例,检出病原菌11 951株(29.5%)。各年检出率、各片区检出率、菌种类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菌种中革兰阴性杆菌检出率51.1%,呈逐年升高趋势,大肠杆菌排首位,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率52.0%~79.0%,对常用药物的耐药率仅碳青霉烯类低于10.0%。革兰阳性球菌检出率37.9%,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排前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分别为83.2%和34.0%,各片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药物耐药率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检出率43.0%,幼儿组比例最高。三大片区共检出多重耐药7 206株(60.3%),各片区多重耐药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庆市二级及以下医院感染病原菌的检出和耐药情况,部分指标高于该地区三甲医院和全国监测水平,应加强此类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监测,合理用药,以延缓该地区病原菌耐药的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快速准确的肠球菌种属鉴定及万古霉素耐药基因检测的多重聚合酶链反应(multiplex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PCR)方法,并在人及动物源菌株中应用. 方法 针对肠球菌属、粪肠球菌、屎肠球菌、vanA、vanB、vanC1、vanC2/C3保守基因设计引物,建立肠球菌种属鉴定及万古霉素耐药基因型检测的MPCR方法;应用建立的MPCR方法检测98株人及动物源菌株菌种及万古霉素耐药基因,并比较MPCR方法检测结果与检测菌株的VITEK Compact 60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菌种鉴定结果及琼脂稀释法的万古霉素及替考拉宁药敏检测结果,分析MPCR方法检测结果与其他方法的一致性. 结果 成功建立了用于检测肠球菌属和常见肠球菌种及万古霉素耐药基因型的MPCR方法.MPCR方法和VITEK Compact 60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对98株检测菌株菌种鉴定结果一致;MPCR方法检测98株菌万古霉素耐药基因型与药敏检测其耐药表型相对应. 结论 建立的MPCR方法成功用于检测人及动物源肠球菌种属及万古霉素耐药基因型,为快速准确鉴别肠球菌种属及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耐药基因型提供方法,对于有效监测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控制其传播、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医院多重耐药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采取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措施及抗菌药物的选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开展细菌耐药目标性监测,对某医院2012年住院患者送检标本分离出的多重耐药菌株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年共检出病原菌1 505株,其中多重耐药菌554株,检出率为36.81%,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43株,占25.8%;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科细菌167株,占30.1%;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72株,占13.0%;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108株,占19.5%;耐万古霉素肠球菌10株,占1.8%;嗜麦芽窄食单胞菌54株,占9.7%。554株多重耐药菌分离自下呼吸道、泌尿道、皮肤软组织、血液等,分别占73.8%、8.5%、7.9%、4.0%。结论多重耐药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医疗机构应采取综合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安徽省胸科医院(结核病专科医院)2016年临床分离多重耐药菌的分布及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 方法对安徽省胸科医院2016年1至12月期间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的165株多重耐药菌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分离菌株的构成、多重耐药菌标本来源构成、年龄段和患者来源构成以及药敏结果。 结果多重耐药菌主要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ESBLs肺炎克雷伯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组成,其分离标本主要来自痰液、灌洗液、中段尿。CR-AB对氨基糖苷类药物阿米卡星耐药率最低为57.0%,ESBLs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最低均为0%,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敏感率均达到86.8%。MDRPA对氨基糖苷类药物阿米卡星和庆大霉素耐药率低,分别为11.6%和17.3%,MRSA、MRCNS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敏感率均为100%。 结论虽然多重耐药菌对大部分药物产生高的耐药性,但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在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ESBLs大肠埃希菌的治疗中还是具有很好的抗菌活性,但还是已经检出耐碳青酶烯酶类肠杆菌科菌株;而阿米卡星和庆大霉素在CR-AB和MDRPA的治疗中还具有比较好的抗菌活性,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对MRSA、MRCNS的抗菌活性均最强。  相似文献   

5.
贾月  耿贺梅 《系统医学》2022,(1):76-79+88
目的 了解该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多重耐药菌检出以及分布情况,探索下一阶段多重耐药菌防控工作重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所有住院患者中多重耐药菌检出情况,对其检出率、菌种分布等进行统计汇总。结果 该院共检出多重耐药菌1 537株,其中检出较多的是ESBLs(+)类多重耐药菌,占总检出的70.70%,其次是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和耐碳青霉烯类的鲍曼不动杆菌。相较于2019年,2020年检出的多重耐药菌种类增多,分布更为复杂。将近79.19%的多重耐药菌是在呼吸道类、泌尿道类等类型标本中检出。并且多重耐药菌的检出具有科室特异性,不同科室主要检出菌株不同,但同一科室内中两年检出主要耐药菌种类基本保持不变。结论 近两年该院多重耐药菌检出率呈下降趋势,多重耐药菌防控工作取得良好效果;但多重耐药菌种类趋于复杂,这为下一步防控工作提出新要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β-内酰胺酶在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的流行状况,并分析不同基因型的分布特征。方法针对2009~2010年间收集的59株多重耐药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采用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仪检测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用煮沸法提取菌株的总DNA,并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对21种β-内酰胺酶基因进行检测。结果 59株多重耐药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性非常严重,耐药率均达90%以上。多重PCR共检出含TEM基因菌株32株,CTX-M-G9基因31株,SHV基因27株,CTX-M-G1基因19株,CTX-M-G2基因14株,DHA基因4株,MOX基因2株,CMY基因、OXA-1基因和ACT基因各1株。未检测到含GES、VEB、IMP、VIM、KPC、CTX-M-G8/25、ACC、FOX、PER、OXA-48等基因的菌株,多个菌株发现携带两种以上耐药基因。结论多重耐药菌中β-内酰胺酶种类分布非常广泛,其中以TEM、CTX-M和SHV基因最为常见,某些菌株同时携带多种β-内酰胺酶基因,临床进行抗菌治疗时应引起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7.
广州地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相关耐药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相关耐药基因。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进行β-内酰胺酶相关基因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检测,并对耐药基因进行测序。结果38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多黏菌素B耐药率是0%,对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均〉50%,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nt(2″)-Ⅰ、ant(3″)-Ⅰ、aac(6′)-Ⅰ、aac(6′)-Ⅱ和aac(3)-Ⅱ基因阳性率分别为21.1%、39.5%、28.9%、31.6%和21.1%,未检出aac(3)-Ⅰ基因;β-内酰胺酶基因OXA-10、TEM-1、DHA-1、PER-1和IMP-1基因阳性率分别为42.1%、18.4%、10.5%、7.9%和31.6%,未检出CTX-M-9基因和VIM基因;另外OprD2基因缺失率达60.5%。结论广州地区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携带多种β-内酰胺酶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钟韵  陈奕慧 《中国消毒学杂志》2016,33(12):1212-1214
摘要 目的 〖HT5"SS〗了解医院临床分离多重耐药菌分布及细菌耐药情况,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某医院住院患者送检标本多重耐药菌检出情况及细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医院在2015年度共检出多重耐药菌 990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大肠埃希菌检出最多。多重耐药菌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病房(ICU)、神经外科和神经内科,多重耐药菌分离自痰标本和尿液标本分别占49.8%和21.5%。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美洛培南敏感,但对多数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普遍耐药。结论 该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形势严峻,应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与监测,强化手卫生措施。  相似文献   

9.
复合PCR鉴别葡萄球菌及其多重耐药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既可鉴别金黄色葡萄球菌又可同时检测其耐药基因的分子诊断方法。方法 对应于femB、mecA、ileS基因的 3对引物与快速提取的单菌落模板DNA进行单管同步扩增 ,电泳观察PCR片段 ;mecA、ileS耐药基因扩增结果分别与苯唑西林、莫匹罗星药敏试验对比 ,分析菌株的耐药性。结果 检测femB基因可快速特异性地筛选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mecA基因的检出与常规药敏试验鉴定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MRS)的结果基本一致 ,而拥有ileS基因的全部葡萄球菌分离株对莫匹罗星耐药。结论 复合PCR可快速敏感地从葡萄球菌中区分金黄色葡萄菌 ,并同时检出MRSA和耐莫匹罗星的多重耐药菌株。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建立一种多重PCR方法,在同一扩增体系内同时检测病原菌及其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探讨采用多重PCR同时鉴定病原菌及其耐药基因的可行性。方法根据细菌基因序列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特点,设计一对细菌鉴定通用引物和三对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引物,并在同一扩增体系内行PCR扩增。结果 MRSA和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的产酶标准菌株的bla mecA、blaTEM、blaSHV和16S-23S rRNA基因间隔区(ISR)多重扩增均为阳性,对本实验室内保存的50株多重耐药的葡萄球菌(包括40株表型筛查为MRS菌株及10株非MRS菌株)及30株ESBLs阳性的大肠埃希菌及30株肺炎克雷伯菌的多重PCR结果显示:MRS阳性菌株均同时扩增出了葡萄球菌特有的多态性及blamecA指纹图谱,而多重耐药的非MRS菌株也都扩增出了blamecA,ESBLs表型阳性的大肠埃希菌多以blaTEM为主,而肺炎克雷伯菌多以blaSHV为主。结论多重PCR与传统的培养及药敏试验相比敏感、特异、迅速,对于解决难培养或不能培养的微生物的鉴定和药敏试验,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离自该院患者临床标本的24株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的基因分型、耐药情况及在院内科室的分布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通过MIC法分析大肠埃希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性一致序列(ERIC)-聚合酶链反应(PCR)对筛选出多重耐药的大肠埃希菌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24株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分为A型和B2型两个基因型,来源于呼吸科的为10株,泌尿外科6株,ICU 5株(B2型3株),血液肿瘤科3株(B2型1株)。药敏试验显示4株B2型大肠埃希菌对头孢西丁、头孢他啶、阿米卡星、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等全部耐药。24株大肠埃希菌对阿莫西林、头孢噻吩、庆大霉素、替卡西林、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均达70%以上。结论 B2型大肠埃希菌表现为多重耐药性,致病性强,并且主要分布在ICU及血液肿瘤科中,应该根据患者感染不同基因型的大肠埃希菌来合理调整抗菌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三甲中医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细菌的种类分布及耐药性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从临床分类筛选出的74株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抗菌药物的细菌,着重分析其分布种类及耐药特点。结果脑病病区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细菌检出率最高,耐药细菌种类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30株铜绿假单胞菌对1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低的为妥布霉素(20.0%)、阿米卡星(13.3%);26株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均为泛耐药株,耐药率较低的为米诺环素(69.2%)、头孢哌酮/舒巴坦(55.6%);18株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均为泛耐药株,耐药率较低的为米诺环素(44.4%)、四环素(55.6%)。结论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较为敏感,但临床使用时要注意观察耐药性的变化;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治疗建议临床上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与米诺环素联合用药;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体外对四环素类药物有效,然而其体内效果如何还有待进一步证实。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细菌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各医院应结合药敏结果,合理用药,以减轻菌株耐药性的发生速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ICU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方法对2013年1~12月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ICU所有病原菌进行细菌鉴定与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187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7株(占19.79%),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耐药率为0.00%;分离革兰阴性菌135株(占72.19%),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为主,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米诺环素耐药率较低,分别为43.59%、46.15%,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头孢噻肟、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分别为27.91%、32.56%,30.23%;分离出真菌15株(占8.02%),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结论定期检测ICU病原菌的分布种类和耐药变化,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医院内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特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07~2009年625例尿液培养阳性的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尿路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68.1%),革兰阳性球菌为17.3%,真菌为14.6%;检出率分别为产ESBLS细菌43.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83.3%、氨基糖苷类耐药肠球菌(HLAR)62.8%,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VRE)菌株。结论革兰阴性杆菌是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病原菌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重视病原菌的监测和耐药性分析,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临床分离的78株医院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耐药特征进行分析,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收集医院2013年9月~2014年3月分离的78株 MRSA,MIC 法检测其药敏结果,PCR 检测其耐药基因。结果78株 MRSA 红霉素耐药率大于90%,四环素和克林霉素耐药率接近90%,喹诺酮类耐药率大于70%,氨基糖苷类耐药率大于50%,复方新诺明、呋喃妥因、利福平等耐药率较低,未出现替加环素、喹奴普丁/达福普汀、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等耐药株;77株MRSA 的 mecA 基因检测阳性。结论该院分离的 MRSA 耐药率与报道大致相同,但不同科室之间有差别,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选药,防止 MRSA 耐药加重。  相似文献   

17.
病房环境含菌量与耐药菌株监测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病房环境含菌量和耐药菌株的情况,为医院感染治疗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每周一次定点、定期、定人对病房空气、床头柜、医护人员手进行消毒前后取材进行菌落数、致病菌及药敏监测。[结果]病房空气、床头柜、医护人员手消毒前后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共送检5720份标本,检出菌株862株,检出率为11.05%,以革兰阳性球菌居多(335株),其次为革兰阴性杆菌(278株);其中大肠埃希菌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2000年为42.2%,2004年为93.5%。葡萄球菌对头孢唑啉耐药率,2000年为59.1%,2004年为90.1%。[结论]通过消毒有效杀灭大部分存活细菌,坚持定期消毒是十分必要的,但耐药菌仍有上升趋势。建议使用敏感的抗生素并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18.
256株非发酵菌临床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惠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23):2587-2588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常见非发酵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情况。方法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用kirby-Bauer法进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256株非发酵菌中分离率居前3位的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占51.6%,不动杆菌属占18.0%,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占10.2%,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为6.8%~70.0%,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阿米卡星耐药率低;不动杆菌属的耐药率和铜绿假单胞相似;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耐药率为19.2%~84.6%,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耐药率低,其他均存在较高耐药率。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是引起医院感染主要的非发酵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存在高耐药率,应加强临床病原学检测,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减少医院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病房环境分菌量和耐药菌株的情况,为医院感染治疗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每周一次定点、定期、定人对病房空气、床头柜、医护人员手进行消毒前后取材进行菌落数、致病菌及药敏监测。[结果]病房空气、床头柜、医护人员手消毒前后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共送检5720份标本,检出菌株862株,检出率为11.05%,以革兰阳性球菌居多(335株),其次为革兰阴性杆菌(278株);其中大肠埃希菌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2000年为42.2%.2004年为93.5%。葡萄球菌对头孢唑啉耐药率,2000年为59.1%,2004年为90.1%。[结论]通过消毒有效杀灭大部分存活细菌,坚持定期消毒是十分必要的,但耐药菌仍有上升趋势。建议使用敏感的抗生素并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回顾性分析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近5年多重耐药菌的种类、标本类型及临床科室分布,以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多重耐药菌的治疗、防控提供科学的指导。方法统计2011~2015年该医院实验室细菌培养阳性标本,分析各菌种中多重耐药菌产生的种类、比例、耐药情况及其在临床标本、科室之间的分布情况。结果 5年间分离的多重耐药菌有2 568例,占阳性标本的37.41%,其中数量排在前5位的为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菌阳性率较高的标本是痰液、中段尿、血液、分泌物、脓液,从导管头、耳分泌物中分离阳性率较低(P0.05);多重耐药菌在病区之间存在差异,其中重症监护室、呼吸科、外科最高,脾胃科和乳腺科最低(P0.05);多重耐药菌的耐药性发生较广泛,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高,对复合抗菌药物如复方磺胺甲噁唑、含酶类抑制剂的敏感性相对较高。结论多重耐药菌在临床上越来越多见,阳性率逐年增高,耐药菌株分布广,临床科室应予高度重视。合理、科学地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加强此类患者的隔离,对有效防控多重耐药菌的扩散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