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李军  杨爱慈 《护理与康复》2013,36(6):412-414
目的了解某综合院检验科危急值项目报告的频率及科室的分布情况,对检验科危急值进行评估分析。方法通过查询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对某院2012年检验科产生的危急值数量、科室来源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报告检验科危急值数量为11003例,危急值发生率为0.45%,构成比前4位的是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血肌酐、血K+;报告危急值项目前4位为PT、国际标准化比率(INR)、PLT、血K+;报告危急值最多的科室前3位为儿科,监护室一区、二区,急诊科。结论通过评估分析,采取适当措施对危急值项目及范围进行整改,可以有效提升检验科危急值报告的实用性,提升临床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某三级医院检验科危急值项目的实际报告情况,为进一步规范化管理危急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东软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对2019年检验科的各危急值项目发生(频次)率、危急值分布情况、危急值项目周转时间、危急值范围4个方面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2019年危急值发生率占比位居前三的项目分别是心肌肌钙蛋白T(16.54%)、钾(16.43%)、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0.18%);危急值报告发生高峰是在上午时段(10:00—11:00);周一至周日的每天危急值报告数总体较平稳;临床科室危急值发生率排名前六的依次为血液科、急诊内科、ICU、肾内科、心内科、EICU;危急值项目中性粒细绝对值主要分布于血液科,心肌肌钙蛋白T主要分布于心内科等内科和重症科室,血钾主要分布于血透科和内科,血液酸碱度主要分布于急诊内科和重症科室;个别危急值项目实验室周转时间(仪器结果时间-危急值发送时间)P90存在较长现象,部分临床科室根据临床自身特点可以进行适宜调整危急值的范围,以及借助信息化手段增设判断条件来选择性报告危急值。结论?危急值定期的回顾性分析与评估对危急值的报告有效性、实用性、安全性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性分析急诊患者实验室危急值的发生情况,为急诊患者的危急值管理提供依据。方法获取2012年急诊室的所有实验室危急值项目数据,数据预处理后计算危急值的构成比和重复危急值分布。结果12个危急值项目中,有2021个患者发生4049次危急值。危急值数量最多的项目是钾(20.84%),其次是血小板计数(18.08%)和二氧化碳分压(13.58%)。发生多个项目重复危急值的患者341例,其中两个项目危急值患者244例(71.55%)。结论急诊患者易发生实验室危急值,应优先处理并加强留观,以促进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JCI标准实施过程中,检验危急值报告的实践与应用,为危急值报告的持续改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信息化方式对检验危急值进行报告和追踪,从实验室信息系统中筛选出2015年1~6月的危急值项目数据,计算出危急值确认时间、处理时间、确认率、处理率等指标。结果危急值发生率0.694%,主要分布于血小板计数(PLT)、白细胞计数(WBC)等项目,临床科室分布主要以血液内科、新生儿科、肾内科等科室为主。危急值项目确认时间中位数,红细胞计数(RBC)最长,需26分钟,血液酸碱度(PH)时间最短,需5分钟。红细胞计数(RBC)、凝血酶原时间(PT)的15分钟内确认率确认率低于80%,危急值项目60分钟内处理率,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钠(NA)、葡萄糖(GLU)低于80%,临床科室中产科危急值确认率低于80%,产科、老年病科、乳甲胰腺外科的危急值处理率低于80%。结论 JCI标准实施过程中,信息化方式可以提高检验危急值的报告和追踪的效率;检验危急值报告的持续改进、需要多部门协调合作;运用质量管理工具进行目标数据监测,根据数据监测的结果及时进行原因分析,是促进检验与临床的有效沟通,保障服务质量和患者安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国内17家大中型医院的危急值设定,探讨检验危急值的正确设定.方法 依据16篇国内已报道的文献和江苏省中医院危急值设置,并结合国外报道,统计分析危急值的项目设置和均值.结果 17家医院设置有51种危急值项目,共有265个危急值.危急值的项目和范围差异均很大.设立最多的三种项目为GLU(16/17),K+(16/17), Na+(16/17),项目Ca2+,Cl-,Hb,PLT,WBC,APTT和PT在一半以上的医院设立有危急值,其余41种项目设立的医院不足50%.结论 各家医院危急值项目的设置有较大的随意性;<患者安全目标>的要求项目在各家医院开展尚可,可再增加项目Hb,Cl-,Urea,Cr,HCO3,血培养和脑脊液培养阳性;标准化的设定危急值是迫切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气分析危急值进行回顾性分析与评估,验证血气分析危急值范围是否合理,各科室之间危急值符合率的差异。方法通过实验室信息系统统计本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4月的血气分析危急值临床报告情况,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搜集相关患者的病历信息。对危急值报告数和危急事件数作回归分析,计算危急值的临床符合率,比较其在科室间的差异。结果该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4月共报告pH危急值3个,临床紧急处理3个;PO_2危急值283个,临床紧急处理190个;PCO_2危急值247个,临床紧急处理176个。危急值临床报告数与危急事件回归分析,rPO_2=0.914;rPCO_2=0.860。结论该院PO_2、PCO_2的危急值范围设定合理,pH危急值范围需进一步调整。各临床科室之间的危急值符合率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检验人员对危机值的敏感度,促使危重患者的检验危急值高效、及时,准确反映到临床,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保证病人生命安全。[方法]制定危急值报告制度、流程、登记等,根据检验危急值结果及时对患者进行救治。[结果]我院2010年全年检验危急值发生率0.14%。危急值发生率最高的项目是K,其次是PLT、WBC、Hb等;危急值主要发生在急诊、ICU、门诊。[结论]进一步强化医务人员责任心,使医生能够得到准确的检验信息,提高治疗时效性及抢救成功率,提升医院管理水平,从而最大限度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我省血液和凝血试验部分项目检验结果互认的条件与可能性。方法调查临床实验室Hb、PLT、RBC、WBC、PT、APTT和Tg等项目连续半年的室内质控结果,统计与对比分析其变异系数比率(CVR)。结果Hb、PLT、RBC、WBC、PT、APTT和髓各项变异系数比率在可接受范围的实验室数占80%以上。结论全省80%实验室的Hb、PLT、RBC、WBC、PT、APTT和Fg的检验精密度处于可接受程度,说明室内质控数据室间比对结果可以作为检验结果互认的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统计检验科危急值报告情况,分析我院危急值发生状况,为危急值报告的管理及持续改进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瑞美实验室信息系统(LIS)统计检验科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发生的3587例危急值,对危急值项目的发生率、科室分布、时间分布、标本类型等进行分析,并提出持续改进意见。结果医院2017年发生率为0.48%,危急值排名前五位的项目分别是:肌酐(CR)、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钠(Na)、钾(K)、白细胞计数(WBC)。发生危急值最多的科室是肾病学科、ICU血液肿瘤科,一天中危急值发生高峰时段为9:00至15:00,低峰时段为凌晨1:00至7:00。一周中分布规律为周一至周五较多,周六、周日相对较少。从标本类型分:住院危急值最多,门诊危急值最少,生化危急值最多,其次为血液分析。结论加强重视对危急值的管理,不断完善危急值项目和范围,解决危急值报告的影响因素,保证快速、高效的将危急值结果报告给医护人员,以提高实验室的服务质量和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门急诊血常规危急值的建立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该院门急诊血常规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的危急值发生率及分布规律;并召开临床协调会,共同商定适合不同科室的门急诊危急值标准。结果共报告危急值667例次,占总例数的1.92%(667/34 675)。其中WBC危急值538例次,占80.59%;Hb危急值9例次,占1.29%;PLT计数危急值120例次,占18.11%。报告危急值前3位的科室为内科、血液科、感染科,分别占45.75%、16.84%、10.71%。结论按临床不同科室的需求调整WBC、Hb、PLT的危急值,可提高临床和实验室的工作效率,保证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研究针对我国临床实验室血液学危急值报告制度进行了全国性的现状调查,旨在了解目前国内这项质量指标的现状,并提供相关指标日常监督的建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向参与该中心全血细胞计数和凝血专业的实验室发出1 238份问卷。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一般信息调查;第二部分为血液学检验中危急值相关调查。实验室通过专门的网络平台在线填报信息,并使用专用统计软件来进行分析处理。结果 516家实验室报告了相关血液学危急值结果,调查中提交信息的大部分为三级综合医院。几乎所有的参与实验室都表明其已制定危急值结果报告制度。参与调查的实验室中,除了RBC的选择百分比在20%左右,其他5项:WBC、Hb、PT、APTT和Fbg都被70%左右的实验室视为门诊、急诊和危急值项目。危急值界限来源选择最多的为文献,尽管大部分项目的界限值在住院、门诊和急诊间没有明显差异,但仍有实验室的危急值界限与大多数实验室明显不同。结论我国血液学危急值报告制度在危急项目纳入和界限设定上尚存在一定问题,实验室应在参考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与临床积极协商,制定出适合所在医院的危急值界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危急值电子报告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管理系统(eHIS)查询2015年8月1日至2016年1月31日的危急值数据,分析危急值的发生率、项目分布和科室分布。结果共报告危急值3 405项,危急值发生率为0.45%;危急值报告数量排前5位的分别是血氯(25.76%)、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19.97%)、血钠(9.43%)、血小板计数(9.05%)和二氧化碳分压(6.40%);危急值报告数量前5位的科室分别是心血管内科病区(18.94%)、神经重症医学科病区(12.04%)、重症医学科(9.52%)、神经外科二病区(5.11%)和血管神经病区(5.02%);危急值报告的中位数时间降低了33.33%,四分位间距时间降低了40.00%。结论危急值电子报告系统的使用,降低了危急值报告所用时间,提高了危急值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对于保障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统计我院2020年度医学检验科危急值数据及分布情况,为临床危急值项目及界限的设定提供参考,并优化危急值的临床应用。方法利用Microsoft Excel 2016软件按科室与检验项目统计分析我院检验科2020年危急值的登记记录数据。结果 2020年共报告危急值1 704例,占全年标本比例为0.68%,其中危急值数量较多的科室是重症医学科(24.9%)、内三科(23.9%)、脊柱中心(8.5%);危急值数量占比较高的检验项目为N端脑钠肽(24.5%)、D-二聚体(17.3%)、降钙素原(16.8%)、超敏肌钙蛋白(10.0%)和纤维蛋白原(9.7%);有38.7%、21.1%的降钙素原和D-二聚体危急值分布在重症医学科,有49.3%、55.9%的N端脑钠肽、超敏肌钙蛋白危急值分布在内三科。结论医院应定期统计分析医学检验科危急值数据,评估医学检验科危急值项目及界限在每个临床科室的适宜性及阈值范围的准确性,不断改进,以便提高医学检验科与临床科室的工作效率,更好地服务于临床诊疗和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医学检验危急值管理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9月506例医学危急值报告,利用软件统计出危急值项目构成比以及不同时间段危急值发生频率,危急值发生周期,不同临床科室危急值报告量等。结果 检验医学危急值出现率最高的项目是血小板(PLT),占危急值总数的16.80%,其次:白细胞(WBC)13.24%、血肌酐(Cr)12.25%; 危急值报告量集中在9:00~11:00,占全天的34%左右; 周二和周四危急值报告量较多,周日较少; 危急值报告量最多的是:重症监护病房(ICU)占危急值总数的24.70%,其次是肾内科21.15%,血液科19.57%。结论 检验科室人员必须认真执行检验医学危急值报告制度,各临床科室认真执行危急值报告登记制度。每年根据情况对医学检验危急值进行评估,确保医疗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5.
危急值项目的应用评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对危急值项目的 历史数据进行分析,为持续改进危急值报告制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实验室信息系统中筛选出2006年的危急值项目数据11项,经数据预处理、变换后,计算出危急值项目的 发生率、天内分布、周内分布、部门分布,评估危急值范围和周转时间.结果 危急值的发生率是1.67%,主要集中在8:00~13:00,周一、四危急值的数量比平时多,部门分布以血液科、移植病房为主.评估危急值项目的 高低值分布图后,血钾的危急值低限从3.0 mmol/L调整为2.8mmol/L,血液病病房的PLT、WBC的危急值低限分别从20×109/L,1.5×109/L调整为10×109/L、1.0×109/L.76.2%的危急值结果的实验室周转时间小于1 h.结论 定期回顾分析危急值项目的 数据,可以提高实验室及临床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满足患者的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南充地区检验危急值的管理情况,为进一步改进南充地区检验危急值设置及制订相应管理规范提供参考。方法现场调查南充地区33家二级及以上医院的检验危急值,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6软件整理调查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统计分析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危急值界限值的差异和不同性质医院危急值界限值的差异。结果南充地区二级及以上医院设置的检验危急值主要包括以下项目: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血糖(Glu)、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血钾、血钠、血钙、血氯、血尿素氮、肌酐(Cr)、心肌肌钙蛋白T、血淀粉酶、pH、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三级医院Hb危急值下限界限值低于二级医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三级医院其余16项危急值项目界限值与二级医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BC、Hb、PLT、Glu危急值下限界限值,Cr危急值上限界限值在综合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妇幼保健院WBC危急值下限界限值均高于综合医院和中医院(P=0.025、0.014),PLT危急值下限界限值均高于综合医院和中医院(P=0.005、0.029),Hb危急值下限界限值高于综合医院(P=0.017),Glu危急值下限界限值、Cr危急值上限界限值低于中医院(P=0.023、0.035)。结论南充地区二级及以上医院危急值项目选择及界限值相近。部分危急值界限值在不同性质的医院存在差异,医院需结合就诊的主体人群设置危急值界限。  相似文献   

17.
目的统计我院2018年度危急值数据及分布情况,为危急值项目界限的设定提供参考,并优化危急值的临床应用。方法利用Microsoft Excel 2003软件按科室与项目统计分析检验科2018年危急值的登记记录情况。结果2018年共报告危急值6408例,占全年标本比例为0.61%。按科室,分布较多的是肾病、内分泌科(17.43%)、急诊科(12.91%)和重症医学科(9.69%)。按项目,分布较多的是血小板(11.77%)、白细胞计数(11.75%)、肌酐(10.63%)和血清氯(10.42%)。其中肌酐主要分布在肾病、内分泌科,占该科室的55.24%,血清氯主要分布在神经外科,占该科室的45.77%。结论定期统计分析全院危急值数据,评估危急值项目在各个临床科室的适宜性及阈值范围的准确性,不断改进,提高检验科与临床科室的工作效率,以便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法在超声科"危急值"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实行PDCA循环后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超声科"危急值"数据进行质量现状分析,采用χ2检验对超声科"危急值"的报告率、知晓率、书写合格率及临床处理及时率进行比较,评估PDCA循环管理法应用后的效果。 结果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后超声科"危急值"报告率分别为96.4%、98.0%、94.5%、96.7%,知晓率分别为63.2%、78.6%、84.8%、92.2%,书写合格率分别为70.4%、77.2%、85.3%、94.0%,临床处理及时率分别为50.9%、71.7%、81.1%、85.5%,超声科"危急值"知晓率、书写合格率及临床处理及时率均得到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464、38.184、52.926,P均<0.05)。 结论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可明显改进超声科"危急值"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