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新生儿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EPO 300IU/Kg,静脉输注,每周3次。对所有患儿临床症状、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脑电图及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CDCC)评分进行测定。结果治疗组意识障碍恢复时间、原始反射恢复时间、肌张力恢复时间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NBNA评分及CDCC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EPO可改善HIE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白蛋白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患儿68例,1组为白蛋白治疗组39例,静脉滴注白蛋白1g/(kg·次),1次/d×3d;2组为对照组29例,予20%的甘露醇0.125g/(kg·次)静脉注射,每隔6h1次,1次/d×3d。常规治疗两组相同,日龄24h内、72h、7d分别行头颅B超检查,日龄7d、14d、28~35d分别进行新生儿20项神经行为(NBNA)测定,两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儿脑水肿均在72h时改善,日龄7d NBNA两组比较无差异,但日龄14、28~35d时复查NBNA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白蛋白治疗新生儿HIBD,可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起到脱水消除脑水肿,还能改善新生儿的神经行为,改善新生儿HIBD患儿的预后,减轻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治疗前后,特别是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后血清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变化。方法将62例HIE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EPO治疗组,前者采用常规治疗,后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出生后24 h内加用EPO每日200 U/kg静脉滴注,疗程7 d,2组患儿均于生后第1天、第8天采集血液样本,检测并比较2组患儿血清中MDA、SOD和NO的水平,同时与对照组(足月健康新生儿)比较。结果HIE患儿血清中MDA、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O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中、重度HIE患儿用EPO治疗后血清中MDA、NO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而SOD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血清中MDA、SOD、NO含量与HIE病情、疗效密切相关,是EPO治疗HIE效果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血红素加氧酶-1(HO-1)、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在早产儿脑损伤中的变化情况,并分析二者对脑发育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纳入2017年9月至2020年4月于该院产科分娩的早产儿130例,根据有无脑损伤分成脑损伤组(n=52)、对照组(n=78),并按照脑损伤组的胎龄分成胎龄<32周(A组,n=16)、胎龄32~<34周(B组,n=19)、胎龄34~36周(C组,n=17)。比较脑损伤组、对照组出生后第3、7、14天的血清HO-1水平与NBNA评分,并分析不同胎龄脑损伤患儿的血清HO-1水平与NBNA评分变化。在脑损伤患儿矫正胎龄至40周后随访6个月,经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评估脑发育情况,并分成良好组(n=39)、不良组(n=13),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HO-1、NBNA评分对脑发育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脑损伤组第3、7、14天的血清HO-1水平及均值高于对照组,而NBNA评分及均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第3、7、14天的血清HO-1水平及均值高于B、C组,且B组高于C组,而A组第3、7、1...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和其对HIE患儿的神经功能保护作用,并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HIE患儿50例,分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常规治疗方法相同,治疗组加用黄芪注射液,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时间、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较对照组平均缩短1.4 d,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2.06,P<0.05).NBNA评分在治疗后第7天治疗组优于对照组(t=2.18,P<0.05),第14天优势更明显(t=2.79,P<0.01).结论 黄芪用于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能缩短疗程,提高NBNA评分,促进患儿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纳洛酮干预治疗对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42例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19例给予吸氧、保暖、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营养脑细胞等常规治疗。治疗组2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干预治疗。7~14 d为一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评分及神经行为(NBNA)评分。结果 2组治疗后各时间段临床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临床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2组治疗后NBNA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加(P<0.05),治疗组治疗后NBNA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给予纳洛酮干预治疗可以明显降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临床评分和提高NBNA评分,改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血清可溶性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变化,及其与新生儿神经行为测评(NBNA)评分动态变化的相关性,以及在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10月该院诊治的12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作为观察组,根据缺氧缺血性脑病分度标准将患儿进一步分为轻度组(65例)、中度组(38例)和重度组(17例),选择同期在该院妇产科出生的12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对照组出生后1d及观察组出生后1、2、7d血清sLOX-1、cTnI和CK-MB水平,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出生后1dsLOX-1、cTnI和CK-MB水平,比较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患儿在出生后1、2、7d的血清sLOX-1、cTnI和CK-MB水平及NBNA评分。分析sLOX-1、cTnI、CK-MB水平与NBNA评分的相关性,以及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结果出生后1、2、7d,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患儿血清sLOX-1、cTnI和CK-MB水平依次升高,NBNA评分依次降低,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LOX-1、cTnI和CK-MB水平与NBNA评分均呈负相关(r=—0.907、—0.855、—0.835,P0.05)。血清sLOX-1、cTnI和CK-MB水平联合检测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诊断价值明显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结论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血清sLOX-1、cTnI和CK-MB水平随病情加剧逐渐升高,在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1,6-二磷酸果糖(FDP)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保护机制及其临床应用价值并观察其伍用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 将126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FDP组)及对照组,连续治疗1~3个疗程,定期应用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及检测细胞酶学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组NABA评分及细胞酶学改变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FDP可通过抑制细胞凋亡保护神经细胞损伤,纳洛酮促进苏醒,改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的预后,减少其后遗症的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1,6-二磷酸果糖(FDP)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保护机制及其临床应用价值并观察其伍用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 将126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FDP组)及对照组,连续治疗1~3个疗程,定期应用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及检测细胞酶学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组NABA评分及细胞酶学改变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FDP可通过抑制细胞凋亡保护神经细胞损伤,纳洛酮促进苏醒,改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的预后,减少其后遗症的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3):4480-4481
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62例神经节苷酯钠联合新生儿抚触治疗临床效果。将2015年10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且基于双盲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n=31)。为两组新生儿均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神经节苷脂钠联合新生儿抚触治疗,比较两组新生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新生儿的NBNA评分。观察组新生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3.87%,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3、12d的NBN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节苷脂钠联合新生儿抚触治疗方式下,能够有效提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新生儿的神经功能,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联合脑苷肌肽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效果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方法选择82例HIE患儿,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患儿给予选择性头部亚低温联合脑苷肌肽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脑苷肌肽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出生7、14、28 d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评分),比较入院时及治疗3、7 d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68%)高于对照组(7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出生7、14、28 d NBN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NSE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头部亚低温联合脑苷肌肽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较好,能够改善神经功能,动态监测NSE水平有助于新生儿HIE的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婴儿高压氧舱治疗中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效果.方法 观察组48例HIE采用常规治疗加婴儿高压氧舱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治疗,以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中度HIE两组NBN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新生儿的临床症状改善及神经恢复时间快,体格发育优于对照组.结论 婴儿高压氧舱治疗HIE患儿疗效理想,可以减少患儿的病死率和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抚触早期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足月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抚触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按正规国际抚触标准进行全身抚触,2次/d,15min/次,连续2个月。分别于基线(出生当日)、干预后第3,7,14,28和60d对两组被试进行神经行为(NBNA)评分。结果:与基线相比,两组治疗第3、7、14、28和60天NBNA评分均明显升高(P<0.001);治疗第3天抚触组与对照组的NBNA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第7、14、28和60天,抚触组NBN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1);抚触组治疗第28天的行为能力和主动肌张力评分与基线和第3天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第3、28天的行为能力和主动肌张力评分与基线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抚触干预在HIE治疗中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能促进HIE新生儿神经行为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早期进行家庭康复训练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患儿智力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54例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患儿,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按参照全国新生儿窒息协作组制定的0~3岁早期教育大纲,并自行设计的HIBD0~2岁康复训练手册的训练方法进行康复训练2年,用发育商(DQ)、智力指数(MI)评价康复效果.结果 康复组2年后DQ、MI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家庭康复训练能有效地防止和减轻HIBD患儿的后遗症,促进智力发育,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新生儿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在不同时间应用高压氧舱给氧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3例新生儿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1)与观察组(n=52),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入院即开始高压氧舱给氧,对照组入院48 h后开始高压氧舱给氧。对比2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新生儿行为神经(NBN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丙二醛(MDA)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高于对照组,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及肌酸激酶同工酶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新生儿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采取早期高压氧舱给氧,更有利于清除患儿的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尼莫通 (Nimotop)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74例 HIE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41例 ,对照组 3 3例 ,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 ,治疗组加用尼莫通 3~ 5 mg/ (kg· d) ,口服 ,疗程平均 (16.8± 2 .7)天。观察两组患儿在治疗前后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 (NBNA) ,并随访 12个月。结果治疗组 NBNA≥ 3 5分 :第 7、14天分别为 2 3 (5 6.1% )、3 4(82 .9% )例 ,对照组为10 (3 0 .3 % )、2 0 (60 .6% )例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随访 12个月 ,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治疗组 4.9% ,显著低于对照组2 1.2 % (P<0 .0 5 ) ,治疗组发育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5 )。结论尼莫通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能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治疗前后,特别是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后血清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变化。方法将62例HIE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EPO治疗组,前者采用常规治疗,后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出生后24h内加用EPO每日200U/kg静脉滴注,疗程7d,2组患儿均于生后第1天、第8天采集血液样本,检测并比较2组患儿血清中MDA、SOD和NO的水平,同时与对照组(足月健康新生儿)比较。结果HIE患儿血清中MDA、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O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中、重度HIE患儿用EPO治疗后血清中MDA、NO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而SOD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血清中MDA、SOD、NO含量与HIE病情、疗效密切相关,是EPO治疗HIE效果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及神经节苷脂(GM1)治疗新生儿中度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及远期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将67例中度HIE新生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PO治疗组(34例)和GM1治疗组(33例)。2组均进行支持、保持内环境稳定、脱水、降颅内压等常规治疗。除常规治疗外,EPO治疗组给予EPO 5 00 U·kg^-1加入10%葡萄糖液50 m L中静脉滴注,3次·周-1,2周为1个疗程;GM1治疗组给予神经节苷脂20 mg加入5%葡萄糖溶液50 m L中静脉滴注,1次·d-1,10~14 d为1个疗程。对2组患儿神经学评分(出生后1、3、7 d)、新生儿期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出生后7、14、28 d)及发育商(DQ)测定(出生后3、6、9、12个月)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儿神经学评分、NBNA评分及DQ评分(出生后3个月)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GM1治疗组患儿出生后6、9及12个月的DQ评分显著高于EPO组(均P〈0.05)。结论 GM1治疗对中度HIE患儿的远期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要优于EPO。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抚触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100例HIE患儿分为抚触组和对照组,抚触组50例按正规国际抚触标准进行抚触,对照组50例未进行抚触,对照观察两组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儿心量表测定结果。结果 抚触第6日两组NBNA分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第9日至出院时NBNA分值及出生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儿心量表测定发育商数比值比较,抚触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抚触能促进HIE患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对预防和减轻HIE患儿脑损伤所致的伤残、智力障碍起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赫延峰 《临床医学》2016,(11):86-87
目的观察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6例HIE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患儿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静脉注射,每周3次,疗程2周。记录两组患儿生后7、14、28 d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6月龄时进行智力发育指数(MDI)和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评分,生后30 d患儿头颅CT变化。结果两组患儿出生后7 d NBNA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t=0.59,P>0.05),治疗组患儿生后14、28 d NBN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9,P<0.05;t=7.59,P<0.05);生后30 d头颅CT结果显示,治疗组正常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1,P<0.01);两组患儿6月龄时MDI和PD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7,P<0.05;t=10.06,P<0.05)。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HIE新生儿可以改善患儿神经系统症状,促进病情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