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5):2889-2890
将我院收治的96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通过实时荧光PCR及二代杂交式捕获法(HCⅡ)检测患者样本,分析患者临床病理结果,比较两组方法不同宫颈病变HPV检出率及HPV阳性检出率的差异;PCR对宫颈上皮内瘤变HPV检出率为93.8%稍高于HCII 87.5%,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PCR对慢性宫颈炎及鳞状上皮病变HPV检出率为64.3%显著高于HCII 35.7%,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CR对HPV阳性检出率为71.9%(69/96)高于HCII 62.5%(60/96),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CR、HCII检测方法总符合率为82.3%(79/96),在(CINII级及III级患者中上述两种方法与病理结果相关性较好(r2=0.953),同时PCR检测的特异性与灵敏性显著高于HCII,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时荧光PCR法对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诊断效果好,其对HPV特异性及灵敏性均较高,与病理结果的相关性较好,值得临床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通道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HPV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多通道荧光PCR技术对临床1 039例宫颈细胞标本进行18种高危HPV DNA分型及定量检测,并与PCR-反向斑点杂交法(PCR-RDB)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标本采用序列分析方法进行验证。结果在1 039例标本中,多通道实时荧光PCR法阳性检出率为14.24%(148/1 039),PCR-RDB法阳性检出率为18.94%(196/1 039),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一致率为99.4%(Kappa值为0.976)。结论多通道荧光PCR技术检测HPV可作为宫颈癌的初筛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HPV16/18、HSVⅡ协同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FQ-PCR)分别检测两种病毒的感染率,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各宫颈病变组感染以HPV16/18为主,HPV16/18、HSVⅡ在宫颈病变组和正常宫颈组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3.2%、12.0%和22.2%、4.0%(P< 0.05);随着病变程度的增加,HPV16/18阳性检出率逐渐增高,其中宫颈癌组HPV16/18阳性率高达87.5%.各宫颈病变组中均有HPV16/18、HSVⅡ混合感染情况出现,宫颈癌组混合感染率为37.5%.结论 HPV16/18、HSVⅡ协同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二者协同感染会促进宫颈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在研究人乳头瘤病毒(HPV)DNA与宫颈癌相关性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HPV与宫颈癌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经组织活检确诊的宫颈癌、宫颈糜烂患者及宫颈组织正常者共125例,采集其宫颈组织并进行HPV 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观察HPV DNA的检出率和病毒水平,分析其与宫颈癌临床分期的相关性。结果 60例宫颈癌组织中检出HPV 16、18型DNA检出54例,检出率为90.00%,DNA模板平均拷贝数为4.83×105 copy/mL,其中HPV 16、18型DNA均阳性者8例,仅检出HPV 18型DNA阳性者6例,仅检出HPV 16型DNA阳性者32例。35例宫颈糜烂组织中检出5例HPV 16型DNA阳性,检出率为14.29%,DNA模板平均拷贝数为5.85×103 copy/mL,未检出HPV 18型DNA阳性者。30例宫颈正常组织未检出HPV 16型及HPV 18型DNA阳性。对不同组别(宫颈癌组、宫颈糜烂组、宫颈正常组)的HPV DNA平均拷贝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组织病变情况加重,具有明显相关性(r=0.88)。结论 HPV DNA水平与宫颈癌的发生有相关性,且HPV DNA拷贝数随病情加重而增加,测定HPV DNA水平对宫颈癌的筛查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法、基因芯片分型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敏感性,为临床治疗轻度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CINⅠ)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2011年198例CINⅠ患者,取宫颈分泌物,使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PV,然后行Leep刀宫颈锥形切除,标本进行基因芯片分型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PV。结果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PV-16/-18阳性率为40.91%;基因芯片分型法检测HPV阳性率78.79%,其中HPV-16/-18阳性率为60.10%;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PV-16/-18阳性率为38.89%。荧光定量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PV阳性者,在基因芯片分型法检测中也呈阳性。基因芯片分型法检测HPV阳性率较其他两组高,差异显著(P<0.05),荧光定量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PV阳性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因芯片分型法检测HPV敏感性高,简便易行且能分亚型,具有较高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
周斌  左新华  傅新文 《检验医学》2012,27(5):393-395
目的评价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16,18型(HPV16,18)DNA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9例病理组织学结果为癌及癌前病变[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CINⅡ、CINⅢ、宫颈浸润癌]和296例病理组织学为良性病变(炎症、息肉等),并同时做了液基细胞学检查、HPV16,18 DNA检测的病例,统计比较HPV16,18 DNA检测与液基细胞学检查对癌及癌前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阴性预测值;比较不同病变程度分类患者中HPV16,18的检出率。结果 209例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中HPV16,18阳性158例,液基细胞学阳性[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不除外高级别鳞状上皮细胞(ASC-H)、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鳞状细胞癌]128例。296例宫颈良性病变患者HPV16,18阳性43例,液基细胞学阳性2例。HPV16,18 DNA检测对癌及癌前病变的敏感性为75.6%,液基细胞学为61.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9,P<0.01),HPV16,18 DNA对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液基细胞学。HPV16,18 DNA检测特异性为85.5%,阴性预测值为83.2%;液基细胞学特异性为99.3%,阴性预测值为78.4%;CINⅡ病变的HPV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CINⅠ(χ2=6.69,P<0.05)。结论高危型HPV16,18感染与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HPV16,18 DNA检测对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敏感性高于液基细胞学、特异性低于液基细胞学,对宫颈炎、息肉等良性病变的阴性预测值高于液基细胞学,检测HPV16,18 DNA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薄层液基细胞学(TCT)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糖类抗原(CA125)、CA19-9检测在宫颈癌中的意义。方法将86例患者分两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8例,58例病理结果阳性(CINⅠ、CINⅡ、CINⅢ)、子宫颈原位癌(CIS)的患者,同时进行TCT检查及HPV DNA、SCCA、CA125、CA19-9检测。对不同临床分期、病理类型TCT、HPV DNA及肿瘤标志物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高度病变CINⅡ、CINⅢ及CIS HPV阳性率为94.8%,与TCT的高度病变的阳性率81.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腺癌CA125、CA19-9阳性检出率高于鳞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鳞癌SCCA阳性检出率高于鳞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细胞学检查和HPV检测相互结合以提高检出率,肿瘤标志物及HPV DNA阳性对患者的辅助诊断、治疗及预后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杂交捕获二代(HC-Ⅱ)和实时荧光PCR(real-time PCR)两种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方法的一致性;探讨两法筛查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为实时荧光PCR试剂盒的应用提供临床资料。方法对877名就诊的妇女用HC-Ⅱ和real-time PCR两种方法检测HPV,并进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LCT),其中任一结果异常者再进行组织病理检查。结果877名妇女中有804名两种HPV检测法结果一致,总符合率达91.7%,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792。在对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检测中,HC-Ⅱ和real-time PCR的敏感性分别为96.7%和94.6%,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9.5%和99.2%。结论real-time PCR与HC-Ⅱ检测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可用于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筛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DNA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和宫颈癌预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9月在该院进行HPV DNA检测的疑似宫颈病变患者6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HCⅡ)技术予以HPV DNA检测,同时给予阴道镜检查,统计分析筛查HPV阳性率以及宫颈病变筛查约登指数、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HPV DNA检测HPV阳性率为80.33%,阴道镜检查病变率为54.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72,P<0.05)。宫颈低度病变(CINⅠ)、宫颈中度病变(CINⅡ)、宫颈高度病变(CINⅢ)、宫颈浸润癌筛查约登指数分别为50.00%、60.00%、53.33%、65.90%,Kappa值分别为0.408、0.539、0.551、0.704,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0.00%、80.00%、91.67%、90.90%,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0.00%、80.00%、50.00%、75.00%。结论 在宫颈病变筛查中,HPV DNA检测的真实性、预测性、可靠性比较高,可联合其他技术诊断宫颈病变,从而对宫颈癌予以及...  相似文献   

10.
宫颈癌前病变中人乳头状瘤病毒16/18DNA整合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18DNA整合入宿主基因组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128例HPV16/18阳性患者的液基细胞学剩余标本,其中炎症18例,CINⅠ35例,CINⅡ29例,CINⅢ24例,SCC22例。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HPV16/18的E2和E6基因,根据E2/E6比值判定HPV16/18DNA的存在状态。结果①确定0.8和0.83分别为荧光定量PCR区分游离型和混合型HPV16/18的界值。②HPV16/18整合发生率与不同程度的宫颈病变有关,并且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升高,整合发生率呈上升趋势。③混合型在CINⅡ和CINⅢ中所占比例最高。结论HPV16/18整合是宫颈癌变的早期事件,与宫颈癌前病变的进展有关;荧光定量PCR可以作为细胞学筛查的一种有效方法,以发现向宫颈高度鳞状上皮病变、宫颈癌发展的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上海市长宁区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与解脲脲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和淋病奈瑟菌(NG)的混合感染状况以及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6月1日—2019年5月31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4 496例女性宫颈脱落细胞和宫颈拭子样本,另收集113名体检健康者女性同类样本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HPV DNA亚型,PCR-荧光探针法检测CT DNA、UU DNA和NG DNA,分析这些病原体的核酸检出率及阳性分布。根据HPV的阴性、阳性及感染型别进行分组,分析各组CT DNA、UU DNA和NG DNA检出率差异。结果 4 496例样本中,UU DNA检出率最高(65.9%),其次是HPV DNA(23.9%),最低是NG DNA(0.9%)。正常对照样本UU DNA、CT DNA、NGDNA、HPV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2.8%、3.6%、0.9%、22.1%。HPVDNA中检出率最高的型别为高危型HPV52,与其他型别相比,其CT、NG和UU的检出率也最高,分别为23.2%、2.9%和20.9%。在HPV阳性组中,UU、CT、NG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HPV阴性组(P0.001)。随着HPV DNA亚型检出的增加,CT、NG和UU的阳性率也有所升高;四重及以上HPV感染的患者CT和UU的阳性率(20.0%和87.7%)明显高于单一HPV感染患者(10.8%和76.9%)(P0.05)。结论上海市长宁区女性宫颈样本UU的检出率远高于HPV、NG、CT。随着HPV不同亚型多重感染的发生,其CT、UU及NG感染率也有所上升,并出现混合感染。建议出现HPV多重感染时,高度关注并发其他感染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HPV DNA和HPV E6/E7 mRNA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宫颈病变筛查的受试者407例为研究对象,均行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TCT)检查,并检测细胞学标本中HPV DNA和HPV E6/E7 mRNA的表达。215例行阴道镜宫颈活检,结合组织病理诊断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07例细胞病理学诊断结果:正常范围(WNL)192例(47.17%)、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106例(26.04%)、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70例(17.20%)和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39例(9.58%)。诊断为LSIL和HSIL患者中,HPV DNA和HPV E6/E7 mRNA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为ASCUS患者中,HPV DNA检出率显著高于HPV E6/E7 mRNA(P0.01)。215例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正常109例,阴性106例,包括CINⅠ级44例、CINⅡ级27例、CINⅢ级32例、宫颈鳞癌3例。对于诊断为CINⅡ级、CINⅢ级/宫颈癌患者,HPV DNA和HPV E6/E7 mRNA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PV E6/E7 mRNA检测的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显著高于HPV DNA检测(P0.05或P0.01)。结论 HPV E6/E7 mRNA检查较HPV DNA检查能更好地评估HPV感染患者宫颈病变恶化风险,联合TCT检测对提高宫颈癌早期筛查和诊断的准确度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2)与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对于宫颈癌早期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2015年体检的已婚妇女1 180例,均进行HC2与TCT联合检查,检查结果为阳性患者进行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1 180例受检者TCT检查未明确诊断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141例,低等级宫颈鳞状上皮病变(LSIL)177例,高等级宫颈鳞状上皮病变(HSIL)38例,宫颈鳞状细胞癌(SCC)19例;HC2检查HPV感染共465例。HC2检查方法对CINⅡ+CINⅢ与宫颈浸润癌的检出率(82.61%)明显高于TCT检查方法(72.46%),差异有显著性(P0.05)。TCT与HC2联合检查的检出率(95.65%)明显高于两种方法单独检测(P0.05)。结论宫颈癌早期筛查中选择HC2与TCT联合检查方式能够有效提高疾病检出率,阳性患者患病危险性高,需病理活检进行确诊。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高危型HPV DNA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价值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该院2 873例妇女采用HPV DNA检测(HPV16、18亚型),筛查结果阳性的女性接受阴道镜检查和病理活检,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不同年龄组(17~34、35~49、50~59岁)、不同地区(农村、城市)、体质量超标组与正常体质量组中HPV DNA阳性率;对研究期间该院共86例病理阳性(CINⅠ、CINⅡ、CINⅢ和鳞状细胞癌)的患者,比较不同病理分型患者中HPV DNA的检出率.结果 不同年龄组(17~34、35~49、50~59 岁)HPV DNA阳性率分别为36.4%、11.1%、16.3%,17~34岁组与其余两组HPV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余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组与城市组HPV DNA阳性率为27.6%、11.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量超标组与正常体质量组中HPV DNA阳性率为18.0%和15.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确诊86例病理阳性患者中,HPV DNA阳性77例,不同病理分型患者中HPV DNA阳性率分别为86.96%、90.00%、91.67%、10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检出率为89.53%.结论 高危型HPV DNA检测在宫颈病变中有重要应用价值,不同年龄组、不同地域之间有显著性差异,HPV阳性检出率随病理分级严重程度呈趋势增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荧光定量PCR和ELISA法检测肺炎支原体(MP)在诊断支原体肺炎中的意义。方法采集61例支原体肺炎患者和138例非支原体肺炎患者的咽拭子和血清标本,分别采用荧光定量PCR和ELISA法检测MP DNA和MP-IgM,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61例支原体肺炎患者中,荧光定量PCR检出MP阳性59例,ELISA法检出MP阳性53例,检出率分别为96.7%和86.9%;138例非支原体肺炎患者中,荧光定量PCR检出MP阳性4例,特异性为97.1%;ELISA法检出MP阳性30例,特异性为78.3%。结论 PCR法的检出率和特异性均高于ELISA法,其对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意义大于ELISA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实时PCR技术快速检测宫颈组织HPV16感染。方法根据GeneBank中HPV16E6序列,设计合成特异的引物和MGB荧光探针,优化实验条件,并对40例宫颈癌,38例宫颈非典型增生,20例正常对照宫颈组织标本进行HPV16DNA检测。结果建立了灵敏、特异地检测宫颈组织HPV16DNA的实时PCR技术;宫颈癌、宫颈非典型增生和正常对照宫颈组织中HPV16DNA阳性率分别为42.5%、34.2%和0%;宫颈癌组织中HPV16DNA平均拷贝数(106.01±1.22拷贝/mL)高于宫颈非典型增生组(105.78±1.37拷贝/ml),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实时PCR检测宫颈组织内HPV16感染,具有快速、简便、特异性强等优点,适用于临床常规检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针对DNA异倍体定量检测用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妇女分流诊治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1月至2013年6月进行DNA异倍体定量检测的患者6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患者实施DNA异倍体定量检查,检查结果为高危型HPV阳性的患者实施阴道镜检查,确诊后实施分流诊治。针对宫颈病变检出情况、DNA异倍体异常细胞数等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600例患者DNA异倍体定量检测中,47例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病变(CIN Ⅱ-Ⅲ)及宫颈癌,65例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病变,77例高危型HPV阳性。DNA倍体异常细胞个数分析中,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病变(CIN Ⅱ-Ⅲ)及宫颈癌患者中89.36%DNA倍体异常细胞≥3个,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病变患者中78.46%DNA倍体异常细胞≥3个,或者可见少量DNA倍体异常细胞(1~2个)。高危型HPV阳性患者中45.45%DNA倍体异常细胞≥3个,29.87%可见少量DNA倍体异常细胞(1~2个)。液基细胞学检查和阴道镜检查,对DNA异倍体检查异常细胞患者进行诊断,确定患者的疾病为高危型HPV阳性患者中,19例患者DNA异倍体定量检测结果为未见DNA倍体异常细胞,阴道镜检查报告为宫颈炎。35例DNA异倍体定量检测结果为可见DNA倍体异常细胞患者中,48.57%阴道镜检查结果为高级别鳞状上皮病变,28.57%的阴道镜检查为低级别鳞状上皮病变,22.86%阴道镜检查结果为宫颈炎。可见少量DNA倍体异常细胞患者中,8.70%阴道镜病理结果为高级别鳞状上皮病变,30.43%为低级别鳞状上皮病变,60.87%为宫颈炎症。结论实施DNA异倍体检查,有较高的病变检出率,DNA异倍体检查结果为正常的患者大多为宫颈炎,检测出异常的患者需进一步的确诊。DNA异倍体检查,为患者高危型HPV感染的早期预防提供有效的诊断依据,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实时PCR技术快速检测宫颈组织HPV16感染.方法根据Gene Bank中HPV16E6序列,设计合成特异的引物和MGB荧光探针,优化实验条件,并对40例宫颈癌,38例宫颈非典型增生,20例正常对照宫颈组织标本进行HPV16 DNA检测.结果建立了灵敏、特异地检测宫颈组织HPV16 DNA的实时PCR技术;宫颈癌、宫颈非典型增生和正常对照宫颈组织中HPV16 DNA阳性率分别为42.5%、34.2%和0%;宫颈癌组织中HPV16 DNA平均拷贝数(106.01±1.22拷贝/mL)高于宫颈非典型增生组(105.78±1.37拷贝/ml),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实时PCR检测宫颈组织内HPV16感染,具有快速、简便、特异性强等优点,适用于临床常规检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我院皮肤性病科生殖器疣患者的人乳头状瘤病毒(Hum an pap illom a viruses,HPV)感染情况。方法用荧光定量PCR法对38例尖锐湿疣(CA)患者和60例亚临床患者进行HPV 6,11,16,18检测。结果(1)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阳性率分别为79.4%(54/68)和76.7%(23/3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CA患者疣体组织、亚临床患者的皮损标本检出率分别为94.7%(36/38)和68.3%(41/6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38例HPV阳性病例中感染HPV6、11型占75.3%(58/77),感染HPV16、18型占10.4%(8/7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乳头瘤病毒感染无性别差异;(2)疣体组织的检出率高于其他皮损标本;(3)荧光定量PCR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及p16蛋白表达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诊断和分级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191例宫颈各类病变中的p16蛋白表达;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其中104例HPV16/18型及6/11型DNA感染率.结果 191例标本中,p16蛋白表达率为73.3%,其中75%呈带状,25%呈点状.CINⅠ级p16蛋白表达率较宫颈上皮鳞化伴增生明显增加(P<0.01);CIN Ⅱ~Ⅲ级p16蛋白表达率较CINⅠ明显增加(P<0.01).104例HPV DNA检测病例中,HPV16/18型检出率为49%(51/104),HPV6/11型检出率为9.6%(10/104).CIN Ⅰ级HPV16/18型检出率较鳞化伴增生组明显增加(P<0.05);CINⅡ~Ⅲ级HPV16/18型检出率同CINⅠ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p16可以作为宫颈上皮鳞化伴增生与CIN Ⅰ级、CIN Ⅰ级与CINⅡ~Ⅲ级间鉴别诊断的标记物;HPV16/18感染与p16蛋白带状表达明显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