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β-N-乙酰葡萄糖苷酶(NAG)联合血清胱抑素C(CysC)检测在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抽取该院T2DM糖尿病肾病患者58例(A组),T2DM单纯糖尿病患者54例(B组),健康体检者52例(C组)。利用免疫比浊法检测3组受试者尿RBP、NAG和血清CysC水平,比较其差异,探讨单项及联合检测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阳性率。结果 A组尿RBP、NAG和血清CysC水平均显著高于B、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RBP、NAG和血清CysC水平均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BP、NAG、CysC单项检测阳性率分别为87.93%、86.21%、84.48%,联合3项指标检测的阳性率为94.83%,高于单项检测的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RBP、NAG及血清CysC是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灵敏指标,且联合3项指标检测的综合敏感性更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及尿中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联合检测对过敏性紫癜(HSP)患儿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76例HSP患儿依据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分成UAER正常组、UAER微量组和UAER大量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2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各组血清胱抑素C、RBP和尿中NAG水平。结果 HSP各组患儿血清胱抑素C、RBP水平以及UAER微量组和UAER大量组尿中NA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SP组血清胱抑素C、RBP及尿中NAG单项阳性检出率均明显低于联合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胱抑素C与血清RBP、尿中NAG呈正相关(r=0.514、0.426,均P0.05)。结论联合检测上述3项指标能明显提高HSP患儿肾损伤的早期诊断阳性率,提高诊断准确性,为HSP的早期治疗和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4h尿微量蛋白(24hUMA)与血清胱抑素C(Cys C)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同期体检的50例健康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其中120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合并肾损伤分成单纯2型糖尿病组(45例,A组)、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肾损伤组(40例,B组)和2型糖尿病肾病组(35例,C组)。对各组研究对象均行24h UMA、血清Cys C检测,比较各组检测结果、单独与联合检测的早期肾损伤阳性率。结果 C组患者24h UMA与Cys C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3组,且B组A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联合检测方式检出早期肾损伤的阳性率为97.50%,显著高于单一指标检测的阳性率(P0.05)。结论 24hUMA与血清Cys C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视黄醇结合蛋白以及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62例。单纯性2型糖尿病患者85例作为研究组Ⅰ,糖尿病肾病患者77例作为研究组Ⅱ,另选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80例作为对照组。对三组受试者血清胱抑素C、视黄醇结合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并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视黄醇结合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单独检测阳性率及联合检测阳性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研究Ⅰ组Cys C、RBP以及尿mAlb水平均有提高,但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Ⅱ组Cys C、RBP以及尿mAlb水平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研究Ⅰ组相比,研究Ⅱ组Cys C、RBP以及尿mAlb水平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77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与血清胱抑素C、视黄醇结合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相比,单独检测的阳性率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视黄醇结合蛋白以及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和尿微量清蛋白(mALB)联合检测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1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清蛋白排泄率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血清CysC和mALB水平。结果糖尿病B组患者血清CysC和mALB水平均高于糖尿病A组和健康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B组患者血清CysC水平与mALB水平呈正相关,糖尿病患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ysC和mALB可作为反映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早期损伤情况的指标,联合检测对及时准确地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根据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将MM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肾功能正常组(eGFR≥90mL/min)78例;B组为肾功能损伤组(eGFR<90mL/min)40例。1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血清Cys-C、尿RBP、血清尿素氮(UN)、血清肌酐(Cr)水平。结果 A组MM患者Cys-C和RB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Cys-C、Cr、UN、尿RB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ys-C和尿RBP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57.69%,明显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 CysC和RBP比传统指标能更有效地诊断MM患者早期肾损伤,联合检测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视黄醇结合蛋白和胱抑素C以及同型半胱氨酸在糖尿病肾损伤患者早期检测的意义.方法 将80例糖尿病患者接尿清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分为3组:A组为正常清蛋白尿组(UAER<20 g/min或尿蛋白<30 mg/24 h)30例 ;B组,微量清蛋白尿组(UAER为20~200 g/min或尿蛋白30~300mg/24 h)28例;C组,临床糖尿病肾病组(UAER>200 g/min或尿蛋白>0.5 g/24 h)22例.另择4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NC)组.同时检测血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胱抑素C(Cys C)和同型半胱氨酸(Hcy),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组间血RBP,UAER,尿RBP,Hcy和Cys 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1).NC组血RBP,UAER,尿RBP,Hcy和CysC水平和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均低于B和C组(P<0.01);C组血RBP,UAER,尿RBP,Hcy和CysC水平都高于A和B组(P<0.01);A组和B组相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RBP和CysC以及Hcy联合检测可以作为鉴别糖尿病肾损伤患者病变程度的早期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尿清蛋白、尿β2微球蛋白水平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设为研究组;以同样方法选取同期200名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2组均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尿清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并比较组间差异。结果研究组确诊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尿清蛋白、尿β2微球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体检时,且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后(P 0. 05);研究组中,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尿清蛋白、尿β2微球蛋白联合检测阳性率为89. 00%,显著高于各项单独检测阳性率49. 50%、65. 00%、57. 00%、67. 50%(P 0. 05)。结论临床联合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尿清蛋白、尿β2微球蛋白指标水平,有利于提升糖尿病肾病的诊断阳性率,更好地指导治疗方案的制订。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2):4197-4198
分析血清胱抑素C与同型半胱氨酸联合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作用。以2014年4月~2017年3月6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观察A组)、6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观察B组)以及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测定三组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统计不同检测方法下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阳性率。观察A组血清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其余两组,观察B组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C和同型半胱氨酸的阳性率较单项检测结果明显更高(P<0.05)。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C与同型半胱氨酸可提高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早期肾功能损害应用尿微量蛋白联合血清胱抑素检验的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疑似早期肾功能损害的120例患者临床资料,伴糖尿病65例设为研究A组,伴高血压55例设为研究B组,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检测并分析三组尿微量蛋白、血清胱抑素C检验结果。结果:研究A组、研究B组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比对照组高,且研究A组比研究B组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A组、研究B组联合检验阳性率,均比单用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胱抑素C联合尿微量白蛋白检验准确度为98.33%(118/120),比单用血清胱抑素C83.33%(100/120)、尿微量白蛋白85.00%(102/120)均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肾功能损害疾病可应用尿微量蛋白联合血清胱抑素C检验,其尿微量蛋白、血清胱抑素C水平上升,且伴糖尿病相关指标比高血压高,可用于临床尽早诊断及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补体C1q、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及尿微量清蛋白(mALB)联合检测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早期肾损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住院的70例HSP患儿作为观察组,其中单纯型HSP 50例,合并紫癜性肾炎(HSPN)20例;另选取同期该院健康体检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受试儿童血清补体C1q、RBP及尿mALB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补体C1q、RBP及尿mALB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并对HSPN患儿血清补体C1q、RBP及尿mALB单项检测阳性率及联合检测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SP组及HSPN组血清补体C1q水平均升高,HSPN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HSP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及HSP组比较,HSPN组血清RBP及尿mALB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HSP组尿mAL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清RB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PN患儿血清补体C1q、RBP及尿mALB三者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补体C1q、RBP及尿mALB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但三者水平仍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补体C1q、RBP及尿mALB联合检测在儿童HSP早期预示肾损伤中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尿胱抑素C(cystatin C,Cyst C)和尿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联合检测与尿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和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uria,mALB)联合检测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23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mALB≤30mg/24h者118例为A组,mALB>30~220mg/24h者120例为B组;21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C组。采用ELISA法检测尿Cyst C,TRF,β2-MG,mALB,比较尿Cyst C和尿TRF联合检测与尿β2-MG和mALB联合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经非参数检验分析,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Cyst C的AUC(0.645)<尿β2-MG AUC(0.794),尿TRF的AUC(0.783)>尿mALB的AUC(0.768);尿mALB和β2-MG二者联合检测阳性率60.9%高于尿CystC和TRF二者联合检测阳性率51.3%(P<0.01)。结论 2种联合检测方法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均有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生化检测在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将80例糖尿病患者按合并糖尿病肾病与否分为A、B组。选择同期入院的40例健康体检者为C组。比较3组UALB/UC、RBP、CRP、CysC含量,并分析联合检测阳性率与单一检测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A组UALB/UC、RBP、CRP、CysC值均显著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UALB/UC、RBP、CRP、CysC值与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掌握各种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对于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诊断价值。方法同时检测106例单纯糖尿病患者(DM组)、9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DN组)和108例健康者(健康对照组)血清Cys C、RBP及HbA1c,按照HbA1c的含量分成高、中、低组,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 DM组HbA1c(高值为10.80%±1.80%)与健康对照组(4.70%±0.9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ys C、R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N组HbA1c高值组HbA1c12.8%±1.8%、Cys C(1.52±0.28)mg/L、RBP(180.4±81)mg/L与健康对照组HbA1c4.70%±0.98%、Cys C(0.58±0.15)mg/L、RBP(42.30±8.63)m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bA1c、RBP及Cys C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表达是非常敏感和特异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晨尿胱抑素C及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在早期2型糖尿病肾损伤诊断中的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研究组),予以晨尿胱抑素C及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诊断,另选50例我院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对比晨尿胱抑素C及微量白蛋白检测指标。结果:对照组晨尿胱抑素C平均水平为(0.11&#177;0.09)mg/L、微量白蛋白检测平均水平为(12.85&#177;3.52)mg/L,研究组晨尿胱抑素C平均水平为(1.02&#177;0.49)mg/L、微量白蛋白检测平均水平为(33.50&#177;5.25)mg/L,研究组晨尿胱抑素C与微量白蛋白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晨尿胱抑素C及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可准确反映DN病情,应用两者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DN临床诊断准确率和灵敏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及早期药物干预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以及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β-D半乳糖苷酶(GAL)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该院收治的13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尿清蛋白定量水平分为3组,观察组1(44例)为正常尿清蛋白,观察组2(44例)为微量尿清蛋白,观察组3(44例)为大量尿清蛋白;另选44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各组Cys-C、RBP、NAG及GAL水平;计算各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糖尿病肾病的诊断符合率。结果对照组Cys-C、RBP、NAG及GAL水平均低于观察组1、2、3(P<0.05);观察组1 Cys-C、RBP、NAG及GAL水平均低于观察组2、3(P<0.05);观察组2 Cys-C、RBP、NAG及GAL水平均低于观察组3(P<0.05)。各观察组Cys-C、RBP、NAG及GAL 4项联合检测的诊断符合率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观察组3各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的诊断符合率均高于观察组1、2(P<0.05);观察组2各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的诊断符合率均高于观察组1(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Cys-C、RBP、NAG及GAL水平随着尿清蛋白定量的增加逐渐升高,且各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糖尿病肾病的符合率也随肾功能损伤程度增加而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同型半胱氨酸(Hcy)、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及胱抑素C(Cys C)对妊娠期糖尿病肾病(DN)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9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妊娠期DN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分为早期DN组(44例)和临床DN组(38例),另选择同期同孕周健康孕妇48例为健康对照组。比较3组的Hcy、RBP和Cys C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Hcy、RBP和Cys C对妊娠期DN的早期诊断效能。结果Hcy、RBP、Cys C水平在临床DN组均高于早期D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cy、RBP和Cys C 3项指标联合检测的灵敏度高于Hcy和RBP 2项指标联合检测(P<0.05)。Hcy、RBP和Cys C 3项指标联合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6。结论Hcy、RBP和Cys C联合检测能够提高妊娠期DN的早期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和尿微量清蛋白(U-mALB)三种生化指标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根据24 h尿微量清蛋白的定量检测结果将198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三组:A组为单纯糖尿病组(n=65),B组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组(n=68),C组为临床糖尿病肾病组(n=65),分别对这三组患者进行血清Hcy,CysC和24 h U-mALB含量检测,并与50例健康对照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B组Hcy,CysC和U-mALB水平分别为18.62 ±3.63 μmol/L,2.89±0.54 mg/L和198.33±52.69 mg/24 h; C组分别为23.15±4.16 μmol/L,5.23±1.35 mg/L和383.23±109.52 mg/24 h,均高于对照组和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C组Hcy,CysC和U-mALB水平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C组和B组的异常率明显高于A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异常率随患者肾损害程度的加重而升高。以单一指标异常作为诊断标准,Hcy,CysC和U-mALB对糖尿病肾损害的异常率分别为72.06%,76.47%和80.88%,三种指标联合检测异常率为95.64%,明显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 联合检测CysC,Hcy和U-mALB三种生化指标对于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与肌酐(Cr)、尿素(BUN)、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胱抑素C(Cys-C)联合检测在糖尿病早期肾脏损害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116例经临床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将其分为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并发肾病组和糖尿病并发肾衰组,同时选择100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日立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各组血清NGAL与Cr,BUN,RBP和Cys-C进行检测,其检测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 各组NGAL,Cr,BUN,RBP和Cys-C水平检测结果中,单纯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12~1.402,均P>0.05); 糖尿病并发肾病组NGAL,Cr,BUN,RBP和Cys-C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单纯糖尿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31~2.326,均P<0.05); 糖尿病并发肾病组和糖尿病并发肾衰组血清NGAL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单纯糖尿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913~3.011,均P<0.01)。各组Cr,BUN,RBP和Cys-C检测异常率方面,糖尿病并发肾病组异常率分别为53.1%,62.5%,71.8%和81.3%,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单纯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82~13.625,P<0.01),但其幅度低于糖尿病并发肾病组的NGAL异常率(87.5%),特别是糖尿病并发肾病组Cr,BUN的异常率远低于NGAL的异常率(χ2=12.322~13.253,均P<0.01); 糖尿病并发肾衰组的NGAL,Cr,BUN,RBP和Cys-C异常率略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NGAL的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联合肾功其它指标的检测为临床诊断糖尿病早期肾脏损害以及损害的程度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