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初筛试验阳性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初筛试验阳性的结果分析,提高实验室HIV抗体的检测水平。方法对42例初筛试验阳性的标本用原有试剂加另外一种不同原理或不同厂家的筛查试剂重复检测。如两种试剂复测均呈阴性反应,则报HIV抗体为阴性;如均呈阳性反应,或一阳性一阴性,则报HIV抗体待复查,需送江苏省艾滋病检测确证实验室确认。结果 42例初筛阳性经2种试剂复检有5例均呈阴性反应,11例均呈阳性反应,26例为一阴性一阳性,送江苏省艾滋病检测确证实验室确认阳性仅2例,有较高的假阳性率。结论 HIV抗体初筛阳性的影响因素是试剂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及实验室质量控制的管理。 相似文献
2.
检测试剂的管理是实验室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血液安全,做好检测试剂的管理工作,能保证检测工作顺利进行。作者在工作中碰到1例由于试剂运输或保存不当而造成试剂失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初筛结果与确认结果的关系及相符性。方法选择2010~2012年初筛阳性且经蛋白印迹法(WB)确认的标本,对标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初筛阳性标本313份,经WB确认阳性225份,确认阳性率为71.8℅;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原理或不同厂家试剂对初筛阳性标本进行复检后,阳性确认率从77.2%增加至97.6%。结论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原理或不同厂家试剂对初筛阳性标本进行复检可明显提高阳性确认率;初筛结果与WB确认结果存在一定差异,临床诊断应以WB确认结果为准。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了解德阳市无偿献血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情况。方法对2007~2011年125 709名无偿献血者的抗-HIV初筛阳性及确证结果进行比较,并对确证阳性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 125 709名无偿献血者中抗-HIV初筛阳性75例,确证阳性33例,流行病学调查同性恋传播者12例,异性传播者21例;阳性者中男28例、女5例,年龄21~46岁,以21~30岁年龄段最多(20例)。结论应加大无偿献血知识的宣传、提高献血前的征询技巧,尽量从低危人群中采集血液。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是上海惟一一家收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的定点医院,同时也是上海市惟一一家除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以外可进行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免费检测的医疗机构。我院的HIV抗体 相似文献
8.
9.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年)》要求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中必须同时使用外部质控和内部质控,并要求建立质控图[1-2]。现根据本科室的实际情况对2011年外部质控的检验结果用动态质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阳性人群的分布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21588例门诊和住院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HIV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初检和复检阳性者送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用免疫印迹法进行确认试验,并对确认阳性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在检测的21588例患者中,确认抗-HIV阳性24例,阳性率为0.11%。男女性阳性率分别为0.17%和0.06%。结论涪陵地区HIV感染者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男性高于女性,感染方式仍以吸毒和性传播为主。应加强对术前和用血前患者进行抗-HIV筛查,以便及时发现感染者,最大限度地避免HIV的职业暴露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从唾液中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的可行性。[方法]建立胶体金膜渗透检测唾液中HIV-IgG的方法,测定50例HIV病毒感染者和20例健康人唾液中HIV-IgG,并与血清抗体对照。[结果]HTV感染者唾液和血清中HIV-IgG均为阳性。健康对照组的结果均为阴性,本方法检测唾液中HIV-IgG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达到100%。[结论]胶体金膜渗透的方法是一种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的检测唾液中HIV-IgG的快速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适于输血献血前、手术前的HIV快速检查。 相似文献
12.
国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诊断试剂质量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对不同原理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诊断试剂盒的质量评价。方法 3745份特殊人群血样,各种试剂盒同时测定,对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样品经HIV抗体免疫印迹法试剂盒确证,比较各试剂盒的检测敏感性;用亲和层折纯化的HIV gp4l抗体,测定各不同试剂盒的最低检出量;用10份系列稀释的阳性血清测定试剂盒的综合检测能力。结果 国产间接法抗HIV诊断试剂检测敏感性较第一代同类试剂提高约2—8倍;双抗原夹心法诊断试剂较间接法其敏感性有显著提高,最低检出量提高了4—32倍。结论 国产抗HIV诊断试剂的质量已有了显著提高,尤其是双抗原夹心法诊断试剂,其质量已达到国际先进试剂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并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确证试验(免疫印迹法,即WB法)抗体不确定原因。方法收集2012年1~9月共经WB法确证试验的79例患者中的5例不确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例不确定患者最终1例转阳,1例排除,另有3例继续观察。结论疾病感染初期、自身免疫性疾病、怀孕、非特异性反应、EB病毒等都可能引起HIV确证试验结果不确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对孕产妇及婴幼儿进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常规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48450例患者血清进行HIV抗体初筛试验,阳性者送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认。结果2000-2007年,初筛阳性19例,确认阳性12例,HIV抗体检测不确定4例,阴性3例。12例阳性中,5~9岁儿童占6例,16-53岁占6例。结论甘肃省孕产妇和婴幼儿HIV感染已时有发生,为防止疾病扩散,应早发现、早治疗。针对孕产妇和婴幼儿开展HIV抗体常规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患儿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感染情况,分析其感染途径,探讨儿童对HIV的免疫应答。方法对患儿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明胶凝集试验(PA)进行抗-HIV(1/2)初筛检测,以蛋白免疫印迹法(WB)确认。采集患儿全血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全血细胞分析。结果 6例患儿均为HIV-1抗体阳性。结论年龄大一些的儿童其抗-HIV免疫应答与成年人相似。而婴儿CD4+细胞水平大于500个/μL即可能发生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相似文献
16.
目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检测献血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 )有反应样本送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确认结果分析,评估献血者归队的可行性。方法采用ELISA对2008年1月到2013年6月苏州市中心血站昆山分站的445438例样本进行ELISA检测呈反应性者送CDC以蛋白免疫印迹法(WB)进行确认,阴性献血者归队,阳性永久屏蔽。结果共检出有反应性样本729例,经确认阴性699例、阳性22例、不确定8例,分别占送检的95.9%、3.0%、1.1%;699例阴性归队后有389例献血,归队献血率为55.7%,其中有209例献血合格,180例归队献血后再次被送检。180例再次被送检样本苏州市中心血站ELISA检测结果:单试剂反应性有150例(83.3%),其中s/co<5.0低值反应性样本124例,占单试剂反应性样本的82.7%;确认阳性样本 ELISA检测结果均s/co>15.0。结论血站ELISA检测假阳性献血者建议半年后进行该项目的双试剂追踪检测,结果仍为有反应性则永久屏蔽,归队策略的选择尚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两种胶体层析法检测HIV抗体在急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硒标法和金标法检测对孕产妇和非孕产妇急诊标本进行HIV筛查,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复核,比较两种方法的差异。结果 61份急诊标本来源于孕产妇23例,非孕产妇38例。硒标法检测孕产妇急诊标本中有6份阳性,检测38份非孕产妇标本均阴性;金标法检测全部61份标本均阴性。ELISA均阴性,确证试验均阴性。硒标法检测孕产妇标本与非孕产妇标本有差异,产生较高的假阳性。结论硒标法不宜作为孕产妇标本HIV抗体初筛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2种初筛试剂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评价试剂的阳性检出率。方法对3 434例标本首先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HIV,初筛阳性者再用胶体硒标试剂复检。结果 3 434例标本用ELISA共检测出48例阳性,这48例阳性标本再用胶体硒标试剂复检,只检出37例阳性。利用配对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求出χ2=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LISA阳性检测率较高,敏感性高于胶体硒标法。选用阳性检测率较高的ELISA试剂进行初筛,可以更好地进行艾滋病监测。 相似文献
19.
血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检测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医院内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状况,分析其感染途径,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就诊的部分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在23 367例患者中有76例检出HIV抗体阳性,总检出率为0.325%。2007、2008和2009年检出率分别为0.204%、0.302%和0.459%。结论 HIV的感染率逐年上升。对高危人群和可能经医源性途径传播或感染HIV的患者进行常规HIV抗体检测,是尽早发现HIV感染并防止其医源性传播和医疗纠纷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王新卫秦黄旋邱小萍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2018,19(6):48
目的分析8例孕妇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初筛阳性标本的复检和确认情况,探讨其出现假阳性的原因。方法收集8例HIV初筛阳性的孕产妇血液标本,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和免疫金标记技术进行复检,将2次复检至少1次呈阳性反应的标本送武汉疾病控制中心采用western blot实验进行确认。结果 8例标本中,2例复检呈阴性;6例复检呈阳性标本经western blot实验确认2例为阴性,4例为阳性。结论孕妇HIV初筛极易产生假阳性,故即使初筛阳性,也应进行复检和western blot实验等进行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