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抗艾滋病毒(HIV)生物活性天然多糖类化合物研究进展,为临床治疗艾滋病(AIDS)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总结、归纳和分析近年来治疗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的相关文献,对具有抗HIV生物活性的天然多糖类化合物的来源与种类、抗HIV机制、结构及其构效关系进行概括和总结,并探讨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天然多糖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各类有机体中,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特别是其抗HIV活性,越来越受到科学界的重视。结论:对抗HIV活性天然多糖类化合物的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中药抗乙肝病毒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近年来,中药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取得良好的疗效.现将近五年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伍磊  张志鹏  蔡文涛  温海梅  陈勇 《中草药》2020,51(24):6367-6376
乙肝病毒是一种能导致机体产生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的嗜肝性DNA病毒。乙肝现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疾病,易恶化发展为肝硬化、肝衰竭,甚至肝癌,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中药及其活性成分发挥着重要的抗乙肝病毒活性,对中药抗乙肝病毒活性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抗乙肝病毒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多糖类物质是许多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多糖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并对多种病毒具有抑制作用,其抗病毒活性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着重介绍多糖类物质体外抗病毒的研究现状,并详细阐述多糖类物质抗病毒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抗衰老的机制出发,探讨中药多糖类成分的抗衰老作用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6.
多糖具有独特且广泛的生物活性,是许多中草药的主要活性物质,近年来因其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成为研究开发的热点。本文以多糖来源为主线,按生物进化程度,依次从低等植物的菌类、藻类过渡到高等植物的40个科,系统阐释多糖的来源,发现多糖主要发源于菊科、禾本科等7个科植物中;动物来源多糖则主要发现于软体动物门生物,且随着动物进化程度的升高,该类多糖较少出现。本文可为此类多糖的相关研究提供有力的文献依据。  相似文献   

7.
猪苓多糖及基因乙肝疫苗抗乙肝病毒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所肝病专科门诊观察了用猪苓多糖、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两种方法治疗的乙肝病毒复制标志物阳性患者共 80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共 80例 ,均为肝病专科门诊病人。其中男 5 2人 ,女 2 8人 ;年龄最小 9岁 ,最大 5 6岁 ,平均 2 4 .41岁 ;病程最短半年 ,最长 2 6年 ,平均 1 3年。其中轻度5 7例 ,中度 2 2例 ,重度 1度。随机分为猪苓多糖组40例 ,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组 40例。诊断标准均符合 2 0 0 0年 9月西安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胁痛、纳差、乏…  相似文献   

8.
俞媚华  侯爱君 《中国中药杂志》2010,35(22):3002-3006
目的:研究狼毒大戟的抗乙肝病毒活性成分。方法:应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并将化合物进行抗乙肝病毒活性的筛选。结果: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5,24-甘遂二烯-3β-醇(tirucalla-5,24-dien-3-ol,1),24-亚甲基-5,24-甘遂二烯-3β-醇(24-methyltirucalla-5,24-dien-3-ol,2),大戟醇(euphol,3),丁酰鲸鱼醇(butyrosper-mol,4),24-亚甲基环阿屯醇(24-methylenecycloartenol,5),环阿屯醇(cycloartenol,6),大戟内酯E(jolkinolide E,7),泽漆内酯A(helioscopinolide A,8),异莨菪亭(isoscopoletin,9),西瑞香素(dephnoretin,10),3,3′-二甲氧基逆没食子酸4′-O-β-D-木糖苷(3,3′-di-O-methylellagic acid 4′-O-β-D-xylopyranoside,11)。结论:化合物1,2,10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4,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8,9,11对HBsAg和HBeAg有弱的抑制作用,化合物10对HBsAg有弱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西洋参多糖类物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查阅文献。结果:西洋参多糖类物质化学分离及提高免疫力、抗肿瘤等药理作用均有较深入研究。结论:为西洋参多糖类物质进一步实验研究以及开发、利用西洋参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岩黄连Corydalis saxicola生物碱中具有抗乙肝病毒活性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柱色谱法分离纯化岩黄连总生物碱中的化学成分,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与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利用HepG 2.2.15细胞株对质量分数较高的化学成分进行抗乙肝病毒活性试验。结果从岩黄连总生物碱中分离鉴定了16个生物碱,分别为二氢血根碱(1)、d-紫堇碱(2)、旋卡文定碱(3)、stylopine(4)、6-丙酮基-5,6-二氢血根碱(5)、二氢白屈菜红碱(6)、四氢巴马汀(7)、adlumidine(8)、(-)-salutaridine(9)、巴马汀(10)、原阿片碱(11)、小檗碱(12)、coptisine(13)、thalifaurine(14)、dehydroapocavidine(15)和木兰花碱(16)。对质量分数较高的化合物5、6、8~11、13、16进行抗乙肝病毒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化合物5、8活性一般,化合物11、16活性较弱,化合物6对HBV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化合物9次之。结论化合物1、4~6、8、9、13、14和16均为首次从该药用植物分离得到,化合物10的质量分数较高,是该植物的主要成分,化合物6对HBV抑制活性较强,可能是该植物主要的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1.
抗血小板中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项耀祖  商洪才  张伯礼 《中草药》2008,39(2):290-294
在止血、血栓以及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等过程中,血小板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抗血小板中药研究已成为热点.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文献,对抗血小板中药复方、单味中药、中药有效成分及单体临床和实验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归纳,很多中药复方及其有效成分和单体已被证实具有较好的抗血小板作用,但作用机制尚未阐明或研究不够深入.  相似文献   

12.
静脉亚微乳研究进展及其在现代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游荣辉  丛龙波  袁海龙 《中草药》2007,38(6):946-948
通过检索亚微乳给药系统近年来的国内外文献,并对其进行分析、归纳,从亚微乳给药系统的亚微乳形成机制、制备方法、稳定性相关因素、在现代中药的应用情况等方面进行综述,并指出亚微乳给药系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对慢性乙型肝炎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中药单体研究近况进行综述。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2000-01/2012-9关于中药单体对慢性乙型肝炎免疫调节作用研究的文章,以"慢性乙型肝炎;中药单体;免疫调节机制"为检索词检索到126篇文章,进行归纳综述。应用体内体外实验已筛选出如白背叶根、黄芪甲苷、高三尖杉酯碱等多种中药单体成分,其作用机制与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复制、调节T细胞亚群、促进树突状细胞(DC)成熟、调节Toll-like受体表达、调节肝细胞凋亡信号等密切相关。中药单体在慢性乙型肝炎免疫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研究还存在如:药源和制剂质控问题、缺乏大规模循证医学研究、以及缺乏较长期疗效研究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仍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4.
丁兴  詹瑧 《中草药》2006,37(10):附11-附3
中药对多种脑源性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这与中药有效成分透过血脑屏障或改善血脑屏障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有关。总结了近10年来单味或复方中药对血脑屏障干预作用的研究进展。研究从整体宏观逐步深入到微观形态学,达到细胞分子水平,研究表明中药对血脑屏障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提高血脑屏障通透性,促进其他药物通过,或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保护脑组织。但中药对血脑屏障的干预作用机制研究仍相当局限,尚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中药止血成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贝华  张丽  丁安伟 《中草药》2009,40(8):1324-1327
中药止血药应用历史悠久,且资源分布广泛,常见的就有300余种,在其研究中发现了大量的止血活性成分.已知的中药止血成分几乎囊括了各类化学成分,包括氨基酸、生物碱类、萜类和甾体、酚类和黄酮类、鞣质、醌类、苯丙素类、脂类、有机酸类等.按植物化学分类学对已报道的一些中药止血成分进行分类综述,为研究发现新的止血成分和开发止血新药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细胞自噬(autophagy)是一种进化上高度保守的饥饿应答机制,是细胞利用溶酶体降解自身受损的细胞器和大分子物质的过程,这一特定的过程是细胞存活、分化、发育以及维持内环境稳定的重要机制。同时,自噬参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重大疾病的病理过程,调节细胞自噬是防治上述疾病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研究发现多种中药有效成分可调节肿瘤细胞、神经细胞、心肌细胞、内皮细胞自噬,综述了近3年国内外对中药有效成分调节细胞自噬的研究进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邵建强 《中草药》2009,40(6):994-998
指纹图谱技术是中药质量控制的重要技术和手段.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对指纹图谱用于中药的质量控制方面进行了深人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中药指纹图谱近几年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植物雌激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迪娜  王磊  王思彤  张文生 《中草药》2012,43(7):1422-1429
植物雌激素是植物中一类结构与功效类似于动物雌激素的天然杂环多酚类化合物,能够与雌激素受体亚基(ERα或ERβ)结合,发挥雌激素样或抗雌激素样作用。就植物雌激素成分的结构分类以及含植物雌激素成分的中药进行归纳总结,以期在数以千计的中药中寻找到具有雌激素样或抗雌激素样活性的新药源。  相似文献   

19.
中药诱导干细胞定向分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俊  黄秀榕  祁明信  杨丽英 《中草药》2006,37(1):147-149
近年来,大量实验研究表明多种中药对干细胞的定向分化有调控作用,这些发现不仅为干细胞的定向分化开辟新的途径,而且对于中药作用机制的研究、中药新药的研制开发、某些疑难疾病防治水平的提高等都具有重要意义。现就有关中药诱导干细胞定向分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